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篇文章讲透了

关注
一定要先从搭框架开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粥左罗(ID: fangdushe520),作者Lachel,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以前分享过不少跟学习相关的文章,但大都是集中于某个点,欠缺系统性。

今天这篇文章,想把「学习」这个问题,系统性地梳理一下。尤其适合新接触某个领域的同学,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你快速入门。

图片

01

框架:

初步了解一个领域

解决what、why、how三个问题

不少朋友问过我“刚刚入门一个领域,什么都不懂,怎么学?”,我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

一定要先从搭框架开始。

什么叫搭框架呢?

简而言之,就是给你的大脑一个铺垫,让它准备好,告诉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大量吸收这个领域的知识,请做好理解和储存它们的准备。

举个例子:

当你撰写一份策划方案、报告时,你第一步是不是先有一个整体构思,列一个大纲:我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接下去才开始动手?

学习也是一样的。

如果缺少了框架,你所有获取的知识,就只是碎片信息而已。它们会孤零零地漂浮在记忆里,难以稳固存在,也难以被你所调用、组织、整合。

那么,如何搭建框架,令我们的学习更加体系化呢?

我建议的方法,是去搜寻这个领域相关的经典教材,大约3-5本,整体读一遍。无需一字不漏地精读,这太花时间了。大致翻一遍、通读一遍,就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三个问题:

What:这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术语?

Why:这个领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进展到哪里?

How: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被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基本成果?

举个例子。

很多读者问「如何入门心理学」,我总会推荐几本大部头,像《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很多人看到就会开始打退堂鼓:“好几百页,什么时候才能看完,至少得看一年吧……”

其实你需要一页页把它们读完吗?当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

你先读一下前两章,对它们的起源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大致翻一下其他章节,了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分别研究什么、目前有了哪些主要成果;再着重看里面加粗的、或是章末拎出来的术语,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就可以了。

再比如学习哲学,你没有必要一页页去翻完《大问题》《西方哲学导论》,你要做的是:

整体通读一遍,了解哲学的起源是人对自然的怀疑,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比如近代哲学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思辨的核心从宗教转变为人文,开始引入成熟的逻辑学、科学,开始变得多元化等等,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你要做的是什么呢?

是博观约取,在心里建立起一幅图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作者的脉络」里面,而是要以你心里的图景为主,缺什么就补什么。

这在心理学上面,就叫做「图式」。是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比如:

你翻完了一本书,知道哲学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论,但你不清楚什么叫认识论。

那就再翻到相关的部分多看几遍,或是把书里所有提到认识论的内容整合起来。不必细究每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每个结论是怎么推出来的,知道它大概指什么即可。

这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把这幅图景补全。一旦成功建立图景,它在你未来的学习里,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片

02

概念:

快速定位存在疑惑的点

搜索信息逐个击破

搭建完框架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去把它精细化、补充完善。

在搭框架的过程里,你一定会碰到许多术语和概念,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程度,很有可能存在偏差。到这个阶段,是时候把它们攻克掉了。

这个阶段,你要采取的方法,就不仅仅局限在经典教材里面了,而是广泛地搜索。

比如,学习哲学,你看到一个术语,叫「质料」,翻了一下,发现来自亚里士多德,但书里因为篇幅原因没有详述。那么,你就要自己去搜索这个术语,想办法把它弄通、弄透。

你可以去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导论、解读,翻到相关的部分,尝试着理解它准确的内涵;可以找书,可以在网上搜索,可以看公开课……不拘泥于一切形式。

你要做的是:快速定位到你存在疑惑的概念,用尽可能多的信息去攻克它。

在这个过程中,你多半又会碰到新的概念,那么,不妨继续顺藤摸瓜,循着「质料」出发,把相关的概念都纳入进来,一起理解清楚。

很多朋友常见的困惑是:我怎么控制这个「度」呢?怎么避免自己不断延伸、跳转,陷入新的「概念海洋」里面?

我的建议就是:

时时刻刻在心里自问一遍:“我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如果可以,并且不涉及新的概念,那就说明是时候停下来了。

要时刻记住,自己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以目的为导向,给自己划定「边界」。

一旦你认为自己足够理解了一个概念,就将它放回到框架里,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看是否通顺、合理。如果是,那很好,继续寻找下一个概念,以此类推。

慢慢的,当这些概念都弄通透了,你的整个框架,也就更加准确了。

图片

03

网络:

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形成自己的体系

到了这一步,你就算是正式开始入门了。

经过框架搭建和概念澄清,你会发现,之前看不懂的东西,似乎能够大致理解了;之前想当然的地方,原来是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之前觉得模糊的问题,也似乎有了一些思路了。

那么,这个阶段,就可以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听课、学习了。

什么问题呢?

始终带着「联系」的思想,时时刻刻思考:我学到了一个什么知识点?它可以跟别的什么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何构建这种联系?

这才是学习的核心:知识的本质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涌现出了超越单个信息点总和的「系统性」。

如何思考「联系」呢?

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把每个知识点看作一个「知识元」,它有三个突触,分别是what、why和how。

  • What:话题,结构,类别

  • Why:原理,原因,起源

  • How:应用,解释,结果

举个例子。

你读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你发现,他是在解释「自我」—— 那么,就可以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你也许会读到丹尼尔·丹内特的「多重草稿模型」,你会发现,他从脑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我」观念。那么,同样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这时,你会发现,围绕着「自我」,「我思故我在」和「多重草稿模型」产生了某种联系。

什么联系呢?显然,后者是在反驳前者,提出了一种非实体的、分布式的「自我」。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两者,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

进一步,你还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观点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如果你把笛卡尔放回之前建立的「框架」里,不难从宗教和本体论去找到他思想的根基:他的身心二元论,本质上是一种对宗教和科学的调和——那么,你又可以从why出发,去延伸下去。

同样,关于丹尼尔·丹内特的理论,从why出发,又可以延伸到脑科学、认知科学……

像这样,把浩瀚、繁多的概念节点组合起来,就能够组成一张网络。一张覆盖了种种学科、领域,从底层和表层,巨细靡遗的庞大网络。

这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图片

04

主题:

聚焦单个“局部网络”

加深认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自我」这个概念上,会怎么样呢?

你也许会想到「我思故我在」,想到「多重草稿」,想到休谟的「自我不过是一连串印象的集合」……

这些被你嵌入知识网络中的节点,会全部显现出来,映入你的视野。

那么,你不妨去思考一下:

围绕着这个主题,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能够如何整合起来?他们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彼此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点和共同点?

这就是「主题」——聚焦到我们庞大知识网络中的某个细节,去拎出一个「局部网络」

比如,「证实偏差」和「信息茧房」,是同一个领域的知识吗?其实不是。前者属于心理学,后者属于传播学。但没有关系。在「偏见」这个主题下面,它们就是互相补充的。

这就是「主题」的力量。

围绕一个主题,你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提炼出来,变成一个新的节点;你同样可以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按照它们内在的相似点和共性,去总结出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结论。

举个例子。

如果说知识网络就像一栋房子,那么「主题」,就是你在这栋房子里面,可以进行的种种活动:聚会,工作,吃饭,看电影,等等。

这些种种主题,就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图片

05

迁移:

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要学会应用

终于说到了迁移。

如果说前四点,都属于「知识的积累」;那么到这里,就正式进入了「知识的应用」

什么叫迁移?

它的意思其实就是:把旧的、已知的规律、模式,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上面。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比如这个问题:博物馆着火了,你应该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就应该透过表象去思考它的实质: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两难选择。

两难之处在哪里?一端是价值(名画),一端是道德(生命)。

那么,你或许就会发现: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被说滥的「电车难题」的变体而已。

再进一步,当我们面临道德和价值的两难抉择时,应该如何思考呢?我们不妨求助于伦理学。

伦理学有两个观点,分别是目的论和义务论。前者着眼于事物的「效用」和「价值」,后者着眼于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只要出发点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

那么很显然,把伦理学的知识迁移过来,我们就会知道:这类两难问题并不存在答案。但透过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比如,你是一位功利主义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真的能接受一条生命在你面前消失吗?你是一位义务论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的行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

当然,如果你用别的知识去迁移,那得出的可能又会是别的结论。

这就是一种迁移。具体来说,就是三步:

1.在前四步积累知识时,为知识预留出「接口」;

2.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通过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它背后的核心;

3.把问题核心跟「接口」做对比,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应用到新问题上面。

同样,假如你在学习编程,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

就是对你想实现的效果去「拆解」,把它们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来,再对应到自己积累的编程知识,去「调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假如我想在一群人里做一个「一对一匹配」的小活动,可以如何来拆解这个问题呢?

不妨思考,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到相似的人尽可能地匹配上。那如何让电脑理解「相似」呢?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不理解语言的,它只能理解数字。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数字,来实现「相似」。

那么,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

我们事先定义出若干个分类,再让参与活动的人做一个问卷,依据问卷结果,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分类里面(给每个人贴上一个1、2、3……的标签),再在同一个分类里随机选取。

进一步你会发现,这其实跟推荐系统的算法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推荐算法的输入,换成了各种各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算法复杂了很多。

简而言之,结合这几个例子,我们有哪些进行「迁移」的方法呢?

第一,类比。

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跟哪些旧的问题、我们已知的问题相似,可以进行模仿和类推。

第二,黑箱。

不妨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黑箱,去思考: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第三,抽象。

不妨去掉具体情境,试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炼出它的结构和骨架,思考,它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图片

06

模型:

真正的高手

都懂得构建自己的方法论

当你进入「迁移」的阶段之后,下一步,就是不断去练习。不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情境,练习拆解和迁移。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慢慢发现:

许多新问题之间,其实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它们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用同一套知识模式去迁移解决。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模型」

这也是很多人缺乏的能力。

他们或许知道怎么迁移,也不缺乏练习量,但缺的是,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进行高层次的总结归纳、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许多我们所说的「专家」和「聪明的人」,其实比我们厉害的,也正是这一点: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储备——那些都是静态的。他们的长处,是拥有大量的「模型」积累。

你会发现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很快把它进行拆解,并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就是模型起到的作用。

比如,我在第5点举的例子「救画还是救猫」中,用到的措辞是「这类问题」—— 这其实就是一种「模型」。

再比如,我以前经常提到「动力-阻力」模型。这个模型有哪一本书提到过吗?其实没有。它完全是我原创的。

但是,通过这个模型,我就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浓缩起来,去处理一系列跟决策、行为、习惯、政策……等等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思考它们和解决它们。

我常常说,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方法论。模型就是自己的方法论。

你所有的知识,都是这个世界上已有的、已知的,唯有这些通过你的经验和实践,所得来的浓缩的「模型」,才是真正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你会发现,模型跟主题非常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主题是对内的,是你围绕知识网络中某个节点,所展开的一系列「解释」;而模型是对外的,它是将主题迁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结果。

简而言之,模型的本质就是主题+情境;主题聚焦于「为什么」,而模型聚焦于「怎么做」。

当你能够打通前五层,并且从模型的角度看待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专业」的领域了。

图片

07

更新:

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

才能保持生命力

最后一层,是更新。

学无止境。

一个框架搭建起来,一个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它始终是「过去」。但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你必须时刻去更新它,去更新旧的节点,更新节点间的联系,才能让你的知识网络保持生命力。

如何更新呢?

这里,就是碎片信息的作用了。我会在生活中,去看各种各样的网站、博客、杂志,看一些不长的、专注于某个点的文章,并用最新的结论和观点,去覆盖和修正我的旧观点。

同样在生活中,如果我的旧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我也会去想办法「寻找共识」,找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和残缺点(正),把对方的观点整合起来(反),以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库、不断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

但很多人在这一层,也特别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封闭心态。

许多人会把不同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攻击,从而下意识地启动防卫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正确、稳定。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只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生命力。

当你的内心变得封闭,当你关上了接纳和共识的大门时,你才是真正地变「老」了。

图片

08

不追求绝对正确

只追求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最后,简单提几个大家常见的问题。

1)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好像没有框架」。实际上,框架是一定存在的。你之所以觉得「没有框架」,只不过是因为它没有被你意识到而已。

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什么结果呢?框架不完整,不准确,支离破碎。从而导致,你对新知识的接收和储存,也是破碎的。

所以,把自己的框架「显式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2)这套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学习。只不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而言,每一层次的比重会有所不同。

比如,偏理论型的知识领域(比如哲学、历史、艺术),框架-概念-网络-主题的占比可能会重一些;而偏实践、技能型的知识领域(比如编程),框架-概念、迁移-模型的比重就会大一些。

3)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什么呢?被动学习。

什么意思呢?打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忙着去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书的结构是什么」,全盘照收;听一门课,忙着把课程结构、脉络梳理出来,然后去记忆和背诵……

这样有用吗?也许有,但不大。你只是在复制别人的思想而已。学再多,你也只是在复述,很难真正能够「运用」。

不要觉得跟着别人走就是捷径。学习没有捷径。

4)很多人在前几层的时候会有困惑:可是,我怎么知道我搭的框架、理解的概念是否正确?万一错了呢?

其实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框架的搭建、概念的理解并非源于臆测——你是要查阅资料来攻克它们的。这一点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稳健的系统。框架和概念共同组合,彼此作用,如果偏差过大,那么这个框架一定是有内在矛盾的,也很容易被我们所发现。

最后,无需追求100%的正确,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后面的学习中,时刻去检查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可以了。

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绝对正确」,而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最后,再回顾一下这张图。

图片

2021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希望能为你接下来的半年,注入一些动力。一起加油。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