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来源新文化商业,作者Amy Wang。
娱乐行业从来不缺新的商业宠儿,却始终需要具有开创与颠覆意义的先锋实验。
3月12日,3D电影始祖《阿凡达》在中国重映,次日票房即超过《复仇者联盟4》,重回全球票房榜冠军。
据灯塔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重映首周票房达1.95亿元,登顶中国内地影市复工以来重映影片票房榜冠军。然而 ,《阿凡达》带给全球电影产业的震撼早已不止于其产生的商业票房,更是它对电影技术边界的探索,并由此开启了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3D电影产业空间。
此番《阿凡达》重映,再次唤起了人们第一次体验“技术+娱乐”冲击感官体验的震颤感受。这让同日官宣的THE9“虚实之城”沉浸式虚拟演唱会显得有些应景。根据爱奇艺官方信息显示,这个制作成本过亿的演唱会将是全球首个影视级LED写实化虚拟制作XR直播演唱会。截至目前,该演唱会的尊享狂欢套餐已经售罄。
从线下3D电影,到线上“黑科技”演出,殊途同归, 娱乐行业“科技+内容”具有先锋意义的实验从未停止。
科技与内容破壁融合的十年
3D眼镜里,湛蓝的潘多拉星球、险峻的山川、蓝色大耳的巨人阿凡达……十多年之后,IMAX、3D几乎成为家常便饭,而人们依旧被《阿凡达》超越现实、延展真实世界的景象所惊艳。《阿凡达》重映第二天就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军,没有人会感到意外。
《阿凡达》在十一年前创造性的将3D和IMAX推入市场,不仅带来了电影产业额外的产值,也深刻的改变了制作端的惯有思路。科技的应用深刻影响着电影上游制作、资本、电影院等各个环节的产业形态和未来走势。
以电影院为例,十一年前《阿凡达》首映,在中国仅有十几块IMAX屏幕,如今中国IMAX3D的银幕数量接近600块,单块屏幕的产值也增长明显,而围绕IMAX建设起来的高端影院在全球都是票房担当,上座率和吸金率均与普通影院拉开明显差距。
3D技术由《阿凡达》打开的关于娱乐产业的技术冒险也已经走过11个年头,这11年不仅是3D大屏电影制作与商业开发的黄金时期,也是互联网技术在到小屏影视娱乐上开疆辟土的重要时期,流媒体担当了重要角色。
一方面小屏的观影品质也从最早的清晰到现在蓝光1080P、杜比音效等,随着智能电视、5G、VR等产业同步发展,更高端的长视频内容体验和消费形态一触即发;另一方面,以算法技术为核心的分发创新催生了全民皆可创作的短视频市场。长短视频共同拓展着大众娱乐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经历了用户时间争夺战后,各自逐渐在碰撞中找到自身赛道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在线上娱乐领域,科技也正在提速娱乐内容玩法的实验。具有代表性的是前几年Netflix推出互动版《黑镜》,让小屏观影“私人定制剧情”成为可能。
去年迪士尼首次采用智能LED屏替代传统绿幕,拍摄《曼达洛人》,酷炫逼真的视觉效果斩获无数视效大奖,还在全球圈粉无数。
告别绿幕对百年影视产业无疑是革命性的,深刻影响着演员、导演、摄影、美术、后期特效等各个制作环节及人员。如被LED屏幕包裹的演员在演绎时能更沉浸,拍摄者也能更直接地进行构图,特效制作工作的前置等。
这套应用在影视制作级别的配置,正在成为风潮。据不完全统计,受去年全球疫情的影响,全球有200多个影棚都开始尝试利用LED屏幕制作的方式。
即将开启的THE9虚实之城演唱会,也是在爱奇艺的虚拟制作基地进行,THE9成员将在四面LED屏幕组成的舞台上演出。利用LED写实化虚拟制作和互动技术等,让粉丝与偶像可以沉浸其中。
差不多可以理解成将《头号玩家》里现实和虚拟世界结合的场景落地,打破了以往观众只能通过屏幕观看演出的被动模式,真正参与其中。
总之,不管是《曼达洛人》的LED屏幕,还是爱奇艺的LED写实化虚拟制作,科技让“所见即所得”时代来了。
高质量的下一代娱乐只能由长视频决定
《阿凡达》代表的大电影,突进式探索着未来高端影院观影的可能性,而科技与内容在互联网上的探索实验更为频繁、具体和可感知。
相对于电影院以十年为节点的点状式演进,互联网娱乐的技术与内容融合更为连续和复杂,需要带动的是整个社会分工、商业、资本、场景、意识等各个因素的排列组合式前进。
在互联网内容产业,“视频”这个表达形式本身正在成为最重要的表达范式。我们看到了两种鲜明的发展趋势,即一种以快抖微信为代表的全民化短内容市场的打开,另一种是以爱腾优、重工业商业电影公司为代表的顶级专业内容产出越来越规模化,同时与全球顶级科技接轨也越来越密切。
于短视频而言,技术体现在内容和广告分发的日益精准,降低了娱乐视频的制作和观看门槛,抖音日活破6亿,快手上市被资本市场疯狂追捧,短视频正跑在了视频风口中心,享受着早期创新的红利。不过短视频受追捧是因为视频代替图文表达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不过短视频本质是社交,更多被寄予流量转化的功能与使命,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的文艺作品和娱乐作品仍然需要长视频完成。
于长视频而言,以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代表的长视频也早进入了单家会员破亿的发展阶段,围绕流量的竞争变少了,围绕核心自制能力的竞争正进入白热化。长视频驱动精品制作的输出,单片付费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具有先锋性尝试的科技互动越来越多,这是下一代更高质量娱乐的希望。
那么,下一代娱乐的具体形态是什么样的?从奈飞、迪士尼、爱奇艺等长内容平台的在互动娱乐上的大刀阔斧布局大致可以知道,未来的专业娱乐内容形态,将是双向甚至多向的,是精度更高、颗粒度更细的“内容产品”,创作者和观众可以共同完成。未来内容公司和平台除了比拼创意内涵,互动性体验也将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互动性越强,观众与内容的联系越紧密,内容的可能性就越大。
今年初,爱奇艺为爱尖叫互动晚会,以横扫之势斩获大量关注,“同屏四看”的尝试既让观众猎奇感十足,又照顾到不同受众群体不同的娱乐偏好,技术的深度参与让一场晚会办出了十场的感觉。
爱奇艺首席技术官刘文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模式的出现建立在各方面协同的基础之上。这场高难度大型晚会直播的创新尝试考验着技术的经验积累,更考验内容团队与技术的配合。
对于THE9的线上演出直播来讲,技术挑战又是一次吃螃蟹,需要同时协同综艺、音乐、舞台表演、粉丝经济、付费商业模式等各个生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持高度默契和目标统一。
从各方面投入来看,这次不是炫技,而是对线上演出做的全方位探路。
娱乐的边界正在消失,娱乐视频的宽度正在被互联网无限延展,下一代娱乐或许是超越内容本身,继而由内容、科技、用户等共同定义,甚至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正视“内卷”,求变成匠
近十年影视行业行业高度运转,但难逃内卷。一方面是资本对热门明星、题材、IP的追逐,商业化过程中牺牲了些多元化和先锋感的艺术尝试,另一方面青年人才被大量吸引到回报率高的领域,生产快餐式商品,错过沉淀打磨的最佳时间。短期商业化的过分追逐,资本对流量的过分包装,对小众艺术领域的无视一方面正在扼杀娱乐艺术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未来顶级人才断层。
一个人或是一个行业要走出“内卷”,要么求变,要么成匠。前者要求创新,后者要求专注和极致。
视频行业破除内卷,就是通过持续创新找到差异化发展办法,然后做到极致。短视频擅长对低成本短内容的发行创新,长视频则擅长对更高品质专业内容,更科技化互动体验的创新和创作。
有人喜欢《你好,李焕英》,有人选择IMAX《阿凡达》,有人喜欢周杰伦式演唱会大合唱,也有人带上VR坐在虚拟观众席去体验一场充满黑科技的THE9线上演唱会。每种选择都很酷,但更酷的是刚好生活在拥有多种选择的大时代,这是下一代娱乐最棒的地方。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