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用车战略升级,舍弃P2P模式,改用“分时租赁+电动汽车”撬开自驾新市场

友友用车
北京生活服务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
最近融资:A+轮|1000万美元|2014-03-06
我要联系
冲破资本寒冬,友友用车还需要在降低用车成本,和提高充电桩建设方面多做努力

2015年对于P2P租车行业而言,是一个洗牌之年,今年7月,成立不到一年的CoCar正式宣布停止服务,解散团队;12月,宝驾租车CEO李如彬对外宣布,将在广告、营销、运营等部门减员300人。无论是所谓资本寒冬到来,还是内部模式调整,都逼迫着业内的P2P租车企业转型升级,友友用车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于2014年3月的友友租车,早期以P2P模式切入私家车分享租赁平台,将用户瞄向那些大城市,有驾照却没有车的年轻群体,提供灵活租赁的业务。近日,友友用车正在推广自己的分时租赁业务。

2014年9月,友友租车获得由光速安振中国基金(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领投,险峰华兴(K2)和天使投资人王刚参与的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2015年3月,友友租车获得易车千万美元的A+论融资,并将整车厂的剩余车辆配给给友友租车,从而解决季节性、地域性车辆不足的问题。

同年10月,友友租车正式宣布品牌升级为“友友用车”,并用48天的时间上线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正式挥别P2P租车模式,推广期定价0.1元/分钟,1元/1公里。

友友用车为什么要转型?

P2P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市场,不是随便什么普通玩家都可以玩的。首先企业要有懂运营的人,市场需要花大笔资金来教育,这些其实都需要通过数据不断优化解决;其次社会的诚信体系并不完善,用户不诚信的行为,甚至犯罪盗抢车辆的行为是影响P2P共享租车的最致命因素。在接受创业邦记者采访的时候,友友用车联合创始人李宇表示,

“友友的转型,并不是纯粹考虑外部市场环境所致,而是基于对自身业务模式和用户感受的考察。”

早期,友友用车实行P2P模式的租赁业务,就是说用户可以把自己闲置的车辆放到平台上以供有需求的人进行租赁,这是典型的Peer to Peer模式。但是,很快,友友用车就发现,尽管能一下子上线大量闲置车源,可还是无法匹配到用户需求。例如,在周五、周六、周日,用户基本上租赁不到车,因为车主大多也会用车。这样的情况维持一段时间后,摆在友友用车面前就是两条路,第一,继续做私家车租赁,但是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还是跟不上;第二,友友自己在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一些“真正能在高峰时期闲置下来的车”以满足刚需。

今年8月,在北京严格实行单双号限行的时候,友友用车实验性地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并收到了“供不应求”的效果。友友用车派了电动汽车上线,结果一扫而空,甚至可以用秒杀来形容。据李宇观察,“现在的用户已经可以接受电动汽车,也愿意使用这种新能源工具出行。”尝到甜头之后,友友用车的团队必须要做一个决定,是否要放弃P2P模式,转而做更“重”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

“P2P模式是一个很理想化的商业模式,其中有些无法回避的痛点。”李宇表示。第一,私家车共享无法在服务上做到标准化,无法保证接单率和及时反馈订单,因此给用户带来的感受容易不好;第二,P2P模式获取车源的成本太高,但使用效率却差强人意,以北京为例,为了让用户有好的用车体验,方圆3公里范围内必须有20辆汽车,而且车辆接单率整体不低于70%,这时对用户来讲才能称得上是个不错的体验。

友友用车 联合创始人 李宇

另外,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友友这次转型将聚焦新能源汽车。在李宇看来,目前市场正在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过程,大量年轻用户愿意接受新能源车。对于友友而言,使用新能源车的关键在于风控问题,除此以外新能源汽车还有成本更低,更加环保,更适合市内通勤需求的优势。因此,综合各方,友友用车对“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业务有着很高期望值:

第一,相比P2P模式,新的分时租赁业务在流程上更加可控,更像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第二,将车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尽管模式更重,但是使用效率会更高;

第三,新能源车是未来市场,通过投入新能源车,可以建立与车厂的强联系,帮助导流,帮助提供精准营销的入口;

第四,新能源车保养维修成本低。

如何让分时租赁真正提高效率

那么,友友用车有什么优势,让这种看起来更“重”的模式有着更好的运行效率?李宇对此的解释是:“大数据”与“标准化”。基于,两年内对于用户画像的挖取,在友友用车的后台里已经能细致描摹出“在哪一范围内,用户的用车频次最高”。基于这样的数据资料,友友用车实现了“加油站”模式,在热门场景设置自己的“热点”。目前,北京城区已经有70个网点,投入车辆约300台。紧接着,继续利用数据,对用户还车习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从“A点取A点还”到“A点取B点还”的过程。而要实现异地还车,不仅要使网点之间达成“共识”,还要有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可供分析的海量的数据。

除了利用数据之外,友友用车还尽量“简化”和“标准化”服务流程。具体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简化流程,一般而言,在线下服务环节中,友友用车配置了两种人员,一种“充电员”,一种“巡检人员”。一般而言,一辆行驶里程为180公里的电动汽车一天仅需要充电1次,对于续航里程低于一定公里数的车,该车会自动下线,并由专人负责充电。其次,是标准化流程,对于用户取车、用车的环节,友友用车都将其标准化了,比如使用友友用车App来实现取车。所有用车环节,都是基于就近原则,并且按分钟计价。

几乎所有涉及C端的产品都逃不掉“风控难题”,面对让人头疼的用户,友友又是怎么做的?李宇向创业邦介绍道,“我们有两种方法,对接系统和行为监控。”当用户注册友友用车后,后台会自动将其对接到公安系统、并与银行、保险等黑名单进行对照,并且参照用户的芝麻信用值。其次,在用户有用车行为后,友友会在线监测他的驾驶习惯、违章情况等,从而剔除掉一些不良用户。

从8月31日准备转型到项目上线,友友用车用48天完成300辆新能源车的布局。李宇向创业邦表示,“友友目前正在积极的和各整车厂、电桩企业进行深度的沟通。友友可以帮助整车厂更多的宣传甚至销售;可以是充电桩企业迅速建桩并提高电桩的使用效率;而友友也可以通过合作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提升效率。而从整个分时租赁来看,用户得到了方便与实惠,大家选择使用分时租赁用车,个人对车的需求量会大幅下降;路上形式的总车辆数减少,拥堵会得到缓解;最重要的是环保。

来源:创业邦|http://www.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