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林与沃尔沃的十年:笃信、滚烫、热泪盈眶

“三分是战略准确,剩下的就是扎实推进”。

640.webp.jpg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作者布莱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你怎么看这十年的奇迹?” “我们只是在按照规律,扎扎实实地做事。”

“那你觉得沃尔沃和其他企业有什么不同?” “和所有成功的企业相比,其实也别无二致。”

每次面对媒体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袁小林都试着纠正。即便是在吉利并购沃尔沃十周年的历史时刻,又或是面对十年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翻番、中国销量增长五倍的业绩,袁小林也尽量不用“奇迹”去形容。

不是因为不了解,相反,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十年意味着什么。

从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对沃尔沃汽车的并购,到在瑞典哥德堡担任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兼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会秘书,再到之后回国担任全球高级副总裁和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是沃尔沃这十年复兴的见证者、建设者。

众所周知,并购难,消化更难,跨国并购则难上加难,一向是败者众、胜者鲜。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吉利并购沃尔沃堪称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之一。

在袁小林看来,失败的企业或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成功的企业却有着相同的特质,即“真正坚持商业逻辑,制定清晰战略,高效执行,力求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优”。

十年一剑:“笃信是因为认同和信仰”

说到这里,你可能因此会认为袁小林是一个极致理性的人。初见袁小林,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很符合他外交官出身的形象。但时间久了,你也会发现谦和袁小林的另一面。

袁小林酷爱跑步。从2008年到现在,他跑过32场马拉松,从丛林到沙漠,从高原到极地。去年,在沃尔沃汽车冠名支持的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事中,他亲自担任“兔子”——官方配速员。

“爱跑步的人,都有一股韧劲,认准了,便会坚持到底。”这股韧劲,从袁小林和沃尔沃身上都看得出来。

吉利刚刚并购沃尔沃的时候,太多机构和媒体表示“不看好”。即便是3年后的2013年,当沃尔沃的业绩逐步复苏时,24/7 Wall St.还在一篇《即将从美国消失的十大品牌》的文章中预测,2014年将有两大汽车品牌从美国消失,一个是三菱,一个是沃尔沃。

沃尔沃非但没有消失,还在南卡罗来纳新建了工厂,并将成都工厂生产的S60 Inscription和大庆生产的S90出口到了美国。

事实上,当年24/7 Wall St.的预测并非没有依据。跨国并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被称为“七七定律”,有70%的并购都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目标,而其中70%的原因是因为并购后文化融合的失败。汽车界的并购尤其复杂,失败的比例也会更高。

沃尔沃为何例外?

袁小林说,沃尔沃的战略和李书福董事长从善如流的眼光是分不开的。并购后,吉利给了沃尔沃汽车足够的授权,当时李书福提出“放虎归山”,“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这给了沃尔沃充分的发展空间,也为公司的现代化治理架构和全球化公司定位打下了基础。

“企业发展就像是一场长跑,我们不应该以一个时间点上的销量数字去评判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要看它销量增长背后的东西。要看它的战略,看它的体系力。”

“首先,沃尔沃的战略是非常清晰的。并购完成后当年,沃尔沃就明确了大的方向,即稳定欧美成熟市场,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持续保持高端豪华品牌的定位。有了这个方向,车型架构、发动机平台的方向也很快就清楚了。”

有了战略,剩下的就是笃定信念和坚持打磨体系。“体系力”是袁小林常提到的词,沃尔沃要赢得市场,就要有完善的体系力,才能发挥品牌的真正价值,才能被消费者持续认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得不说,“长线思维”的经营模式下,效果是明显的。以中国市场为例,2010年之前,沃尔沃在华甚至连销售公司都没有,只以进口代理的模式存在,2010年成立销售公司时员工也仅有188人。现在沃尔沃已经形成一个全面覆盖上下游的完整体系,在中国有三个汽车制造基地,一个发动机厂,一个亚太的总部、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设计中心,还有采购中心、销售公司,在华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2019年全球销量达705,452辆,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大陆市场全年销量首次突破15万辆大关,达到154,559辆。

袁小林说,一直匀速跑的选手,是马拉松比赛过程最有可能跑到终点的选手,因为他们懂得如何保持稳定良好的状态完成目标。相比之下,一些选手因为起点有摄像机,一开始就像冲刺一样,但用力过猛,最终却到不了终点,这样的跑者实在太多,“企业也是一样,外部环境并非我们自己所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处境、能力和规划,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一步步推进”。

沃尔沃的“长跑”,一坚持就是十年。十年下来,袁小林也受到了沃尔沃“反作用力”的影响。袁小林说,沃尔沃打动他的,除了对安全、健康、环保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是背后所体现的“尊重”,没有什么能比“尊重”更好地阐述沃尔沃这个品牌的精神,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坚持是因为笃信。袁小林反复强调“笃信”这个词,“这是一种价值观,沃尔沃的每一个人都相信,我们在努力做有价值的事情。”

长剑出鞘:“三分是战略准确,剩下的就是扎实推进”

2020年对于沃尔沃和袁小林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节点。一方面是,这是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十年;另一方面,沃尔沃的经营也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刻。

在袁小林看来,沃尔沃自并购以来,最大的变化是从一家根植于瑞典的豪华车企,真正进化成了一家全球化的公司。2010~2015年,被袁小林称为沃尔沃汽车的“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沃尔沃汽车在全球的重新布局基本成型,全球生产,全球销售,而不再是以瑞典为中心出口全球。

2016~2019年,沃尔沃开启了全球复兴的第二阶段,基于全新平台的沃尔沃90系、60系、40系的所有产品集结完毕。

从2020年开始,沃尔沃将进入新一轮的产品更迭,更为重要的是,沃尔沃也将全面推进“新四化”的转型。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趋势,被视为“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用李书福的话说,“未来的交通工具不再只是简单的运输工具,它们都将成为计算中心、存储中心,成为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间移动终端”。

袁小林说,面向未来,沃尔沃汽车正在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和高科技公司转型,并引领汽车创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汽车工业的产业升级。

事实上,早在2017年,沃尔沃汽车便率先提出了全面电气化战略,目标是从2019年开始,所有新上市车型都将搭载一个电动机。公司计划到2025年,年销量中的一半来自于纯电动汽车,在2019~2025年之间将旗下每辆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降低40%;到2040年之前将公司发展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

智能化方面,沃尔沃与优步联合推出的自动驾驶基础车型已于2019年面市,2020年代初期沃尔沃将推出第一款高度自动驾驶量产汽车;同时,沃尔沃还与奥托立夫成立合资公司Zenuity开发自动驾驶软件。

网联化方面,第一款搭载沃尔沃全新谷歌安卓智能车载交互系统的纯电动XC40已于去年年底亮相。这一系统基于沃尔沃与谷歌合作开发的汽车版安卓操作系统,集成了可以收集媲美的智能化的体验和应用,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在国内,沃尔沃更是携手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为消费者带来包括导航、语音、音乐、应用商城等在内的一流的车内数字化服务。

共享化方面,推出了全新的合约购车模式Care by Volvo;通过手机数码钥匙,支持亲友间分享汽车使用权;此外,沃尔沃还推出了全新的移动互联品牌M。

“沃尔沃和其它企业不一样,不是说跟哪个企业刚刚有接触,就急着对外传播,没有实锤,我们从来不说。未来怎么样,三分是战略准确,剩下的就是扎实推进。”确实,如袁小林所说,也如北欧企业的气质一样,沃尔沃没有给它的“新四化”战略起一个酷炫的名字,但每个战略下的内涵,实现的路径清晰饱满,看得到思考和突破,感受得到对于未来出行的满腔期待。

从“并购”到“合并”:“我始终相信它的价值”

“十年再出发,又一个世界汽车巨头即将诞生!市值可能将超过所有中国A股汽车上市企业!未来,全球每卖出超过30台车,就有一台将来自这个新集团。”2月10日,袁小林在朋友圈激动地写下了这一段话。

当天,沃尔沃汽车发布公告:沃尔沃汽车集团正在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探讨业务合并重组,意图是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实现成本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以应对挑战。若协议达成,重组后的新集团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并将通过香港上市公司对接国际资本市场,下一步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如果说2010年并购是沃尔沃发展的分水岭,此后十年是去病抽丝、体系建设的十年;那么2020年对于沃尔沃和吉利的命运来说,又是另一个开始。

一个新的世界汽车巨头将在中国诞生,全球汽车市场将新增一极。袁小林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的市值约合1100亿人民币。而对未上市的沃尔沃汽车,此前有分析显示,在2019年5月,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是160~300亿美元,即约1117~2094亿人民币。二者相加,和A股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的市值(约2000多亿人民币)旗鼓相当。

目前全球市值前十的车企分别为:丰田、特斯拉、大众、戴姆勒、宝马、通用、本田、上汽、福特和日产。而这也意味着,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合并之后的市值,或将跻身全球十大车企中的前七位。

李书福表示,“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重组整合将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国际化集团,强化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使得双方能够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过去十年,沃尔沃和吉利双方通过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进行合作,不仅联合开发了CMA模块化平台架构,实现了平台架构的共享,还联合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领克汽车合资公司。通过这些合作,吉利汽车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领军者,而沃尔沃则不仅全球销量从2009年的33.48万辆同比增长了110.7%,创下新高,估值也从并购时的18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交出了一份1+1>2的答卷。

按照李书福的说法,未来独立存在的汽车公司,将不超过4家。这就要求,整合后的新公司,要以更强的实力参与竞争,布局未来。从这个意义来说,吉利和沃尔沃的合并甚至可能不仅仅是成为又一个国际汽车集团巨头,有媒体在报道合并时喊出了“目标未必是大众而是特斯拉”。如果是这样,沃尔沃作为承载电气化发展等未来科技的核心主体,在新集团中的作用将极其关键。到底是仅仅成为国际汽车市场的一方诸侯,还是成为能够影响格局和趋势的关键势力,这应该是沃尔沃新十年的一个考题。

“沃尔沃将再一次出发。”站在十年的节点上,袁小林感慨,吉利在上一次金融危机的寒冬中,抓住历史机遇完成了并购,让沃尔沃沿着清晰的路线实现了全面复兴,但前行的路没有终点,唯有“始终奔跑”。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袁小林在2020年沃尔沃新年贺词中引用了这两句话,他说沃尔沃是以发展为本,以文化为道,始终有信仰,始终有梦想,心无旁骛,始终奔跑。

在去年底沃尔沃全新S60上市发布会上,高晓松(也是袁小林的高中同学),来为沃尔沃站台。台上,高晓松谈起这些年一起陪伴的朋友,说了一句话:“永远轻盈,永远滚烫,永远热泪盈眶。”

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袁小林。袁小林不止一次说,“沃尔沃是一个值得奋斗的品牌。我笃信沃尔沃,我相信它的价值。”

把两位高中同学的话综合一下,或许是对袁小林和沃尔沃十年的最好注解:笃信、滚烫、热泪盈眶。

十年,执着;十年,不枉。下一个十年,继续奔跑!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