编者按:本文转自新经济100人,作者李志刚,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我们长期看好中国未来。
即使疫情给2020年中国经济抹上深重的灰霾,我们也如此坚信。
当下这场灾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至少持续两三个月。
它是一个双重转折点:
其一,它将加速一些企业的倒闭。2019年,我们在与一些CEO、投资人的小范围交流中,就谈到我们对2020年的预判:很多中小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从2020年算起,未来三年将有大量创业公司倒闭。这次「黑天鹅」事件,将显著加速这一进程。
其二,它将给很多行业带来洗牌、重生的机会。我分别在2018年9月山海成长营一期班、2019年8月二期班的第一节课上告诉CEO学员们,未来大健康将是百万亿的市场,预计2020年将会是进入大健康产业的时机,2025年前后该产业将会爆发。不过,在过去一个月,国家付出万亿级的经济代价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健康课。这将加速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药流通、诊疗、社区基础设施等领域都有了明显的升级机会。
以五年、十年的时间尺度来看,疫情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波折,决定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是更底层的、更普遍的规律。
我们为何长期看好中国未来?因为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与完整的工业体系;因为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上下一致的开放共识;因为一群渴望成功的创业者。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创业者最好的时代。
因为,未来20年还有相对稳定的人口基础。人口是创新力之源,是支撑庞大市场的基石。20年后,中国人口将开始缓慢下降,创业机会将随着人口减少而逐渐萎缩。
中国众多产业的兴起、发展或衰落,来自于数亿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其根源在于中国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少子化、老龄化、城镇化。
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少子化和老龄化意味着,围绕孩子的市场越来越窄,围绕中老年用户群体的市场越做越宽。
少子化、老龄化也意味着,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改变,劳动力将从农业与工业逃离,涌入服务业。未来三大产业劳动力占比分别会达到10%、20%和70%。
劳动力的减少将倒逼农业、工业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释放出更多产业改革深化的机遇。而涌入服务业的劳动人口,将被不断膨胀的城镇吸纳,满足城镇人口的生活需要,填充那些新兴产业的劳动力缺口。
中国城镇化水平刚突破60%,至少还有15%-20%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至少1亿至2亿人口,将摆脱旧有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向城镇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这是中国最大的人口迁移,并且是持续的、永久的变化。
当前国家政策鼓励百万级城市的发展。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平均每个县50万人口,是中国下沉市场最重要的网络节点。有些人口多的县城有可能进一步演变成五十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县城。
很多人对中国城市人口没有清晰的概念。欧洲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才10个,德国的柏林、汉堡、慕尼黑(可对应中国的北上广),三城人口加起来也不到700万,比成都人口的一半略多一点。
在一、二线城市市场过度饱和的情况下,未来围绕县城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机会还有很多。就算「下沉市场」在2019年成为陈词滥调,我们认为在2020年再强调也不为过。
中国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必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影响。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拆解哪些产业将因而受益,并有机会诞生百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的公司:
现有的人力调度系统显然不合时宜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疫情加速了变革的蔓延和深化。人力成本成了闭门谢客的餐饮企业不能承受之痛,这必然倒逼企业寻求解决之法。
而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属性也有了明显的代际分化:比起60后、70后的集体荣誉感、忍耐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95后、00后更为追求个性、自由。这是物质生活相对充裕后必然的变化。
中国社会需要更为灵活、高效,并且解放人天性的人力调度系统。参与到这个系统的创造和整合的创业公司,有机会做成百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的公司。
这个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机器人将逐步代替人力。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即社会化供给将成为主流的劳动力来源。如果将劳动力个体视作最小的供给单位,他可以像供应商一般将自己的时间按时段供应给不同的企业。
从表面看,社会化供给,类似打零工。但它与打零工的本质区别在于:
它将是部分产业劳动力来源的主流方式,需求和供给都是长期稳定的;
必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供需双方高效的匹配。
我们相信,从足够长的时间维度来看,社会化供给会延伸至多数产业。不过,在未来三五年,这场人力调度系统的变革将主要发生在餐饮、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核心要点是八个字:
灵活用工、精准匹配。
传统的劳务派遣,是批量地把百人、千人送进企业;这种传统公司将被这样的公司替代:具备技术能力,能将每一位求职者标签详尽拆解,并与企业需求进行精准匹配。
在这场变革中,能切到大蛋糕的公司,核心业务必然是交易,即撮合企业(需求)与蓝领个体(供给),这是最为核心的价值。那些只为企业提供代缴社保、代发工资等服务的公司价值有限。
2019年5月,我们推出专题「新蓝领」,主要内容是谈新蓝领这个群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灵活用工领域。这一专题推出后,有该领域的多位CEO向我们反馈,最近他们得到很多投资人的关注。
什么是新蓝领?第一,蓝领群体年龄结构发生更迭,90后、95后正逐渐成为某些产业主要的劳动力来源;第二,蓝领从业产业结构发生更迭,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迁移。
我们可以描摹新蓝领的画像:初高中或技校毕业,自尊心强,渴望受到尊重,情感上易冲动,流动性大,会频繁地更换工作。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通常高于白领,没有租房、还房贷的压力,渴望在购物或者虚拟世界中寻求认同感。
中国有4亿蓝领,假设年均收入5万元,这将是一个20万亿元的市场,围绕这一群体,可诞生多家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公司。
除了上文提到的以「社会化供给」方式做蓝领招聘以外,我们认为围绕蓝领的职业培训也是一片蓝海。每年适龄的受教育人口,只有半数可以进入高中,他们中仅一半能继续进入本科,而其余的四分之三,将以大专、中专甚至初中学历进入社会,构成庞大的蓝领群体。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业者学习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大量流入服务业的存量蓝领群体的再就业,也依赖于再教育。
帮助蓝领提升技能和收入,给底层蓝领提供升迁的通道,这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除此之外,蓝领的物质消费也是值得关注的领域。在3C、潮牌、汽车等市场,蓝领是消费的主流人群。
在本文开头,我们已经提到疫情将加速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这将是宇宙第一大产业。我们把医疗、养老、健身等与健康相关的产业都放在这里。
70年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带来老年人口的快速膨胀。在接下来的十到二十年,中国人的健康需求会集中爆发。
跟40后、50后的省吃俭用观念不同,60后积累了大量财富,见过世面,有消费欲望。当他们开始进入退休时间,养老产业就爆发了。
孤独和寂寞是老年人的核心痛点。所以他们跳广场舞,结伴出去旅游,关于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每一样都会是巨大的市场,至少十五个细分领域会出现百亿美元的公司。
养老和医疗密不可分。此次疫情的沉痛教训,让中国医疗体系的短板暴露明显: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薄弱、技能落后。未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必然是国家政策推动的重点。但光靠政府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不现实,必然会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
最优质的知名医生全部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94万家基层医疗机构不可能每一家都有名医坐镇,于是就需要一个普适的、通用的、全科室的医疗诊断系统,代替「名医」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当然,机器不可能完全代替医生,看病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关键词是「信任」,只有有能力的医生可以建立起信任。百万家诊所,需要近300万医生,医生培训的机会是巨大的。有了高质量的医生供给,基层医疗的信任体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医药分离,350万名医药代表面临失业。之前药品的利益链条太长,有出厂价、总代价、中标价、医院端零售价和药店零售价等,病人吃药贵,国家医保负担重。除了用自研国产药替代高价进口药以外,药品流通渠道的改革也会诞生机会。
例如连锁药房,以前病人都在医院开药,今后会慢慢转移到药房,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或药学技术人员)成为药房的标配。未来药师培训会和医生培训一样,成为职业培训中的一大机会。
和高价药类似的还有高价医疗器械及耗材,这是B2B的生意。未来,高性价比的国产设备会被更多地采用。随着药品和医疗器械及耗材的改革,供应链的整合与下沉也存在机会。
保险目前是个4万亿的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中国人寿命变长,各种慢性病的发病概率大大增加了。以前人最怕的是死了钱没花完,现在是怕还没死但钱花完了,在社保没办法完全覆盖的情况下,商业医疗保险就成了必须的选择。
病从口入。与健康紧密相关的是,吃。
疫情对当下的餐饮业是沉重打击,现在就是比谁的家底厚,在这场消耗战里熬得起。
不过,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也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契机。
低端的、卫生条件差的餐馆将被加速淘汰。这类餐馆的倒闭,将腾出物理空间,先有倒闭再有整合。餐饮产业的连锁化、品牌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中国2018年餐饮服务市场收入规模达到4.3万亿元,如果未来5年按照1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8万亿元。
5年后,如果按照30%的连锁化率计算,那将是2.4万亿的连锁餐饮市场。理论上可以出现100家千亿级公司,但是不可能全部填满,所以未来5-10年至少会出现30家左右的千亿级餐饮连锁化公司。
未来人力成本上升,房租成本上升,为了帮助餐馆解决成本痛点,一定会出现主营预制食材的餐饮供应链公司。客户拿到食材后,少量人工简单处理即可,甚至以后还可能会由机器搞定。在后厨,机器处理标品的动作比人标准,规模化餐饮一定是机器的效率和稳定性更高。
简单料理即可食用,餐饮供应链里甚至会诞生To C的机会。
但是这个市场创业公司并非能全部吃下。头部餐饮商家相对强势,对于食材品质、服务等要求很高,大型餐饮企业大部分会选择自建供应链。而尾部商家例如街边的夫妻老婆店对于价格又过于敏感,导致粘性较差。因此对创业公司来说,核心客户应当聚焦在腰部商家及小型连锁品牌,这样才会有稳定的发展与增长空间。
单纯的餐饮营销代运营生意,空间有限。淘宝有一家代运营公司叫宝尊,市值20亿美金。餐饮行业在今天肯定比电商的市场规模还小,对比来看,这个行业可能连诞生十亿美金的企业都很难。
2018年是农业新的起点。地方土地逐步开放流转。三权分置,所有权是国家的,承包权是农户和集体的,经营权放开,农户和集体可以把承包权打包,卖给经营大户。土地流转为种植、养殖的规模化扫清了障碍。
农业从业人口将进一步降低,未来约只有10%的人口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承担14亿人口的农产品需求。为保证农产品持续、稳定、高效的生产供应,集中化、自动化农业的需求日渐显著。
消费互联网的聚集效应,倒逼上游供应链改革。农业的规模生产,来自于消费零售端的规模化,例如百果园数千家门店聚集上千万用户的需求,拼多多亿万消费者对70分农产品的诉求,美团百万家餐饮商户食材采购的需求。
消费端的需求规模化,对农产品的品质和标准化提出了更多要求。订单式农业生产迎来机遇,当创业公司聚集生产商,掌控地方百万亩土地的时候,就有足够话语权要求上游生产商在产量以及品控上与消费端相匹配。
政策、人口结构与消费端需求,三大推力共同作用,倒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变革,为农产品品牌化带来了机会。
农产品的品牌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它的形成需要两个必要条件:
首先是农产品专利技术及商标保护相关法律的健全,为农产品品牌提供壁垒,也为优质农产品品种的研发提供支持;第二个就是农田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保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和品质稳定性。
未来农业一定会出现源头可追溯、定价可分级的农产品品牌,该领域至少会诞生上千甚至上万个农产品品牌,而由品牌进一步衍生而出的加工、副食、消费、健康等,都是农产品品牌的纵深之路。
这是一个比餐饮万亿级市场还要大的行业,未来这个领域将会出现30家百亿到千亿美元的公司,100家百亿人民币规模的公司。而在这个巨型产业的各板块中,未来涉农领域的千亿美元级企业,将在智能化农业、农产品品牌和下沉市场消费这些赛道中出现。
「胡萍的工作是把数据线放进包装盒里,5秒内完成一次动作,每天重复5000次,一共做2.5万秒,约7个小时。工人每工作两小时,就能休息10分钟。
这一切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在足球场那般大的车间里,十二条生产线以刻板的速度移动,端坐于流水线旁的工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拿起、放下、拿起、放下的机械单调的动作。」
劳动力人口逐年缩减,导致蓝领变得越来越抢手。人口红利退潮,劳动力价格提升,年轻一代的工作观念改变,都在倒逼企业向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转变。
制造工厂既要具有适应产品更新换代的快速响应能力,又要考虑因生命周期缩短而减少产品批量。随之而来的是成本提升和价格压力。
工业互联网可以将现有的自动化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融合,解决柔性生产问题。使传统制造业从单一种类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转型为多个种类产品的快速规模化定制,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能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
未来的制造业,将会实现对内流程智能化管理,对外订单智能化处理。
凡是跟SKU有关的行业,都要借助工业互联网,打通消费端与供给端的有效连接,对C端用户的需求变动做出灵敏而精准的反应,解决库存问题。
从消费端倒逼工厂生产的趋势,已经在服装行业逐渐被验证,未来会向更多行业扩展。无论终端To B还是To C,只要市场够大,并且流量端和供给端都是碎片化的,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机会诞生垂直类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型公司,从百亿美元到万亿美元的机会几乎都存在。
对于身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而言,一场硬实力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9万亿元。毫无疑问,以买货、卖货为核心的零售产业在未来仍然是巨大的机会。
我们以线上和线下划分,线上主要是各大电商平台,我认为线上电商如果做不到500亿规模就会出局,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领域,单纯卖货或者纯粹地搞流量都无法取代现在的电商巨头。电商未来趋势一定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把电商+农产品+文化产品打包组合起来,不断增加服务,做重,加深壁垒。总之,这是一个大资本的游戏。
在线下,大中型商超、便利店、无人零售三种业态将占主流。
未来大中型超市会占据整个零售产业的20%,品类很齐全,基本能够一站式解决日常采购需求。但这个领域,不适合创业公司做。第一,投入巨大,一个五千平方米的大型超市投入是2个亿。第二,管理复杂,一家门店需要一个正店长四个副店长,分别负责线下门店管理、采购、物流、线上运营,正店长需要什么都会,这种人才很难通过招聘获得,需要长期内部培养。
无人零售,在未来5-10年会占据10%左右的比例,它在等待一个机会,人力成本上升的机会。简单分析一家便利店的收入构成:基本上60-80平方米的店,每天营业额6000元-8000元,净利润是3-5个点,每月净利一两万元,现在他们还能赚钱是因为人工便宜。但是五年后当人工成本上升为7000元-8000元时,传统便利店的生意就很难做了。当技术成熟、硬件成本下降、便利店人工成本上升,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无人零售将迎来爆发的机会。但是无人零售只能占10%,为什么?首先人还是情感动物,便利店更能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其次无人零售的SKU大概只有300个,便利店是3000个,选择性更广。所以无人零售是零售业的补充,而不是主流。
便利店,我认为会占据60%左右,目前便利店主打三大模式,自营、加盟、自营+加盟。纯粹自营的话,掌控供应链,有标准化流程体系,弱点在于扩张慢、占用资金、店长培养困难。纯粹加盟的话,扩张速度快,但是对品控、供应链掌控力弱。未来主流模式是自营+加盟,前50家自营,后1000家加盟,这是未来便利店的主要模型。新型业态的便利店必将取代传统模式,具体趋势我们持续研究关注,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最后分享一下我对社区生鲜的看法。我在四年前就预测99%的生鲜电商必死,有两个原因,第一,上游农产品没法规模化,土地分散。第二,下游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损耗等等,这是四年前我判断99%的生鲜电商必死的原因。
这两年很火的社区团购是我很早就毙掉的风口,问题有三点:第一团长没有忠诚度,谁利润高就跟谁跑;第二没有真正掌握供应链,生鲜最终还是在于供应链;第三用户在团长那里,创业公司没有掌控力。未来,社区团购只有个别的头部公司存活下来,并且模式发生变异。
生鲜最本质的还是鲜,一定是搬运次数最少、离人越近的地方价值越大,所以生鲜供应链一定是本土化的,未来这个行业出现区域霸主的概率要大于全国巨头。
这次疫情带来的明显影响是,线下低端的、脏乱的零售业态,特别是生鲜零售业态将加速死亡;而社区生鲜、无人零售的发展得到了促进。
不过,单位经济模型不成立的话,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死得越快。成本、效率,这四个字是零售永恒的真理。
旅游产业短期悲观,长期看好。
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说未来20年旅游会出现一个超过阿里巴巴的公司,这个我认同。旅游属于精神消费,未来等到物质更丰富的时候,人们肯定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旅游就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方式之一。
旅游领域,如何做成百亿或千亿的公司?首先做标品已经没机会了,想要切入必须打造非标产品,或者提供非标的服务;其次一定要做重,这个重指的不是重资产,而是重服务,将服务拆分,标准化动作,用技术来管理,包括员工行为、路线、景点等;最后旅游产业天生就自带全球化的基因,创业公司的业务也需要满足全球出入境游等需求。
另外,旅游领域会有针对细分人群和细分市场的机会。比如说老年和亲子,这两者中,亲子游的比重会下降,老年旅游的比重会上升,原因在于中国新生人口数量锐减,这意味着与母婴、亲子相关的产业需求量会缩减。亲子游创业还需要考虑到小孩的时间和注意力,现在跨界打劫的现象越来越多,搞亲子旅游不懂教育会死得很难看。
另一个细分领域就是入境游,现在中国每年出境游和入境游存在逆差,未来怎么围绕老外做入境游的生意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在住宿领域,县城以下的单体酒店改造也是一个巨大机会,类似于强加盟模式,以县城为中心,上至地级市,下至乡镇。但一定要做强加盟模式,比如说整个酒店的运营、管理、供应链、采购、装修、设计等都是由创业公司主导。
强加盟模式成立的前提是要让B端赚钱,流量是一方面,创业公司目前都寄希望于找大平台导流,但也要注意寻找本土化流量。县城版的经济酒店60%以上是本地人入住,其他都是差旅人群,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本土化营销,口碑传播获客。另一方面,下沉市场意味着管理半径大,创业公司需要帮B端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思想、动作、专业度要跟得上总部的步伐。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把可标准化的动作用系统来管理,无法标准化的动作例如供应链、装修等个性化的东西要让人来服务。系统和人工双管齐下,这是未来酒店强加盟模式的重要趋势。
疫情刺激了在线教育的短期繁荣,加速在线教育的比例上升。不过,从长期来看,教育将是线上线下的结合,技术加老师的结合。
不少教育公司在单位经济模型处于亏损的情况下盲目扩张,以为扩大规模后就可以实现盈利,这是不理智的。如果公司小规模运营不赚钱,大规模运营也很难赚到钱。归根究底,这是门单位经济模型的生意。
我们认为居高不下的师资成本可由技术来解决,例如在一些可标准化的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可以引入「机器」老师。不过教育始终是育人的事业,在一些涉及精神的领域,仍应由老师来教育。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解决学生思想层面上的问题。
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认为相比当前K12教育公司集体过冬,职业教育还是蓝海一片。这已在前文谈及,不再赘述。
当社会化供给成为主流,越来越多人会脱离固定的公司组织,以一种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的形式存在。精神消费产业更多要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技能和创造力,本质来讲都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要符合未来一二十年的社会趋势,所以我很看重素质教育,但这不一定是短期内发生的。
未来,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创业,不管具体的模式如何,做教育的根本仍在于教学质量,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2016年,新经济100人成立的第一个月,我们发布了第一篇趋势预测:《新经济100人:2016年后,新巨头将在这些领域诞生》。当中的大部分预测,已经被验证或者正在被验证。譬如消费升级、社交电商、教育领域百亿美金公司诞生于K12和英语等等。
四年后,我们再次发布趋势预测。这一篇趋势预测不是对四年前预测的另起炉灶,观点有着清晰的脉络发展。我们的底气来自于过去四年对3000家公司的一线调研数据;来自于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深扎一线,独立思考;来自于我们多年积累的核心竞争力:在CEO大数据基础上的精准判断。
很多投资人、创业者问过我们,为什么不是一年发布一次?我们也在此回答,回归商业的本质,很容易看清哪些是短时间的躁动,哪些是长期的趋势。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以一年为时间尺度的巨变?
在四年前我们说:
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老牌VC们,习惯于为中国创业公司寻找一个美国的对标。任何一个工业大国都会走过一段山寨之路,放在互联网世界也同样。然则,中国互联网正在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样。
这个观点在这里再次强调也不为过:
中国自有国情在此。Copy From美国的时代结束了,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照搬美国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例如,SaaS在美国风生水起,在中国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中美国情不同,美国公司分工明确,如果专注做交易,就不会碰SaaS,反之亦然。但中国巨头把交易啃光后,不会任由其他SaaS公司掌握其数据——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因此在中国单纯做SaaS价值有限,要想创造更大的价值,最终一定要切入交易。
我曾在3年前的《刚正面》视频中提到,85%的VC会死。如今这句话正在得到验证,大批业绩糟糕的基金募资困难,难以为继,只能挂掉。
塔尖的优秀投资人与成功创业者一样稀少。LP对VC的信任在降低,他们可能会亲自下场。而头部的VC,多年积累大量资本,本身也是LP,机构的边界在模糊。
因为从LP到VC到FA再到创业者,这个长链条本身效率低下,充斥着信息不透明。未来的投资与服务形式一定会发生改变。
由此推演,大型资本集团将会诞生,他们上下游通吃,吸纳小型VC和FA成为子公司、子部门。
放在创业公司这里,也有类似的现象:那就是10亿美金再也不是安全的门槛。
过去,很多投资机构或者创业者的目标是,成就或者成为10亿美元公司。但是在未来,这句话将不再成立。
我们预测,未来一二十年新经济领域将会诞生约300家百亿美元公司。
百亿美元将成为创业者成功的基本门槛。10亿美元公司很难独立存活,会变成巨头的附庸,为巨头服务。朝不保夕,战战兢兢,又怎算得一个成功标志?
选对了跑道与起跑时间,避开巨头,在百亿美元基础上,才有机会成长为千亿、万亿美元的公司。
这些百亿至千亿美元的公司将会在未来一二十年诞生。
邻国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少子化老龄化急速加剧,创新力随之衰退,导致经济长期萎靡不振。
人口形势不可逆转,创业者要抓住未来20年一波总人口红利期,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
聚焦中国,押注中国。
未来20年,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创业者们最好的时代。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