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续命钱的哪吒,仍然如履薄冰

关注
​哪吒汽车突然从销冠滑坡到谷底,背后原因很多,但最核心的是误判了自身定位和市场环境,以及深度与哪吒汽车“绑定”的前任掌门人。 站在生死线上的哪吒汽车接下来的命运如何,目前来看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各方的信心能否随着利好消息修补,没有人能够打包票。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福里斯特,编辑:安菲尔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哪吒又要刷屏了吗?”有网友在社交平台里问道。

他说的不是热门电影《哪吒2》,而是与其同名的网红车企哪吒汽车。

这家和“蔚小理”同一批成长起来的新势力车企,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混天绫和风火轮加持,但曾经比“蔚小理”还要厉害——2022年,哪吒汽车凭借两款主力车型卖出了15.2万辆车,一举拿下当年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的“销冠”。

然而,辉煌和荣耀仅仅昙花一现。一年之后,哪吒汽车迅速跌落神坛,令人意料不及。在此之后,哪吒汽车更经历了一连串负面事件,至今始终被“倒闭”疑云环绕。

今年3月18日,一篇雷锋网的独家报道,加重了舆论对哪吒汽车的质疑。这篇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哪吒汽车的研发团队“将会整体解散”,还提及近期陆续有供应商前往哪吒汽车上海总部讨债,甚至在现场打起地铺。“哪吒要倒闭”的传闻,再一次不胫而走。

此报道发出的第二天上午,哪吒汽车法务部通过微博发布了一份蓝底白字的声明,澄清研发团队“只是优化,没有解散”。当天下午,哪吒汽车召开供应商大会,一位高管在会上再次否认“解散研发团队”的传闻,但承认哪吒汽车“确实遇到了困难”——总负债接近百亿,三大工厂已经停摆,薪金和海外业务都在为钱发愁,车主保障恢复无期。

停产、裁员、欠薪、供应商讨债、车主修车困难……过去几个月汇集在互联网里的风言风语,逐一变成被官方承认的事实。这让不少人内心五味杂陈,尤其是用真金白银支持的哪吒车主。

截至2024年,哪吒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其车主已达到46万相比分别只有10万和1.5万名车主的威马、极越,哪吒汽车假如真的倒下,产生的影响将难以估量。

眼下的进展是,哪吒汽车获得了泰国资本价值100亿泰铢的授信支持,也与国内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以此推动复工复产。虽然出现转机,但各方的信心能否随之修补,没有人能够打包票。

接连爆雷,哪吒汽车“渡劫”

哪吒汽车的这轮“渡劫”,是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发酵的。在一个职场社交平台里,有认证为“哪吒汽车员工”的用户爆料称,哪吒汽车“已经发不出工资了”:“(哪吒)欠了供应商很多钱,奉劝大家买哪吒车(要)慎重。”

微信图片_20250327175153

“哪吒汽车已经发不出工资了……买哪吒车慎重。”(图/职场社交平台截图)

彼时正值哪吒汽车成立10周年的时间节点,网友们最初以为是已经离职的前员工发牢骚,后来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帖子评论区中,不少认证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用户对该消息进行了确认,并不断地为内容“补刀”:“今天肯定发不了了,上个月差点也没发下来”“没有人主动(对什么时候发工资)做出解释”。

哪吒汽车随后给出解释,称网络传闻“系薪资架构调整,IPO前要进行股权确认,部分薪资发放会慢一点,并非全员欠薪”。

然而,这番回应后不久,新的麻烦随之而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先后被多家供应商起诉讨要欠款,当中既有为哪吒提供关键零部件的头部厂商,也有负责给哪吒宣传推广的知名公关公司。

更多的雷,一个接一个地爆开。

有媒体曝光哪吒汽车位于浙江桐乡的工厂去年11月已停工,工人们“大多无所事事”;而在另一边,有人发现哪吒汽车前CEO张勇的所有社交账号突然缄默,也无法评论。

还有下定哪吒L的准车主迟迟等不到车,一问才知道对接的销售已经离职,直营门店早也已关停,愤怒地冲到哪吒汽车官方微博下方留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交车?”

他们大多没等到有用的回复,评论很快就被哪吒汽车的铁粉们刷了下去:“哪吒汽车没有事,别胡说!”

屏幕截图 2025-03-27 173334

哪吒前CEO张勇已经停更的微博下方,有不少苦苦等待的准车主留言。(图/微博@哪吒-张勇)

一边是不断发酵的舆论,一边则是看起来风平浪静的哪吒。去年11月举办的广州车展上,人们看到哪吒汽车展台上铺满各系车型,礼仪小姐还为到访的宾客赠送冰美式咖啡,怎么看都不像进入了“倒闭预备役”。

图片

图片

去年广州车展上,哪吒汽车展台依然吸引了不少人,还有赠送冰美式的活动。(图/作者 摄)

只不过此番刻意的精心安排,并没有打消外界的怀疑。随着小道消息越来越多,车圈内外都在猜测哪吒汽车的经营状况,渐渐有哪吒车主察觉到情况不对,开始焦虑。

靴子终于在2024年12月6日晚上落地。当晚哪吒汽车发布的一封全员信里,明确了前CEO张勇“下课”,深居幕后的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走到台前,“带着哪吒再次出发”。

彼时,不少人还曾觉得哪吒汽车“已经具备重生的条件”,然而另一家新势力车企极越汽车的一夜闪崩,很快便将这种乐观浇灭。

2025年刚开年,经历过一轮大起大落的哪吒汽车官网突然崩溃,恐慌和不安再一次在车圈内外疯传。即便修好官网的哪吒汽车后来出面回应、辟谣“公司没有倒闭”,也没能消除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哪吒会成为下一个极越吗?”

被高端化打垮的过气“销冠”

行内人对哪吒汽车早已熟悉,但不少普通人直到媒体集中报道这场经营危机,才第一次知道这家“名字就很特别”的车企,哪怕哪吒汽车是2022年中国造车新势力交付排行榜的冠军。

彼时哪吒汽车已经成立8年,是汽车行业公认的一匹黑马,而助其冲上“销冠”宝座的则是两款纯电动小车——哪吒U和哪吒V,前者定位为10万元级别,后者售价5.99万元起,是哪吒汽车发家的两大基石。

在当时,比亚迪还没喊出“油电同价”的口号,10万元左右的纯电动车型被普遍视为“低端车”,开哪吒车的车主大多被认作网约车司机。急于摆脱这个标签的哪吒汽车,开始走上岔路。

2022年夏天开始,走亲民路线的哪吒汽车突然一改前势,密集向市场掷出中高端车型,其中既有电车也有混动车,甚至还将触角伸向汽车市场里相对小众的跑车和猎装车领域,产品序列一下子充实了不少。

图片

哪吒S猎装车是哪吒汽车发布的最后一款新车。(图/作者 摄)

但即便如此,就市场表现而言,哪吒汽车至今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车。无论是第一款轿车哪吒S,还是上市后意外爆单的SUV哪吒L,在打响名气后都因为生产跟不上节奏,很快就陷入沉寂。

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中级轿车哪吒S,由于生产和交付一再拖延,直接错过了最佳的营销风口,令哪吒汽车在2023年末交出了一份不光彩的年度成绩单。

整个2023年,哪吒仅卖出了12.74万辆车,业绩只有前年的八成,还被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超越。甚至早年与哪吒汽车并称“难兄难弟”的零跑,也凭借高销量拉开了与哪吒的差距。

突然从销冠滑坡到谷底,背后原因很多,但最核心的是哪吒汽车误判了自身定位和市场环境——2023年汽车行业打起“价格战”,但哪吒的目标却是撕掉“性价比”的标签,其自身定位和市场趋势背道而驰。

都知道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情,而哪吒汽车销量下挫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钱不够花了”。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去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车营业收入分别为50.87亿元、130.5亿元和135.5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8.4亿元、66.66亿元、68.67亿元,亏损额逐年扩大。

与此同时,截至2023年底,哪吒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37亿元,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43.17亿元和14.40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60.9亿元,而流动资产总值则为140.97亿元。

图片

哪吒汽车递交给港交所的招股书。

概括这组数据就是,哪吒汽车一直在做亏本买卖,而且现金流非常紧张,造车的钱很快就要烧完,另外融资能力也在滑坡。加上萎靡不振的销量,哪吒汽车的境况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缺钱。

这样的境况很难不让人担忧。毕竟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到今天,公众早已熟知一家车企的基本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随着倒闭的新势力车企越来越多,普通人也逐渐摸索出车企出局的一般规律——往往都是从资金链出问题开始。

毫无疑问的是,行业“淘汰赛”已经提前打响,人们自然更倾向于讨论下一家被淘汰出局的车企到底是谁。被漫天消息裹挟的哪吒汽车,俨然成为那个被公众津津乐道的“下一位”。

哪吒到底在哪里跌倒

站在生死线上的哪吒汽车接下来的命运如何,目前来看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但“哪吒要倒闭”的网络传闻再次疯传之后,原本沉默的哪吒车主纷纷坐不住了。

社交媒体里,一些哪吒车主晒出自己的爱车,并配上几乎相似的文案隔空喊话:“拜托了,请务必撑下去。”不过这种声援并非所有车主都乐意跟风,更多的人只是感慨:“车是很好的车,但在很多方面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图片

有哪吒车主既在小红书里声援,也吐槽车企“不会管理”,其他车主则在笔记下方给出了类似的评论。(图/小红书截图)

更有车主将哪吒汽车如今的境况,归咎于已经“下课”的哪吒前CEO张勇。毕竟在过去,张勇本人在社交平台里的言行,等同于哪吒汽车经营发展状况的风向标。

坊间与张勇有关的讨论,不能说完全都是贬损,但总能引起火药味不小的争议:

比如哪吒品牌发布之后,张勇在一次采访时透露“哪吒汽车设计一个logo花了不下5个亿”,被质疑花钱“大手大脚”;

而在产品线上,2023年推出的纯电跑车哪吒GT推出之后备受外界质疑,后来被曝生产这款车是为了成全张勇“穷人家孩子的跑车梦想”,有内部人士更批评其“纯粹就是高层主观判断的产物”。

屏幕截图 2025-03-27 175548

有哪吒汽车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哪吒推出纯电跑车是为了满足张勇的跑车梦想。(图/哪吒汽车官网)

甚至哪吒这个品牌名,也是张勇拍板决定的,原因在于合众“太平淡”,而哪吒“名字好记、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戏谑的是,2024年4月,张勇在微博里却打起了改名的主意,更一度发起投票征集意见活动,后来又在短视频平台里用一句“不改了”草草收场。

图片

改名风波后来以张勇一句“不改了”结束。(图/抖音@哪吒-张勇)

似乎可以这么说,从默默无闻到成为黑马,哪吒依靠的重要法宝是流量;而走到今天命悬一线的地步,除了自身硬实力的不足,流量的影响同样也很明显。

流量这把双刃剑将哪吒汽车刺伤,但真正感到疼痛的人又何尝只有哪吒汽车的高管们呢?等不到维修配件的哪吒车主只能仰天长叹,买到“绝版车”的哪吒车主从此开车只能小心翼翼;拿不到赔偿的员工只能生气又无奈;接受“债转股”方案的供应商没有办法,只能再相信哪吒汽车一回,期望没有收回来的钱不会打水漂。

“如果哪吒倒闭了,那就是0,什么都收不到,我们也一样,工资也欠着。我们希望这个企业能恢复过来,能够往前走。”3月19日的供应商大会上,出面接待供应商的哪吒汽车高管这样对记者表示。

图片

哪吒汽车当下要处理的问题很多,而资金是最紧迫且重要的问题。(图/作者 摄)

没有人知道哪吒汽车还能讲多久的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出海已经是哪吒汽车目前唯一能走的路。除了那笔巨额授信支持外,哪吒汽车已经与泰国当地代工企业BGA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7月将启动哪吒X的本地化生产。

2024年12月哪吒汽车的那封全员信里,创始人及现CEO方运舟也写道,哪吒汽车“未来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内,一半在外,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只是,哪吒汽车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得经历包括资金在内的一系列挑战,以及修复来自各方的信任。毕竟,只有先活下来,才能谈愿景。

参考资料:

《面对上百家讨债供应商,哪吒汽车想把他们变成股东 | 现场》 汽车公社 2025-3-20

《三大工厂已停摆,哪吒汽车债转股自救!总部现场,高管爆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3-19

《留给哪吒汽车的时间不多了》 雷峰网 2025-3-13

《又一网红车企,悬了》 盐财经 2025-1-8

《哪吒,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每人Auto 2024-12-7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