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吕敬之,编辑:吾人,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蔚来系”,增资。
近日,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至约22.22亿元,这一重大的工商变更,标志着蔚来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深耕与扩张。
蔚来能源的业务涵盖了充电、换电、储能、电池服务以及能源互联网等多个方面,其技术研发、制造、运维的全面升级,将为蔚来汽车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在政策的推动下,蔚来能源的换电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达成了合作,更与能源电力企业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换电模式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蔚来资本的成立,更是蔚来在产业链投资上的深度布局。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能源技术及转型、科技智造等领域投资的机构,蔚来资本以其专业的投资策略和赋能,推动了产业链的积极发展,促进了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
增资至22亿
近日,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至约22.22亿元,同时,部分主要人员发生变更。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过去蔚来能源主要透过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向各地的蔚来能源有限公司进行投资。
事实上,能源业务作为蔚来押宝的重要业务,早就有独立融资的迹象。据钛媒体报道今年5月31日,蔚来官宣,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获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据悉,本轮战略投资将用于充电、换电、储能、电池服务、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制造、运维,蔚来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发展,并支持车网互动创新业务的投入。
政策的推动,是蔚来能源业务前进的一大助力。
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中指出销售不含动力电池的"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时,应分别核算车辆和电池的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
车和电池分开卖,这无疑推动了换电业务的发展。
政策的加持,再加上蔚来坚持在能源业务上的布局,也换来了业界良好的口碑,以及与多家汽车企业达成换电业务的合作。钛媒体报道2023年11月,长安汽车成为首家与蔚来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的车企。随后,吉利汽车也与蔚来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不久,奇瑞汽车、江汽集团、路特斯等更多车企纷纷加入蔚来主导的"换电联盟;5月21日,蔚来与中国一汽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池技术标准、车型研发、电池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至此,中国一汽成为第7家与蔚来达成换电合作的车企。此外,蔚来还与多家能源电力企业建立了全方位的换电合作关系。
除了换电业务,蔚来还在充电领域与多家车企达成了互联互通合作,以提高充电站的利用率并解决盈利难题。5月30日,蔚来旗下的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与智己汽车达成了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合作,智己汽车将全面接入蔚来充电网络,享受蔚来提供的高效充电服务。
蔚来开放充换电业务,对其自身也带来了诸多益处。一方面是能够增加订单,加快实现收支平衡,据财经头条报道蔚来换电站的盈亏平衡点大约在每天50至60单而目前蔚来换电站的日均单量为35至36单。
此外,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也可以均摊蔚来换电站的建站成本。据公开数据蔚来一代换电站的成本约为300万元,二代换电站约200万元,三代换电站约150万元,再加上运营费用以及人工费用,仍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合作商的加入可以缓解成本压力。
蔚来对于换电业务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就像FSD之于特斯拉或者云业务之于亚马逊,换电业务无疑是蔚来认为在以后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商业化巨大突破的切入口。
钛度车库就曾报道,李斌认为蔚来换电业务就像是亚马逊的云业务一样,在商业模式上都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他认为行业对蔚来换电业务的评判,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
换电业务的优与忧
自从推出以来,蔚来的换电技术就成为了企业品牌的一大特色。
“我认为蔚来最初推出换电业务的核心是维护其重视服务的高端品牌形象”一位蔚来车主这样评价道,“在其他人还需要排队等时间去充电的时候,我们已经可是十几分钟速战速决解决这个问题了,作为车主也认为自己是这个服务最大的受益者。”
正如上述车主所言,换电模式通过提供快速的电池更换服务,大大缩短了电动汽车的补能时间,与传统充电方式相比,换电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蔚来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显著提升了换电速度,使得换电过程平均只需3分钟,这基本和油车加油的时间差不多,极大提升了用户的补能效率。而且现在蔚来换电站的全程自动化操作,让用户在换电过程中无需下车,享受更为舒适便捷的服务体验。
在售卖方式上,蔚来也进行了创新。蔚来的车电分离模式,通过BaaS电池租用服务,有效降低了购车门槛,用户可以仅购买不含电池的车辆,并按月支付电池使用费,这不仅减轻了用户的经济压力,也使得车辆的购置税计算基础降低,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购车成本。
换电模式还提供了灵活的电池升级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容量的电池进行更换,无论是城市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能以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满足续航需求。同时,每次换电过程中,蔚来都会对电池进行体检,确保电池的健康和安全,这不仅提高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也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蔚来的换电站还具有削峰填谷的能力,通过夜间充电、白天换电的方式,优化了电网负荷,减少了能源浪费。
而随着上文提到的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合作伙伴的加入,蔚来主导的“换电联盟”正在逐步扩大,推动了换电模式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普及。蔚来的换电模式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补能解决方案,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然,换电业务有千百的好,也有一点被质疑的顾虑,就是到底什么时候能赚钱。建设换电站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包括土地、设备以及储备电池等,而且需要持续的资金来维持运营,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旧电池的兼容性问题逐渐显现,未来可能需要对换电站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升级和电池更新。
面对这些问题,蔚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合作模式的探索,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并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换电标准的建立,提高换电站的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此外,蔚来还推出了BaaS(Battery as a Service)电池租用服务,通过车电分离的方式降低用户的购车成本,并提供更灵活的电池升级服务。
蔚来换电模式的未来发展不仅对公司自身的盈利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换电站网络的不断扩大和换电技术的不断成熟,蔚来的换电模式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力量,并可能成为行业标准的一部分。
蔚来的投资局
蔚来能源只是蔚来整体投资格局的一部分,实际上,蔚来早就成立了蔚来资本。
蔚来资本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深耕产业的专业投资机构,聚焦低碳化、数字化的技术和模式创新所带来的产业变革,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和硬科技领域进行ESG可持续投资。据其官网介绍,蔚来资本投资项目包括宁德时代、容百科技、联赢激光、初速度(Momenta)、嬴彻科技、小马智行、图达通、黑芝麻智能等。
蔚来资本拥有兼具深厚产业背景与专业投管能力的复合型团队,以及业内优秀的生态圈资源网络。我们深刻理解创业者,深度洞察投资领域,为被投企业提供多维度、深层次的支持,助力伟大创见成长为伟大企业,成为其筑梦者与偕行者。
据IT桔子数据,蔚来资本的主要投向包括汽车交通、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
从三个重点投向不难看出,蔚来资本的投资全部围绕着电车的整个产业链在布局。参与到电车智能化、电动的各个阶段布局。
据36氪今年2月份的报道,蔚来资本完成了总规模超过30亿元的二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新募集的二期基金将持续专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能源技术及能源转型和科技智造等领域的投资。蔚来资本二期人民币基金的LP包括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布局甚广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国家级基金、家族办公室和上市公司等。
据“暗涌Waves”报道,蔚来资本一直保持独立对外募资——七年共募集五支基金(三期美元、两期人民币),总管理规模达150亿元;规模在克制中逐渐扩大——比如2022年关闭的二期美元基金约4亿美元,是一期美元基金近两倍。
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能源技术及转型、科技智造等领域投资的机构蔚来资本不仅关注财务投资回报,更通过产业思维来提高投资成功率,其投资策略以产业为出发点、敢于重仓,并追求投资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此外,蔚来资本还注重投资后的赋能,帮助企业找到客户、实现量产,并通过搭建产业平台,促进产业链上各方的紧密合作。
新能源车产业链上的投资并不只有单纯的财务目的,更是要寻求产业链的积极发展,不仅助力技术创新与突破,促进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技术的进步,而且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产业投资还支持市场扩张和国际化,帮助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增强竞争力和实现市场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投资的另一重点,通过建设充电桩和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提升用户体验,为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支撑。而且除了企业之外,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确保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新业务模式的探索也是产业投资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领域的融合,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商业模式。
总之,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是一个多维度、跨领域的综合战略,旨在通过资本的驱动力,实现产业的技术进步、市场扩张、生态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前景。
蔚来能源的增资是蔚来汽车整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蔚来汽车作为一个企业以及行业中的重要角色对产业链的重要的布局。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