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华为,三度创业,这位IT天才杀入造车局

关注
合伙人
上海社区社交
一个专注于服务创业者的垂直社交应用
最近融资:天使轮|数百万人民币|2013-12-31
我要联系
两轮变四轮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新股(ID:ipopress),作者:AG,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都说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元年,就在临近年底,又有一家企业即将叩开新能源车产业的大门。

12月15日,牛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牛创”)发布了名为“自游家”(英文名“NIUTRON”)的全新品牌,首款产品将命名为“自游家NV”,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定,于9月实现交付。

与此同时,牛创宣布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和Coature Management。

今年,已有不少明星大厂官宣跨界造车,名不见经传的牛创闯入新能源车赛道的底气来源于哪?

01“华为太子”三度创业

在一窥牛创的真容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创始人——李一男。

李一男15岁考入原华中理工大学(即现华中科技大学) 少年班学习物理,研究生毕业后由实习生转正,正式进入华为。

此后的李一男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一度被认定为华为接班人。

2000年,李一男从华为辞职,自立门户成立“港湾网络”,6年后被华为以17亿元收购并重回华为,担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

随后,李一男又先后跳槽至百度出任CTO、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公司出任12580 CEO、以合伙人的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

从显赫的履历可以看出,李一男是个百折不挠又爱折腾的人。

2014年,李一男二度创业,成立牛电科技(即小牛电动),在艾玛、雅迪等一众畅销电动车的压力下成为市场黑马,四年后登陆纳斯达克,目前市值为11.70亿美元。

相比传统电动车,小牛电动在大幅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提供超长续航,并通过设计满足用户的时尚需求,数据显示,小牛电动已深度融入约50个国家的城市出行生态,拥有全球用户超200万以上,迄今全球累计骑行里程已突破100亿公里。

据其2021年三季报,小牛电动两轮电动车销量逾39万辆,同比增长58.3%,三季度实现营收12.26亿元,同比增长37.1%。

销量增长近六成,同期营收增速却只有销量增速的一半,大概是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缩减,小牛不得不采用降价销售和推出低价车型的方式以促进市场销量,然而这种营销策略或对公司的持续性发展造成不利,同时也显示出小牛电动高端化的战略几近失败。

受业绩影响,二级市场亦反应强烈,小牛电动股价大跌不止,自今年二月以来,已累计跌幅超过68%。

小牛电动周线行情,图源:格隆汇APP

在此情况下,开辟一条新路对李一男来说格外重要,从两轮电动到四轮电动,不少技术一脉相承,恰逢现在也还处在入局新能源车的好时机,所以某种程度上李一男选择造车也是必然的结果,但目前新能源车赛道已十分拥挤,牛创要与诸多车企同台竞技,对其将是巨大的考验。

02定位中大型高端SUV

刚官宣品牌名,9个月后就能拿到车,这在新能源车产业内可以说是相当神速。

但李一男这一造车计划,可以追溯到2018年。

牛创造车项目于2018年成立,总部位于北京,研发中心设立在上海,在人才储备方面拥有核心研发人员超1000人,均来自海内外一流车企,平均工作年限10年以上。

在基础设施方面,牛创没有选择自建工厂,而是收购了位于江苏常州的大乘汽车工厂——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基地,整体产能约18万辆/年,将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内并没有收购其他生产线,不具备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系统的生产能力,或将以组装和后期测试调校为主。

瑞士ABB自动化产线,图源:车东西

过去三年,牛创确定了纯电动BEV和增程式电动EREV两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向,并开发了Gemini双子平台。基于此,首款车型自游家NV将定位于中大型高端SUV,为用户提供两种动力总成的选择,满足其短途代步和长途旅行的用车需求。

目前,自游家NV已累计完成三轮工程试制,研发测试历程超过百万公里,首轮冬夏试验也已完成,第二轮冬季测试正在进行。设计上,外形与内饰已基本定型,仅会在细节上做细微调整,但与明年量产的车型不会有太大区别。

03“对标”理想ONE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格外抢眼。

11月产量45.7万辆,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15%,前11个月累计产量达到302.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67%;而销量方面,11月达45万辆,同比增长121%,环比增长17%,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29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67%。

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保持高速增长,并屡创新高,而就在上个月,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月销集体破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较好的市场环境对牛创来说,既是利好,也是挑战。

与“蔚小理”相同,牛创走的也是轻资产造车路线,除了少数零部件和整车系统外,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核心三大系统部件几乎都来自供应商。

在车型上,自游家NV与理想ONE颇为相似,均采用了增程式电动技术路线,在电池技术尚未成熟的当下,增程式具有过渡意义,且自游家NV的增程式产品为“电改油”,而非“油改电”,强调其是以电车为平台。

比起增程式,纯电动才是新能源车真正的未来,因此,不同于理想,自游家NV选择两条腿走路,也将同步推出基于同一平台的纯电动车型。

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家车企都希望在2022年能够推出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电动车,均在电池上展开较量,意味着市场上的电池价格将进一步增长,从而推高汽车本身的成本,叠加国家新能源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将逐渐弱化。

换句话说,新能源车厂商只要成本控制不好,就将发生亏损,蔚来创始人李斌也曾表示“没有200亿不要造车”,汽车制造烧钱太狠,毫无疑问是个高资金门槛的行业,牛创能否持续性输血对其未来发展将尤为重要。

而从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企来看,不得不说新能源车的泡沫是相当大的,例如“蔚小理”的市值不断飙升,一度超过众多传统车企大佬,而现在的估值已经透支了业绩预期,当大量资金、资源被卷入新能源车行业,内卷加剧下,经过时间的洗礼,没有实力支撑的泡沫终将会被戳破。

04结语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突飞猛进,行业越来越成熟,市场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是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但如今赛道的层级越发清晰,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定程度上,资本对造车企业的眼光只会越来越挑剔,牛创姗姗来迟,在研发实力上并没有太多竞争优势,能否拥有持续融资的能力并抓住市场的需求点对其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