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罚单、再次约谈、触底回升,阿里系的未来取决于什么?

关注
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

编者按:本文来自网易财经(ID:money-163),作者 财经小编,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题图|图虫/摄图网

阿里系的靴子看似一个接着一个落地了。

但有的是利空出尽、皮肉之苦,从芒格到机构散户都在押注上涨;有的却是刚刚开始,伤筋动骨。

更重要的是,出头鸟早晚要出现,只是刚好是阿里系而已,友商们也该严阵以待了。

01 阿里皮肉之苦

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

这则消息,在平静的周末如同惊雷,但似乎也在预料之中。

紧随其后,阿里巴巴在4月12日早上8点召开投资者电话会,对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处罚一事向投资者做了说明。

当日港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上涨6.51%,美股股价上涨9.33%。这也是阿里巴巴连日陷入低谷后,迎来最大的单日上涨。

而在更早之前,芒格就已经用行动证明了态度。

根据查理·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于4月5日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文件,该公司在2021年第一季度建仓中概股阿里巴巴,在3月底的持股数为165320股,以当时的股价计算持仓市值约3750万美元。行情数据显示,这段时间,阿里巴巴股价整体处于调整状态。

利空出尽,几乎是所有报道对阿里这次靴子落地的普遍评价。

一方面,从比例而非绝对额来看,此次处罚相对理性和温和。按照规定,反垄断顶格罚款为经营额的10%。参考历史,2015年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公司罚款60.88亿元,随后韩国、欧盟等也对高通公司进行处罚,罚款比例均超过高通在当地经营额的4%。另一方面,根据财报,截止2020年年末,阿里巴巴持有现金超过3,000亿元,近200亿元的罚款固然是一笔庞大支出,但预计阿里巴巴尚可承受,充分体现了规范经营的监管出发点。

虽然看起来,以后很难利用垄断来增厚利润了,但市场机会对所有的企业是均等的。未来阿里的对手们,也不能这样玩了。

事实上,拼多多已经超过阿里,成为活跃用户第一的大电商了。再加上抖音强势杀入,未来电商领域可能出现阿里、京东、拼多多、字节跳动四强并立的局面,阿里需要重新评估市场状况和对手,进入新一轮“冠军卫冕战”。

无疑,从国家反垄断的决心来看,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已经从粗放式发展进入到从严监管时代。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便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会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

因此,对于平台来说,未来的发展一定取决于对商家和消费者的服务。只有真正解决行业痛点,建立核心的技术门槛,才是持续发展之道。

02 蚂蚁伤筋动骨

阿里之后,蚂蚁的靴子也落地了。

4月12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

不同于阿里的皮肉之苦,按照这样的整改方案,昔日咄咄逼人的金融科技独角兽,将不再拥有其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独门利器。

根据《财经天下周刊》的分析,按照蚂蚁的整改方案,第一,不久之后,消费者通过支付宝付款时将不能直接跳转到“花呗”“借呗”了。

监管部门披露的约谈内容中,第一条就要求蚂蚁回归支付本源,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金融领域讲究‘分业监管’,支付宝拿的是支付牌照,‘花呗’和‘借呗’是网络小贷牌照,很多科技公司发展平台经济,的确都是靠着多部门和产品的协同,但这种链接的方式实际上是在打擦边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作为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先行者,蚂蚁可以说开了一个“坏头”。如今,“支付入口+信贷”几乎成为包括腾讯、京东等涉足金融领域的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标配。尹振涛认为,这次蚂蚁集团被再次约谈后,其他互联网公司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看来,蚂蚁集团所有业务中,支付业务目前是央行管理最严格的。100%保证金上交央行,此前和银行直连的清算模式彻底切换到网联;支付行业竞争主要体现在商户服务、支付场景上,总体和金融业务相关度非常低。而这次监管对支付业务重点放在利用垄断地位的消费者选择权的问题,“暗含对支付宝接近于垄断的基本认定”。

第二,在蚂蚁上市之际,外界争议最大的是其属性问题,此次整改正式给蚂蚁戴上了金融“紧箍咒”: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这也是整改内容的第三条。

而第四条提到的与此密切相关,即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对于大部分金融业内人士来说,这并不意外。“就是前期整改的一个落地,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而且现在讲靴子落地太早了。”资深金融研究人士张明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这意味着以后要将蚂蚁当作金融机构看待,核心就是控杠杆,但具体的监管落地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细则。

“对比中信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这三大金融控股集团,(蚂蚁)现在只是定了一个大方向,未来是不是会具体分拆还很难说,但不分拆监管就很难落地。”张明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将资管业务拆出已经是一种纠偏,如果蚂蚁不继续分拆就很难真正纳入到“一行两会”的监管框架中,“是银保监会还是证监会来管?银行犯错有银保监会出罚单,那蚂蚁要监管起来谁来出罚单呢?应该不会一直是‘特事特办’的方式。”

张明表示,此次监管整改的核心在于将蚂蚁的资产负债业务,也就是将表内业务和已经出表但风险仍在表内的业务,统统纳入到银保监会的监管体系,核心要求就是资本充足率,监管主要对象肯定是“花呗”和“借呗”,“在银行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信用卡的,但‘花呗’的门槛很低,这就是问题。”张明认为,此次整改对“花呗”和“借呗”影响极大,“量肯定会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曾公开质疑:“马云几千亿花呗、借呗,钱从哪里来?先银行贷款,再发ABS。花呗、借呗30多亿资本金搞到了3000多亿,放大了100倍。”

张明表示,按照银保监会的监管要求,银行需要定期(包括每日、每月等)向银保监会发送很详细的表格,但蚂蚁这类机构没有日报制度,所以监管不穿透的情况下“往往啥也不知道”。“即使是ABS(资产证券化)会披露,但是少有投资人去关心底层资产的质量,因为他们拿的是优先级的。”张明补充表示。

对蚂蚁来说,除了支付宝巨大的流量入口,另一个最重要的支撑来自大数据。在IPO被监管叫停之初,市场就有传言:蚂蚁的大数据要收归央行,即运用到传统银行征信体系,而不是让蚂蚁形成“数据垄断”优势。

这次整改的第二条提到了征信: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对于未来能否继续上市,以及市场关心的“3万亿估值”,张明表示:“结构不理顺很难上市了,但分拆之后估计蚂蚁自己也不想上市了,因为按照金融没估值,按照科技这一块又不赚钱,之前的3万亿其实金融圈的人都不看好,1万亿还勉强能接受,毕竟它主要还是为了变现,给(股东)一个退出的机会。”

张明认为,去年的IPO叫停是件好事,不然亏惨的还是散户。“但不排除它的光环稀缺性还是有人买账,所以即使是按照金融属性,价值可能也不会太低。”张明补充表示。

03 监管三问

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中国金融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所有创新,必须在符合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这个规矩不容破坏,也只有如此,金融科技才能健康发展。

监管层这次回应了外界关心的三大关切。

如此严管只针对蚂蚁集团吗?

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应该说,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的思路十分清晰。

而潘功胜的此次回答也强调,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公平监管”和“从严监管”原则。换言之,任何一家企业只要涉及金融业务,金融管理部门就必然公平地实施严管。

看看今年以来各监管部门在规范互联网存贷款业务、加强支付机构监管等方面的措施频频推出,无一不传递出着手扎紧金融科技发展制度笼子的信号。

如此严管会让创新停滞吗?

潘功胜直言,要坚持“金融为本、科技赋能”。平台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应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本,不能使科技成为违法违规行为的“保护色”。

符合监管规则的创新仍可以畅通无阻,中国的创新与监管永远不是“二选一”,创新犹如驱动发展的马车,而监管则是马车上的缰绳,配上缰绳的马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如此严管只在中国出现吗?

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带来新挑战不仅在中国,“赢家通吃”造成的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过度采集客户数据给个人隐私安全形成的威胁等同样引发了主要经济体监管部门的警惕和响应。

从监管理念的讨论,到监管方法的探索,再到监管内容的细化,主要经济体先后出台若干直接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法律法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也更多地运用在监管实践中,以提升监管能力。

就像美国互联网大公司微软、亚马逊等都曾因垄断问题多次出现在听证会上,它们在美国本土和欧洲地区所缴纳的罚款也是天价;德国则在2020年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法》第十次修正案,加强对BigTech的监管等。

潘功胜表态非常明确,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规范,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同时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