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惊艳世人11年后,电影技术进步了,但观影体验呢?

关注
回顾过去十年间电影技术的发展,探讨这些技术的进步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观影体验,以及技术在电影制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quanmeipai),作者马嫣然,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3月中旬,电影《阿凡达》在国内重映,仅第一日票房就突破5090万,以27.97亿美元票房的成绩反超《复仇者联盟4》,重回全球票房第一的位置。在很多影迷看来,即使过去了十多年,《阿凡达》依然是效果最好最有沉浸感的3D电影。[1]

2009年底,《阿凡达》作为第一部数字3D技术制作电影在美国上映,随后在全球掀起了3D电影的浪潮。11年过去,当年让观众感到新奇震撼的数字3D电影已然成为日常观影的常规选择,电影产业也在通过IMAX巨幕、杜比全景声、4K+120帧画面等技术的革新不断更新着消费者的观影体验。

图片

《阿凡达》在中国重映当天,票房就突破5090万,以27.97亿美元票房的成绩重新登顶。图片来源:猫眼电影专业版宣传海报

本期全媒派将回顾过去十年间电影技术的发展,探讨这些技术的进步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观影体验,以及技术在电影制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3D电影:大器晚成却一鸣惊人

多数电影消费者对于3D电影的想象,正是从《阿凡达》开始的。但实际上,其并非近二十年的产物,而是起源于上百年前。

19世纪90年代末期,英国电影先驱威廉·弗里斯格林 (William Friese-Greene) 发明的双机放映3D电影技术,是3D电影的最早起源。但是,由于自身技术的缺陷,早期的红绿分色立体技术 (Anaglyph) 效果很差,3D电影在当时的电影市场是一个十分边缘化的类别。[2]

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兴起,使得电影业遭遇了巨大的危机,行业必须要做出改变,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将观众重新拉回到影院中。1952年,第一部彩色3D电影《博瓦纳的魔鬼》的横空出世,大大提升了3D电影的娱乐效果。

随后,哥伦比亚公司和华纳公司在1953年推出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D电影——《黑暗中的人》和《蜡像馆》,取得了相当不凡的票房成绩。迪士尼也将3D电影引进了迪士尼乐园。

60年代到80年代,3D电影的放映能力和普及程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始终给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之感,无法让观众长期保持兴趣。于是这一时期3D电影逐渐被市场淘汰,很长一段时间中只有游乐场能够看到3D电影。

而当电影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终于搭上了腾飞的翅膀。3D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在观赏性和商业性上突破了原先的天花板。这时候的3D电影,包含了3D摄影技术、3D成像技术、3D数字音频技术、3D放映技术等。

在大众心目中,2009年被称为“3D电影的元年”,这一年,从火爆的《怪兽大战外星人》《飞屋环游记》《冰河世纪3》到堪称里程碑的《阿凡达》,这些兼具精彩故事和丰富视觉体验的电影,让观众终于感受到3D技术对于视频内容消费的颠覆性。

图片

电影《怪兽大战外星人》《飞屋环游记》《冰河世纪3》及《阿凡达》

此后,大器晚成的3D电影迅速风靡,为观众提供了更真实、更沉浸的观影体验。戴上3D眼镜以后,立体的画面即刻出现,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高山峡谷、天空大地都近在眼前,这与2D电影所呈现的基于人类视觉暂留和似动原理产生的“真实感”幻觉截然不同。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科幻片及动作片中,3D效果能够大大提升特效给画面带来的震撼感,仿佛亲历了一场战争、一次爆炸。

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著名的媒介进化理论,其中他认为媒介演进有三个阶段:“被设计成玩具”—“作为现实的镜子”—“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3]

3D技术诞生之初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随后成为电影制作的实用工具,而现在它似乎已经迈过了前两个阶段,正在向媒介进化的第三个阶段演进,其他画面、声音技术的优化也常常服务于对3D电影更极致的展现。3D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现更精美、奇幻的场景,从一种技术手段演化为电影呈现中的独特艺术。

除了3D,电影视效还玩出了哪些花样?

巨幕潮流:IMAX

依稀还记得,当初《阿凡达》上映时,一些宣传文案中是这样描述的:历史上第一部以2D、3D和IMAX-3D三种版本同时上映的电影。而今天,这样的多版本上映已经是大片的标配。

其中,巨幕电影(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IMAX的屏幕大小及弧形结构都注定它能带来比传统荧幕更细腻和更震撼的视觉效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0年时,全中国只有十几家支持IMAX播放的电影院,北京有3家,上海仅有1家,IMAX场的电影票可谓是“一票难求”,影迷们为了买到票不惜在凌晨排队,有些黄牛票甚至被炒到上千元,堪称“奇景”。当时,《阿凡达》在IMAX银幕上获得了2.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这是IMAX发展史上一个巨大转折点。

11年来,中国的IMAX影院迅速扩张,新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202个城市已经有了716家IMAX影院,并且这个数字将在未来不断增长。

IMAX影厅的高分辨率、更明亮的色彩显示以及更立体的景深会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电影之中,而这种真实立体的沉浸感是独属于影院的观影享受。

硬核高玩:高帧率和真人CG

除了IMAX,这十年间也有一些硬核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曾一度被认为不可能被拍摄出来,而李安导演将特效和3D技术运用到极致,在荧幕上完成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历险之旅。这部电影之后,他似乎开始了与技术“死磕”之路。

2016年李安采用4K/3D/120帧的技术拍摄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太过先进的拍摄技术使得全球仅有5家影院可以放映此帧率的影片,全中国只有两家。而2019年,《双子杀手》也采用了同样的高帧率拍摄方式。

高帧率主要实现了移动镜头快速动作时的连贯性以及人物细微表情和情感的表达,同样的画面,高帧率会带来更细腻的观感以及呈现影片更多细节。

图片

图片

上图为传统24帧,下图为120帧画面。与传统24帧相比,120帧明显具有更多细节。图片来源:电影《双子杀手》

在《双子杀手》中,李安也将一部分兴趣投入到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动画)的使用中。51岁的男主角威尔·史密斯需要饰演自己23岁的克隆者,这部电影中同样采用了真人CG和动作捕捉技术,塑造了一个更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堪称“数字造人”。

CG是一种特殊的动画效果,真实的CG利用运动传感器捕捉真人的动作,然后使之成为动画特效。近年来许多电影采用了这种技术来制作虚拟人物或是实现视觉上的特殊效果。

除了《双子杀手》,比较知名的案例还有“速激”系列。演员保罗·沃克在2013年不幸因车祸去世,他所参演的《速度与激情7》拍摄一度停止。2014年影片复拍,由替身演员和保罗·沃克的两个弟弟通过CG技术动作捕捉出演,合成了电影中所出现的“保罗·沃克”。

氛围第一:4D电影和2D转3D

除此之外,也有电影人利用技术和创意完成了一些有趣的尝试。

比如近几年来逐渐成规模的4D电影,创作方会根据影片的情节精心设计出烟雾、雨、光电、气泡、气味、布景、人物表演等效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这种4D的形式在迪士尼乐园的剧场里被使用了很多年,运用到戏剧冲突和细节设计更丰富的电影当中,主要起到了连接虚拟与现实氛围的作用。

再比如2018年上映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导演毕赣将整部电影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是2D放映,后半部分则需要观众和男主角一起戴上3D眼镜,观看3D画面。2D画面展示现实,3D画面呈现梦境,这想必也是导演对技术的浪漫理解。

图片

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中,观众要和主角一同戴上3D眼镜。图片来源:腾讯视频-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

声临其境:更真实的杜比全景声

一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固然重要,但声音也是塑造真实感和临场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是杜比实验室于2012年4月24日发布的全新音频平台。所谓Atmos,就是英文单词Atmosphere(氛围)的缩写。在影院发布的Dolby Atmos能够带来更加自然逼真的声场,通过栩栩如生的感官体验,将人们带入影片的故事当中。

传统电影院的配置多为5.1系统(采用左、中、右、左后、右后五个方向输出声音)和7.1系统(采用左、中、右、左后、右后五个方向和左环绕、右环绕两个主音区输出声音),这种音效下声音的环绕效果依然是跳跃式的移动,而杜比全景声通过全场配置喇叭和增加天花板上的声道,让每一只喇叭都可以是一个独立声道,音效可以细腻的移动,甚至移动到观众的头顶。

例如,电影《敦刻尔克》中,汤姆·哈迪饰演的飞行员驾驶战机从船上方飞过,而杜比全景声则完美地实现了声音由远及近,最后贴着观众头顶飞过的震撼体验。

这样的技术之下,杜比全景声带来的声音体验是尽可能播放最接近原创者设想的效果,极致的音场环绕,让观众仿佛真实置身于电影场景之中,实现了“声”临其境。

电影技术的发展给电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得电影画面和声音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观众也得以在电影院中体会不同技术所带来的不同观感。清晰、真实、沉浸正在成为如今电影的标配,不同技术碰撞出的火花也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观影体验。

对于千篇一律的3D,你是否倦了?

《阿凡达》惊艳世人后的这短短十几年,无疑是电影技术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但在这样的热潮下,却出现了一种悲观的声音,即技术在进步,观影体验却并没有因此提升。或许,人们仍需要去思考,技术对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艺术的诞生不是技术发明的结果,它来自关于“完整电影的神话”。作为幻想的神话,电影早就以完备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声音、色彩和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在世界的幻景”。[4]

这个理论在李安导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詹姆斯·卡梅隆导演《阿凡达》的创作过程中被反向证明,他们将“完整电影的神话”放在头脑中,等待数年技术发展来实现他们所想象的影像。

当代的科幻片或奇幻片,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把电影的真实性幻觉推向极致——对现实世界的事物重组为一种超现实的影像形态,使观众感受到一个更加逼真的超现实世界。[5]

在电影产业发展的历史中,人类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等技术革命的时刻,电影人们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未来可能性的追求,哪怕这个进步十分微小。

因此技术的进化就这样浓缩在走进影院的两三小时中,观众们可以暂时将现实生活搁置,跟随主角欣喜或是感动,悲伤或是愤怒。一幅又一幅梦幻的、绮丽的画面真实地呈现在眼前,风声、蝉鸣就在耳畔回响,电影技术帮助创作者不断造梦,而坐在昏暗的影厅里,穿梭于不同时空,行走在各异场景,观众们又何尝不是在体验一场梦。

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应该确定,技术并非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随着3D技术的普及和3D电影层出不穷,观众对于技术革新慢慢适应,对3D电影也从热情高涨到趋于理性,曾经对3D电影的偏爱也在逐渐丧失,甚至近年来很多观众都更倾向于选择2D电影,原因多数是对于3D体验本身的不信任。

同时,也确确实实存在一些电影在为了一己私利而滥用技术,为了卖出更高的票价而强行将2D电影转制成3D画面。

《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经强调,任何电影技术只是载体,打动观众的一定是故事、情感。

当观众们因电影而欢笑而落泪时,那一定是因为某个情节真实地触动了他。所以,当观众们走出影院时,最好的赞美不是“特效真棒”,而是“这真是个好故事”。

参考链接:

1.《<阿凡达>重夺全球票房冠军,11年后为啥还是最能打3D电影?》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781232

2.田长乐,廖祥忠.3D电影及其发展展望[J].当代电影,2011(04):153-157.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1&filename=DDDY201104036&v=xw5UN7%25mmd2FLKyvWgFsR2PDYdyZQqFMY9Sf1%25mmd2FyoNOtUPWU%25mmd2Bt4%25mmd2BAUJTvQLAwCgtjPCLCX

3. [美]保罗·菜文森《菜文森精粹》, 何道宽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11页

4.[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 崔君衍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第53页。

5.杨尚鸿.3D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悖论[J].当代电影,2013(10):169-172.

6.微信公众号 影音新生活《“3D音效诞生8周年”重新认识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