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聂云宸,不学霸王茶姬张俊杰

新茶饮竞争进入2.0时代。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孙欣,编辑:米娜,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刚开年,聂云宸就给卷成一片红海的新茶饮行业浇了盆冷水。

身为喜茶创始人,一向低调的他,这次罕见用强悍语气表态:“拒绝无意义的门店规模内卷。”同时,在2月10日向全员发布的邮件中,他用“数字游戏”“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等词形容当下的新茶饮业,最后还表态:喜茶暂停接受事业合伙(加盟)申请。

聂云宸为何会选择在此时作出这种决策?

回顾过去一年,新茶饮市场掀起惨烈的价格战,喜茶、奈雪的茶等竞相推出9元左右的团购价活动。同时,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拉拢加盟商狂奔扩张。随着门店密度增高、单店营收下降,回本周期被无限拉长。于是,大量门店被迫关闭,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到2024年11月,奶茶店闭店数量达惊人的19.7万家。

这一年的新茶饮行业,可以用“杀疯了”来形容。

而在过去一年,喜茶的扩张步伐也已放缓,新增加盟门店从2023年的约2200家,回落到了1100家左右。

来源:中企图库

如今,喜茶决定停止加盟,其实也早有迹象。早在去年9月,喜茶就曾发内部信称,接下来几个月将会控制门店加密。

然而,当整个行业被资本裹挟,无法停止扩张内卷的步伐时,是什么给了聂云宸“喊停”的勇气?

与此同时,在新茶饮圈,跟他同为90后的张俊杰,所创立的霸王茶姬仍在一路狂奔——去年新增门店达2982家,超过了2023年。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曾高调宣布2024年销售额要超越星巴克中国。

聂云宸比张俊杰大两岁,两人都有着“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外界不免会将二人联系在一起谈论。

4年前的2021年,在5轮融资过后,喜茶估值达到了600亿元。彼时,门店数量1万多家的蜜雪冰城的估值仅为200亿元,而当时成立才3年多的霸王茶姬,其A、B轮融资才超3亿元。一时间,带着“90后创始人”标签的聂云宸风光无两。

但之后,张俊杰开始异军突起。连拿2轮融资的霸王茶姬,开始“飞奔”加盟。创立仅8年,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月10日,其在营门店数有6071家。霸王茶姬如同杀入业内的一匹黑马——资本入局、产品出圈、规模迅速扩张。

不知这是否曾给聂云宸带来焦虑,但如今踩下刹车的聂云宸,和疾驰中的张俊杰,却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成立10年后,聂云宸终于松口

成立喜茶之前,聂云宸开过手机店,经销过多个手机品牌。当时山寨机、杀毒软件横行,他便免费给客户提供刷机服务,这样使手机更好用,因此获得了不少客户。

回归到产品本身来寻找商机,这样的理念从后来他开奶茶店也能看出。“好用”是手机的本质,“好喝”是奶茶的基础。

2012年,21岁的聂云宸在广东江门的一个巷子里,开出第一家皇茶(喜茶的前身)。彼时,奶茶刚从粉状进入现制阶段,奶茶店里最常见的原料,还是植脂末、果酱罐头和碎茶泡成的茶汤。一开始,聂云宸的皇茶并不起眼,销量也不突出。

那年,是中国互联网黄金十年的初期,电商“光棍节”单日销售额超300亿元。虽然聂云宸干的是实体行业,但互联网对他影响颇深。用聂云宸的话来说,奶茶行业如同互联网行业一般,可以分分钟更新,发现产品不合适随时能重新研发。

于是,聂云宸重新回到产品研发起点,他很快做出一款掀起奶茶界巨震的产品——芝士奶盖茶。新品一经发布,便迅速从当时的冲泡奶茶中脱颖而出。

2013年~2014年,聂云宸开始在江门、中山拓店。2015年,皇茶在整个珠三角地区开了50家门店。同年,他带着皇茶进入一线城市,将首店落在深圳海岸城。

当时市面上多为10~20元区间的奶茶,虽然喜茶的单价大多在30元以上,但不少喜茶门店前都排起长队,这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2016年8月,喜茶A轮融资1亿元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时茶饮行业融资案例极少,过亿的更是绝无仅有。

数据来源:企查查及公开资料。制表:孙欣

随着资本入局,喜茶也开始步入快车道,但聂云宸始终未开放加盟。2019年8月,聂云宸表示,他担心过早的加盟会导致企业文化稀释,“我们现在肯定不会做加盟,但我从来没有觉得做品牌跟加盟是矛盾的。现在很多人把它作为一个教条,这很可怕。”

那时,聂云宸确实无需因加盟与否焦虑。他曾在采访中透露,喜茶门店平均出杯量近2000杯/天,单店单月营业额平均在100万元以上。依此计算,喜茶293家门店预期一年的销售额就是35亿元。而据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2019年即使蜜雪冰城已经接近万店,但营业收入是25.66亿元。彼时,名不经传的霸王茶姬仅50家店。

然而,聂云宸不加盟的决策很快在市场的内卷中淹没。2022年,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靠着加盟突破2万门店;奈雪上市,凭借资本在门店数量上反超喜茶。来自云南的张俊杰开始崭露头角,2022年霸王茶姬门店数超1100家,增长率达133.4%。

喜茶成立十年后,聂云宸终于松口。2022年11月3日,喜茶正式宣布,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展开事业合伙业务。

被裹挟下水的加盟战

在新茶饮行业停止加盟,固然需要勇气。但当初开放加盟,对聂云宸来说,或许同样煎熬。对于开放加盟,聂云宸与张俊杰的看法一开始就不一样。

2019年,聂云宸曾在接受采访时称:“现在还不考虑,还不加盟。”他认为等品牌核心强大到不会被加盟商稀释文化时,再开放加盟。而创业更晚的张俊杰的意见则截然相反:“奶茶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是规模要足够大,有了规模才有机会上牌桌。”

逐渐的,竞争激烈的新茶饮行业,跑马圈地、冲击万店似乎成为共识,下沉、加盟成为行业竞争的不二法门。在市场的洪流中,喜茶不得不放下身段。

开放加盟后,喜茶确实在一段时间内走出了“规模焦虑”。据新京报,2023年,喜茶共面试了7700多位潜在事业合伙人,新开门店超2300家,2023年年底喜茶门店数突破3200家,门店规模同比增长280%。据窄门数据,截至2025年1月10日,喜茶现有门店4477家。

而喜茶开放加盟的2022年,张俊杰凭借着一句“有了规模才能上牌桌”,从2021年的四百多家门店翻倍至2022年的1100家。而后,扩张持续增速,2024年门店数量反超过喜茶。

显然,在加盟扩张上,霸王茶姬比喜茶更激进。

张俊杰来源:中企图库

2024年5月21日,张俊杰出现在霸王茶姬的发布会现场,当着上千现场观众和几百万在线观众,他哽咽着说起了自己的出身:没有学历、没有家庭背景。“上无老,下无小,左无亲,右无故”“家人全部离开后,我就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这样的出身,让张俊杰有一种“没什么可失去”的无畏感,从其对待加盟的激进态度也可以看出。

比起聂云宸经营十年才开放加盟的谨慎,2017年张俊杰创立霸王茶姬后不久,便开放了加盟。2021年后,公司无论在产品还是加盟上,都开启了狂飙速度。

快速的规模扩张,带来实打实的营收。据红餐网数据,2023年,霸王茶姬总销售GMV达108亿元,而2024年一季度,销售GMV就达58亿元,内部预计,2024年的营收将超200亿元。

而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企业打法的不同,归根结底是两位90后理念的不同。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放加盟,对张俊杰是创业起点的规划,但对聂云宸来说,只是中途一次“下水”尝试。

XVC投资公司创始人胡博予曾这样形容张俊杰:“他已经想好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意思是,张俊杰在创立之初就想好了短期、中长期的竞争如何解决。

而聂云宸曾说:“有一句话叫不跳下水,就学不会游泳。我现在所有的想法,都是在‘跳下水’之后才开始有的。”

“霸王茶姬和喜茶的区别很大,霸王茶姬成立开始就为开放加盟做准备,发力标准化和供应链。”艾媒咨询CEO张毅对《中国企业家》说。

来源: 中企图库

如今,霸王茶姬成为资本的新宠,张俊杰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据《2024胡润百富榜》,现年34岁的聂云宸身价约超70亿元。而据中国蓝新闻,张俊杰身价已超百亿,超过了聂云宸。

然而,新茶饮赛道的竞争维度远不止于此,除了规模,聂云宸一直在面对的,还有来自疯狂卷“价格”的压力。

价格战之殇

早年间,喜茶成立时所专注的高端市场,并非奶茶的主流市场。当时价格偏低端的蜜雪冰城更风靡。哪怕到了2021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当年中国新式茶饮中高端品牌(即单价高于20元)的市场份额只有14.7%。

2020年,价格战已经愈演愈烈。当年,喜茶推出了喜小茶,单品大部分定价6~15元之间,比之前的价格便宜一半。

2022年2月,喜茶宣布,年内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类新品。2023年,价格战再度升级,9.9元、8.8元的价格战从咖啡赛道最先掀起,随后奈雪的茶、沪上阿姨等都曾推出9.9元的团购价。2024年8月,喜茶也在抖音跟进“9.9元团购价”,甚至曾将纯茶产品的售价拉低至4元一杯。

均价曾在30元以上的喜茶,如今大部分产品价格在17~19元,而这个价位正是霸王茶姬的产品均价。

对于价格定位本来比喜茶低的霸王茶姬来说,价格战或是舒适区,但对喜茶来说,降价无异于将自己架在炭火上煎烤。

加盟的浪潮难以抵挡,价格的内卷备受煎熬。新茶饮行业的内卷打法,最终迫使聂云宸一一“下水”比拼。

价格战血拼之下,一些新茶饮企业的经营状况堪忧。

作为新茶饮第一股,据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财报,经调整净亏损达4.38亿元。而新茶饮第二大品牌茶百道,其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闭店245家。这个数量,已然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闭店数——220家。

此时,一些投资人也已经发现了问题。加华资本创始人宋向前就呼吁:“新茶饮行业到了要在规模和效益中进行抉择的时候,要深化竞争能力,寻找结构化的竞争优势,不能搞同质化竞争。”

回到自己的主场

上市,则是新茶饮行业竞争的另一维度。甚至,近期投资圈有个观点认为,2025年或是新茶饮IPO的最后窗口。

2月12日,来自杭州的古茗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而对于上市,聂云宸与张俊杰则持不同态度。

有接近喜茶方面的人表示,聂云宸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而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霸王茶姬正在筹备赴美上市。

融资5轮的聂云宸,为何在这个关口,既敢叫停加盟,又不担心资本的压力,不急于上市呢?

作为中国现制茶饮最早的品牌之一,曾几何时,喜茶是产品里的领头羊。2012年时,皇茶(喜茶的前身)曾因一杯“芝士奶盖茶”响彻珠三角。

如今,在激战中迷失的聂云宸,决定回到当年做“芝士奶盖茶”的阶段,开始在产品发力,打出“健康”产品口号。2024年7月26日,喜茶推出植物茶饮料“羽衣纤体瓶”,原料是原产于地中海的蔬菜——羽衣甘蓝。10天内羽衣纤体瓶销量超过160万杯,一个半月,销量超过了1000万杯。

随后,奈雪的茶、沪上阿姨、古茗、茶百道等品牌纷纷卷入羽衣甘蓝的旋风中。喜茶继而推出去火纤体瓶、红菜头美颜瓶等植物茶饮料。据喜茶发布,截至2024年,“超级植物茶”系列累计售出超过3700万杯。‌

在行业狂卷价格、门店数量、估值后,终于刮起了产品风。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健康化”成为新式茶饮新热点。

正因为当初是靠着好喝才打开的市场,聂云宸对产品极为重视,他与张俊杰在产品标准化的态度也颇为不同。

“霸王茶姬在产品制作上,标准化更强。”张毅分析道,霸王茶姬茶品多为奶加茶,往往依靠数据和机器便可制作。

而喜茶的大部分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标准化困难更大,比如葡萄的剥皮、水果的品控等,聂云宸曾表示:“极度标准化的产品往往是平庸的。”

“新茶饮赛道已告别从0到1的野蛮生长,如今竞争进入到2.0时代,到了要考虑产品、经营模式创新的时候了。”张毅说。而放弃不擅长的拼规模,回归到擅长的产品,对聂云宸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聂云宸终于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主场。

参考资料:

《专访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外界总结我们成功的原因,很多都是错的》,界面新闻

《喜茶放弃了平价线喜小茶》,界面新闻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