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院预测全球IT产业新格局:云计算登上舞台中央

云计算厂商的业务范畴已经从最初的基础设施领域,延伸到芯片、服务器与数据库领域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砺石商业评论,作者刘学辉


在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的“2020十大科技趋势”中提到,“随着云技术的深入发展,云已经远远超过IT基础设施的范畴,渐渐演变成所有IT技术创新的中心”。这个趋势预测在现实中正在大规模发生:以IBM、Oracle、EMC与英特尔为代表的传统IT巨头开始没落,以亚马逊、阿里云为代表的云计算厂商登上全球IT产业的舞台中央,它们开始取代传统IT巨头,成为驱动全球IT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1

《砺石商业评论》在研究全球商业案例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些行业由于替代性产品的出现,而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替代产品的核心特征是相较原有产品,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所以很快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对传统产品的全面替代。 例如数码相机对胶卷相机的颠覆,智能手机对数码相机的颠覆,都是因为后者较前者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更好的效果。目前,这种颠覆也正发生在全球IT领域。

上个世纪80年代到这个世纪初,企业的IT基础设施主要是由IBM小型机、Oracle商业数据库、EMC集中式存储与英特尔芯片等产品垄断。这些IT巨头的产品价格不仅昂贵,企业还需要为之匹配一支庞大的IT团队,来负责服务器、网络与存储等架构的搭建和日常运维,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云计算产业的出现。

率先推出云计算的是亚马逊与阿里巴巴两大电商巨头,这是因为电商企业在不同时段的交易量存在巨大差异,造成企业在交易高峰时往往算力不足,在交易低谷时的算力存在较大富余,这就推动二者开始尝试通过大规模分布式的技术架构,实现跨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和调度,也就是云计算的雏形。

在服务自身的同时,亚马逊与阿里巴巴还将这些计算能力通过网络开放给外部企业,这便有了AWS与阿里云的开端。云计算在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以业内通用的TCO标准(即总拥有成本)计算,使用云服务产品,可比使用传统IT设备节省一半以上的成本,稳定性有10倍以上提升。

更低的价格与更好的性能与安全性,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自己采购服务器等物理机设备的计划,而是转向采购云服务的形式,这推动IT基础设施层的云计算服务快速增长。

IDC报告显示,云计算在全球IT基础设施中占比已经超过50%,替代传统数据中心成为市场主导者。Gartner预计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在2020年还将实现17%的增长,达到2664亿美元。

2

2020年1月2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了“达摩院2020十大科技趋势”,主要围绕AI、芯片、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与量子计算等领域提出最新趋势,并预测多个领域将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

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判断是,“随着云技术的深入发展,云已经远远超过IT基础设施的范畴,渐渐演变成所有IT技术创新的中心”。达摩院的这个趋势预测,在现实中正在大规模发生。

当前在IT产业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高算力的需求场景出现井喷,另一方面是传统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正在失效,导致传统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的算力提升缓慢。为提升云服务的计算能力,亚马逊、阿里云等云计算厂商开始在芯片与服务器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侵入传统IT巨头的产品腹地。 在2018年AWS举行的re:Invent大会上,AWS发布了首款基于ARM架构的自研服务器芯片,2019年又推出了升级版的Graviton 2,比上一代快了20%。虽然ARM芯片比英特尔性能上要差一些,但前者更便宜,耗电更少。英特尔最强服务器芯片售价高达几千美元,但是ARM服务器芯片售价不足1000美元。 AWS自研服务器芯片的推出,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更低价的云服务,还帮助AWS降低了对英特尔、AMD服务器芯片的依赖。

阿里巴巴也于2018年9月成立了独立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2019年7月,平头哥先是发布了行业内性能最强V处理器玄铁910,8月发布了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无剑SoC平台,该平台涵盖CPU、GPU等领域,目的是降低企业的芯片设计门槛。在9月25日举行的2019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平头哥又重磅发布了为人工智能场景深度定制的含光800芯片。之前发布的玄铁和无剑分别是处理器IP和芯片设计平台,致力于帮助企业制造芯片,而含光芯片是阿里巴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成型的AI芯片。同时,阿里云在云端上线了基于含光800的AI云服务。 另外,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还发布了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架构,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5倍性能。业内把神龙称为过去五年云计算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它打破了物理机一定比云服务器性能好的神话,消除了虚拟化带来的性能损耗,云计算也从过去相对独立的“标准硬件+分布式系统软件”走向一个软硬件超融合的系统架构。 在芯片与服务器之外,数据库是云计算厂商另外一个发力的领域。在2018年的re:Invent大会上,AWS正式宣布放弃使用Oracle,并于今年10月,官方博客又发文透露亚马逊的消费者业务部已关闭最后的Oracle数据库,迁移正式完成。 2018年,阿里云也在国内率先发布了自研的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创新采用存储计算分离、软硬件一体化设计。今年3月,POLARDB还成为业内首个兼容Oracle的云原生数据库,大型企业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业务迁移,10TB数据备份只需要10分钟。 亚马逊与阿里云等云计算厂商布局芯片、服务器与数据库等传统巨头的核心产品领域,对传统IT巨头的业务带来直接冲击。例如,2019年5月,甲骨文在中国大范围裁减研发人员;2019年10月,IBM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连续5季度收入同比下滑;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EMC被戴尔收购,与戴尔的TO B业务重组为戴尔易安信;硬件芯片巨头英特尔也被迫宣布从“以PC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的战略转型.......

3

企业数字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在过去,企业数字化的核心手段是上线ERP、财务、人力资源与OA等管理软件,通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提升企业在运营侧的效率进而带来成本节约与利润提升。 但现在,企业只依靠运营侧的效率优化已经远远不够,还需要在营销与渠道等业务环节上进行模式创新,但由于模式创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企业的数字化系统能够更加快速敏捷地响应企业新业务模式变化,同时还能实现企业业务数据的实时在线共享,并被综合的分析应用,用数据驱动业务智能。但这都是在IOE为主的传统IT架构下的传统IT交付方式无法实现的,这就驱动了云计算厂商开始在云原生技术上的创新。

云原生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将企业IT应用和IT基础设施的部署变得更加敏捷,从而使企业能够用较低的技术成本享受到云的弹性和灵活性。目前这些技术的发展,几乎完全由云计算厂商主导。 根据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的最初定义,云原生主要包括:容器化封装+自动化管理+面向微服务。2018年,CNCF又更新了云原生的定义,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和声明式API加了进来。具体而言,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与Serverless是云原生技术的代表。 其中,容器技术被认为是云原生技术的基石。过去我们常以虚拟化作为云平台和与客户交互的界面,为企业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管理复杂度;容器的出现,在虚拟化的基础上向上封装了一层,逐步成为云平台和与客户交互的新界面之一,应用的构建、分发和交付得以在这个层面上实现标准化,大幅降低了企业IT实施和运维成本,提升了业务创新的效率。 由于多重优势,让容器技术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阿里巴巴从2011年便开始全面进行容器化,很早就实现了100%的容器化。基于容器化的统一调度、混合部署,让阿里巴巴在双11节省了75%的IT成本。Gartner报告显示,到2022年将有75%的全球化企业会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 除了容器技术,阿里巴巴还在内部全面推广和运用其它云原生技术,预计未来两年内,阿里巴巴的业务将100%以云原生的方式在公共云上运行。此外,在面向外部企业时,阿里云也已构建了较为丰富的云原生产品矩阵,覆盖8大类别共20余款产品,涉及底层基础设施、数据智能与分布式应用等。 除了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厂商也在云原生技术上大力布局。2019年6月,腾讯云发布了四款云原生技术产品,包括企业级容器服务平台TKE、容器服务网格、Serverless 2.0与一站式DevOps等。这些云原生技术产品已经在众多互联网业务、传统业务及政企业务等多种场景下进行过验证,可以帮助企业快速从传统架构迁移到云原生架构,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从零开始快速构建“为云而生”的应用。 此外,华为、京东与青云等其它涉足云计算领域的厂商,也相继推出了云原生产品。Gartner数据显示,到2020年,将有50%的传统老旧应用将被以云原生化的方式改造。

4

过去20年,全球IT产业的创新主要由IBM、Oracle、EMC与英特尔为代表的传统IT巨头主导,它们以挤药膏式的产品创新推动着全球IT产业的发展。 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云计算厂商的业务范畴已经从最初的基础设施领域,延伸到芯片、服务器与数据库领域,还整合了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与量子计算等最前沿的IT技术,同时又衍生了无服务器计算、云原生软件架构、软硬一体化设计与智能自动化运维等全新的技术模式。

这意味着,以亚马逊、阿里云为代表的云计算厂商正来到全球IT产业的舞台中央,它们已经代替过去的传统IT巨头,成为驱动全球IT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