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局海外耳机市场,不加AI,月销也能超千万?

关注
上个月,TikTok 越南站点的一款助眠耳机 HQAi X55 一周卖出了 5 万副,据三方平台 EchoTik 显示,其月销售额达 140 万美元,1000 万人民币有余,其店铺所在地为中国。同时,我们在淘宝上发现了两家店铺有售卖极其相似的产品(从宣传图来看与越南所卖产品没有差别),这款耳机的供货厂商大概率来自中国广东。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Lainya,编辑:殷观晓,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图片

HQAi X55 月销量及店铺相关信息|图源 EchoTik

销售额不低,但单价不到 70 人民币,显示其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也远远谈不上“品牌”二字。但就是这样一款看似普通的产品,却在短时间内收获如此高的销量和收入,更让我们好奇这款耳机到底是哪点吸引了用户。

没有 AI,“0 科技”的耳机,缘何让越南用户疯狂买单?

最近如果提到耳机卖爆,大多人的第一想法是 9.9 美元的 AI 耳机,“深圳速度”席卷欧美。但在越南,被疯买的 HQAi X55 和 AI 扯不上什么关系。

关于 HQAi X55,如果按照我们对产品详情页的了解,一句话形容就是睡觉时能享受到更高舒适度的智能耳机。而厂商实现睡觉舒适的路径也极其简单直接,一眼看去,HQAi X55 与我们日常使用的蓝牙耳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外观上的不同,HQAi X55 没有凸出来的耳柄,取而代之的是贴合耳廓的“逗号”设计,单只仅重 3g,厚度也只有 10mm。佩戴耳机后,耳机与脸、耳朵在一个平面,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侧睡时耳朵被耳机硌得发疼的情况。

图片

HQAi X55助眠耳机宣传图和蓝牙耳机的常见款式

在商家的口中,HQAi X55 却几乎堪称六边形战士。根据 Earbuds & Earphones 店铺中的产品描述,HQAi X55 支持 Hi-Fi(High-Fidelity 高保真)音效、内置麦克风、支持感应操控、降噪和防水功能。在国内售卖相似产品的商品描述中,这款耳机还配有“AI 智能屏显”,搭载“混合主动降噪技术”。但目前市面上,支持 Hi-Fi 音效或配有主动降噪功能、品牌有一定知名度的耳机,价位一般都在千元往上。并且,结合用户评论来看,HQAi X55 并未内置麦克风,这款同时具备“高保真音质”和“主动降噪功能”但不到百元的助眠耳机,在宣传时应该做了不少“美化”。

图片

图源 EchoTik、淘宝、TikTok

而当我们以为欧美用户为低价尝鲜 AI 买单,东南亚用户为助眠而买单的时候,进一步调查的结果却完全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从用户评论来看,不少人确实愿意为这个助眠设计买单,因为它轻薄、贴合耳廓。但除了不影响睡眠之外,HQAi X55 的另一个特点是隐蔽性极高,还提供贴近肤色的颜色选择,这非常符合打工人的摸鱼需求。

图片

TikTok 相关评论

而 HQAi X55 卖爆背后的功臣,带货博主,则揭示了越南用户使用耳机的另一大痛点。

据 EchoTik 显示,Earbuds & Earphones 店铺中商品的 GMV 有 43% 来自达人带货(短视频+直播),共 2800 名达人推介过其旗下产品,而其中 2600 名达人带的产品就是 HQAi X55。@ductienloi96 当属这数千名达人中的 “带货王”,他是一名越南电子消费领域的小型达人,在 TikTok 上共发布了 15 条关于 HQAi X55 的带货视频,时长都在 1 分钟左右,以 7 万的粉丝量带来了 300 亿越南盾(约 116 万美元)的销售额。

图片

按近一个月 HQAi X55 带货 GMV 顺序排名 | 图源 EchoTik

图片

TikTok@ductienloi96主页,相关视频播放量高达千万

起初在 2024 年 9 月发布相关视频时,@ductienloi96 的内容就是按店铺简介中那样宣传产品的主要特点,然而评论区的留言似乎并不那么注重它助眠与否,最吸引人的卖点恰恰是其防水功能。于是博主的视频也根据评论区的问题开始“整活”带货,耳机泡水、戴着耳机洗澡,遇水后仍然播放如常。除了每期必讲的贴合耳形不影响侧躺这个特点,前前后后有 8 期视频都在强调 HQAi X55 强悍的防水性能,播放量大多在 800 万左右。

图片

图源TikTok@ductienloi96

大家之所以重视这一点和越南的气候有关,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月降水量在 200mm 以上的时间长达 7-8 个月,年平均湿度达到 84%。作为参考,就气候统计图而言,月降水量在 100mm 以上即可称“多雨”;我国多雨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才 800mm。相较之下,在潮湿的越南使用设备确实很需要考虑防潮。

图片

图源 Weather Atlas

凭借对耳机防水性能的宣传,再搭配上不影响睡眠、具有隐蔽性,以及耳机约 60 左右单价的设定,越南用户为此疯狂买单。而面对这样全能选手与低价的违和感,达人们也用跳水降价为其披上了合理的外衣。

图片

2024 年 10 月 TikTok@ductienloi9 发布的视频中,当时宣称这款耳机原价 160 万越南盾(约 450 元),近 400 元的价格大跳水应该只是吸引客户的手段 | 图源 TikTok

其实梳理下来不难发现,HQAi X55 的 AI 含量可以说是没有,但胜在小巧轻薄,靠贴合越南实际情况的防水功能抓住了当地客户,甚至产品最初想强调的助眠属性都显得没那么重要。

但商家当初想以助眠为卖点打入东南亚市场的想法,也并非没有依据。据 Straits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睡眠市场规模价值为 640 亿美元,其中,北美占据了 42.1% 的市场份额。预计到 2032 年,全球睡眠市场规模价值将突破千万亿美元大关。

图片

图源 Straits Research

去年 9 月左右,亚马逊上一款国产助眠耳机月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的实例也印证了海外睡眠市场的潜力。Soundcore Sleep Earbuds A20(下称 Soundcore A20)来自安克创新,不同于 HQAi X55“无心插柳”地以防水性能走红,Soundcore A20 则实打实地以佩戴舒适、隔音好、续航长等助眠属性俘获了用户。因此即使 Soundcore A20 售价高达 150 美元,也能在一个月内卖出 7000 多副。

图片

图片

Soundcore A20 商品展示界面,用户评论“绝对物有所值”;月销售额破百万美元根据当时公开报道的平台数据估算 | 图源 Amazon

于是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大洋彼岸,相较于东南亚的低价狂欢,助眠耳机更显“北美风味”。不菲的价格、各个品牌互相卷技术、产品迭代下 AI 的加入构成了北美助眠耳机市场的多面观。

北美“真·助眠”耳机:默默退场的开创者和热闹的赛道

助眠耳机最早由美国老牌厂商 Bose 推出(2018 年发布 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下简称 Sleepbuds),然而经历两轮迭代后却默默放弃这个产品,Sleepbuds 于 2024 年初退出中国市场,海外地区也再无更新。虽然没有公开的确切销售数据,但从 Bose 的反应来看,想必 Sleepbuds 的成绩不容乐观。Bose 作为助眠耳机赛道的开创者,同时是全美国最大的扬声器厂家,在耳机领域深耕多年,Sleepbuds 为何“遇冷”成了我们最好奇的事情。

图片

图为一代,海外 Sleepbuds 二代仍在售 | 图源 Bose 官网

Sleepbuds 选择了贴合耳廓的外形设计,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控制播放,由官方 App「Bose Sleep」提供助眠音效。对于影响睡眠的外界噪音,Bose 并没有选择主动降噪,而是通过硅胶套进行物理隔音。因为主动降噪需要麦克风拾取外界噪音并生成反向波形抵消掉,在睡眠时拾音麦克风很容易刮擦到枕头等物品造成额外的噪音反而打扰睡眠,普通的隔音加白噪音掩盖足以应对。作者身边也有 Sleepbuds 的购买者,对这款产品的降噪助眠属性给出了 8/10 的高分。

但 Sleepbuds 的功能缺陷也很明显。一方面,Sleepbuds 只能播放「Bose Sleep」中的内容,其他流媒体一律不支持,这遭到不少用户诟病。虽然「Bose Sleep」后来将遮噪音效增加到数十种,并且新增了舒缓曲库,但内容选择仍然极其有限。从这点来看,Sleepbuds 更像是质感高级、能播放白噪音的耳塞,而非耳机。可能 Bose 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其官方中文名为「遮噪睡眠耳塞」。另一方面,Bose Sleepbuds 虽然可以蓝牙连接手机,但不支持感应操作,即如果用户想要调整声音或切换音效,必须划开手机屏幕操作。

图片

在 Bose 为什么停售 Sleepbuds 的问题下,不少用户直言其为“垃圾”,二代也有连接不顺利等问题,但确实较一代有所改进,也有人在期待新产品 | 图源 Reddit

同时,由于 Sleepbuds 推出时间较早,Bose 当时的技术支持并未跟上。Sleepbuds 一代出现了无法充电的情况,这样一来真的就和几十块钱的耳塞无异了。其当时售价为 249 美元,这个价格换来一副“美丽废物”,显然不是用户们能轻易接受的。随着购买者反映的电池问题越来越多,Sleepbuds 一代推出不到一年就被紧急召回并遭遇停产。Sleepbuds 二代除了上述内容增加和改进了无法充电的硬伤,据公开信息来看也无其他更新了。

图片

2019 年 10 月媒体报道 | 图源 The Verge

在硬件和软件都有不足的情况下,Sleepbuds 可以说是惨淡收场,然而 Bose 开创的这条赛道并不冷清,后续仍有不少睡眠耳机品牌出现,并且都能看到其痕迹。随着“AI+”的流行,去年 10 月也出现了首款 AI 睡眠耳机,这些助眠耳机也都选择了从众筹开始,然而对比成绩后我们却发现,加了 AI技术的助眠耳机成绩反而不如“普通”助眠耳机。

图片

据各品牌官方信息整理所得,销量数据源自美区Amazon

助眠耳机,不需要 AI?

从三款产品的功能对比情况来看,For Me Buds 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并且是唯一拥有 AI 功能的助眠耳机,然而其众筹成绩却不太理想。

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 Ozlo、Soundcore A20、For Me Buds | 图源 Kickstarter

从外观上来看,由于 Ozlo 的 3 位创始人之前都是 Bose 健康睡眠业务团队的核心成员,并且买下了 Sleepbuds 的品牌与部分技术,其设计与 Sleepbuds 的相似度极高。相较之下,Soundcore A20 缩减了耳廓鲨鱼鳍部分的面积,For Me Buds 则直接将其去除,只保留了外耳道的部分,更加小巧。目前 For Me Buds 陆续发货,实际使用反馈较少,不知道这样的设计在睡觉翻身时会不会更容易掉出,但从宣传图和部分已有反馈来看,For Me Buds 的耳机设计对耳朵的贴合度不如另外两款产品。

图片

用户表示 For Me Buds 在侧躺情况下很不舒服 | 图源 Kickstarter

而 For Me Buds 在宣传中着重突出的 AI 功能主要应用在睡眠监测上,看起来很好,但从评价来看这个功能并不灵敏,目前已有数名用户反映没有任何睡眠记录。同时,海外用户非常注重个人隐私问题,由于 For Me Buds 主要是依据心率和脑电波数据监测,再通过 AI 分析给出睡眠建议,不少用户认为脑电波是非常私人的数据,很介意这一点。

图片

For Me Buds 官方介绍及用户评论 | 图源 Kickstarter

此外,For Me Buds 选择了竞品都弃用的主动降噪方案,从理论上来说可能会对睡眠有所影响。

For Me Buds 所属公司 dbbeats 由前 LG 工程师创立,脱胎于 LG 在 2023 年发布的助眠耳机 bird.zzz,这一点和 Ozlo 有相似性。For Me Buds 自己似乎也不太满意 Kickstarter 上的众筹结果,于是最近转战韩国市场,但将众筹价格提高到了 170 美元,目前约筹得 3.5 万美元,在该众筹平台科技类目中处平均水平,也不算太好。从众筹社区的评论来看,大多数韩国用户对这款耳机仍持观望态度。

图片

brid.zzz 产品图和 For Me Buds 韩国众筹界面 | 图源 LG 电子官网、wadiz.kr

写在最后

助眠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软件到硬件,都有不少在默默赚钱的公司。当我们以 HQAi X55 为切入口去观察东南亚用户对助眠硬件的需求时,发现新兴市场的消费者们确实还在为更“朴实”的防潮功能付费,而这一点在拼科技含量、拼品牌的北美市场其实也是一样。当用户为助眠而选择一款耳机的时候,能够快速入眠,才是核心竞争力,AI 带来的监测属于附加值。用户愿意为此付费的前提是,耳机佩戴足够舒适,能够快速入眠。

For me Buds 设计不够舒适、选择主动降噪、集成 AI 技术(踩到隐私敏感用户的雷区),这种看似炫酷的产品功能堆叠,反而将真正有需求的用户推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