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作者:王家宝 周阳 彭铭浩 ,编辑:曹欣蓓,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梁启超曾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我国古代不乏时势变迁,浪花淘尽英雄,楚汉相争就是其中之一,历来为人所称道。
在楚汉战争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为何不敌一介亭长刘邦,最终自刎于乌江?刘邦自己给出了答案。在战胜项羽后,高祖刘邦曾大摆酒席,询问诸位将领夺取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论功行赏,与天下人利益相共,这是您夺取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嫉贤妒能,有功的人却加以陷害,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高祖却笑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连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善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范增而不能善用,这是他失败的原因。”
由此观之,张良、萧何、韩信是刘邦集团逐步壮大再到一统天下最大助力,可以说都是一流的办事能手。他们立下汗马功劳,本应都该高官厚禄,颐养天年,可这三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张良功成身退,终得善终;萧何佯装贪腐,勉强善终;韩信却身首异处,夷灭三族。为何“汉初三杰”中,张良、萧何得到善终,而韩信却遭致杀身之祸?
冲动的代价
苏轼曾在《留侯论》中描述过“匹夫”和“大勇者”的区别。“匹夫”受到侮辱,一定会拔剑而起,挺身搏斗。而“大勇者”呢?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莫名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轻易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抱负,志向高远。
张良在“初汉三杰”中可谓是“大勇者”的代表,可他在年轻时也曾“冲动”过一回。
据《留侯世家》记载,张良的先祖原为姬姓贵族,他的祖父、父亲曾先后担任过五任韩国的宰相。在秦灭六国中,韩国首当其冲,失去家国的“五世韩相”子弟张良,自然对秦国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于是,张良去东方拜访了沧海君。沧海君对张良很是欣赏,就为他挑选了一个擅长使用铁锤的大力士,打造了一柄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铁锤。恰逢秦始皇在东方巡游,张良便与大力士暗中谋划,决定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天子驾六”——天子乘车必须用六匹马拉着走,所以在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博浪沙之时,张良便让大力士将铁锤扔向六匹马拉着的天子车乘,然而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因此大怒,接连数月在全国大肆搜捕嫌犯,于是张良改名换姓,侥幸躲过一劫。
张良行刺秦始皇,在苏轼看来,是愚蠢的冲动行为。《孙子兵法》也提出“避实而击虚”的原则,指出要避免和敌人硬碰硬,而要击其软肋的观点。当时的秦国正值强盛,秦王嬴政用残暴之道对付天下的仁人志士,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不胜数。而那时候的张良抑制不住自己对秦王的愤怒,以个人的力量,以求在刺杀中图得一时的痛快,但也使自己身处险境,就算因为运气好而刺杀成功,秦国就不会诞生出“第二个”秦王吗?张良是幸运的,他要是被抓住遭致杀身之祸,又怎能名列“初汉三杰”呢?
后来,在张良身上发生了“圯上纳履”的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他曾在桥上被老人刻意刁难,老人故意把鞋子脱掉,让张良捡起来。张良一开始也是十分惊愕,想要揍这个老头子一顿,可念及他年纪已高,强忍了下来,并下去为他捡了鞋子。谁料老人又让他帮忙穿鞋,张良心想:帮人帮到底吧,也跪着照做,这才有后面老人认为张良孺子可教,最终赠与其《太公兵法》的故事。
倘若当时张良因为大怒而暴揍老人,恐怕不仅拿不到《太公兵法》,反而惹上了一身官司。要知道,当时的张良可还处于全国通缉状态,一旦麻烦缠身,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苏轼认为,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成就大事。
从现代人的眼光去看,桥上老人的要求确实是过分了些,换成现在任何一个人,也难免会有想揍他的冲动。但凡事如若多想想背后的动机,从辩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许会有新思路。这个老人来历如何,为什么要来刁难我呢?如果是刻意的无理取闹,那我们可以和他摆事实,讲道理,没必要冲动;如果是有意培养我们的“动心忍性”,那照做又有什么损失呢?
“露脸”不忘老板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出“功成而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观点,指出虽有功成,却不自以为有功;正因为不居功自恃,功劳反而不会离开自己。张良就是这么做的,在自己“露脸”的同时也不忘老板。
据《高祖本纪》记载,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广开宴席,封赏功臣。一直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张良因为不曾有战功,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奖赏为好。这时候刘邦发言了: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都是张良的功劳啊!便让他自己从齐国的土地里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此时如果是一般人,早已笑的合不拢嘴,一句谢主隆恩便欣然接受了。可是张良却讲起了自己的初心:我当初在下邳起事,与陛下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且当时我刚学会《太公兵法》,和别人分享心得,他们完全听不懂,只有陛下你才能懂得其中的奥妙,使我的建议有幸得到采纳。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陛下的功劳,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以此作为与陛下相遇的纪念,万万不敢承受三万户。
张良的这番肺腑之言,既让自己露了脸,得到了封赏;又把功劳让给刘邦,让其脸上有光;甚至还推辞了部分奖励,也就不会陷入因为没有战功的原因而遭群臣非议的境地了,可谓一石三鸟。
同为“三杰”之一的韩信,在这一点上相弗甚远。据《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四年,韩信平定了整个齐国,他自觉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派人向汉王刘邦上书道: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如果权力太小,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的话,局势恐怕不能稳定,所以希望您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
此时的刘邦正在荥阳被楚军包围,形势十分危急,他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因此想要攻打韩信。张良、陈平却劝道:“目前汉军处境不利,咱们不能禁止韩信称王。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以防变乱发生。”刘邦这才幡然醒悟,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齐国,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从表面上看,“临危称王”事件虽以韩信的愿望得以实现,被封为齐王告终,实际上只是刘邦集团策略性的迎合与利用罢了。经此一事,刘邦对韩信戒心渐起,正所谓“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韩信也因此终遭反噬,夷灭三族。
伴君如伴虎
在职场,难免会遇到猜忌。对于领导来说,取信于民是得到员工拥护与爱戴的基础,而对于员工而言,取信于君则是促进发展,维系自身安全的法宝。萧何在刘邦外出征战期间,镇守关中,畅通粮道。可正因为备守后方,民心向背而遭到了刘邦的三次猜忌。在这三次考验中,萧何是如何应对的?
据《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对萧何的第一次猜忌发生在楚汉相争时期。汉三年,刘邦正与项羽对峙于京县、索城之间,萧何镇守后方。期间,刘邦曾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有个叫鲍生的人对萧何谏言道:“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这是对您有怀疑。不如派遣您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人都到军营中效力,大王必定更加信任您。”萧何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把家里能胜任兵职的人都送了过去,刘邦慰问的次数果然少了许多。
刘邦对萧何的第二次猜忌发生在韩信谋反之后。汉十一年,萧何协助吕后诛杀韩信。刘邦听说后,就派人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他的卫队。为此,许多人都来祝贺,唯独召平表示哀悼。问其原因,召平道:“皇上开始怀疑您了。如今皇上在外面讨伐陈豨,您身处国都,为什么时候要派几百人保护您?这是在韩信的谋反后,对您也有所怀疑。设置卫队并非以此宠信您,而是时刻监督您。希望您辞封不受,把家财全都捐献给军队,皇上的疑心也许就不会那么重了。”萧何听从了他的计谋。刘邦果然非常高兴。
刘邦对萧何的第三次猜忌发生在黥布反叛之时。汉十二年秋,刘邦亲自率军征讨黥布,多次派人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何说:“您离灭族的日子不远了。”萧何不解,问其原因。答曰:“您位居相国,功劳已经无以复加了。您从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忌讳您名声比他好。如今您不如多买田地,采取贪小便宜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萧何听从了他的计谋。刘邦才因此认为萧何没有称王的野心。
伴君如伴虎,从萧何应对刘邦的三次猜忌中,他的无奈可见一斑。萧何虽贵为宰相,实际上担任的还是为皇帝打工的角色,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尺度却也是最难把握的。如果管事管得不好,皇帝会认为他无能;如果管得太好,民心向背,皇帝又会心理不舒服,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从而采取一系列打压措施,轻则贬官,重则丢命。在职场上为领导办事,更应该洞悉其心理,换位思考,审慎处事,若因大意而遭到猜忌,虽不至于遭受杀身之祸,各种暗地里的吃亏仍是免不了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