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paceX马斯克谈起: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关注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但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刘涛独家投稿文章,创业邦编辑后发布。

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英)哈伯特

2020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下午3点 22分,经过近20年的努力,埃隆·马斯克的私营航天公司SpaceX成功地将两名宇航员送入预定轨道,并完美回收了猎鹰9火箭,开创了美国载人航天的新时代。这次飞行标志着近十年来首次有宇航员从美国本土发射入轨,SpaceX公司也成为第一家用私人制造的航天器将乘客送入轨道的公司。

载人航天是航天领域难度最高的任务,此前只有三个国家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拥有这项技术,Space X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第四位玩家。

同时马斯克还是环保跑车公司特斯拉(Tesla)、以及太阳城(SolarCity)、星链(starlink)、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OenAI等公司和组织的CEO。埃隆·马斯克被称为现实版的硅谷钢铁侠,也被人们誉为21世纪继乔布斯之后推动科技改变人类的最杰出代表。

所有一切都是基于其对地球即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判断,Space X诞生并为未来人类提供星际远航的可能;当人类殖民某一星球后,特斯拉现有的智慧驾驶技术则能为人类日常出行提供技术支持;马斯克的清洁能源城市实验,则是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一次理性探讨;即便是他最近提出的超级隧道计划,其实也是为地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情况下移居地下做准备。

我们今天结合埃隆·马斯克的例子,进行剖析下,同时结合书中的一些方法,让我们找到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的方法。

第一条 确定人生的终极目标

马斯克从小喜欢看漫威漫画,幻想着自己漫步在无垠的银河宇宙之中,是拯救人类于水火的超级英雄。我们看到马斯克现在诸多商业实践,都是围绕着这个拯救人类的超级梦想,并且在其狂热的追逐下,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看到三个工人在砌墙,问他们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生气地说“没看到我在砌墙?”,第二个人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说“我们在建造城市”。若干年过去,第一个人还是工人,第二个人变成了建造师,第三个人成了老板。

格局是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于幸福生活描绘的画面。格局不是成功,格局是成就自己。

我们向内探索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兴趣在哪里,哪些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价值感和持续的满足感,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做到断舍离,去除那些虚妄的欲望,由繁入简,去找寻那些隽永的东西。

拥有更高的目标,才会有更好的选择: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况:例如生存压力,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这些引发的焦虑,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就是要处理好两个未来的关系,即: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

一方面,从“远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也不要一个劲地担忧目标没有完成怎么办,而是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把注意力放到“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

另一方面,从“近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做出替代选择的成本,也就说让那些原本很便利、很舒服的事情变得不那么便利,不那么舒服。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等等。

虽然说电影删了还可以再下,网线剪了可以再接。即使是这样,也会因为难度增加了,实施的概率自然就降低,再一对比,可能还是觉得做科研更简单直接一点。

我们需要警惕这种惰性,有意识地克服近未来视角下的“抄近路”心态,正面迎接挑战。

其次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个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求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地玩下去。因此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同样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很多综艺节目耗资巨大、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又有多位大牌明星助阵,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让观者身临其境、大呼过瘾,可是一旦节目结束,就会感觉失落,第二天能记起来的也不多,所以观看综艺节目也可以看作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我们回顾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个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第二条 即刻行动,持续努力,活在当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拿写作来说,解决“写不出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写”这个动作本身。

放弃犹豫,直接开始写。哪怕就写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哪怕写得很糟糕、看似胡言乱语都没有关系。只要开始有了第一步,第二步,剩下就是修改整理,完善,就会越来越好。

写作是这样,其他的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除非行动开始,问题并不会自行解决,担忧、恐惧和侥幸只会让我们拖延,为不做某事找一个像样的借口实在是太容易了。

一件事情纵使非常困难,但是只要你迈出一步,就不难了。

正如《为学》所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因为等到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

与求职、买房等人生大事相比,小事情造成的心理负担可一点都不轻,但搞定后者则显然容易很多。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现在流行的“精益创业”,其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精益创业的价值在于,在这个动态演进的市场里,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

在现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素,作为创业者,你如何成功地识别和观测这些因素,统合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制订出一个正确的计划呢?即便你的计划在此刻完美无缺,又怎能保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仍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

精益创业的思想,则是抛弃这种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我们离“精益创业”并不遥远,一旦你明白它的益处和价值,你就应该马上行动了,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的观点,他认为企业意图预先制定完美战略然后严格遵照执行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正战略。这就像一个制陶工匠所做的,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陶器的坯子都在变化着,这时工匠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适时调整策略和构思。明茨伯格认为,这才是形成企业战略的正确方法。

在精益创业中,拿出最初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开始,之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也是一门艺术。大致来说,可以把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批评或否定,以及提出新角度。每一种反馈都有特定的价值:正面反馈能让我们犹豫不决的心态更笃定一些,增强我们的自信;批评或否定会促使我们反思,纠正之前的错误想法;而反馈中提出的新角度则会让我们意识到对同一个问题原来还有其他未曾考虑到的方方面面,这便会使我们的想法更加周全、完备。

精益创业的一个关键,在于勇于自我修正。人们总是对自己的作品敝帚自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克服对它们的溺爱,不断地加以打磨。每一次“版本”的迭代更替,都可看作一种重新审视,要么是启用了新的框架或视角去看待,要么是发现或增添了某些重要的细节,要么是把某一部分要素进行了重组或重构。“产品迭代”唯有赋予了推倒重来的勇气,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改进,而要做到这点远比多数人想象的要难。因为人啊,总是留恋自己已有的付出而不肯放手,也不去管那些过去的努力对未来是否还有价值,这种心态可称为“沉没成本谬误”。

初生的产品一定是不完美的,总有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诸种问题,而从外界的批评中采撷不同角度的信息,能加快它趋于完美的步伐。

第三条 修炼思维,成为学习的高手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我们再看下马斯克的例子:

SpaceX进入太空领域,第一步就是要打造一款载人火箭。

当时火箭航天技术多属于国家机密,马斯克三次造访俄罗斯,想斥资买一款退休的火箭进行研究,后来马斯克发现火箭之所以成本过高,在于火箭的制造与材料成本,且均为一次性发射。

更让马斯克失望的是“自60年代以来,火箭技术根本就没有得到发展”。

实现目的的真正方式在于如何严控成本。

对于任何超预算的事情,马斯克不留情面地一律拒绝,却要求大家完成看似并不可能的任务。这惹得很多人因不满而辞职,马斯克也不做挽留,随即揽起了辞职员工的工作。

马斯克从未接触过火箭领域,却亲自参与了火箭设计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因为我总能从书本里获得想要的知识。”

基于美国50年前的技术,加之公司制造了约90%的火箭零部件,SpaceX的研发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发射却不顺利。2006年-2008年内经历了三次发射失败,马斯克陷入了极度的煎熬与不安中。

虽然投入的资金也已消耗殆尽,但他并不打算放弃,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入到了SpaceX第四次发射中,这是在距第三次发射仅1个月后。他说自己知道发射失败的问题出在哪,“解决了这些问题,再次发射一定能成功。”

2008年9月,猎鹰一号发射成功,成本仅为其他火箭的近四分之一。而这是1500名员工在六年时间里的研发成果。SpaceX也成了全球首家研发出可回收火箭的民营企业。2020年1月7日,SpaceX完成开年首飞,这已是公司第48次成功回收助推器。

可以说马斯克是一个超强的学习者,那如何成为一名超级的学习者呢?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思考过的第一个哲学问题。那时他只有八九岁,他向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并苦苦思索,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的两难性折磨着他,逼迫着他去解开谜团。正是“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作为一个学习者,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们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现在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学习不是一种“直接传递模式”:即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也不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因为知识在不断地产生,同时也在不断地迭代。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马斯克极其推崇一个原理——第一性原理,也就是先将一切事情看到它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抓着本质不要动,其他的随机应变。

比如在马斯克做特斯拉汽车的时候,电动车的瓶颈就是电池,市面上能够提供这样电池的厂商通常是日本的松下,但是如果直接用松下的电池太贵了。

那就列个清单,将电池的原材料价格写下来,假如这些原材料直接从英国的材料市场上购买是多少钱,把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加起来算一个基础价格,然后一层层往上一级分摊,最后做出来的电池比从松下采购的价格便宜了20%,这才能大幅降低特斯拉汽车的成本和售价,慢慢被人们所接受。

凡事先想想事情的本质,从本质出发,一点点往回推,不要和周围的事物或者说存在的同类事物作对比,不要被既定的思维框架束缚住,也不要被过去的经验所绑架,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就像在充满迷雾的海面上航行,你只要死死盯住远方隐隐约约的灯塔的光,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跑偏,少走弯路,在自己的领域做出颠覆性创新。

问题就像向导,引领着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问题构成了学习的连续性。当没有问题引导时,可能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性地去涉猎学习材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一盘知识的沙砾。而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不断地构筑着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缀在一起。

那些特别适合长期探索的根本性问题,不仅可以引发我们持久的求知冲动,还能迫使我们保持持续的思考。这个过程可以是几个月、几年甚至贯穿我们的一生。这些问题就像一根根富有韧性的细线,把五彩斑斓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方法串接起来,使散落的沙砾变成一串富有光泽的珍珠。可以说,越成熟的学习者,越擅长做这类长时程的知识结构化的工作。

其次是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筛选、解码、重构,形成思维体系。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很多东西,书、软件、电影,积累了很多G,但下完后又放在那里,懒得去看了。还有一些好学的人,像兢兢业业的蜜蜂,在网上看到好文章就一篇篇收藏起来,或者拷贝到笔记软件里,这种资料的搜集固然好,可惜经常只是存而不阅,不过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也有人很喜欢阅读,但是他们看得不够精细。

教育心理学新近的观点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knowledge about)和知晓(knowledge of)两个层次。比如对于跳伞这件事情,仅限于了解的人,固然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跳伞的标准操作步骤一二三四,而如果被问到一些非常规性的问题,可能就会茫然无措;而掌握知晓层次的人则可以基于对跳伞设备的内在原理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推理后得出解答。

我们再继续剖析马斯克做火箭:

“马斯克造火箭的第一步就是先融入到这个圈子中来,首先加入了一家【火星学会】的组织,一方面,马斯克虚心向他们请教,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挖人做好了准备,通过大量的阅读研究和请教,马斯克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搞清楚了火箭的发射原理。

在开始造火箭之前,马斯克根据自己的所学列出了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中,他详细地罗列了一枚火箭从建造开始,然后到装配,最后到发射的所有成本,当他弄清楚这些成本之后,就能寻找那些真正懂这个流程的人来帮助自己实现造火箭的目标,这样整个造火箭的流程就是很清楚了。

弄清楚了制造火箭的结构和流程之后,就是应该将火箭的各个零部件都采购齐全了,通过一项项的分析,马斯克发现,将火箭各个部件都采购完全需要找到1200个供应商,这么多的供应商,每个都要从中赚一笔钱,那么整体下来一枚火箭的成本就会大得惊人。

于是马斯克下了一个在行业内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决定,他竟然决定自己去造零件,他将整个流程进行了分解,将每个零件的成本都压缩到了逼近原材料的价格,就是通过这样远大的理想和极致的执行,马斯克优化了零件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慢慢朝着自己的目标走去。

马斯克团队不仅自己造零件,而且还将所有的工作全部承包了,他们的团队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然后就迎来了不断地优化,用最先进的技术逐个击破,通过不断拆分、优化和组装完成了对一个传统领域的颠覆,同时也迎来了自己和公司的成功。”

要找到好的信息源。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味”:它们往往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于某个领域;它们能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它们能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它们能获得所在领域内多位资深专家的推荐;它们可能也会推送一些营销性的内容,但一定会有所节制,不会夸大其词;另外,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者担负法律责任的内容也是较为可信的,比如学术期刊的论文、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年鉴等。这些都是我们辨别可信赖信息源的参考指标。

当然,较为可信不等于全部可信。即便是论文、年报等也存在隐瞒信息、数据作假等可能,从概率上讲,这类资料可信度更大一点,但即便如此,也需以存疑的态度去考察,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就如上面的马斯克去加入专业的学会组织,同时阅读专业的技术资料。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疏离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噪声。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多半是人为制造的营销性话题,通过迎合人们的猎奇心态来博取眼球。这些内容通常没有关注的必要。还有很多看上去很重大的事件诸如节庆、仪式、比赛、活动等,除了那些与你爱好相关的,大多数也与你没什么关系。它们如同盛大华丽的焰火,使人群兴奋喧闹,随后就归于平静。著名的广告创意家史蒂夫·哈里森(Steve Harrison)说,他非常反感那些以参加广告比赛拿奖为目标的创意团队,因为他们会追逐某些“时兴的套路”,跟风、从众,因此,要想变得更有创意,就得把《戛纳国际广告节获奖作品年刊》之类的书给扔掉。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考的基础材料,而各种观点和评论虽然有时会给我们以启发,但也会牵引我们的头脑,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观点。一个人可以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不过是为了反复强调一个肤浅或者错误的观点,而要辨识它们,又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相反,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就很有必要,以这些事实性内容为基础,我们可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事实信息既包括基于大样本调查得到的数据,也包括深入的、富含细节的描述性信息,我们获得的事实信息越全面、深入,我们的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知识的操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境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现实的问题是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甚至,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让灵感迸发,就是利用潜意识的思考,利用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借助潜意识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对于我们创业的伙伴来说,YC教父格雷厄姆对于价值的认知就是:难题解决。一个小团队用其先进的技术解决了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所以创造了价值。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像iPhone的发明,并不是解决了什么难题,而是让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和电子产品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交互!是一种观念的颠覆。所以村上隆提出的“价值体现在观念的更新”的观点,即便对科技创业也有非常大的启示。

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 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从上面的步骤中还可以看出,要想让潜意识更有效地工作,就必须向潜意识“投喂”足够多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以后,潜意识用它们不断进行重新组合的试验,直至最好的想法出现。

从创造力的这个基本方法伸展开去,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享受闲暇时光并不等于浪费时间,所以当你工作累了想放松一下,放空一下自己,完全不必有什么负罪感。比尔·盖茨可能是地球上最忙碌的人之一了,多年来,他既要主持巨无霸企业微软公司,还要负责盖茨基金会的慈善工作。可即便如此,他仍保持了一个习惯:每年抽出两个星期的时间闭关,也就是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不允许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情打搅他。

成为一个学习的高手,首先要清楚: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第四条 发挥优势,大胆前行,人人都可以成为厉害的人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避免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国家商务家具公司(National Business Furniture)创始人,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乔治·莫舍(George Mosher)在其毕业50年后,年逾古稀的他接受了哈佛校友会人士的访谈,在被问到对年轻人有何职业上的建议时,莫舍把毕生的经验总结为这样一段话。

17岁的马斯克在加拿大出生的母亲的帮助下成功远走故乡南非,开启了加拿大之旅。年轻的马斯克独闯异乡时,并非没有迷茫过,他乘坐飞机落地加拿大后的第一件事是给母亲打电话问:“现在我该怎么办?”

随后马斯克搭上了前往温哥华的巴士,辗转各地打工为继,最后落脚在了多伦多的皇后大学。大学时期的马斯克秉持之前的自学习惯,虽然很少上课,但考试成绩总是不错。

后来马斯克抓住了一个转学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机会,特意挑了两个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和商学,一个研究如何改变世界,一个研究如何赚钱。大学期间,他写了三篇论文,分别是《文献和书籍的电子扫描方法》、《太阳能的重要性》、《超级电容器》。

1995年正值互联网兴起,刚获得斯坦福进修机会的马斯克不想错过时代机遇,便选择辍学投身到了互联网技术创业浪潮中。

年仅23岁的马斯克想推动报纸进入数字时代,便拉着远在加拿大的弟弟金布尔入伙,把黄页做成信息网站Global Link,主要用于并提供商家等位置信息。马斯克负责技术,弟弟负责销售。

当时很多人认为,黄页信息线上化的想法不切实际,甚至有人丢给他们一本黄页,不屑地质问:你们真以为能淘汰它?马斯克兄弟俩不以为然,他们笃信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信息技术兴起加快了互联网进程,Global Link受到了一些报业公司的追捧。一年后公司被一位硅谷投资人看中,投资了300万美金,公司也改名为Zip2,由此公司便不受马斯克控制。

在投资人的把控下,职业经理人代替了马斯克,公司业务对象也从马斯克想发展的C端转变为当时更易获利的B端,这与马斯克的想法背道而驰。

1999年,Zip2被康柏旗下的Alta Vista以3.07亿美元的现金和3400万股票收购,虽然马斯克对有人出高价收购Zip2感到惊讶,但他愿意将公司交给更清楚它价值的人手里。

马斯克个人从中获利2200万美元,这成了他的第一桶金。

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不断地进行主动探索学习,成就了许多诸如马斯克这样的人物,再看下,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所谓“学霸”,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而要考高分,势必会严格遵从学校的培养计划,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标准课程的学习上,这就造成自己没有多少可自由施展的空间;而“学渣”则相反,他们不适应或者拒绝学校的培养,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和企图心来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常沉沦在无休无止的娱乐和消遣中。

一个自主探索者,是不让自己的视野局限在一个专业里,而是任由自己的才能在不同的领域穿梭滑翔;不循规蹈矩,不遵从任何权威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所爱,有自己终极思考的问题,不断地推动我们去探索。

显然,像马斯克这样的人物,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体制可以培养出来的人物,他靠自我教育成才。他既不是典型的“学霸”,也不是“学渣”。

在大学里,我们的信息输入是理论,信息输出也是理论;而到了现实中,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把“现实世界”作为一个重要的求知的变量纳入进来,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需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人类历史上很多超凡的智者已经找到了许多将“现实世界”与“理论世界”结合起来的方法,就如:

投资家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广泛吸收多个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的知识,把这些学科最基本的模型作为他分析和判断现实问题的思维工具,进行拉网排查式的全角度分析,思考多个复杂因素所形成的共振,最后得到一个完整、全面和深刻的分析结果。在这种模式下,很多理论性的知识被理所当然地、频繁地跨学科使用,并在现实问题的解析中发挥奇效,与没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投资者相比,芒格能更为深入地洞察这些投资问题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征,从而提出超越市场的投资判断。

经济学家张五常,从“现实输入”到“理论输出”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市场中真实的经济行为,从对真实世界的洞察中获得经济学的理论洞见。与那些书斋式学者相比,他能发现和分析更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并把这些现象带入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中。比如他曾经两次在除夕夜到街头卖橘子,体会不同时点、天气和其他因素的变化下,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势变化;他还在自己的海边别墅旁养殖生蚝、三文鱼等水产,然后分析流动和非流动的自然生物的产权问题。这种从现实世界中获取理论智慧的方式,正好和查理·芒格从理论世界获取现实智慧的方式相映成趣,为我们展示了两种互补的嫁接理论和现实桥梁的方法。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不仅是一位蜚声全球的物理学大师,也是一位教育家,因为他总是能把非常抽象的物理学概念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或者精巧的现场实验展现出来,并且让学生从深层次上领会这些概念。所以他既能做重大的理论创新,又能在现实中游刃有余。在他的眼中,物理学绝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陈述,而是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他所著的《费曼物理学讲义》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物理学教科书,历经数十年畅销不衰。他还特别善于用图形和图表来展现抽象的过程,他发明的“费曼图”,提供了对量子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的方法,至今已成为全世界粒子物理学家的工作语言。费曼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抽象的理论和生动的现实之间是可以没有边界的,如果有人觉得存在边界的话,恰是因为他的知识和思考尚不足以洞见两者深处的关联;相反,如果一个人可以用经验来表达理论,用具象来表达抽象,正好说明,他很可能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思想家。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可以让我们比其他的实践者思考得更加深刻和系统,然后又反过来助益我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界限,然后又反过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的过程,逼促我们去建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结。

当我们试着去践行这个方法,就会慢慢地发现:这些行动可以帮助你一步步地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因为当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和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后,它们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成为你独一无二的智识。就可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帮助你在复杂多变的荒野竞技场中站稳脚跟。

小结: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但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以接触到新的知识,可以接触全球的各种大牛的思想和技术资料。

首先,我们要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带着我们的好奇心和问题,去突破我们的思维的种种限制和各种隐含假设,不断地试错,持续地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的优势和独特的认知和技能。

其次,需要结合现实的具体情况,不是理想化的去考虑,将学到的理论、工具和技能融汇贯通到现实中去,练就处理现实问题的思维和本事,在理论和现实重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智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跟随自己的内心需求,而不是被外界所影响,“勿让乌云遮蔽眼”,做出独立的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的道路。坚持走完,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作者简介

刘涛,物理化学硕士,青岛海创汇康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商学院院长,潍坊海创汇康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业邦》专栏作者,担任青岛高创投融资担保专家评委以及西海岸创新创业中心等多家基地的创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孵化器、加速器运营管理经验,参与首批国家级创客空间-创益客、山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益邦、海尔双创示范基地-红岛海创汇、李沧海创汇、临沂海创汇、潍坊海创汇等各地孵化器地运营管理,孵化项目: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创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佐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