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从华为回应孟晚舟事件中,学习公关措辞

关注
用游标卡式的用词拿捏,把排山倒海的情绪力量,碾成细线,穿过针眼,才是真功夫。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刘润(ID:runliu-pub),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0年5月27日,加拿大法院裁定,华为高管、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因为符合引渡的“双重犯罪”标准,无法获释,引渡程序将继续。

关于孟晚舟未能无罪释放,华为回应:

我们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的判决表示失望。

我们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们也将继续支持孟女士寻求公正判决和自由。

这个回应,相当的冷静,甚至冷静得有些“可怕”,加拿大法院裁定,华为高管、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因为符合引渡的“双重犯罪”标准,无法获释,引渡程序将继续。

创始人的女儿,副董事长深陷官司,一般的公司,会表示出极大地愤怒。

但是华为相当地克制。

这份克制不仅体现在情绪上,也体现在措辞上。

什么措辞?

回到这份回应。同样的失望,一般人不管怎样冷静,不管怎样克制,但对于创始人的女儿,副董事长,都会表示出无法隐藏的“一体性”和“主体性”

一般人,可能会这么表达:

我们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的判决表示失望。

我们一直知道孟女士是清白的,我们也将继续帮助孟女士寻求公正判决和自由。

仔细比较一下两份回应。

华为的回应,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措辞。

这两个措辞在这里的用法,值得很多公司的公关部学习。

第一个措辞,是:相信。

我们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

“相信”这个词,是在“不知情”的语境下,才会用的措辞。

有人问你,你的朋友昨晚有没有偷东西。

你说:我不知道。但是以我对他的了解,我相信他没有。

对信息不知情,但是对人格信任。所以相信。

但如果昨晚你们一直在一起,喝酒唱歌叙旧,有人问你,你的朋友昨晚有没有偷东西。

你会说:我“知道”他没有偷东西。因为我们一直在一起。除非他有分身术。

这时,你不会说“我相信”。

而华为在回应中,用了“相信”这个词。

我们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而不是我们一直“知道”孟女士是清白的。

这样的措辞,让华为和孟晚舟之间保持了距离,避免了“一体性”。

如果孟晚舟最后无罪释放,华为可以说:

孟晚舟担得起这份信任,感谢司法,感谢正义。

但是,如果万一最后实锤判决有罪,华为可以说:

我错信了。

而事实的“知道”到情感的“相信”之间的这段距离,可以保护华为。

当然,不会有这个万一。

但即便没有,公关的责任,依然是避免这个万一带来的公司风险。

第二个措辞,是:支持。

我们也将继续支持孟女士寻求公正判决和自由。

支持这个词,是对主体性的确定。

只有一件事的主体是别人的时候,你才会用支持这个词。

一个朋友问你:你支不支持我追求自己的幸福?

你大概率会回答:支持。当然支持。为什么不支持?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力。我支持所有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何况你是我的朋友。

他接着说:那你帮我去把幸福找来吧。

这时你可能会想:为什么啊?你的幸福是你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去追求啊。我还有自己的幸福要追求呢。

“支持”孟女士寻求公正判决和自由。

你是主体。你寻求,我支持。

但是请记住,寻求自由,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是主体。我不能成为主体。我必须站在后面。请理解。

这样的措辞,确定了事件的“主体”在孟晚舟身上,而不是在华为身上。

对主体性的确认,虽然可能很伤人,但是,公关的责任,不是避免伤人,而是避免伤公司。

一个父亲领导的公司,能用这样的措辞,对可能关乎女儿一生的事件做出回应,是相当少见的。

你可以想象,这背后,华为一定承受了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巨大压力。

这个压力甚至大到了,公司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切割创始人的女儿。

希望,没有这个万不得已。

公关回应,不能感情用事。

但仅仅是冷静,也未必写得出好回应。

用游标卡式的用词拿捏,把排山倒海的情绪力量,碾成细线,穿过针眼,才是真功夫。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祝福一切,都能得到最好的解决。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