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17日,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峰会暨2021创业邦年会在上海举办。
本次峰会以“超越商业”为主题,邀请到了最具代表性的标杆企业、投资机构及其代表,聚焦未来独角兽的成长历变,解读品牌背后超越商业的社会价值,在洞察中寻找超越的力量。
此次大会还颁发了“创业邦年度创业者”“创业邦年度投资人”和“2021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同时,峰会还特别展示未来独角兽企业ESG创新案例,激励更多的企业践行社会责任。
本次峰会现场,数之联创始人兼董事长傅彦进行了名为《硬科技要有硬担当》的演讲,犀利观点如下:
1、“什么都能做,其实就是什么都不能做”,大数据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聚焦到行业里,把非核心业务分割出去,拒绝诱惑。
2、我们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赶上了时代的浪潮。虽然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我们能够做到,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的坚持。
3、科研,要求深刻的片面,需要在一个非常小的点上深刻钻研。做企业,要求浅薄的全面,需要利用更多已有的成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为演讲内容,由创业邦整理:
我是数之联的创始人傅彦,另一个身份是大学教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授。我是从50岁开始创业的。
作为50岁的创业者,我确实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多的艰辛。今天我非常感谢创业邦的盛情邀请,能让我有机会站在这个地方,分享我以教授身份创业的感想和感悟。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国家近几年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我们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都纷纷加入了时代的浪潮,走出实验室、走向前台,承担起科技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这些科学家中,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汤晓鸥,他创办的商汤科技是“AI四小龙”之一;也有香港科技大学的杨强教授,担任第四范式的首席科学家。我们电子科技大学也有很多创业者加入了这个行业。
可以说,中国的VC开始哄抢教授,科学家创业的浪潮开始兴起。但是,大家在这些教授创业者身上,更多看到的是成功后的喜悦,却很少了解成功背后的故事。
其实教授这个群体在创业过程中,很容易获得非常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因而在创业过程中,很难真正认真对待创业这件事本身。但想要成功,就要放下清高的头颅,每天应对商场上的琐事,同时也要放下稳定的收入,为员工每个月的薪资操劳。
更可能的是创业初期没有钱,接受投资人的投资时,必须接受残酷的对赌条约。我在2012年创办了数之联,经历了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坎坷,也得到了很多收获。
【什么都能做,其实就是什么都不能做】
数之联的创业过程可以分成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12年到2015年。我们完成了整体技术的积累和沉淀,同时发布了三款标准化产品。
第二阶段是业务聚焦和深耕。从2016年开始,我们逐步将业务聚焦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国防工业三大领域并深耕,打造出了很多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和产品。
第三个阶段是我们业绩爆发的阶段。从2016年开始,我们的经营业绩开始持续向好,在面板缺陷检测市场上拿到了全国第一的占有率,而且也成了全国最大的ADC缺陷检测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同时,我们也获得了资本的高度认可。我们一共获得了五年5轮融资,目前市场估值20亿,今年刚刚完成C轮融资。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上市的准备。就在上周刚刚结束的时候,我们转变成了股份制有限公司。
但不可否认,整个创业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高校教授团队创业,初期的优势和劣势都非常明显。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一开始我们面向的行业不是特别聚焦。创业之初,我们认为自己作为高校教授,只是技术型人才,没有创业经验,希望以技术孵化的方式来经营,因此走过一段集团化的路线。
当时大数据在金融、医疗、人力资源行业都是最热门的技术。每个行业都做,就分散了很多精力,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经商过程非常残酷,在资本面前,我们作为技术输出方,其实非常弱小。这种集团化的道路很难走下去。
另外,我们对市场的敏感性也不强。虽然技术是我们的强项,但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学术研究,获得的技术成果,在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变得束手无策。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几乎为零,拓展市场、探索应用场景就成了我们教授创业者最大的弱项。
而且从资本的视角看,我们也很难取得信任。在最开始的融资中,很多资本都对我们有所怀疑,怀疑我们能不能全情投入公司,是不是有经商的能力。
公司刚开始经营的时候,资金一度紧张,我们甚至要靠变卖房产来支持公司的经营。很多教授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兼顾学校和公司的工作。他们遇到这么大的问题时,即便公司办不下去也没关系,可以继续回到学校搞科研。
当然,置死地而后生也是一种选择。
我骨子里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同时,我也有很多学生,承担着很多年轻人的信任和教育责任。所以,我选择了后者。
我们毅然把公司搬到了距离学校三十多公里外的成都高新南区,堵住了所有后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
我的逻辑是既然选择了创办一家公司,要做我就要做好,做出名堂。
经历失败之后,我们从2016年开始重新定位公司的发展方向,不断弥补我们自己的弱项,公司也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
“什么都能做,其实就是什么都不能做”,大数据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聚焦到行业里,把非核心业务分割出去,拒绝诱惑。
我们从早期孵化的一些公司里退出,补足补强了市场化的团队。这时公司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胜利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成功做到了三件事,这些事情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一直坚持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硬科技领域里。从2001年开始,我们的团队就一直在相关学科耕耘,加之我们早期一直是腾讯、中兴、华为这些大公司的合作伙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和市场认知,使我们具备了最基本的创业条件。
现在看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浪潮下,这应该是非常正确的决定。我们在这个时间点,构建了一个以自然语言处理、多维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了公司“3+1”的核心能力。
第二件事,是我们搭建了一支拥有强大产业背景,互补性非常高的运营团队。团队的成员来自华为、中兴、思科以及一些大型公司。与此同时,团队里也有在工业、军工、监管、法院等方向深耕了十几年的成员。
第三件事是我们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赶上了时代的浪潮。虽然这件事说起来好像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我们觉得能够做到,更多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的坚持。
从1998年到2012年,数据挖掘一直处在学术研讨和研究的阶段中。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学者对数据挖掘方向的研究并不看好,甚至有放弃。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实时处理能力都难以满足要求,不能有效支撑数据挖掘算法落地。
但我们这支团队一直在坚持,一如既往地在这个方向上耕耘。
2013年可以称为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2014年,国家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在之后的每一年,都会出台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文件。
我们数之联刚好在2012年成立。功夫不负有心人,胜利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以家国情怀,在国家的战略方向上创新发力】
这是科学家创业最好的年代。市场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都推动了科学家创业的热情。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个创业最难的时代。因为之前的”信息化“已经把简单问题处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智能化”阶段,我们即将面对的都是一些场景更复杂、问题更深刻的“硬骨头”。
比如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监管的资源去应对无限的监管对象的挑战?针对工业领域”卡脖子“的技术,我们该如何实现国内的赶超和替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以我们现在所做的图像缺陷检测软件为例,国外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以上;在大数据分析软件方面,四家国际龙头企业更是占据了80%的市场。虽然我们也一直在这个方向上耕耘,但是整体条件并不是那么好。
从数之联成立至今,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这也是我们基于前述产品打造”一体化云原生态数智服务平台“的原因。
利用这样的平台,我们深入到了很多行业的前沿领域。在智慧城市方面,我们在市场监管、城市运营、农林国土生态、应急减灾、公检法等领域积极部署我们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在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我们开始直接和IBM这样的国际大厂正向对标,全力做好国产化的替代。
我们尤其针对高端精密制造生产过程优化,涉及的缺陷检测、良率管理、虚拟量测等场景,进行大面积发力,实现人工智能和硬件的融合,形成了相应的软硬一体的AI产品。
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当今这个时代,硬科技的发展才是真正关乎我们国家国运兴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硬科技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聚焦。这件事非常难,但是我们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为什么要选择正确但这么难的事情来做?做简单一些的应用场景不好吗?
从国际形势上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强大,我们也成为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从中兴到华为,再到最近大量各种各样核心技术受到国外限制上就能看出这一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怎样才能变成世界上的强国?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教授,骨子里一直流淌着爱国的情愫。我们必须以家国情怀,在国家的战略方向上创新发力,展现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时代担当。
而且作为人民教师,我的本职工作是教授学生。我们要不断带领我们的学生,在科学的方向上对新问题、新方法不断探索研究。而且学生需要成长,需要进步。这都促使我不敢在这个年纪懈怠,必须一如既往地继续钻研。
数之联的三位创始人都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数据挖掘实验室,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成果。但这些成果都悬在空中,并没有真正为社会、为国家产生价值。
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做企业,把成果落地,再难也要做。而一旦成为企业家,我的职责就变成了让技术落地,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价值。这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家应该完成的使命。——我走出象牙塔,走上创业道路的原因也在这里。
明白了这一点,我就知道我们的团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们退无可退,只有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大。
【从“深刻的片面”变成“浅薄的全面”】
在经营企业的十年里,我深刻意识到了科研和经商的不同。
科研,要求深刻的片面,可能需要在一个非常小的点上深刻钻研。做企业,要求浅薄的全面,需要利用更多已有的成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将身份成功转换过来,才能让企业健康发展。创业者必须要保持一种“空杯”的状态,对于我们这种从科研转向经商的跨行业创业者尤其如此。我们要系统地设计自己的全面成长,补足功课。
比如我们要具备,甚至进一步充实公司运营、资本筹募、法务、股权、期权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只顾埋头钻研,还要带领团队主动学习,同时了解政策,紧跟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将高校专利、实验室技术真正转化成对社会有意义的实际成果。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和政府、企业共同搭建的各类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深入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将技术落地生根。
其次,我们必须要从商业角度出发,快速转换思维。我们必须根据商业需求,采用逆向思维倒推能够匹配的技术,而不能像科学家一样用顺向思维,从技术路线的角度思考产品形态。
最后,我们要从客户成功的角度出发,快速转换评价方法。我们要能够从市场的角度来评价每一项成果。客户是上帝,客户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总是沉浸在研究处于前沿、技术取得突破的自嗨中。
总之,我们要确定方向,选对行业,打磨方案,聚焦场景,最终形成与行业高度匹配,与场景高度融合的方案。只有这样,实验室里的技术才有可能走向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创业不是过家家,没有十年的努力和拼搏,很难见成效。在我的人生哲学当中,每一个十年都要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数之联经过十年努力,已经准备开始上市的进程。创业过程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我觉得都是很难成功的。
未来不是草根创业的时代,而是精英创业的时代。我们教授创业者是非常特殊的群体,只有把科技成果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和创新驱动发展。
时代呼唤硬科技,时代召唤科学家,我们要有硬担当。幸运的是数之联正在这样做。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