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懂新金融发现:轻松筹正在招聘公关负责人岗位,月薪2.5万~5万元/月,以其标明的14薪计算,年薪最高为70万元,该岗位要求之一为:全面参与上市筹备公关工作,参与制定整体方案,并负责推进实施。
图片来源:智联招聘App
轻松筹官网显示,轻松筹目前有大病救助、轻松互助、轻松保三大主营业务。
此前有消息指出,轻松筹寻求新一轮融资,融资额约为5000万—1亿美元,公司估值将为10亿美元。
目前,轻松筹共完成了四轮融资:2014年12月,获得IDG100万美元A轮投资;2015年12月,获1000万美元B轮融资,新增投资者德同资本;半年后,轻松筹再获2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腾讯投资和同道资本为新增投资方;2017年1月,轻松筹获得2800万美元的C轮投资,IDG旗下成长基金、德同资本、腾讯投资、同道资本为投资方,估值为4亿美元。
轻松筹的竞品水滴筹此前也被曝出:寻求约40亿美元估值进行IPO,正与美国银行和高盛集团洽谈合作,上市计划包含水滴筹、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险商城三大业务线。
对此,水滴公司回应“目前没有明确的IPO计划,但公司会保持探索资本市场各种可能性”。
爱心与商业聚焦于刷楼?
二者重合的业务,令两家公司的矛盾变得尖锐,甚至双方员工还曾爆发肢体冲突。
今年4月,“轻松筹”和“水滴筹”员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大打出手,场面一度混乱。经了解后得知,原来当天水滴筹员工在医院里扫楼劝病人使用水滴筹进行立项,但被人举报。水滴筹员工随即揪出举报人,被对其实施殴打,后来有网友爆料称,“举报人”是轻松筹员工。
后期双方就此事件的责任发表了各自的回应,但更多人关心的不是双方的责任问题,而是扫楼这个操作,有大量网友质疑:都在讽刺双方硬是把公益事业做成了一门生意。
作为C端市场的经营者,二者都面临着公信力危机。事实上两家公司在过去多次因扫楼、筹款问题爆发丑闻:
上次肢体冲突的一个月后,水滴筹、轻松筹员工又在重庆肿瘤医院内,因扫楼立项起冲突,几人互殴。
2019年11月,《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一文引爆舆论,报道称水滴筹大量招募筹款顾问,这些顾问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医院“扫楼”。若患者有意向发起筹款,顾问们就开始帮患者撰写求助人的故事,地推员们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并且,筹款顾问宣称在筹到钱之后,公司不会调查筹款去向。
而在更早的2018年,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网上只需几百元就可以从一些中介机构那里购买来虚假的医疗证明等资料,利用这些虚假资料竟能在轻松筹平台上注册和发起救助。
这几次丑闻爆发后,轻松筹和水滴筹一定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能否挽回失去的公信力,还是未知数。
需要注意的是,轻松筹和水滴筹二者具备很大的社会价值,可以帮助很多需要救助的人;但两家机构的本质是企业而非慈善机构,为扩大市场规模展开推广无可厚非,但两家公司做的是一门“经营爱心”的生意,这让爱心与商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如何平衡二者关系很微妙。
可以预见的是:二者几乎步调一致的上市动作,会让二者的竞争白热化,上市后受业绩压力,二者的商业化步伐只会更快。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才能重拾公信力?是二者共同要攻克的课题。
对此,读懂新金融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