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产业(ID:yulechanye),作者:尾款人,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近的朋友圈堪称三足鼎立:
竞人在“EDG最牛!”
美女在“不给糖就捣蛋!”
剁手人在“积极付尾款!”
当尾款人们又一次打破李佳琪、薇娅的销售记录时,网络另一边的明星们仍然在兢兢业业的带货,给自己直播间里的家人们谋求“最低价”。
前几天还泪洒直播间的新晋直播男孩辰亦儒在抖音卖1元的吹风机,依然是一套熟悉的话术,准备用自己的补贴赢得大家的信任;打扮成奥黛丽赫本的舒畅在直播间里拿这一瓶9.9元的精华液极力推销着,有网友问:“9.9元的东西能用吗?”舒畅说:“不建议孕妇和敏感肌用,因为这个成分虽然好,但比较刺激。”
除了辰亦儒、舒畅,还有杨雪、娄艺潇、黄圣依等明星加入了带货的队伍,看来“明星的尽头是直播带货”不是一句空谈。
可明星带货除了能迅速带来收益之外,翻车的更是不再少数,不仅损失了人气,有的还消耗了一直以来积攒的口碑。前有老艺术家潘长江、张晨光“卖假酒”被批晚节不保;后有舒畅、辰亦儒、杨雪等明星深陷口碑争议,被网友吐槽童年粉丝滤镜破碎。
明星带货本来无可厚非,虽说干一行爱一行,但如果连产品的真假都不能保证,失去了观众了信任,可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最好的演技在直播间
郝蕾在参加《十三邀》时说,感谢直播给了单纯想赚钱的明星途径,因为直播的兴起,有些明星终于不用非做演员赚钱了。可郝蕾万万没想到,去卖货的演员们,却真的把直播间当成了自己的演技场,时不时的贡献出不错的演技。
最近一次登上热搜的辰亦儒是因为受不了网友质疑而泪洒直播间,这段哭戏堪称他出道以来最好的“演技”之一,而类似的剧情,在明星们的直播间已经成了固定的套路。
辰亦儒当晚在直播的同时,看到了大家吐槽他卖假货的评论,开始上演了一场大戏。一边哭一边解释自己每天成交的金额太多,所以会有那么一点疏忽。因为自己是学经济的,对数字很有概念,在他直播间买东西绝对物超所值。越说哭得越夸张,一旁的工作人员还上演了偶像剧台词:你不能这样辰亦儒!
接着好朋友郭品超现身评论区,力挺好兄弟,成功上演了一出兄友弟恭的大戏。观众遇到的问题可能没解决,但戏剧效果绝对是拉满了。
类似的还有李金铭,她在直播间将原价6000多元的名牌包,以399元的低级进行售卖。原本李金铭只想卖一单做个优惠,结果团队失误卖了987单。为此,李金铭现场表示:“我就是赔钱也没关系,我赚的是你们的信任。”
而哭戏鼻祖张庭在直播间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她之前也曾在带货直播间崩溃痛哭。一开口就是:“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吗?一年365天,我工作356天。”还有什么早上六点起床,一天都没有休息,工作到十一二点仍要回家陪女儿儿子。虽说戏不错,但看惯了大风大浪的网友内心仍然毫无波澜。
另辟蹊径的黄子韬虽然哭戏欠缺,但却走了一条精彩的咆哮之路,他直播的时候,不止会卖货,还会怼人。看到网友说自己带货有争议,黄子韬立马就指着镜头咆哮:“我赚的钱都捐给河南了,你赚的钱你都给谁?”戏剧效果拉满了不说,还赢得了不少粉丝的怜爱。
明星“降级”
其实明星“降级”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直接降级成网红的还是这两年的事儿,这个思路在这两年很流行。很多明星在二次就业时,都选择成为“网红”,他们试图在这条路上,继续重复旧日奇迹,就算没成功也想复制致富路。
一开始明星对于直播带货的态度还比较模糊,但随着直播带货越来越火,赚的越来越多,明星和带货之间的壁垒就迅速的被破开了。
如今点开各大平台的直播间,明星们“反客为主”,吆喝话术张口就来,直播战绩屡创新高,甚至一些腰部的明星反倒成了直播带货的主力军。胡可、娄艺潇、戚薇、朱丹、朱梓骁、林依轮、贾乃亮等明星的带货数据更是远超一些专业主播。
这其中,像朱梓骁、李金铭、舒畅更是将直播发展为“第二增长曲线”,向专业主播行列迈进。比起明星、演员的身份,他们在直播间放下明星架子扯开嗓子叫卖的状态相当接地气。
但向职业化主播前进的路上也是荆棘满满,朱梓骁、李金铭都有过假货争议,但因为他们本身事业发展的一般,所以观众对他们的带货生涯相对宽容。但遇到像舒畅这样有作品的演员,网友的评论免不了恨铁不成钢,希望她还是不要浪费了好演技。
以前演过《宝莲灯》、《魔幻手机》、《金粉世家》等经典作品的舒畅,在不少观众犹如白月光般的存在。如今,她一头扎进带货直播的浪潮里,还因此被争议。先被网友吐槽卖货套路太多,需要抢的商品抢完又有货,仿佛不限量供应,忽悠人。
舒畅带货频频翻车,打破了观众这么多年来对她的“小玉”滤镜,也让观众对于明星直播带货产生了信任危机。舒畅原本很好的路人缘和国民度,现在也带上了“翻车”、“假货”标签。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星流量和名人下场开始带货,直播行业必然会出现各种乱相。相比主播带货,明星的带货的逻辑梗倾向于人带货,观众是出于对明星的信任才会去购买商品。如何分辨货品的真假优劣,考验的不光是消费者和网友的眼力与智力,更是考验明星的良心,考验他们是否爱惜自己的羽毛。
在巨额的利润面前,只凭带货明星及团队的良心是不可能实现自我约束的,还是需要更切实有效的监管,才能对这个市场进行规范。观众需要的是好的内容输出,艺人一味消费观众的“明星滤镜”,最终只会败光路人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