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巴伦周刊(ID:barronschina),作者:卡尔顿·英格里希、安德鲁·韦尔奇,编辑:郭力群,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总部设在旧金山的第一共和银行(FRC)股价周二(4月25日)暴跌49%,至8.10美元,触及历史新低,今年迄今为止已经下跌了93%,其他地区性银行也受到拖累,但没有出现直线下跌的情况,这表明投资者并不担心更广泛的传染风险。
股价暴跌导火索是第一共和银行周一盘后公布的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该行存款骤减41%,至1045亿美元,比上季度减少了720亿美元。如果没有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等大型银行注入的300亿美元存款,情况会更糟。彭博社调查的分析师之前预计存款额为1370亿美元。
地区性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 (WAL)周二收盘下跌5.6%,ZION Bancorp (ZIOn)和KeyCorp (KEY)跌幅均超过5%。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 S&P Regional Banking (KRE)周二下跌了4.2%。
为了扭转局面,第一共和银行周一称计划裁员20%-25%,同时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但该行在与分析师召开的电话会议上没有回答任何问题,让华尔街感到不安。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埃里克·康普顿(Eric Compton)对《巴伦周刊》说:“我看不到任何解决方案,裁员20%-25%你怎么增长?该行目前情况非常糟糕。”
高度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是第一共和银行的核心产品,但在削减成本、失去顾问的情况下,很难提供这种服务。该行说,截至4月21日留住了近90%的理财顾问,离职的理财顾问管理的资产不到公司总资产的20%。
不过,关于理财顾问离职的消息一直都有,其中包括一个管理130亿美元资产的团队跳槽到芝加哥的Cresset Capital。还有一些顾问跳槽去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瑞银和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
彭博社周二报道称,第一共和银行计划出售500亿至1000亿美元的资产,包括长期抵押贷款和证券,以缩小其资产负债表,并清理困扰该行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有关该行资产负债表调整的更多细节由此浮出水面。随着利率的快速上升,该行面临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的压力。
第一共和银行不予对此置评。
第一共和银行面临的压力给其他地区性银行股造成拖累。华尔街普遍认为,虽然利率上升扩大了存贷款息差,但这种利好只会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如果利率过高,银行将面临向储户支付更多利息的额外压力。
这会缩小银行从贷款中赚取的利润空间。这种压力可能已经基本反映在了股价上。SPDR S&P Regional Banking (KRE)今年已经下跌了30%,SPDR S&P Bank ETF (KBE)下跌了22%。不过,分析师并不太担心第一共和银行的问题会蔓延到其他地区性银行。
富国银行(Wells Fargo)分析师贾里德·肖(Jared Shaw)对《巴伦周刊》说:“这并不表明中型银行受到了更广泛的影响。”他指出,第一共和银行和硅谷银行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它们的存款基础极其集中。“虽然3月份发生了那么多事,但目前我们讨论的只是第一共和银行,该行正在经历一段艰难时期,我们不必担心更广泛的银行。”
其他银行显示出了韧性。最近波动较大的银行股之一PacWest Bancorp (PACW)的股价在周二盘后交易中上涨了24%,此前该行称,过去几周其存款余额增加了18亿美元。另一只波动较大的银行股Western Alliance (WAL)上周公布了财报,称自3月20日以来存款流入30亿美元,该行股价在财报公布后上涨超过20%。其他银行公布的存款趋势均符合分析师的预期。
与此同时,大型银行的财报给华尔街留下了深刻印象,部分原因是多样化客户基础和多样化收入来源带来的好处。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损害了大型银行的投行业务收入,但提高了它们的净利息收入(NII)。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第一季度营收达到创纪录的383亿美元,投资银行业务营收下降24%,但NII增长了49%。
大型银行也是风暴中的“避风港”,因为小银行的客户担心自己的资金不安全,纷纷将资产转移到更大的银行。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杰里米·巴纳姆(Jeremy Barnum)本月在与分析师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这些存款很快流入了规模更大的银行,这意味着这部分存款“很不稳定”,因此这些存款还能留在大银行多久还有待观察。
现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第一共和银行能够在多长时间里留住存款,大型银行向该行注资时承诺把自己的存款保留在第一共和银行至少120天,即从3月中旬开始一直到7月中旬,之后存款还能留多久对于第一共和银行的业务和股票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华尔街将希望寄托于大型银行。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