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报道,作者若然,编辑大湿兄,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宣布,恒驰首期六款车同时发布。”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一声令下”,恒驰揭开了神秘面纱。
8月3日,恒大汽车在上海、广州两地一口气发布了6款恒驰汽车,产品覆盖A级到D级各级别车,包括轿车、SUV、MPV三类车型。
按照恒大的说法,他们通过高举高打短短两年内就完成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0到1”的全过程。
有自媒体甚至评论:“连丰田大众这种百年车企,都不敢这么玩。”
受此影响,当天恒大健康(更名为恒大汽车)总市值一度突破3200亿港元。
截止8月4日,恒大汽车股价回落,总市值为2946.24亿,超过了比亚迪的2258.18亿元和上汽集团的2149.76亿元,成为市值最高中国车企。
跟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恒大进军新能源的步子非常之大且又快,这在跨界造车圈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据公开报道粗略统计,仅2019年,恒大就已经疯狂砸出了3000亿元布局汽车上下游产业链。造车200亿的门槛,在许家印这里生生被抬高了15倍。
与激进的扩张策略相对应的是,恒大也从未停止设立宏大目标。
在新的阶段,恒大又提出,要同步开发15款车型,同步建设10个整车生产基地,在3至5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并在10到15年内实现500万辆产能规模。
雷厉风行、求快求大,向来是许家印的行事风格,这也是地产界巨擘的通用玩法。但同样的玩法在新能源产业能否行得通,还是个未知数。
造出车只是第一关,真正的挑战则是在量产交付之后。
许家印的造车梦
3000亿够么?
“恒大造车属于换道超车,恒大造车方法论是: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这是恒大进军造车行业后,许家印第一次公开讲述的恒大造车“方法论”。
简而言之,就是能买的就买,不能买的就合作。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恒大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许家印“不差钱”。
2018年,许家印就豪掷61亿元收购了贾跃亭创办的美国电动车初创公司Faraday Future(简称FF),而当时FF尚未量产。
许家印参观FF美国工厂(图源:FF官网)
彼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在2017年整年的生产量仅为79.4万辆,而恒大已经喊出口号“未来十年要造500万辆电动汽车”。
然而这个宏大的目标,很快随着恒大与贾跃亭的决裂而破灭。恒大选择放弃FF造车项目。
但许家印并未停止入局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自2019年开始,更是一路狂飙。其中,仅在去年6月,广州和沈阳的新能源项目签约仪式上,恒大在5天时间就投资了2800亿元,用于建设南北两大汽车基地。
去年至今,恒大先后斥巨资收购电动公司NEVS、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国能电动车、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德国汽车动力工程公司hofer、轮毂电机公司荷兰e-Traction及英国Protean等相关企业。
恒大不仅获得了电动汽车制造技术及研发能力,当然更重要的还有整车生产资质,一步步突破造车的技术壁垒。
除了砸钱建工厂,恒大还不断扩大自己的超级朋友圈。
许家印考察合作伙伴(图源:恒大官网)
与五大工程技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邀请15位汽车造型大师加盟;与60家“全世界最大的”零配件供应商强强联手。
为了将渠道铺开,恒大还拿下了广汇集团23.865%股权、增资至40.964%,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恒大看中的是广汇集团本就从事的能源、汽车销售、物流及房地产等业务,并且范围遍布世界多个国家。
短短一年时间内,恒大就几乎全部以投资人入股的方式,迅速完成了从整车研发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再到销售通路的全产业链布局。
而这一系列“买买买”付出巨额资金代价的同时,也确实为恒大带来了实际收益。
恒大健康2019年财报显示,由于在汽车产业链进行的一系列股权收购,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9年度累计贡献了6.6亿元收益。其中锂电池销售额5.88亿元,提供技术服务6580万元,汽车组件销售额692万元。
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收益几乎占据了恒大健康年度总营收的11%,为恒大健康营收总体增长80%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然而,这种几乎不停手的买买买,也让恒大造车的可靠程度屡遭质疑。
去年NEVS 93下线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台车脱胎于上世纪80年代萨博平台的油改电车型,“技术平台老旧且开发不完整,造型方面也缺乏设计,并不会有什么市场”。
恒大汽车内部工程师也透露,由于技术原因,这款车的电池包高低不平,许家印并不满意。
国能93
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曾在离职后,在朋友圈发文称,恒大的“房地产造车”模式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多有碰撞之处,若不彻底改变行为方式、造车理念,则很难成功。
“它的问题就是跨界组合,磨合过程长,短时间无法以汽车产业为核心进行思考”,有业内人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大浪淘沙后
留下来的才是真金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恒大集团背后支持,恒驰尚有底气对未来充满信心,但近几年兴起的那些造车势力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拜腾汽车被爆陷入经营危机,拖欠员工薪资4个月之久,上海、北京办公室相继撤租;赛麟汽车被国资股东诉至法院,资产冻结高达66亿元;博郡汽车因经营困难最终宣告“放弃造车”;“PPT造车鼻祖”游侠汽车,工厂已经烂尾。
低迷不振的市场、越来越难的融资环境,使得造车新势力们屡遭生死考验。
为了更好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上周,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
但即便放宽了准入规定,就目前而言的新能源市场,处在边缘的造车新势力还能起死回生么?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仅为32.68万辆,同比下滑近4成。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造车新势力企业注册数已达到500多家。但几年时间内,已经淘汰掉90%的企业,至今还在量产的企业只剩下20家。
今年上半年,20家造车新势力总计上险4.4万多辆,其中,蔚来、威马、理想、小鹏、合众前5家企业占比高达91%;速达、零跑、国机智骏三家企业在1000辆左右;爱驰、金康、云度三家过百;新特、长江、国金销量为两位数;赛麟、天际、奇点、天美等车企仅为个位数。
大浪淘沙过后,造车新势力的格局已经变得非常明晰。按照王兴的说法“新势力的TOP 3会是理想、蔚来和小鹏”。
上周,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39岁的李想,一夜间身家暴涨200多亿人民币。小鹏汽车近日也不断传出上市传闻。
但即便这些跑在前面的企业,压力也并不会减少许多。
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规定,要享受补贴,售价应在30万以下。为此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补贴前起售价,从32.38万降至29.18万。这几乎是对中国“特斯拉”军团本来具备价格优势的精准打压。
李想在微博上直言,30万元的补贴门槛对于国内纯电动品牌来说是灭顶之灾,会精准助攻特斯拉打残国内的纯电动品牌。
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
还有机会么?
“在车市淘汰赛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东风能行吗?岚图能行么?”
岚图姗姗来迟时,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就已经发出了时代的“拷问”。但他仍然坚持进入这一赛道。
“汽车行业并不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市场上有奔驰,有宝马、有丰田、有本田,还有很多本土车企。尽管在2017到2018年间,中国新车市场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是市场依然足够大。”
纪源资本合伙人符绩勋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电动汽车的普及率现在只有3%,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互联网造车的疯狂与淘金之后,100家中留下来的已不足四成。但涌入这个赛道的玩家却仍未止步。只不过以前的主角是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一批互联网公司,现在的主角变成了传统车企。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迎来第二波玩家。
岚图概念车VOYAH i-Land(来源:岚图)
“岚图承载着东风品牌向上和‘新四化’转型的两大任务。”岚图汽车科技公司首席品牌官(CBO)雷新,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岚图肩负着东风汽车未来10年甚至下一个50年战略转型的重任。
不仅是东风,国内另一家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也在谋划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车L品牌。昨日就有消息传出称,上汽方面对L品牌酝酿已久,但由于市场环境以及竞争对手节奏等原因,目前上汽已加快了这一项目的进度,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其第一款车型。
而在此前一天,北汽蓝谷也披露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5亿元,用于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等项目。北汽新能源内部人士称,公司对ARCFOX的产品性能、技术实力等都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切换到“高端”赛道,几乎已经成为现阶段传统车企的共识。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国际品牌相对迟缓的电动化进程,更是给了国内车企布局新能源高端市场较好的窗口期,“借助资本市场的优势,国内车企高端电动化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谁能先期完成布局,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市场压力下,布局高端市场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传统车企的下一个战场。
写在最后
“如果恒大要花四五年才能把车造出来,人家就笑话了,也可能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在许家印看来,通过“买买买”可以缩小产品研发周期,恒大要在一年半到两年内达到世界突出水平,抢占市场先机。
但恒大能否如愿破局而来,还需拭目以待。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