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失意”互联网公司

关注
爱奇艺
北京文化娱乐
网络视频播放平台
最近融资:上市公司定增|4.42亿美元|2007-03-27
我要联系
中国头部10家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蒸发5.8万亿。

编者按:本文转自雷达财经,作者李亦辉,编辑深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1年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

这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教培转行、房企暴雷、平台经济反垄断、主播补税……各种消息搅动市场。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车产业蓬勃发展;硬科技站上风口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元宇宙爆火,人类开始畅享创建一个虚拟的世界。

如果将目光锁定在互联网行业,2021年被许多行业人士认为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分水岭。阿里巴巴、美团、腾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接连遭到反垄断处罚。与此同时,更多的政策围绕“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一顶层设计,从互联互通、数据合规安全、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等各角度不断规范平台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互联网公司度过了“失意一年”。雷达财经统计发现,今年年初第一个交易日至年末的12月31日,中国头部10家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蒸发5.8万亿。


其中,阿里巴巴年内跌幅达48.88%,市值蒸发金额达1.92万亿,蒸发金额在互联网公司中位列第一。

阿里中了反垄断第一枪

如果2021年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拐点,那么某种程度上,转折点最先从阿里巴巴开始。

2020年10月24日,马云发表了外滩演讲,彼时马云意气风发。当年的10月20日,证监会正式下发关于同意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按照原计划,蚂蚁集团将在15天后的2020年11月5日,同时在港交所和科创板上市,发行价在马云演讲当日晚间已确定,每股68.8元。2020年11月2日,网上中签投资者已完成缴款。

但上市前两日,2020年11月3日,蚂蚁集团收到了上交所通报,“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

随着这些重大事项出现,蚂蚁集团已不符合上市相关规定,被上交所决定暂缓上市。截至2021年10月20日,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同意批复的文件已经到期。

2020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一词首次出现在了官方通稿中。

紧接着12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实施“二选一”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107天后,2021年4月10日,阿里收到182.28亿元罚单。

这一过程中,阿里巴巴股价历史最高价定格在了2020年10月份。至反垄断处罚落地,已经下跌了逾25%。

反垄断对互联网巨头的影响不止罚款。规范发展意味着过去烧钱打价格战、赢家通吃的策略不再奏效。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限制了通过“投资、合并”等手段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巨头们在多年间打造的“护城河”,也可能在一朝瓦解。

阿里巴巴2021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财报不及预期,又加速了其后续股价的下跌。

财报显示,最近一个季度阿里营收2007亿元,不及市场预估的2061.7亿元;非美国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利润285.2亿元,同比下降39%。11月18日财报披露之后,阿里港股至今跌幅超过30%。截至12月31日,1.9万亿元市值消失。

从财报中,投资者窥见了阿里巨舰的裂缝。无论是京东、拼多多等老对手的袭扰,还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分流,都给阿里带来了挑战。

阿里试图在社区团购、下沉市场、海外方面保持高投入,以打开突破口,但效果如何难以预料。

游戏业务增速下滑拖累腾讯

说腾讯“败于游戏”,有些言过其实。但腾讯除社交之外的王牌业务游戏,的确受到了未成年游戏监管政策的影响。

今年8月3日,央媒发文将网络游戏比作新型“毒品”,并点名腾讯《王者荣耀》,称“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处罚的力度要同步跟上”。

当日,腾讯控股跌逾6%。虽然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大量讨论后删除,不过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提出了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等要求。

这条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的通知出台后,腾讯三季度财报显示,自2021年9月1日起,公司采取新措施,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最新规定。

12月25日,腾讯游戏宣布,元旦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1小时/日。此外,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用户平台部总经理郑磊参加公开活动时表示,“新规实施后效果明显。2021年9月,未成年人在腾讯游戏时长的占比为0.7%,低于去年同期的6.4%;在腾讯游戏流水的占比为1.1%,低于去年同期的4.8%。”

Q3数据也显示,腾讯游戏收入增速因此出现了下滑,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5%至336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0%。

此外受监管及宏观经济变化影响,腾讯主营收入增速出现放缓,Q3广告业务营收仅有5%的增长。

截止目前,腾讯是美团点评,拼多多的二股东,并持有快手、知乎、永辉、唯品会、哔哩哔哩、滴滴等热门公司股份。随着监管的持续强化,几乎所有中概股互联网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下跌。受此影响,三季度腾讯联营和合营公司亏损占到了56.68亿元,导致其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同比下滑2%至317.5亿元。

十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也使得投资者对腾讯的“成长逻辑”产生疑虑,其年内市值蒸发接近9000亿元。

手握万亿元的投资资产,腾讯也未能幸免于反垄断处罚。在11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反垄断处罚案例中,43起案件中涉及腾讯系的为13起,以每案处罚50万计算,罚金额超过了500万元。

近日腾讯以分红形式减持了京东股票,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此举与目前国家的反垄断大背景有一定关联。

“黑马”拼多多失色

一直以来,拼多多都是以“黑马”姿态示人。不论是用户数据还是销售额,增长都十分凶猛。

但在今年的中概股下跌潮中,拼多多也未能幸免,股价一路从2月16日212美元跌至目前59美元,年内超8500亿元市值抹去,登上市值蒸发榜第三位。

公司披露的最新一季财报,给出了答案:拼多多的“黑马”成色正在消退,营收和用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天花板就在眼前。

11月26日,拼多多发布的2021年Q3财报显示,营收规模尽管同比仍有51%的增长,但是远不及市场预期。而且51%的增速,也较今年一季度239%、二季度的89%明显放缓。

新增用户方面,Q3拼多多新增用户为1740万,不及阿里和京东Q3的3500万和2330万,某种程度上表明拼多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下降。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为8.673亿,同比增长18.6%,这一增速也创下历史新低。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显然拼多多活跃用户已接近全国网民数,剩下的增长空间有限。

随着整个零售大盘承压、以及抖音和快手等玩家入局,电商行业又开始呈现白热化竞争。财报中,拼多多透露出正在加大农业方面的投入,投百亿设“农研专项”资金。

然而投资者似乎对此战略不感兴趣。财报发布后当晚,拼多多美股一度大跌近20%,收盘下跌15.86%,创下年内最大当日跌幅。

有观点指出,农业的投资周期长,变现和盈利挑战也一直存在,能否承担起拼多多的业绩增量值得怀疑。

快手年初上市年末裁员

2月5日,快手头顶短视频第一股的光环,成功在港上市。上市10天后股价冲到417.8港元,对应市值1.75万亿港元。彼时,按市值计算,快手成为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的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然而,时至今日,快手的市值剩下约2500多亿元人民币,上市至今7800亿元的市值蒸发仅次于拼多多,位列榜单第四位。

除了股价大跌,快手还要面对持续放大的亏损。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快手调整后净亏损为145.11亿元,去年同期为72.44亿元,同比扩大100.3%。

此外,2021年第三季度,快手总营收为204.9亿元,同比增长33.4%。虽然快手的营收依然保持增长,但营收增速较二季度的48.8%有所放缓。

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及营销开支增长快于营收增长。财报显示,快手2021年第三季度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0年同期的61亿元增加79.9%至110亿元,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39.9%增加至53.8%。

对于投资者颇为关注的电商业务,快手并没有超预期的表现。不论是GMV增速(媒体报道快手调低了2021年电商GMV目标),还是货币化率太低难以给平台带来收入,都表明电商业务难挑大梁。

在经历了10月底的CEO换帅后,近期快手又曝出裁员和削减员工福利的消息。媒体向内部员工确认,公司的确撤裁了直营商务人员。这被外界解读为,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快手缩减成本过冬,不失为明智之选。

美团年内市值蒸发3300亿

目前美团市值1.37万亿港币,若从春节后高峰时期市值2.7万亿算起,10个多月的时间缩水了一半。

仔细分析美团的现状,发现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它既有用户增长瓶颈,也有亏损压力。除此之外,反垄断处罚虽已落地,但余威优在;400万骑手的权益保障问题,更是美团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

从基本面判断,美团喜忧参半。根据财报,截至三季度末,美团的交易用户数目为6.68亿,比去年同期的4.77亿大幅增加了40%。

过去四个季度,美团的用户数量增加了近2个亿。不过参考拼多多的用户数量,美团很难在接下来一年找到2亿新增用户。用户增长放缓后,营收增长靠什么拉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经营业绩方面,三季度美团实现营收488.29亿,同比增长38%;经营亏损却达到了101.02亿,去年同期经营利润为67.23亿元。

在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新业务及其他三个板块中,美团的起家业务“到店、酒店及旅游”利润可观,三季度86亿元营收贡献37.8亿的经营利润。餐饮外卖也盈利,但264.85亿元营收仅贡献8.8亿经营利润。另外,社区团购等新业务部分贡献了109亿营收,却带来了89亿的亏损。

10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在餐饮外卖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处以34.42亿元罚款,要求美团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该笔罚款占上年营收的比重为3%,美团将罚款记入了三季度财报。

美团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曾披露,平台约有400万骑手,其中300万属于直接发生劳务关系的骑手,100万为兼职类型的骑手。目前,多部门陆续出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意见,外界预期美团的合规成本将增加。

贝壳巨亏又遭浑水做空

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贝壳也在经历阵痛期。

2020年8月,贝壳找房以20美元/股的发行价上市,此后股价一路走高,甚至一度达到79美元/股的高位。

今年5月20日上午,贝壳创始人、原董事长左晖病情突然恶化最终离世,此后董事长一职由CEO彭永东兼任。

5月25日,据36氪消息,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地产中介贝壳找房启动反垄断调查。不过,这一说法遭到了贝壳的否决。

但随着年初以来的限购、限贷、限售及房产税试点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的效果显现,一线城市及大多数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受到了影响。

反应在财报中,贝壳2021年第二季净利润为11.16亿元,同比减少60.4%。到了三季度,收入也出现下滑,为181亿元,同比下降了11.9%;同时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盈利0.75亿元变为净亏损17.67亿元,剔除股权激励等因素后净亏损8.88亿元。

业绩“变脸”打击了贝壳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6-8月份这段时间跌幅接近70%。截至12月31日,贝壳股价为20.19美元,年内市值蒸发约2800亿元。

不仅如此,贝壳还被做空机构盯上。12月16日,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发布一份77页的调查报告,声称贝壳公司是一个“巨大的骗局”,直指其夸大公司收入数据。

对此,贝壳两次回应称,浑水报告缺乏事实依据,存在大量事实错误、未经证实的陈述、误导性猜测和解释。同时,董事会已授权独立审计委员会正进行内部审查。

滴滴巨亏谋划港股上市

12月3日,滴滴宣布启动从美股退市及香港上市工作,此时距离其登陆纽交所过去了155天。

今年6月30日,出行巨头滴滴在美股上市,盘中市值一度突破800亿美元。不过喜悦没持续几天,7月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保障公共利益,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

随后,滴滴相关应用程序“滴滴出行”App及“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被检测出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在各大商店下架。

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这期间,滴滴股价波动下行,7月6日起跌破发行价,7月23日跌破10美元/ADS。截至12月31日,股价已低至5.23美元/ADS,较上市首日损失超27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

12月30日,滴滴披露的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公司总收入482.12亿元,净亏损242.71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26.75亿元,环比下降11.48%;净亏损为303.75亿元,去年同期实现6.65亿元的盈利。

与此同时,滴滴还收缩了社区团购等业务。据晚点报道,滴滴旗下社区电商平台橙心优选7月底将总部从成都搬迁至北京、杭州两地,原成都总部已关闭;将此前9大区31省份缩减至3大区9省份。人员数量也大规模缩减,团购重心转向批发业务。

滴滴出行招股书显示,2021年3月底,滴滴分拆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橙心优选的估值为18亿美元,彼时持有橙心优选总股本的32.8%。

滴滴在最新财报中提及,三季度之所以出现巨额亏损,是因为对橙心优选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公司在该季确认了208亿元净投资亏损。

据了解,未来几个月滴滴将忙于启动香港上市、美股摘牌、将其ADS转换为在香港的股票等工作。

京东零售“能打”,新业务承压

12月23日,腾讯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股东分派其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A类普通股作为中期股息。分派后,腾讯持有的京东股份比例将从目前17%降至2.3%,不再为第一大股东。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卸任京东董事。

这一消息公布后,京东股价应声下挫7.02%。至此,从年初第一个交易日至12月31日,京东港股市值蒸发约2100亿元。

市场担忧,股权上分割可能让京东失去腾讯系的流量资源。对京东而言,腾讯除了是财务投资者,还扮演者流量输送者的角色。股份减持后,京东业绩变化对其影响变小,客观上减弱了腾讯资源倾斜的动力。

就京东自身而言,受益于“二选一”不公平竞争策略的解除,京东集团三季度营收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作为“基本盘”的京东零售,在社零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有超过20%的增速,成了互联网巨头中最“能打”的一个。

而京东的各子公司和新业务,处境则不乐观。京东健康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亏损4.55亿元,同时面临着政策对线上售药和在线医疗的监管约束。京东作为大股东的达达集团,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18.93亿元,亏损额超过去年全年。

京东物流在三季度的经营损失为7.26亿元,环比第二季度3.56亿元亏损有所扩大。此外,包括社区团购、京东产发、海外业务、技术创新等在内的京东新业务,在三季度经营损失为20.73亿元。根据中信证券的预估,Q3团购业务京喜拼拼单季亏损很可能超过15亿元。

最新消息显示,京东仍在向团购业务输送弹药。12月11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7亿美元战略投资湖南兴盛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时升级京喜事业群,由刘强东亲自带队打社区团购这场仗。

显然,主攻下沉市场多年的京东,不会放弃对团购业务的争夺。只是,这也意味着,负责赚钱养家的京东零售,又多了一个需要扶持的烧钱对象。

百度,追风口多年

这些年,百度能站在舞台中央的时刻,少之又少。但它并没闲着,人工智能、新能源车、元宇宙等领域都闪现百度的身影。

如果拉长时间线,从游戏、团购、外卖到直播,百度几乎参与了互联网行业的每一次风口。

2013年,百度首次布局游戏,当年10月份成立多酷游戏,后升级为百度游戏,但在2017年被出售。去年7月底,百度一口气公布了23款游戏,宣布重回游戏赛道。然而,仅仅1年多时间,12月曝百度MEG移动生态事业群组下的游戏部门数百人被几乎全部裁员。

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直播赛道突然热闹了起来。当年11月,百度斥资36亿美元吞下YY直播,要在知识直播之外发力泛娱乐内容。目前来看,百度的战略构想再次落空。据时代财经,从百度前员工处获知,本次裁员中,百度直播业务裁员比例约20%,连公司的战略核心的自动驾驶部门也有一定比例的裁员。

该员工称,直播和游戏业务裁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百度和YY之间的矛盾,“收购YY像买了个爸爸,百度和YY的割裂一直存在。”

然而,百度类似的收购案例有不止一起。19亿美元收购的91助手,在2020年2月17日宣布下线。9000万美元收购的涂鸦科技,一年后创始人从百度离职;一亿元收购的自媒体“李叫兽”,其创始人李靖也很快离开;数亿美元买来的糯米,在2017年将外卖业务出售给饿了么后,也宣告了百度本地生活战略的失败。

2021年2月,百度入局造车,其后股价连续大涨超过50%,市值冲破千亿美元大关。然而,经历一轮过山车行情后,目前市值剩下约3300亿元,较年初第一个交易日跌去约1400亿元。

最新消息显示,集度汽车将在2023年首次量产交付。如果考虑到竞争对手的步伐,当走到2023年,集度汽车进入新老玩家掀起的车海大战时,遭遇或将是一场血战。

除此之外,百度布局多年的人工智能业务,也遇到和“AI四小龙”一样的落地难、盈利更难的痛点。

至于百度元宇宙?目前被吐槽太过粗糙。

B站盈利难题待解

2018年上市后,B站凭借二次元弹幕网站声名鹊起,在资本市场上更是气势如虹。

进入2021年,一改过去的意气风发,12月29日B站港股盘中跌1.5%报328.2港元,创二次上市以来新低。雷达财经统计的B站美股年内跌幅达44.31%、市值蒸发约1160亿元人民币。

除了中概股下跌带来的悲观情绪,B站还存在什么利空?

作为一家致力于构建内容生态的社区,B站的内容创作涉及UGC、OGC、以及PGC等概念。UGC是用户生产内容,而PGC主要依靠专业团队来创作内容,其内容来源包括出版集团等;OGC为职业生产内容,如记者、编辑生产的新闻和视频。UGC和PGC的结合,形成B站的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特殊模式。

12月15日,《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发布,短视频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和片段。该规定被认为可能限制B站影视区UP主的创作自由度。

在多次破圈后,B站的受众早已突破了二次元圈层,为此平台增加了PGC成型内容的供给,包括2021Q3上线了《元龙第二季》、《90婚介所》等剧集和综艺。

但矛盾在于,拼专业内容生产,以PGC为代表的网站“爱优腾”已耕耘多年,却陷入亏损循环无法自拔。如果B站持续提升PGC占比,营收上更加依赖会员费和广告费,难免会落入“爱优腾”的窠臼。

今年Q3财报,B站总营收达52.1亿元,同比增长61%,超过了市场预期。不过,净亏损达26.8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亿,亏损扩大了近1.5倍,而一直被亏损拖累的爱奇艺,今年Q3净亏损也只有17亿元。

B站是否会像“爱优腾”一样,陷入亏损泥潭,这是市场想要知道的答案。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