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押注,女科学家干出全球第一,估值235亿,即将IPO

2024-06-21
从回国创业到冲刺IPO,这位女科学家仅用了7年。

图片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江苏女性

港交所即将迎来一只估值235亿的超级独角兽。

日前,英诺赛科(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赛科”)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其创始人骆薇薇是一位回国创业的女科学家。在她的带领下,英诺赛科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实现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量产的企业,在极短时间内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氮化镓功率芯片设计和生产制造领域对中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的垄断。按收入计,英诺赛科2023年在全球所有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公司中排名第一。

氮化镓(GaN)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种半导体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相比于硅、砷化稼等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备高功率、耐高温、耐高压等多个方面的明显优势。

氮化镓产品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了消费电子快充、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英诺赛科也已经收获小米、OPPO、比亚迪等众多大客户。

创业7年,融资总额超过60亿元,还曾获得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个人投资,如今她将收获自己的第一个IPO。

女科学家回国创业打破垄断,干出全球第一

这是一个女科学家回国创业的故事。

骆薇薇毕业于新西兰梅西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宇航局(NASA)工作了15年,从高级项目经理一直干到了首席科学家。

离开NASA后,她并没有选择安稳的生活,而是先后创办了两家以新材料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公司。

2015年底,凭借敏锐的行业判断力,骆薇薇看到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于是回国开始组建团队,并在2017年正式成立英诺赛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开启了她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

不过当时很多人不看好这一决定。事实上,曾经有人对她说回国创业是火坑,劝她不要往里跳,但骆薇薇并没有理会。

当时,她面临着重重困难:只有一名员工愿意追随她回国创业、研发费用迟迟没有着落……

作为一位母亲,骆薇薇回国创业也因此缺席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关键时刻。

“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这是遗憾,但我也希望他能知道,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人生没有完美的地方,有得必有失,每个人都要有取舍。”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之路,骆薇薇曾表示,“难,真难,太难了。”

图片

LV(30-150V) 和HV(650-900V) GaN产品组合,图源:英诺赛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拟制造8英寸氮化镓功率半导体产品的新入场者可能需要长达九年时间,才能实现全面生产,而从6英寸到8英寸的生产过渡也需要多年的开发和大量投资,生产良率才能达到90%以上。

如今,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实现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的企业,英诺赛科在极短时间内打破了国外知名半导体公司在氮化镓功率芯片设计和生产制造领域对中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的垄断。

按2023年收入计算,英诺赛科在全球所有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公司中排名第一,占氮化镓功率半导体行业市场份额的33.7%;按2023年折算氮化镓分立器件出货量计算,英诺赛科在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42.4%。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折算氮化镓分立器件计算,英诺赛科的累计出货量超过5亿颗。

目前,英诺赛科的氮化镓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从消费电子快充赛道,也不断在向LED照明、数据中心、工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延伸拓展。英诺赛科已与小米、OPPO、比亚迪、安森美、MPS等国内外厂商开展应用开发合作。

图片

图源:英诺赛科

“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基于中国芯”,骆薇薇希望能够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让中国的科技走向世界。

很多人问过骆薇薇,作为一位女性、一个外行人,为什么敢去做一件许多内行都不敢做的事情?

她坚定地认为,我们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课题都几乎没有人做过,经验不该成为发展的瓶颈和壁垒。如果觉得它是可行的,你所有的感官和智慧都会为之敞开,你会找到路径去做。

也正是在NASA工作的15年,给了骆薇薇在“无人区”中探索和创业的勇气。

“我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心理,我会去判断这个事情在执行层面的可行性,再根据逻辑一步一步把它完成。我们发展到现在,也证实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不可完成的事情”。她说道。

骆薇薇常常鼓励年轻创业者:“即使你不知道你有什么潜力,但你要相信,你能做到的远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心之所愿,无所不成。”

融资总额超60亿,曾获曾毓群个人投资

睿兽分析显示,成立7年以来,英诺赛科历经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朗玛峰创投、招银国际、华业天成、钛信资本、中天汇富、国民创投、毅达资本等知名机构,也受到了苏州、深圳、珠海等地方产业基金的加持。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A轮的5500万元融资,英诺赛科每一轮均是超大的融资额。

2019年10月,公司完成B轮融资15.02亿元;

2021年5月,公司完成C轮融资14.18亿元;

2022年2月,公司完成D轮融资26.09亿元;

今年4月,英诺赛科刚刚完成了E轮融资,融资金额为6.5亿元,公司投后估值达235亿元,已经堪称超级独角兽,合计五轮融资金额超过60亿元。

更引起业界轰动的是,英诺赛科股东列表中还有一位超级个人投资者——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这是他以个人名义投资的首家半导体公司。

在C轮融资中,曾毓群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花费2亿元认购了英诺赛科7504.54万元的注册资本,2023年4月,曾毓群将其拥有的注册资本无偿转让给配偶洪华灿,目前,洪华灿的持股比例为1.78%。以E轮估值来算,曾毓群的这笔投资已经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宁德时代成为英诺赛科的第一大客户,贡献了1.90亿元的收入,占后者总收入的比重为32.1%。

目前,英诺赛科的创始人、董事长骆薇薇直接持股5.9%,间接持股23.1%,并通过协议,持有公司联合创始人持有的5.47%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48%股权。

此外,英诺赛科的管理团队中可谓卧虎藏龙。CEO吴金刚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此前是中芯国际技术研发副总裁。CFO钟山,也曾是几家上市公司高管。

年收入近6亿,复合年增长率近200%

目前,英诺赛科实现了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采用IDM业务模式(即全产业链模式)。客户包括半导体制造服务供应商、专门从事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高科技公司以及汽车OEM的一级供应商。

2021年至2023年,英诺赛科实现的营收分别为0.68亿元、1.36亿元和5.92亿元,2022年同比增长99.7%,2023年增长335.2%,复合年增长率为194.8%。

收入持续增长的英诺赛科,目前仍未实现盈利。报告期内,英诺赛科经营亏损金额分别10亿元、11.8亿元和9.8亿元,合计31.6亿元。

英诺赛科表示,公司持续亏损原因在于生产设备大幅折旧、大额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的不断增加。

分产品来看,英诺赛科提供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晶圆、模组等产品。2023年,英诺赛科开始供应氮化镓模组,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晶圆、模组三大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2.4%、35.2%、32.1%。

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中国市场始终是英诺赛科的业务重心,其收入分别为0.68亿、1.3亿及5.35亿,占同年总收益的99.7%、95.5%及90.2%。

值得关注的是,英诺赛科在海外市场也实现了扩张。

除了在苏州、珠海建立工厂外,英诺赛科同时在硅谷、首尔、比利时等地设立子公司。2023年,英诺赛科已向国内和海外(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约100名客户提供了氮化镓产品。2021年至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占同年总收益的0.3%、4.5%及9.8%,2023年营收接近0.58亿元。

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至2023年,其研发开支分别为6.62亿元、5.81亿元及3.49亿元,分别占同年总运营开支的76.1%、68.4%及50.8%。

英诺赛科称,研发开支有所减少,主要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起,英诺赛科从研发阶段进展至大规模生产阶段。

图片

图源:英诺赛科

英诺赛科在招股书中提到,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397名研发人员。公司在全球有约700项专利和专利申请,涵盖芯片设计、器件结构、晶圆制造、封装及可靠性测试等关键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英诺赛科还拥有全球最大的氮化镓功率半导体生产基地。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产能达到每月10000片晶圆,实现了产业规模的商业化,晶圆良率超过95%。

2021年至2023年,英诺赛科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3%、69.8%及71.8%。

不过,英诺赛科招股书显示,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面临两名竞争对手针对公司若干产品潜在知识产权侵权提出的三项诉讼。目前,这三项诉讼事项仍处于相对较早阶段,若判决不利,公司可能会被禁止生产或销售侵权产品、或责令支付金钱赔偿。

英诺赛科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大8英寸氮化镓晶圆产能、购买并升级生产设备与机器,以及招聘生产人员;研发并扩大产品组合扩大氮化镓产品的全球分销网络等方面。

如今,这位女科学家带领的超级独角兽以全球第一的傲人成绩冲刺港交所IPO,如果成功,必将为研发及全球扩张带来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