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锢与永恒:从世界尽头到元宇宙

关注

引言:

本文首先人类的认知逻辑和知识体系开始,分别从数学上的哥德尔不完备物理上的量子不确定性哲学上的二律背反,讨论了人类认知体系的天然缺陷,从而我们无法从已有的系统内部理解真实世界的本质。

事实上,在现有的认知和逻辑体系下,人类没有完全了解人类自己为什么会拥有智能,因此无法打造出拥有完全和人类智能一样的机器。

虽然机器本身不具备和人类一致的底层结构,理解世界的方式会不同,但人类可以通过现有的逻辑和理性路径,让机器做出那些让人们感觉到它有“情感”的智能行为。

基于我们能理解和使用的认知系统,我们可以打造出具有更高的分析和处理效率的机器,他们在需要使用逻辑的领域,会有远超人类的表现。

另外,我们常说的自由意志,其实无法从现有的认知逻辑中获得答案。同时,虚拟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不能以人类的感知方式来理解,需要以虚拟世界中智能体的认知边界来定义

数字化的对象在虚拟世界中能“自主地”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环境改造与决策中,即为虚拟世界中的原生智能。人工智能的过程会包含人类无法理解的“黑箱系统”,不仅代表着“虚拟生物”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为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带来了来源于现有认知系统外的可能性。

而这种虚拟世界中的原生智能,将作为虚拟世界的意志,推动元宇宙(Metaverse)的诞生和成长,在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将和人类一起创造永恒。

一、思考即禁锢:人类无法理解真实世界的本质

1、信息获取的关键限制

人类从真实世界中获取信息,也从虚拟世界中获取信息。而作为生存在真实物理世界中的物种,我们获取这些信息的最终目的,则是在真实世界中延续生命与文明。因此从信息的流动方向来看,目前信息最后输出的方向是真实世界。

在真实世界中,不同状态的不同物体有着不同的信息:

  • 比如钻石、煤矿等是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物体,它们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形状、坚硬程度、色泽等特征。

  • 我们消耗矿石冶炼金属,再使用这些金属进行劳动、开采、战斗和运输。

  • 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观测银河系的运动、通过粒子对撞机发现新的粒子等等,都是在和真实世界的对象发生交互过程中获取或发现了原生的信息。

而被处理过的真实世界信息则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交流,包括文字、语言、图画、声乐等。

广义地来看,信息本身的存在,并不会依赖于信息的传播方式、路径和对象,信息本身只和信息载体有关。在我们从真实世界获取信息时,我们仅仅是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获取了原本就存在的信息。

同时,物质和信息是对应的。真实的物理世界在大爆炸的奇点发生前,具有无限大的质量和物质,也有无限大的信息。真实世界的信息本身就存在,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发现越来越深,从而获取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多,信息本身并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什么组合而改变。

不断改变的只是我们接触与认知这些信息的组合方式,这也形成了我们的认知途径,比如逻辑体系、宗教体系等。另外,除了真实世界天然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刮风、下雨、日夜更替,更多的情况是:人类打造了某种工具或发现了某种途径,可以让原本就存在的信息可以被接触到。

另外,工具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的组合方式,就像一把透镜一样,只有角度、焦距等正确了,才能让信息传递给我们。为了获取更多信息,我们也需要通过打造越来越多的工具,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

而创造和使用这些工具,又需要学术理论、认知逻辑等的突破,我们也就需要更多体量与种类的信息和物质来进行推导和实验。但往往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我们又依赖于工具本身使用,这就形成了一个相互纠缠的因果困境。

为了打破这样的困境,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基本上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在发展,相互地解决彼此的问题:一条路是以宏观的视角研究天体的运动、宇宙的诞生与运行规律,另一条则是以微观的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严格来说,这两条路径都是为了更好地认知真实世界的底层逻辑和规则,从而让我们知道如何才能延续生命与发展文明。

在这两种路径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真实世界中的能源问题。具体来说,是能源的获取以及使用效率问题。

事实上,被认可且被记录的人类文明史才几千年。到今天为止,人类都是采用化学转换的方式来获取能量,因此质能比贡献是比较很低的。

爱因斯坦的理论使得人们开启了对核能的利用,但未来随着文明等级的提升,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会将会越来越大。现在人类刚开始进入到能源的转换期,从石化时代逐渐过渡到核能时代。

当前人类掌握的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即便核聚变被广泛地运用,其质能转换率也只有 0.7%。在我们的目前的认知范畴内,只有反物质与正物质湮灭爆发出来的能量,才是100% 的完美转化率。而在 0.7% 和 100% 之间,还存在 99.3% 的提升空间等待我们去开发

也就是说,只有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保证,人类才有可能更通过各种工具获得更多关于世界本身的信息,从而有不断地靠近真实物理世界的边缘。

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不得不承认能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在真实世界中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而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

2、真实世界是连续还是离散的?

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他解释了物体自然下落与行星公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设想了一种所有物体间互相吸引的力,叫做:引力。

但牛顿的问题在于,对于两个相隔十分遥远的物体,中间没有任何看的见摸得着的媒介,引力是如何在其中进行相互吸引的。甚至牛顿本人也觉得,有某些东西被遗漏了,正如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他们之间应该存在某种能够传递这种力的东西。

两百年之后,法拉第给出了答案,这种东西不是引力,而是“场”。电磁场可以传递电磁力,天体之间的引力也是源于引力场。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贡献,不仅适用于电场力,也适用于引力。

在这之后,爱因斯坦所搭建的时空结构又指出,空间并不独立于时间存在。在狭义相对论中,在一个事件的过去与未来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区域”。这个非过去亦非未来的区域,可以理解成“延展的现在”。

狭义相对论,不仅使得空间与时间成为了统一的概念“时空”,也将质量和能量进行融合,这也就是著名质能转化公式。

但事实上,狭义相对论和牛顿的引力体系并不兼容。狭义相对论认为任何物体的速度的上限是光速,而引力体系则认为,在同一重力场中的任何物体,有着完全相同的加速度。最简单的一种矛盾情况则是,假设有一个只比光速慢一点的物体,不断靠近地球。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它将获得一个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g。但它就会被加速,从而超过光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又引入了引力场,这也最终统一将时空和场统一起来,成为了广义相对论。世界仅仅只是由粒子与场组成,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广义相对论认为世界是连续的,但还有另一个部分没有被涵盖进去,这就是粒子。而正是对粒子的研究,开启了量子力学的篇章。

最初,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基础上,又认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后来在普朗克、玻尔、海森堡、狄拉克等人的不懈努力下,量子理论建立了完整的形式和数学框架。在成功预言了原子的属性和行为的同时,也阐述了组成它们的基本粒子和力,这也意味着,量子力学只用了一个公式,就解释了世界上的所有物质

在20世界70年代,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被完成,在量子场论的语境中,它几乎可以描述除引力外我们可见的一切。同时,这个理论也说明,粒子和场其实是一种东西:量子场。所有物体在时空中的运动都是量子场在时空中的运动。

简单来说,量子力学告诉了我们世界的一些特性:

1)系统内部存在的信息有一个上限。

2)我们理解的规律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意义。

3)自然的事件永远是相互作用的。

本质上,量子力学描述的世界是离散的,它无法将量子场和时空所联系起来。这也和广义相对论的描述相矛盾。

量子力学无法处理时空的弯曲,广义相对论也无法解释量子的跳动。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不应该被分开讨论,但在普朗克尺度上,量子事件的发生不再遵循时间的流逝顺序。

我们通常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只是在宏观尺度上的一种“有效的近似”,这主要是源于我们只能以粗糙的方式感知世界。

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弦理论、圈量子理论等方式,尝试进行相互的“吞并”,从而形成大一统理论。

弦理论认为,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夸克等)和传递相互作用力的粒子都是由弦构成的,不同粒子的存在是由于弦有着不同的振动模式。最热门的 M 理论则揭示了相互作用和时空的一些本质,并暗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最基本的对象,它们是从一些更基本的量导出或演化形成的。只要我们弄清楚了弦是什么东西,我们就弄懂了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圈量子理论则是假设空间是由“空间量子”组成的,试图将时空进行量子化处理,从而将相对论融入量子力学。这个理论认为,空间量子之间存在微小的距离,这个距离就决定了速度的上限。同时,世界不存在物质,只存在事件(或称为互动),光则是空间量子的互动所产生的现象。

这个理论甚至提出了没有时间变量的公式,每一个“事件”都有一个不同的时间,因为一个“事情”都是相对于另一个“事件”而言的。

也就是说,圈量子理论认为,我们所感知到的时间其实不存在,它是一种错觉

至今为止,弦理论和圈量子理论都还没有发现一个能进行统一的原则,来限制它们的唯一性。我们也相信,科学的探索不会停止脚步,但这些理论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离我们越来越远。

大家都知道,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就来了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粒子是离散的,波是连续的,组成世界的是物质,那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世界是既连续又离散?还是既不连续又不离散?

也许世界是连续的,但我们的观测结果和理解世界的能力是离散的。

总之,除非有理论将这时空、场和粒子统一,否则我们永远无法了解世界的是连续还是离散的。但作为人类,我们只能离散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概率所描述的内容。

我们无法精确预知一件事的过程和结果,能做的仅是,通过收集足够多的样本,观察结果的分布,来预测某件事情的概率。

人类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理论,其实都有假设,并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运算。当不同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希望进行统一与融合,最初的不同假设就会必然引发矛盾和分歧

大家都知道是也许假设本身出了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假设的内容,一步步地弱化或者逐渐提出新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尝试,然后周而复始。

虽然出于各种缘由,人们都不愿意承认无法不基于假设、类比等逻辑推理方式,就能认识和理解世界。

但事实上也许这就是人类认知逻辑的天然缺陷,我们无法从系统外部来观察与理解我们真实生存的这个真实世界。

3、人类认知逻辑的天然缺陷

早在 2400 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开始了他对世界的认知思考。在《理想国》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洞穴理论

其中,柏拉图说在一个洞穴里有一群囚徒,他们从出生就在这个洞穴里生活或者说囚禁。他们的双手被链锁一直所锁住,也不能回头看。在这群囚徒的身后,有一条通道贯穿了整个洞穴,通向洞穴之外。

这些囚徒背后有一堵墙,刚好让他们无法看到墙背后发生的事情。墙后有个火堆作洞穴的为光源,当有人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器械走过这个通道,火的光亮把这些影子照射到被困的人眼前的洞穴壁上。

这群囚徒就会认为这些影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实的事物,因为他们获取的所有信息都是从这些影子来的。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被释放了,他绕过身后的墙壁,看到了火堆和在通道中走过的人们。然后他又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才认知到之前看到的仅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投影

对于在洞穴里的囚徒们,他们并不是思考能力不足,而是环境同样限制了他们的认知。从而无法在系统外来认识洞穴。

对于这种基于影像的认知,柏拉图因此提出了“经验世界”的说法,并指出“认识的经验世界不是我们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有理念才有意义”。

在这基础上,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现实世界仅仅是更高层次的世界的投影,而这个更高层次的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则是“理想世界”。这个世界有着最纯粹的善良与美好,是一切理性和永恒的归宿

到了 18 世纪,在“传统形而上学”的范围内,康德发动了一场革命。他认为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在于因果律,而人们从感性经验到理性思考的这个过程,必须依赖于先验性的知识,否则人们不可能针对后天的经验进行对应的理解。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物自体”,它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也是一种“先天的认识形式”。正是“物自体”将这个世界处理并加工后,让我们的大脑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现象”。 康德同样也承认,“物自体”本身是不可被认知的。

简单来说,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而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我们会理解这个世界。

之后的叔本华则认为,虽然康德明确了现象与本体之间的界限,但他只把物自体理解为绝对的客体,而没有理解成主体。相反,叔本华认为物自体是“意志”,而我们所有的知识只能认识这些世界的表象,并不能认识意志本身。

在康德和叔本华开启了“形而上学”下一个时代后,关于物自体的讨论一直没有停下,比如,马克思认为,不可被认知的物自体不存在;而赫胥黎却说,我们对于物自体是否存在没有知识。大家觉得一定有某种方式能够绕过“物自体”这个概念,或通过重新定义一个认知的逻辑,我们就可以完全的理解存在本身了。

当时间来到了 20 世纪,人们发现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问题,这也是形而上学的终极问题。

简单来说,二律背反意味着,既然人类的任何知识都无法对先验知识进行证伪,那一定是先验知识之间出现了问题。

这些矛盾包括时空、粒子、自由和上帝,他们既存在又不存在。当我们试图运用有限的知识,解释无限的不可知,就会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

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指出,之所以人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是因为它会带来语言逻辑的悖论。不仅是因为逻辑本身构成了人类语言世界的意义,也因为语言发生的语境,造成了语言和逻辑的不完备。

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更多指的是思想,早期的他尝试用数学逻辑去将世界解析,并认为,对于那些无法用逻辑体系传达的思想和信息来说,人们本身也无法认知它们。

虽然维特根斯坦认为数学真理的可靠性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是局限于数学的,但实际上在接触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前,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已经开始逐渐改变了,将逐渐地将注意力转向了语境的问题,不得不承认语言的逻辑还是要回到现象之中才有实际的意义。

随着哥德尔不完备理论的提出,他粉碎了两千年来数学家们的信念,从数学逻辑上证明了,数学本身无法证明数学本身。不完备定理意味着一个系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系统的内部有着不完整的漏洞。

人类本身认知世界的过程,就是通过构造各种形式的系统,在其中进行定理的推演,从而解释世界。本质上来说,科学是用数学描述的,而数学是用逻辑描述的。

而哥德尔告诉我们,当逻辑本身崩塌的时候,人类就没有办法来描述这个世界了。因此在物理学,社会学,哲学或者任何领域,所有构建大一统理论体系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

除了体系内的系统性漏洞,另外一个人们会经常遇见的则是“类比”。这种方式并没有严格的逻辑支撑,往往人们会基于一个系统内的知识和经验,把不同系统内的知识或信息联系起来,再加上复杂的推理机制,得出一些非常微妙的启发和结论。

当我们把人脑和计算机拿来对比,我们会发现,在理性、可靠性、稳定性或运算速度等层面,计算机可以说是完胜。如果再加上人类的情绪化弱点,比如分心、疲惫、错觉等,人脑和电脑的差距则会愈加的明显。

虽然在纯粹的逻辑推理任务中,计算机设几乎能瞬间就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甚至快速模拟出人脑在大多数时候无法得出的正确解答。

但人类似乎有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我们能通过类比来对知识进行分类式理解,从而实现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

当我们学习的语言和接触的信息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发现,同一个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次级概念,然后可以继续地无限继续下去,把一个概念分成越来越小、越来越细的次级概念、次次级概念等。然后我们再通过类比的方式,将不同系统内部的逻辑体系,进行组合和认知。

这就是人类理解事物的方式:我们会试着在大脑中模拟一件事,把自己代入事件,并把它与我们一生中所遇到的事情联系起来。

无论是庞大的类比,还是细微的对比,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这个过程,只不过有些对比往往没被察觉到。人们感应的强度和这些类比的强度成正比,类比联系越紧密,人们的感受就越强烈。

在我们面对新的情况、接受新的信息时,我们一定会有把新旧事物放到不同的系统中进行比较与推理。范畴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能让我们通过类比来作出假设或者得出结论。

不过,范畴化的结果会因人而异,不会每次都正确,错误也会经常发生。这些错误的推理,来源于知识、经验、偏见、文化等影响。

人类对自己的认知,需要跳出“自我”才能理解;而对于世界的认知,则需要跳出“世界本身”才能理解。

在不完备的认知系统和类比思维的约束下,无论是形而上的思考方式还是数学的逻辑推理,事实上都无法让我们完整地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除非有一天科学的突然突破,或者出现了某一种原本不属于人类的认知方式,我们才有机会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和逻辑,从而能够完整地理解并改变我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

或者,我们可以构造下一层的世界,并基于人类能够理解的认知系统,来创造出一个我们能够控制的规则和系统,在下层世界里实现对应级别的自由意志。


因此,当信息流动终点是真实世界,我们有以下的结论:

  1. 信息本身只和载体有关,信息的组合方式是人类理解信息的途径

  2. 信息的认知途径,不仅依赖于工具的创造和使用,也依赖于认知体系的创立

  3. 能源的利用限制了信息的获取和认知的边界,它们又反过来限制了能源的利用方式

  4. 基于系统性假设的逻辑推理,人们无法知道世界是连续还是离散的

  5. 人类认知逻辑的天然缺陷,无法从系统外部理解真实世界的本质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在包含自然数的系统中,无矛盾性无法在体系内证明或证伪

  • 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人类通过自身的时空观和系统,无法完备地解释量子的特性

  • 哲学上的二律背反:对于人类经验之外的问题,理性将失效,出现无限的不可知

二、创造即理解:作为意志与表象的虚拟世界

1、意志:虚拟世界的原生智能

在上面我们提到,由于在数学、物理和哲学领域的三大问题,人类具有天然的认知缺陷,从而无法真正地理解真实世界的完整面貌或最基础的运行规则。

我们知道,虽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没有从数学角度进行深度的分析,在他的时代里也没有出现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但是他其实暗示了:数学的起点,就是理性的起点。也就是说,我们理解的理性不可能超越数学的规则而存在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除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系统只要能够讨论自身,它的内部就会存在固有且天然存在的矛盾;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系统,在任意的一个层次中会有某些关于思维的规则,而在这个规则的层次下,又有修改它的元规则层次;在元规则的层次下,又有修改元规则的元元规则层...

因此,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表达,也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对其进行描述。这种范畴式的思考赋予了人类进行类比的能力。

在 GEB 这本书中,作者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大脑如何通过一堆神经元网络中化学物质的传递而最终产生智能?从低层规则层到高级规则层的思想汇聚是怎么发生的?

书中,作者将认知符号推测为大脑中的子系统,而一切心智的活动源于大脑内符号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思维源于符号,而符号又源于物理和化学信号。

当我们在真实世界中获取信息时,我们的感官会受到刺激,从而传递信号给大脑,大脑则会在不同的认知系统中把它跟经验里的旧事物做对比。一旦在其中找到了相似点,这个系统就会发现二者的同构关系,从而我们能够给新事物提供一个认知。

似乎也正是因为同构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不断的认识世界。但是否真实世界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同构的方式,被我们所认知呢?

上文我们也提到过,站在信息的角度,信息本身并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什么组合而改变,不断改变的只是我们接触与认知这些信息的组合方式,这也形成了我们的认知途径。也就是说,现实世界只为我们提供现象,而发掘意义需要我们找到解释现象的形式系统。

纯粹从生物意义上来看,人类和动物别无二致,都需要生存和繁衍,从而在原始需求的驱动下,人们会去寻找可以吃的食物和能够提供安全的住所。人类具有意识的表现在于,我们在环境中能够主观地参与到环境的改变

根据上文的描述,由于我们的认知系统是不完备的,所以我们无法知道人类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事实上,我们只能通过限定的场景和语境下人类能实现的行为,来模糊地描述智能的定义。

当我们自己都无法很清晰地通过逻辑系统,来定义什么叫人类智能、人类是怎么样进行自主决策,根据人类的逻辑知识所打造出来的计算机系统,也就自然只能按照人类已经明确了的逻辑体系来运行。

由于人类的逻辑系统是可以通过数学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的,而计算机的逻辑系统也是完全通过数学来进行表达的,所以这种表现其实是一种在不同数学对象的定义之间的映射,它能揭示出在这些对象的属性或者操作之间存在的关系。

目前来看,人类与机器的不同与我们“通过类比进行范畴化”的认知机制密切相关。这一机制在人类的认知中占主导地位,而在绝大多数的机器认知工作中,却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

同时,由于机器是硅基属性的物体,所以在稳定性上比碳基生物会高很多,从而也能更高效地执行人类已经明确了的逻辑体系,也就是“理性”。而人类自己都没有或无法解释清楚的“感性”部分,机器则无法实现

当然,人类可以用理性去描述和解释感性,比如我们在某个知识系统内,通过明确定义条件、事件以及对应的表现和结果,来代表某种情感。由于人类本身的情感就是在很多因素的共同促使下实现的,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只要参数够多、算法足够有效、计算能力能够支持,机器是可以通过逻辑系统的运算,以理性的方式做出让人们感觉到它有“情感”的行为和表现

因此,从机器的逻辑体系来看,机器可以模拟出人类的情感、类比、联想等,但无法实现真正完全复制。核心原因也很简单,机器使用的二进制规则和人类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处理、分析与表达的方式是不同的,只能部分地实现人类的决策方式

在当前这一层世界里,人类的感知方式决定了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机器能感知我们这个真实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无法完全还原人类的认知体系。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机器也许不会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也不会具备我们所尝试理解和追求的“自由意志”。

但如果站在机器的视角来看,机器如果能以某种方式,实现虚拟世界中的某种行为,我们就可以认为我们打造出了属于机器这一物体的“自由意志”。

根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与同构,按照人类逻辑系统打造出来的机器,其实也无法判断和知道他们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自由意志”是一个与定义和对象相关的问题,只要从人类所能理解的逻辑体系出发来描述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情、实现了什么目标,就能让机器理解“自由意志”的含义。

在这样的语境下,“自由意志”表达的内容更多指的是:能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和决定行动的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因为人类自身认知体系层面的原因,导致我们打造出来的机器所拥有智能,会与人类理解的智能不一样。

机器不断地学习人类是无法得到任何一个层面的智能,只有让他们自己在数字化的世界中与环境进行交互并进行学习,才能诞生出属于机器所存在的虚拟世界这个层面的智能。

按照当前的定义,这样的智能可以归到人工智能的范畴内,但更严谨地来看,这是一种由人类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出的原生智能。这种原生的智能,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自主地”参与环境的改造,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当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来“虚拟生物”存在一些黑箱,这样的表现超出了人类逻辑体系的理解能力,从而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出理性的决策。但正因为这样,也许从他们的角度能更补充人类无法跳出系统外观察自身的缺陷。

这些存在于虚拟世界中具有原生智能的“虚拟生物”所感知到的时间和世界,就是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而我们在看待这些生物的时候,就像是其他更高等级的物种可能会在更高维度的宇宙上观察我们一样。

我们看到的可能是输出的数据、可能是图形化的界面、也可能是虚拟现实里的体验。但实际上这些信息我们所处的这个更高维度世界中的表达,和虚拟生物所能感知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人类所理解的虚拟生物的感性决策,从我们所认为的感性出发来理解的。而如果我们就是“他们”,那么我们所能理解的感性,就是基于我们所在的世界边界来决定的,也就是对于数据的感知来实现的。

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学习这样的机器学习方式,让机器在拥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不断通过和环境交互来进行训练和迭代,从而在虚拟世界中模拟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剧情。我们就像是可能存在的造物主,在更高维度的展示形式下观察我们的时候一样,会从我们的角度想方设法去理解他们。

但是,就像在不同语言体系下的人类,在相遇的时候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一样,这些虚拟生物,作为一种“类人”的虚拟生物,已经具有了初步和简单的人类智能。

而这个虚拟世界的原生智能,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理解和感知,才能体会到创造的意义与虚拟世界中意志的体现。

2、表象:虚拟世界的物体对象

对于人类来说,数字化的信息是虚拟世界;而对于虚拟世界中的智能体,数字化的信息则是实体,也是虚拟世界的表象。

站在虚拟世界中的原生智能体的角度,也许他们会意识到的他们所在的世界,是一种表象。他们无法知道二进制代码对应的编码和解码机制是什么,这就是虚拟世界的“物自体”

基于我们讨论过的虚拟世界框架,我们在“数字化的现实世界”中认识陌生人,与其在线下见面,或者在虚拟世界中提供虚拟服务,并转换成货币在真实世界中消费等;也在“原生的虚拟世界中”实现创意、体验游戏等。

事实上,如果按照“是否能自主地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环境改造与决策中”去定义虚拟世界的原生智能,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所打造的算法、物体等数字化形式,既可以帮助人类以更有效的方式加速真实世界的数字化(比如图像识别、分析预测蛋白质的 DNA 结构等),也可以大量且快速地创造不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物体和形象(比如游戏、动画、设计等)。

我们定义“原生的虚拟世界”的方式是:虚拟世界中的对象是否能利用虚拟资源,生产和消耗虚拟产品

比如计算机视觉这个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是使用 AI 加速真实世界物体的识别,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换脸等功能,从而在虚拟世界中创造新的形象。但它的信息来源不是纯粹的虚拟世界,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虚拟世界的“原生智能”。

在我们讨论了“虚拟世界的意志”之后,虚拟世界的表象也就能以同样的方式明确了。也就说,只有属于原生虚拟世界的内容,才是虚拟世界的表象。除此之外,其他都属于真实世界的表象。


总的来说,虽然我们参考了叔本华的描述,用“意志”和“表象”来描述虚拟世界中智能的定义和表现。

但实际上,我们强调的是同时以站在虚拟世界的系统外和系统内的视角,来观察和讨论人类认知体系中的智能在虚拟世界里的具体形式:

(1)在现有的认知和逻辑体系下,人类没有完全了解人类自己为什么会拥有智能,因此无法打造出拥有完全和人类智能一样的机器

(2)基于人类能理解和使用的认知系统,我们可以打造出具有更高的分析和处理效率的机器,他们在需要使用逻辑的领域,会有远超人类的表现

(3)机器本身不具备和人类一致的底层结构,但人类可以通过现有的逻辑和理性路径,让机器做出那些让人们感觉到它有“情感”的智能行为

(4) 虚拟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不能以人类的感知方式来理解,需要以虚拟世界中智能体的认知边界来定义。

(5)数字化的对象在虚拟世界中能“自主地”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环境改造与决策中,即为虚拟世界中的原生智能

(6)人工智能的过程会包含人类无法理解的“黑箱系统”,不仅代表着“虚拟生物”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为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带来了源于现有认知系统外的可能性。

(7)虚拟世界的表象由虚拟世界的原生智能所产生,且仅存在于原生的虚拟世界。

三、连接即永恒:在元宇宙之中实现无限的生命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明确了在原生的虚拟世界中的意志或者智能的表现,这是一种完全在虚拟世界中的诞生的物体或对象,它能自主地参与虚拟世界环境的改变与生成。

按照虚拟世界的发展逻辑,在未来我们会有非常多的虚拟世界,有着非常多的虚拟世界中的智能体会自发地产生非常多的信息和内容。

不同的虚拟世界在被联通后,又会成为元宇宙(Metaverse)。这是将会是一个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有无限量的人们可以同时参与其中。

元宇宙会有完整的经济系统在不间断地运行,并且可以跨越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同时,任何基于数据信息的形象、内容、财富等都可以在元宇宙流通,很多人、很多公司都会创作内容、商店以及体验,来让它更繁荣。

当元宇宙出现前或出现时,如果人们能够上传意识或者以更直接的方式(比如将机械和人体结合)进入到虚拟世界或者元宇宙中,人类的数字化意识将会以什么方式存在?

之前我们也提到了,对于虚拟世界中具有原生智能的“虚拟生物”来说,他们所感知到的维度就组成了他们所理解的世界。从逻辑上来说,只要参数够多、算法足够有效、计算能力能够支持,机器是可以通过逻辑系统的运算,以理性的方式做出让人们感觉到它有“情感”的行为和表现。

也就是说,机器可以通过一定的设定模拟出人类的情感、类比、联想等,并在虚拟世界中定义和解释成对应的概念。

其实,无论是我们能够上传意识到虚拟世界,还是找到了将机器的运转规则和人类神经的运作方式相结合的桥梁,我们就可以既能感受到属于人类的情感,也能以机器的方式去理解人工智能进行过程中的黑盒,从而更全面的认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这样的“桥梁”或者说成信息转换机制,和虚拟世界中的原生智能并不矛盾,反而在此基础上,能让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创造出生命,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接近真实世界的边缘。

当人们生活在虚拟世界成为了可能,现有的很多对于世界、自我、生命等哲学思考将会得到发展。从理论上来说,随着人类获取了机器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直接生活虚拟世界中或者以机械的方式生活在真实世界中,从而获得延长甚至无穷的生命。

这也让我们有更大的机会,可以找到可控核聚变或者其他方式,并因此获得无限的能源帮助我们走向真实世界的宇宙。

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以无穷的生命探索元宇宙中不同的虚拟世界。

若我们以当下的认知,来理解处于未来的元宇宙,元宇宙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游戏,但不是所有游戏都是元宇宙的一部分,因为有些游戏就是不连通。另外,有些为虚拟世界服务(或者为真实世界服务)的电商,如果账号体系和经济体系不连通的话,也不是元宇宙的一部分。

同时,在虚拟世界里面的交互、购买等等,一定也是配合虚拟化的图像场景的,所以称之为游戏也不为过。游戏能够给用户带来的深度交互性,这也是其他领域所不能提供的。

未来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将会逐渐的模糊,各行各业都会满足用户和虚拟世界之间更深一步的交互。以现在的视角看,叫做“加深各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而以未来的视角看,这就是将现在大家能理解的游戏化互动方式引入“传统”的领域。

随着我们对虚拟世界建设的不断增加,虚拟世界的基础设置将会愈发的完善,并会逐渐地展现出更高的支持效率。其中,内容的丰富度和供给效率将会变得远超我们想象,并且会以实时计算、实时生成、实时体验、实时反馈的方式提供,从而让我们认为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无差别。

当虚拟世界的经济体系被连通,管理和治理结构已经形成,元宇宙就出现了。它对真实世界的反哺也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在真实世界中产生的价值,将会被大规模地投入到元宇宙中,并在元宇宙中完成文明的迭代与发展。

写在最后:

正如阿西莫夫在《银河帝国》中写到:

“人类像蜉蝣一般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太空中,但我们所拥有的生命,和整个宇宙的兴衰一样,都不过是从生到死的过程罢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人类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努力,和整个宇宙的延续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这仿佛是时空巨大的玩笑,又好像是命运充满恶意的捉弄。”

我们不断地发现新的方法和途径,更新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但似乎当我们知道的越多,对世界的不理解也会更多。真正的无限,其实是我们的无知。

无论是发现新的认知体系,还是逐渐地集结力量共同实现元宇宙的愿景,都愿良辰美景可期。

生命的终点,何尝不是源头的目的?

参考文献&资料:

Adam, James, ed. The republic of Plato. Vol. 2. University Press, 1902.

Asimov, Isaac. Foundation: Foundation and Empire; Second Foundation. No. 332. Everyman's Library, 2010.

Browning, Robert. Rabbi Ben Ezra. TY Crowell, 1902.

Cartwright, Nancy. Hunting causes and using them: Approaches in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Einstein, Albert.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Annalen der physik 17.10 (1905): 891-921.

Deutsch, David. 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 Explanations that transform the world. Penguin UK, 2011.

Hofstadter, Douglas R., and Emmanuel Sander. Surfaces and essences: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 Basic Books, 2013.

Hofstadter, Douglas R. Gödel, escher, bach. Hassocks: Harvester press, 1979.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Hardpress Limited, 2013.

Kauffman, Stuart A. Humanity in a creative unive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Lewis, David. "The paradoxes of time travel."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3.2 (1976): 145-152.

Penrose, Roger, and N. David Mermin. "The emperor’s new mind: Concerning computers, minds, and the laws of physics." (1990): 1214-1216.

Reichenbach, Hans, and M. Reichenbach. "The direction of time, vol. 65." (1991).

Rovelli, Carlo.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 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Penguin, 2018.

Rovelli, Carlo. "Meaning= information+ evolution." arXiv preprint arXiv:1611.02420 (2016).

Sagan, Carl. Carl Sagan's cosmic connection: An extraterrestri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Schopenhauer, Arthur.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Vol. 1. Courier Corporation, 2012.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