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丨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报道,作者房煜 编辑及轶嵘,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同样是刚刚发布半年报,同样是走在扭亏的路上,不过京东物流(02618)和顺丰控股(002352)的境遇迥然不同。
8月23日,京东物流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半年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实现总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53.7%。因长期加大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技术研发等投入,以及进一步加大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广度深度、扩大就业规模等,上半年经调整后的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15亿元。
同一天,备受外界瞩目的顺丰控股的2021年半年财报如期而至。由于顺丰控股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9.89亿元,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为此在股东大会上向股东道歉,并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
王卫的承诺目前看是兑现了。根据财报,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6亿元,同比下降79.8%。其中二季度实现净利17.49亿元,同比下降38.73%。
由于京东物流和顺丰控股分别处于港股和A股,直接比较两家公司数据未必公允。但是外界对两份财报的反馈却耐人寻味。
京东物流虽然调整后净亏损达15亿元(并非归母净利润),但是舆论对这份财报多报以积极态度。但是对于顺丰控股,专业的券商分析师仍旧分歧很大。
原因或许在于,京东物流的上市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公司物流向物流公司转型的重要标杆,舆论对于新物种多有鼓励心态。
第二点则更多是市场情绪因素。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京东物流过去没有独立的时候,也是亏损的,大家也习惯了。而顺丰过去一直是盈利,突然一个季度亏9个亿。市场接受不了。”更何况,过去数月顺丰市值腰斩,很多在高点买了顺丰股票的人在等着解套。
但是,抛去市场情绪对顺丰的悲观和舆论鼓励因素对京东的乐观,必须看到,中国当下最优秀的两家物流公司,其实境遇是相同的。他们不仅携手走在扭亏为盈的路上,而且都处于业务转型的微妙时期。
而两家物流巨头的转型突围之路还有个共同特点,多谈供应链,少谈快递业务。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动向耐人寻味。
京东押宝供应链得失考
在谈及京东物流的财报时,有个词被反复提及,“一体化供应链”。根据京东物流的说法,这类服务,会是京东物流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根据财报,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及收入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企业在快消、服装、家电家具、3C、汽车和生鲜等六大行业的持续拓展;另一方面,随着客户对京东物流服务的认可和深入了解,原本使用其标准化快递、快运等其他物流服务的一部分客户,进一步使用了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从数字来看,2021年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336亿元,成为京东物流营收的重要支撑。
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65.6%,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9万,同比增长58.7%。换算一下可以知,外部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占一体化供应链总收入的34.8%。
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一大特点是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过半,达到54.7%,从这点可能,一体化供应链的外部占比还未过半。
关键是什么叫“一体化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这个名词是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吗?如果是指B端大客户的供应链服务,“一体化供应链”是否可以理解为一个早已存在的物流细分领域——合同物流?只是京东物流服务的行业覆盖更为广泛。
从物流行业的演变脉络我们可以推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其实有“仓配一体化”升级版的含义,不过,京东物流确实有自己的优势。过去一年,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450个,相当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间的建仓数量。在仓储端,京东物流从一出生就是不遗余力的重资产投入。
从物流链条看,这意味着,当京东提供仓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时,链的起点可能是自己的仓,而不是一个代运营者。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脱离了合同物流的一些基本特点。比如,由于是客户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因此有一定行业门槛和不错的收入,但是同时也意味着,由于不具备标准化复制的可能,增长速度比较慢。
时至今日,京东物流的基本盘应该仍旧是普通消费者所熟悉的快递业务。这也是京东物流持续亏损的重要根源。京东物流也提到,公司大约有26万人的一线员工(包括仓库、快递等),外界估计,一线配送人员至少超过10万人。
物流专业媒体罗戈网主编小周伯通向创业邦指出,京东物流过去是“销地供应链”,现在可以说更多是在向上游,也就是产地供应链延伸。
何谓销地供应链?小周伯通认为,可以理解为成品的配销,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产品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少中间渠道送到消费者手上。对应的就是原来京东商城的履约配送交付环节。
“过去,京东物流最擅长的能力是“销地供应链”,通过完善仓、运、配、快递、冷链、大小件等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去服务消费者、京东商城和品牌商家。现阶段,京东物流也在科技的驱动下,将业务向供应链上游延伸,布局全供应链尤其是产业供应链。
从追求点到点搬运效率提升,到深入到产业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实现预测、采购、生产、物流交付全链条优化,去服务产业链,服务经济体,服务全球。”小周伯通指出。
而当京东物流提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时,也意味着这家物流公司的重心正在由C端服务转型向B端服务。
京东物流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走供应链服务的道路?小周伯通指出,在物流业的几个主要的细分领域,标准快递现在竞争太过激烈,价格竞争仍旧是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在这一领域,京东物流的大部分业务只能来自于京东商城。而在其他一些细分领域,比如快运,也有细分市场的龙头。
“国内合同物流行业发展程度比较低,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京东物流会觉得自己切入可能有比较优势。”小周伯通说。
创业邦认为,对于京东物流来说,背靠京东商城,始终是京东物流最大的底气。第一是京东商城可以提供流量和商流订单。第二,突出供应链服务,全品类经营的京东商城和希望全链条服务的京东物流,可以共享、深度绑定商家客户。这才是京东物流无以比拟的优势。
顺丰的分兵突围
在当下市场,头部公司的认知往往趋同。靠快递起家的顺丰控股,也早就意识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标志动作是对DHL供应链业务的收购。
2020年10月,顺丰控股以55亿元人民币对价,并购德国物流巨头德国邮政敦豪集团的敦豪香港和敦豪北京100%股权,顺丰控股今年2月19日发布公告,宣布这一交易已取得所有必需的监管审批、备案和登记,各项交割的先决条件已全部达成,交易各方已完成正式交割。
这也意味着,顺丰控股同样希望深度扮演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顺丰控股则将此块业务以“顺丰敦豪供应链中国”这一新业务板块启动运营。
相对于京东物流不停的建仓,有观点认为顺丰更喜欢靠收购来完善自己的版图。其实不然,京东物流建仓的时候,顺丰不停的在买飞机,扩大自己的自有全货仓机队。
截至2021年6月,顺丰拥有66架全货机。顺丰控股全货机及散航总计航空线路2265条。同时,顺丰花费超过200亿在湖北鄂州建设机场的投资,和京东物流建仓一样,是靠重资产打造壁垒。
但是现在拿到的顺丰上半年财报,仍旧是让人喜忧参半。2021上半年顺丰实现速运物流业务量51.3亿票,在去年同期受益于防疫紧急寄递需求爆发的业务量高基数下,仍实现同比增长40.4%,两年平均增长59.5%。但是,二季度,顺丰实现营业收入457.24亿元,同比增速为21.65%,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快递业务是顺丰的基本盘。过去,由于通达系的追赶加上顺丰自己对于商务件和电商件的不同态度,现在顺丰在快递业务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个位数。为了扭转局面,顺丰推出经济件对抗通达系,业务量市场份额在2020年提升至9.8%。
但是问题在于,补贴上升,经济件只赚业务量不怎么赚钱。根据财报,经济快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8.90 亿元,同比增长 69.16%。
顺丰赚钱的大头是时效件,财报提到,自2021年4月起,顺丰对时效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按新口径追溯调整本报告期及去年同期产品数据,时效快递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461.61 亿元,同比增长6.50%,增速放缓主要因去年疫情期间防疫紧急寄递需求旺盛带来时效业务增量较大,同比基数较高。实际上,除了外部环境,时效件也有强大对手,就是前文提到的京东物流的快递业务。
市场上还有声音认为,2020年-2021年,其实是几大快递公司上市以来价格战最厉害的时候。虽然近年来拼多多的崛起,实际上带来了订单的增量,但是极兔快递的杀入,其实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订单供给的增量,凶狠的价格策略使得整个快递标准件市场重回红海搏杀,战况空前惨烈,最后国家不得不出手干预。这种市场玩法,对于追求服务品质的顺丰是非常不利的,也是营收同比下降的原因。
顺丰还有众多分支业务,包括重货(零担快运)、国际快递、冷链、医药、同城业务等。这些业务被认为是顺丰突围的希望所在。这其中,顺丰冷链和顺丰医药算是高附加值的业务,顺丰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业务规模不大。
零担快运被认为是比快递更大的市场,但是同样有德邦快递这样的龙头竞争。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上,顺丰应该经常会看到老对手菜鸟网络的同盟军。短期内,国际快递和零担快运很难有压倒性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同城业务今年计划分拆上市,说明王卫对王兴已经轻车熟路的同城配送业务兴趣很大。根据财报,2021年上半年,顺丰同城急送对外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22.41亿元,同比增长77.12%,同样远高于行业增速。
顺丰同城现在的标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据了解,在业务内容上, 顺丰同城覆盖了餐饮、零售、服务多个板块。但是实际上订单大头还是餐饮。顺丰同城的打法是选择像麦当劳这样的大连锁品牌合作。
同城业务之所以重要,是随着新零售的发展,万物皆可到家的趋势下,同城零售的业务规模现在虽然还没有办法和B2C电商相比,但是正在蚕食后者的份额。
这一点上,无论是京东、顺丰、还是阿里都心知肚明。京东有“物竞天择”,阿里有“内地生活”,顺丰急着上同城业务IPO ,与其说进攻也不如说是防守。毕竟在美团的先发优势下,京东、顺丰、阿里都是跟随者。
“美团现在一天的单量(包括同城零售)3000万单左右,几乎等于一个通达系公司一天的单量。”有业内人士指出。
显然,其实无论顺丰还是京东都明白了,无论是价格和成本的原因,还是市场竞争的原因,电商的标准快递件越来越不好做了。如果继续在红海搏杀,转型是没有希望的。
京东物流在财报的新闻素材中提到快递是这样说的:“随着客户对京东物流服务的认可和深入了解,原本使用其标准化快递、快运等其他物流服务的一部分客户,进一步使用了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而顺丰则积极在推动自己体系内的四网融通。
财报说,“通过加强速运网络、快运网络、仓储网络及加盟网络的场地、线路等资源整合优化,并持续开展中转场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逐步缓解产能瓶颈,通过成本精细化管理深耕,资源利用率、营运效能等指标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在稳步回升。”
说到底,两家物流巨头手上都还有牌可打,他们需要和时间赛跑的是,能否更快的发挥不同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
双方都有隐忧,京东物流的挑战在于,仍旧是如何从单一企业的闭环体系真正走向开放。而顺丰的挑战则是,如何在不控制商流的前提下,深入各种物流场景。
换个角度看,无论京东做长服务链条,还是顺丰走的专业化分工道路,都是希望在原来的快递基本盘之外,找到业务的新增长曲线和方向。这对于中国的传统电商市场,是一个微妙的信号。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