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前赛车手说没感到“资本寒冬”,可能因为自己比较胖

关注
成为智能
广东汽车交通
车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最近融资:A轮|未披露|2006-02-28
我要联系
7年融资5轮,小米连投两轮。

图片

作者丨潘磊

编辑丨海腰

图源丨同驭汽车官网

“(今年)大家都说资本寒冬,但我对寒冷的感受比较迟钝”。

同驭汽车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舒强,在12月13-14日举办的“2023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暨创业邦年会”上,调侃称没有感受到资本环境变化,可能跟自己比较胖有关。

“我刚搞定的一轮融资原计划是融2-3个亿,(结果)超募到将近6个亿”,舒强说,“很多投资人追着要投我。”

这让舒强跟大多数严肃的“理工男”创业者完全不同。

这位大学生创业的代表人物在活动上非常活跃,坦诚分享自己的创业和融资历程,其中包括享受被投资人追捧的好心情。

舒强当然有理由开心。

他创立的最早由同济大学孵化的同驭汽车,目前已经是国内知名的智能底盘核心部件一级供应商,并于本月初刚刚完成一轮超5亿元的B轮战略融资。

睿兽分析数据显示,这是同驭汽车2016年创立以来的第五轮融资。

小米、深创投、纪源资本、星航资本、国江基金、南方产投、北汽产投等知名机构,以及多个整车厂也纷纷入局同驭汽车。

图片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从人尽皆知的“投资就是投人”角度出发,舒强的确是一个堪称模板的创业者。

图片

把“爱好”做成创业项目

舒强是那种少见的把爱好和职业完美结合的人。

他从小就喜欢汽车——这跟大多数男孩子没什么两样。

但他能顺利考入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把爱好变成专业,就不是很多人所能做到的事情了。

因为同济的汽车专业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第一个五年制、德英双外语教学的汽车专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之父”万钢,是同济汽车学院的首任院长。

所以这是个王牌专业。

舒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仅是读汽车专业,甚至还是赛车手。

2010年,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China,FSC)举办。

当时参与大赛的同济大学“翼驰车队”,舒强就是队员之一。

他在这个车队待了差不多6年,也一步步从队员,变成底盘部部长,再到车队队长。

同济翼驰车队并不是玩票性质。

这个车队在大赛中取得过全球排名第13位、中国车队第1位的好成绩。

赛车当然涉及到各种改装。

而在改装中,底盘性能显然扮演了关键角色。

所以对于汽车,舒强属于科班出身,而且这还是他的爱好。

这让他有足够的热情去搞汽车——投资者显然也喜欢这一点。

图片

图片不放过任何一个创业机会,或者“活下去”的机会

舒强适合创业的地方在于,在他的领域里,他能抓住任何一个办公司的机会。

比如在2014年,新能源“PPT造车”风起云涌,舒强那时候刚本科毕业,也去创业造车了。

但显然以他的资历,难以企及李斌、李想和何小鹏等人的巨大号召力。

他的造车梦只延续了半年多,就宣告终结。

这是他第一次创业。

不过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舒强又一次想要创业。

还在读研究生的他开始跟学校合作,正式成立同驭汽车。

他的方向也变了——从造整车,变成了专门搞汽车线控底盘核心零部件。

同驭汽车由此成为同济大学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孵化企业。

但公司成立,不代表能运营下去。

首先是客户难找。

因为他的智能刹车系统,相对于传统刹车系统更贵。

这对讲究成本的车企来说,难以接受。

而且汽车领域刹车属于安全系统,是要命的东西,车企根本不给尝试的机会。

他又展示了自己能创业的另一个特质——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公司活下去的机会。

当时有一家企业要搞一个政府示范运行项目,但只是一个6台车的小订单——把6台传统制动车辆改成线控制动的车辆。

绝大多数供应商都不会做这种小订单。

但舒强却像发现了新大陆,立马搞到了客户的联系方式,并成功和客户见面。

不过当对方发现他是一个年轻人后,开始面露难色。

舒强好说歹说,加上各种保证,对方才勉强答应合作,但订单却从6台变成1台。

尽管如此,舒强依然组织团队,只花一个月就搞定了那台车。

但在交活时才发现,客户其实对他没什么信心,同时又找了其他供应商。

不过在对比后,客户还是认可了同驭的技术和产品,舒强顺利拿到了这个订单。

这是他赚到的第一笔钱。

至今说到这个订单,他还是很感慨。

因为正是靠这个小订单,他创立的同驭汽车慢慢有了一些小名气。

为了拓展业务,他也整合了自己老家的资源。

舒强表示,自己老家南昌有一个江铃汽车,于是利用一些老家的人脉资源,锚定江铃,花费2年多时间,终于成功拿下了江铃的量产定点。

有了江铃背书,他再去推广其他车厂就顺利很多,因为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已经获得了验证。

图片

图片曾经“谁给我钱我都要”

作为创业者,舒强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还在于,他不吝于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这让他很受欢迎——包括在创业邦举办的“2023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暨创业邦年会”上,他的发言往往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在融资方面,比如说到投资环境“寒冬”,他却说自己因为胖感受不到这种“寒冬”。

这让现场气氛变得活跃。

但与此同时,他也并不讳言自己也曾被受到投资者冷遇。

在公司创立早期,为了拿到融资,舒强热衷于参加各种与投资有关的活动,冀望于从投资机构处获得资金。

但结果却收效甚微。

因为投资者不相信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年轻人,能够切入壁垒森严的汽车供应链。

投资者还担心,一个还没有(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来要钱,万一拿了钱之后毕业去找其他工作,项目就黄了。

拿不到钱的状况持续了差不多两年,才获得第一笔融资。

但第一笔投资款还没有把产品做到量产,资金链就又断了,第二轮融资又复制了第一笔融资的煎熬。

“2018、2019年,大家说资本市场到处都是钱,随便都可以融到”,他称自己却没遇上这种好事,“见了100多家投资机构,其中仅有2家投资机构对我的项目感兴趣”。

他坦陈,当时“谁给我钱我都要”。

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融资不能(只是)融资金,而是融资源”,他说,融资时要评估一下投资机构能不能给同驭汽车带来强有力的赋能,“只有这种投资方我才会跟他继续聊”。

舒强还表示,他还要求投资方要对同驭科技的认知度有高度认可,并从长线角度给予支持。

这跟他的公司正处于一个潜力赛道有关。

舒强近日透露,如果自动辅助驾驶技术普及,智能底盘系统一年的国内市场规模为2000亿元。

这吸引了诸多初创公司进入智能底盘领域。

这些公司包括悠跑科技、京西智行、利氪科技、千顾科技、比博斯特,等等。

投资者也活跃起来了。

小米、北汽产投、合肥产投、博原资本、经纬创投、创世伙伴CCV、真格基金、蔚来资本等,都投了智能底盘项目。

对于舒强来说,他已经成为智能底盘关键技术的领跑者,而且很多投资者追着投他。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感觉了。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