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潘涛,编辑:罗丽娟,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年前,有恒大汽车人的朋友圈晒出了一条招聘信息: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公司,2022职等你来。配图信息可见,此次招聘岗位多达上百种。
“大规模招聘开始了。”恒大汽车天津公司的杨过(化名)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目前还有一个回潮计划,让离职员工重返公司。
就在这几天前,同为恒大汽车人李一龙(化名)刚刚领取到了自己的年终奖,且达6位数。这让他有点意外。“恒驰5下线时,已经给大家发了一笔下线奖金,没想到还能等到年终奖。”
不过,这样的福利并不是惠及所有恒大员工,据恒大集团另一业务板块的员工透露,今年就没有发放年终奖。
房地产业务的不景气,让眼下大火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恒大翻盘的希望。整个集团的重心已经开始向汽车业务倾斜。
许家印在去年10月的一次“复工复产专题会”上宣称,10年内要将房地产的销售规模从7000多亿元压降到每年2000亿元左右,同时完成由房地产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转型。
今年1月21日,恒大发布公告称,肖恩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梁森林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现年50岁的肖恩,是恒大汽车的执行董事及董事长、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这一调整,或意味着汽车板块要正式挑起大梁。
为了盘活汽车业务,恒大汽车在去年十一后喊出“大干三个月”的口号,力保天津工厂恒驰首车下线。为此,恒大汽车轮番将上海和南沙基地的员工调往天津支援。
今年1月,恒驰5传来“提前12天下线”的捷报。这让部分恒大汽车员工看到了希望。
“内部说法是恒驰5今年下半年量产,接着恒驰7年底下线。”有恒大汽车南沙基地员工向全天候科技透露,而恒驰7的定价更高,或在20万元以上。
但也有员工对此并不看好。参与了天津工厂“造车”的叶刘(化名)认为,工厂当前产线问题不少,且缺料严重,即使量产,最终恒驰5 的形态也不是目前所见,“很有可能减配。”
无论最终是否能如期量产,只是对于恒大来说,似乎也没有退路。
在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王显斌看来,加速走向量产,或许也和恒大急于保住其汽车生产资质有关。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打破了汽车生产资质的“终身制”。根据这份文件,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将实行为期两年的特别公示管理,特别公示期满后仍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将暂停其《公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基本情况变更手续。
2019年恒大收购国能汽车一并获得生产资质后,其天津工厂就几乎陷入了停滞。这意味着恒大汽车有丢失生产资质的风险。
2022年,恒大汽车究竟能否顺利实现量产?量产之后,等待它的前景又是什么?
1 孤注一掷
资金吃紧后,恒大对其汽车业务的态度经历了180度大转弯。
去年8月,恒大曾发布公告称,“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资产”,而恒大汽车就在这“部分资产”之中。此时市场有消息称,小米曾与恒大就此进行接触,但恒大很快发布声明称,只是“与小米集团有过初步交流,并未深入洽谈推进”。
与此同时,汽车业务的亏损让恒大越来越无法承受。
根据恒大汽车2021年上半年盈利预警公告,其2021年上半年录得净亏损48亿元。从2019年恒驰亮相算起,截至2021年上半年,其累计亏损已达174亿元。
恒大汽车在不久后传出拖欠员工工资、公积金等情况。“从9月开始欠薪,连续两个月,11月才开始补。”多位恒大员工证实,12月已经基本补齐,不过,裁员的赔偿仍未到位。
在此期间为了节流,恒大汽车开始让部分员工休假,但各个部门的标准并不一样。例如在天津工厂,有的部门休假员工比例只有20%,有的却可以达到50%。
而在休假期间,员工只能拿到底薪。以广州为例,从2021年12月1日起,广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才调整为2300元/月,此前为2100元。一时间,离职和劳动仲裁队伍不断扩大。
但李一龙透露,从恒大汽车离职后的选择并不多:“恒大汽车最初同岗位招人开出的薪资比同行约高出50%。”甚至有从恒大汽车换到其他新造车企业的HR,面对来应聘的前同事们,直言“工资不可能开超过恒大,都要降薪”。
而仅有恒大汽车背景的人,被认为造车经验“等于零”,转行或更为合适,李一龙提到。
一位不久前刚从恒大汽车天津公司离职,此前为国能汽车的员工直言:“每次装车都是为了装给外界看,没有实际上的生产研发过程,我在这个企业4年了,没经历过正式的造车。”
诸如此类“恒大不会造车”的说法不绝于耳。但售卖无果的恒大汽车,也无更多选择,重新对外界喊出了“造车”口号。去年10月11日,恒大汽车挂出“大干三个月,天津工厂恒驰首车下线”横幅。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想要重回轨道并不容易。尤其在合作伙伴和供应商面前,要如何解除信任危机?为了稳住供应商,恒大选择提前支付项目验收款。“在建期间验收款都付完了,人家才答应他复工,要不人家根本就不干。”叶刘透露。
但另一位工厂后勤人员则表示,目前仍不一定能全部及时回款给到供应商,“天天被催,但是也没有办法。”
留在恒大汽车的人,开始被重整队伍,一些人去楼空的部门被合并。而许家印也多次在会议上给汽车“打气”。
“许家印在内部讲话多次提到,现在恒大上下重心是造车。大概每个月会有集团会议或者刘总(刘永灼)给大家‘打一次鸡血’。”李一龙表示。
对天津工厂的产线改造也在同步进行,一部分设备通过供应商采购,一部分则直接从其他工厂拆过来。
在此期间,广州南沙、上海基地的员工也被轮番派往天津支援。“广州南沙每批大概会派去100多人。”上述恒大汽车员工说,原来三地工厂每个厂都上千人,现在三个厂加起来1000人左右,单厂生产显然人手不足。
除了人员,广州工厂试制的数辆恒驰5也被运送至天津工厂,与天津工厂的车型共同测试。
1月12日,“大干三个月”的号召迎来了成果——恒大官宣恒驰5首车正式下线,比原定时间提前12天。
来源:潇湘晨报
首车下线后,恒驰5量产似乎就在眼前。不过,据一位恒大汽车天津基地员工透露,这实际上并非恒驰5首次下线。在此次下线以前,恒驰5已经在内部经历过“预演下线”,时间是去年11月,此后刘永灼到访天津工厂时,恒大汽车内部又为其安排了一次恒驰5下线。
媒体的大范围报道,已经是恒驰5事实上的第三次下线。提前12天也就不足为怪了。
2 地产烙印
新造车热火朝天,过去一年,资本市场上,新能源车板块整体遇热,涨幅超过20%。
但恒大汽车并非如此。2021年2月,其股价曾一路攀升到69港元,对应市值超过6000亿港元,超过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同期市值。但是如今其股价已跌到3.5港元左右,对应市值382亿港元——即便恒驰5首车下线,投资者已经用脚投票。
如果说蔚来的标签是用户、粉丝,小鹏的标签是智能化、科技感,那么恒大汽车的最大标签是“地产”。
地产背景在恒大汽车身上留下了数不清的烙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如今的“失落”。
据多位恒大汽车员工信息,汽车人员组成部分,在控股国能,大批挖角吉利员工后,也引入丰田派系。但其中仍有三分之一恒大汽车员工是从恒大地产转岗而来,尤其在管理层更甚。
在叶刘印象中,“大干三个月”口号喊出后,团队开始迅速响应。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实是做计划、做PPT。
“方案之后得有预期,还得有激励过程,这套东西很全。”他称,这些在恒大内部已是常事,而且PPT通常不能出现太多专业术语,不能太难,免得领导“看不懂”。
但也因此,在地产派和汽车派之间,很多时候“互不认同”。“比如说这个车我们认为装完之后它会出问题。但是领导会告诉你先把它装上,有问题再说,可能为了完成指标,先把差交了。”前述离职员工抱怨。
且在组织结构上,叶刘认为目前发号施令的人多,干活的人少。
例如去年3月,为了加速造车进程,恒大汽车从吉利引进了两位高层管理人才,一些层级较低的员工也随之而来。为了顺利安排这些员工,相关职位急速膨胀。“一个车间内不只有总监、副总监,车间内的各个细分业务也设置了高级经理、经理,一个车间里最多曾有4位总监。”
派系对立、架构臃肿,但最让员工感到压迫的可能还是“营销”。
一位广州区域的恒大汽车员工告诉全天候科技,“从2019年喊出要造车开始,一直很忙碌,加班到深夜,类似恒大地产的节奏。每个员工都背有卖房和理财的KPI。小管理层的理财KPI可以高达80万,卖房是一年要卖出一套,日常是带看。如果完成不了,会扣绩效。”
天津工厂同样如此。天津工厂开始为恒驰5量产改造产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员工工作重心都是营销,如拉人看房、推销恒大财富的理财产品。这些营销任务被规划成数额不等的指标。例如全员理财,一个车间内,一个10人的生产小组被分配的理财金额也达20万元。
在地产界,全民营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曾有公开报道统计,在百强房企中,有40家推出全民营销。
在恒大内部,员工的所有营销行动都有详细的记录,一些员工因为营销工作跟进不到位,被通报批评、扣罚奖金。“但去年9月暴雷开始,这些KPI到今天都不再提了。”上述恒大汽车员工表示。
恒大汽车如今这般造车奇景,其实在恒大造车初期就有苗头显现。
2019年,许家印高喊出“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试图用收购、联合以及战略合作的方式大干快上。
通过收购汽车公司NEVS 51%的股权,恒大汽车将生产资质收入囊中。此后的一年内,恒大又陆续收购、投资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收获了动力总成、底盘架构、轮毂电机等多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产权,集齐了“生产要素”。
对外,则用地产打法:疯狂砸广告造势。
地产人究竟能不能造好车,恒大到了证明自己的时候。
3 能量产吗?
恒大已经在恒大汽车身上投掷了数百亿,为了筹措资金,去年11月,恒大汽车在短短一个月内先后募资5亿港元和27亿港元。
同时,恒大汽车还甩卖了一些资产,包括电动传动系统公司e-Traction,以及英国轮毂电机制造企业Protean Electric。
其中,e-Traction的出售价格为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452万元),而两年前恒大买入的价格为5亿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恒大还免除了向e-Traction提供的约合人民币1.55亿元的贷款。去年10月有消息称,恒大还计划出售国能的瑞典母公司,这并不会影响其生产资质。
对于缺钱的恒大来说,量产不仅能保住汽车生产资质,后续销售汽车带来的现金流,或许也能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
如今,恒驰5已经下线,预计售价不到20万元。恒大汽车希望恒驰5 LX能与奥迪Q3、宝马X1等车型同台竞技。
通常来说,一辆车首车下线一般将同步开启预订程序。但恒驰5目前还未披露相关信息。
同样,一般首车下线往往意味着量产已经不远了,在此阶段,汽车的生产已经全线跑通。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产能,未来3-4个月的时间,车间将备产备料,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
如今,恒驰5已经下线,但这款车能否真的在未来几个月实现量产?行业观点分化。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恒大汽车能在今年实现量产,比较大的困难可能是资金。
但有前恒大汽车员工认为,恒大不仅没有量产的意向,而且也不可能实现量产。“这里边有很多隐秘性的东西,外人是不知道的,恒驰5存在不少硬伤,比较大的问题包括高压熄火和电池过热。在我们内部人来看没有量产的希望。”
但也有内部员工表示,其得到的信息是,恒驰5的量产预计在今年8月后。春节后南沙工厂将开启恒驰7的研发工作。
抛开恒驰5能否量产的问题,这款车即便能够顺利上市,其市场竞争力也存在一定疑问。
毕马威分析师曹飞认为,“在国内市场,新能源SUV竞争较为激烈,就恒驰5目前已有的宣传内容,暂时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卖点,如果没有突出特点,加上目前品牌力很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若真如上述恒大员工所言,恒驰5还存在减配的可能,那么竞争力还将被进一步削弱。
不过在曹飞看来,恒大在国内的地产资源能够为其搭建销售渠道带来帮助。“例如在3、4线城市的地产资源布置展厅等,可能打开一片天地。”
渠道建设已经成为电动车比拼的一项重要能力,“蔚小理”也都在加速,只是凭借手中的地产资源,恒大就能稳坐钓鱼台吗?
在恒大“保交楼”的背景下,消费者走进恒大的门店买车,可能还需要十足的勇气。
当然,恒大汽车最终能否量产,产品能否经受住市场的检验,一切还得交给时间来解答。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