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驱动下,商业航天已初具雏形,融资规模5年增长了近15倍,2020年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0202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00亿元,增长势头迅猛!
近日,创业邦『邦直播·师兄说』专门邀请到名川资本创始合伙人、创业邦星际营陪伴导师王求乐、东方至远董事长李吉平、天仪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兼CTO、睿兽成长计划校友任维佳,就商业航天的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思考与讨论。
1
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与投资逻辑
名川资本是国内最早聚焦民营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机构之一,在2016年就投资了天仪研究院。
名川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求乐谈到他的投资逻辑:“从全球来看,美国早期的航天事业主要靠国家推动,但后来由于遇到了技术进步和成本的压力,因此一批优秀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应运而生,比如艾隆·马斯克的SpaceX。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跟美国不同,它更像是对国有商业航天体系的补充,比如科学实验卫星以及今天探讨的SAR卫星,这都是民营的商业航天的发展机会。名川资本刚开始投商业航天时,市面上仅有一两家相关的民营企业,今天已经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过去人们常常认为航天离生活很遥远,因为彼时的航天更多是服务于军工和国防,但商业航天的出现使航天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已经从国民经济走向更多元化的市场发展需求中。”
2
SAR卫星的商业应用和发展
SAR卫星俗称雷达遥感卫星,它的作用非常大,能够精准反映出非常丰富的信息。天仪研究院联合创始人、CTO任维佳提到了SAR卫星图像的四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自带“闪光灯”,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够主动成像。
第二个优势是穿透力强,能穿越云雨,不受天气影响,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正常成像。
第三个优势是能穿透地表的伪装,比如草皮、雪面,这是其他设备和手段不具备的。
第四个优势是能够全天时、全天候、近实时地获得大面积地球表面三维地形信息,在地形变测量、海况监测、冰川运动监测、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监测、森林高度测量、作物生长变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任维佳用多张SAR卫星拍摄的照片为大家展示。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火山爆发、洪水灾情,还是油田动态,SAR卫星对区域内的环境变化、人类活动都有清晰、直观地展示,并且能够动态捕捉毫米级的细微变化。比如通过对油田进行长期监测,能发现某些地区的轻微下沉,据此可以推断此区域的石油被大量抽取。这种监测的作用非常大,能够及时预测建筑倒塌,最大限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损失。
王求乐补充道:“SAR卫星就像是太空中的黑白‘B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满足人类对地面的监测需求,并且能全天候监测,相同指标下,天仪研制的轻小型商业SAR卫星相较国际传统大型SAR卫星,成本更低。”
目前,天仪研究院已经发射了两颗SAR卫星,并通过这两颗卫星完成了技术积累和初步的商业探索,下一步将计划发射几十颗甚至上百颗SAR卫星,为地面提供更多、更全方位的服务。
3
中国商业航天的未来与趋势
关于商业航天的应用和未来发展,东方至远董事长李吉平也表达了他的看法。
东方至远坚持以“雷达为主、光学为辅”的技术路线,在2011年开始积累全球卫星图像,目前已在中国积累了400座城市、长达11年的数据,并于2016年在香港建立了地面接收站。李吉平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国内做商业遥感,并于2007年从国外引入了新一代高分辨率雷达卫星,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李吉平团队获取了全球第一幅卫星图像。由于SAR卫星具备全天候快速反应的能力,当地震发生时,其他光学仪器都无法拍摄图像,因此SAR卫星在抗震救灾上能发挥巨大作用。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停止,已来到需要大规模维护、维修的阶段,此时如果能对建筑和设施进行标准化的数据获取和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并对其进行精准分析和回放,就能够提供风险防范,这也是雷达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李吉平提到:“从广度上讲,中国有非常多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标准化监测,这个服务的方向是非常可观的。遥感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一定要结合建筑的水文、地址等大数据和模型,建立一套综合的分析系统,这样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应用,让广度和深度结合起来。”
李吉平将雷达遥感比作“商业遥感皇冠上的明珠”,并认为商业航天未来的市场非常可观,因为商业航天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同时符合疫情时代下风险不能叠加的需求,此外商业航天的市场潜力巨大,需求也很迫切。
4
中国商业航天的优势和挑战
由于我国的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因此目前跟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20年5月,SpaceX向国际空间站输送了两名宇航员,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太空之旅”,这使得SpaceX成为全球首家将宇航员送入宇宙的私营企业,这代表了民营航天的最高水平,将商业航天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美国几乎涉足了所有的商业航天产业,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和应用,扩展至深空探测、太空旅游等新兴产业。
王求乐认为,商业航天的产业链非常庞大,首先发射卫星要有运载工具,此外卫星系统还包括一些任务和工具,因此要将其搭建成一个网络,把后续的数据服务从更长的历史维度进行精细化处理和分析。
任维佳提到,SAR卫星在过去之所以很难商业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昂贵,动辄就需要花费十几亿,因此SAR卫星的数量也非常少,相关的服务也主要集中在军方或高端的科研院所,与商业市场较远。
“尽管近几年欧洲也陆续开放了一些商业应用,但高清的数据依然很难获得,所以要突破卫星的低成本技数,把卫星的成本降下来,再把SAR卫星批量制造、发射到太空中,形上百颗的规模,这样才会把下游更多的应用激发出来。”任维佳如是说。
5
从资本的视角看商业航天
由于存在高投入与长周期两大特点,中国的商业航天企业仍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一季度,国内至少有21家商业航天企业宣布获得融资,其中一部分企业属于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环节。
王求乐提到名川资本从2016年开始布局商业航天领域,短短五六年时间已见证了商业航天取得的长足进步,这些进步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是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已经有资本的深度介入;第二是在每一个产业链里面都涌现出了多家优秀的“领头羊”;第三点是目前依然有不源源不断的创业者和资金投入到商业航天的市场中。
任维佳认为,今天商业航天的国际竞争就像“战国时代”,是一个不断合纵连横、优胜劣汰的过程。未来商业航天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一旦你成为头部企业,资源就会向你聚集,你就会跑得更快。任维佳对中国商业航天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讲到:“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技术一旦到了应用端就能快速发展,然后快速追上别国,这是由中国根本性大市场决定的。”
李吉平也讲到:“这两年商业航天与资本的合作越来越多,选择合适的、志同道合的、能够长期伴随这一细分领域发展的融资伙伴非常关键,彼此都要坚持长期主义、专业主义和创新主义。资本与企业只有基于同样的“基因”才能走到一起,企业融资不是最终的目的,融资更是为了“融智”。
*本文内容出自创业邦的『邦直播·师兄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