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带火了一款心理社交App,我们和他家CEO聊了聊背后的故事

关注
原来还有社交App可以走心

情侣间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一起牵手走进电影院,你想看爱乐之城,而我想看刺客信条。

如果一款社交App让你成功约到一个妹子电影院见面,那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父母安排的相亲,如果让你们决定在餐厅吃饭细聊,其实彼此已经有了一定好感。然后重点来了,如果妹子想看文艺片,而你想看动作片;妹子口味清淡,而你无辣不欢……约会中一些小的不愉快可能会让两人的气氛变得尴尬。

用不说人话的表达方式翻译就是:用户在社交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可能因为某些细节上的不匹配而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社交App火了一个又一个,但我们身边通过社交App找到男女朋友的好像并不多。最近,邦哥注意到一款基于观念测试的社交App,出现在金星主持的《中国式相亲》上,其心理测试结果被嘉宾作为选择最终相亲对象的依据。

在男嘉宾的要求下,这款叫如故的App,被用来对三位女生进行观念测试,在父母、金星的建议都不相同的前提下,男嘉宾最终选择了在测试中跟自己匹配度最高的女生。

节目播出后,大波网友下载如故App,导致如故服务器直接被挤爆。邦哥发稿时,如故App在苹果App Store的搜索指数排到了第一。

邦哥采访到如故的创始人兼CEO Peter Wang,Peter谈到,自己早前用过不少社交App,大部分社交App都严重同质化,在看脸的世界里很难有走心的社交。甚至有不少微商借社交App进行相关推广。同时,互相关注的好友也很难有话题可以持续聊下去。

Peter因此有了从心理测试切入社交的想法。在项目初期,做产品出身的Peter一直有着顾虑:用户在注册后会不会没有耐心完成几十道心理测试题。如果心理测试题造成了用户的流失,那在产品层面就是行不通的。而在产品正式上线后,用户对心理测试题的完成率在98%以上,后期也达到了92%以上,可以看出用户对基于观念测试的社交是认可的。

Peter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如故最核心的优势其实是为测试观念匹配度而设计的算法。此前,一只美国出常青藤的博士团队,用一年的时间对接近1000对年轻情侣的真实案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三观测试题,可以从6大维度精准地分析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目前,这套测试已经经过了上万人的测试。

如故系统存在两套算法,为一位用户建模两套数据: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会喜欢什么样的人。用户在App中越活跃,对“观点广场”中的内容阅读得越多,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点击浏览、赞同、反对、评论等行为就能越精准地进行判断,同时根据用户距离、食物偏好、旅行轨迹等因素推荐更加匹配的用户。

如故目前正在尝试和一批内容创作者合作,来强化App的内容运营。优质且具有话题性的内容,不仅能帮算法更好地理解用户,同时也能提高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

在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匹配后,为了解决没有话题的尴尬,如故在会话界面加入了话题小卡片的功能。通过“最让你难忘的电影情节”“最近买的有趣东西”等话题,让用户之间的谈话不至于冷场。

去年10月,如故与新世相合作举办了“当1小时偶像剧女主角”活动,通过心理测试海选出9位与某偶像团体成员三观相符的女生,当时有2百万以上的网友围观了这9名女生与偶像在游乐园、甜品屋等不同场景下的互动,微博话题#生活不是偶像剧#阅读量超过1900万。

目前,如故App拥有超过百万的注册用户,日活达到10万。用户主要分布在国内一线城市,年龄多为20-30岁,且女性用户居多。

如故创始人Peter Wang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加入腾讯SNG事业群从事产品策划工作。如故的核心团队中,有前BAT产品技术人员,前投行及上市公司管理人员,以及常青藤名校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博士。

如故项目成立之后一直靠自有资金支撑产品开发以及团队运营。Peter表示暂不考虑进行融资,团队自筹的种子资金达到千万元级别。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