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云综”的红与黑

因为疫情,从卫视开始,到视频平台再一次刮起“宅综风”。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犀牛娱乐,作者远木,编辑朴芳,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因为疫情,从卫视开始,到视频平台再一次刮起“宅综风”。

大部分明星被迫停下行程,与粉丝聊天,也是为了满足封闭时期下人们的社交欲,满足粉丝“干嘛呢”的好奇心。

于是,“宅”、“云”等为标签的综艺层出不穷,时长也根据节目内容类型各有差异,从1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健身、做饭,或是有主持人参与的,耗时更长,形式上也更接近于正常综艺;而一些个人版,比如音乐人的时长则普遍在20-40分钟左右,更像是基于短视频形式出发的微综艺。

一方面在当下,录制明星在疫情期间的状态,也是市场对内容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多库存由于是在疫情之前拍摄,一些场景与当下也有所脱节,不能播出但又不能让该有的综艺中断,此外为寻求流量与热度增长,也成了卫视以及视频平台之所以快速推出“云综艺”的原因。

从卫视到视频平台,五花八门的云综艺

率先“吃螃蟹”的湖南卫视就尝到了甜头。

从元宵晚会的“云观众”开始,又推出“云录制”的《天天向上》,之后,记录明星的云综艺《天天云时间》黄金档首播收视全国第一、《嘿!你在干嘛呢?》两期节目均获得全国网收视双网第一,节目中也有不少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比如#维嘉妈妈问宋威龙结婚#、#刘昊然在家写论文#等。

在云综艺潮流之中,视频平台也都相继布局,爱奇艺的“宅家”系列,优酷的“好好”系列,以及腾讯的“鹅宅好时光”等也都应运而生,最近,抖音也就势推出了“宅着DOU干嘛”的宅居log,邀请十位明星分享宅在家里的生活状态。

这其中,更容易出圈的,是节目能够呈现出具备大众热议体质的话题点,结合时下封闭期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更容易成为热点引发讨论。此外,综艺中如果出现“久违人物”,也同样是吸引热度的利器。

比如优酷推出的《好好吃饭》综艺中,就邀请了许久不公开露面的赵本山,还展现了东北特色的农村过年,对很多人也是一种新鲜感。

艺人进行的游戏类型也较多元,比如,男团R1SE全员之间的“真心话大冒险”、“云KTV”,也有明星自己的自娱自乐,比如胡文煊自己制作小圆盘游戏,在抽到下午茶选项之后,胡文煊则开始在粉丝面前切草莓、做饮品。

明星除了常见的唱歌跳舞之外,很多还要被迫在不熟悉的领域临时成为“博主”上线营业,比如艺人彭楚粤,就在云综艺中化身美妆博主,朱星杰和杨迪PK厨艺、关晓彤展示健身器材等等,当然,从弹幕反馈上看,明星还停留在跟粉丝自娱自乐的层面,形式上也更像记录生活的vlog集合。

从观感上看,除了一些需要移动性的场景能看出是明星自己手持之外,部分效果与普通综艺也并无太大差别,比如维嘉从开始就快递收到节目组的专业摄像机,而非使用自己的手机来拍摄;一些云综艺的主持人也有看起来更正规的录制背景墙,也并非“过于简陋”。

当然,云综艺也存在很多不足。从技术方面,在一些云现场也能看到会有微小事故发生,比如一些明星连不上麦,屏幕时有抖动不清晰等,相互间的互动会有延迟等。

其次,各大平台都瞄准“音乐”元素,也避免不了同质化,一些有音乐人参与的节目,表演内容与很多平台的云音乐节也比较雷同,由于不在专业录制现场,对音乐类内容的观看也会有很大影响。

由于,散漫、拖沓也是笔者在观看部分宅综艺之后的一些感受,由于很多交流是临时发挥、邀请的艺人互不熟悉,加上为打发时间的缘故,会出现明显的“尬聊”场面。

狂欢之后,云综艺的长期意义

云综艺算是一个新风口么?

严格意义上,其实不算。综合其推出的疫情背景、录制模式,更像是个被迫而生的内容产物。

而且这几年,卫视主持人跨界互联网录制也不鲜见,“艺人在家”云录制这种模式其实也不算新,最初在卫视综艺上,是为了解决部分艺人不能到达现场的遗憾,产生“云喊话”、“云祝福”、“云来电”等环节。

此后也有更多综艺开始加大“云”环节的比重,甚至将其作为一个系列播出,着力展现明星在节目之外的日常,比如如《奔跑吧兄弟》的衍生节目《跑男来了》,《中国好声音》的衍生节目《真声音》等。

这样的录制,多半是为了服务于节目嘉宾的八卦性、满足大众的窥私欲等,作为节目整体的辅助作用存在。

而因为这次疫情,云综艺则成为大众娱乐的主流项目,从目前推出的云综艺来看,云综艺也可谓结合了观察类综艺与垂类综艺、普通综艺与vlog的特点。

明星的家,不再是满足观众好奇的“暗箱”,而是变成正儿八经的“演播室”,成为节目的主要内容,某种程度上,这也代表着人们的关注点正在从人为预设的“抓马”效果,转而向更真实、更有人情温度的人物细节。

在云综艺的类型中,语言类节目可谓是重点,比如《令人心动的offer》里的人气实习生何运晨,就在《鹅宅好时光》的直播中分享自己的学习小技巧,既有“如何学习和工作”的话题高度,也有拍摄场景(宿舍)的接地气。

其次,对于艺人而言,才华优先于偶像人设,也是个好事,“云综艺”在去除一般综艺的冗余、扯皮环节之外,对优质内容也是个机会,它要求主持人精简话术、明星“开门见山”的展现才艺、特长。

毕竟,没有正规录制的背景、灯光衬托,明星的颜值、才华都是“朴素”呈现,也更容易打破“人设”一说,某种程度上也更接近于高度浓缩的真人秀,这同样也是这两年综艺市场延伸的一个方向,也被验证过价值。

比如去年在抖音上线的张艺兴的真人微综艺《归零》,就是以自拍视角真实记录张艺兴的日常,也获得不小的关注热度,从观众的反馈上,大多数人对这种模式也很认可,认为看到了张艺兴在舞台之外的另一面,在超乎很多人意料的同时,也让张艺兴获得了更多的自来水,也收获一批路转粉。

结合以上,云综艺由于时长、前期准备条件所限,不能完全体现垂直类综艺的专业性,但对于普通综艺而言,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对象,即,综艺能否根据演出嘉宾类型而灵活调整时长?传统综艺的冗杂、多余部分能否有所删减?如果要预设情节,能否进一步贴近弹幕里的观众呼声,在形式上更接地气?

也是这次因特殊情况而崛起的云综艺,带给行业的更多思考。

云综艺的背后,轻模式能否持久?

当然,无论是1个小时左右的直播式云综艺,还是只有数十分钟的vlog式云综艺,共同的特点,还在于轻。

没有繁重环节,不用布景、不用调试镜头,不设观众,随时开拍,以及弹幕形式的互动,相比传统演播厅录制,也让观众反馈来得更加及时。

其实形式简洁的轻综艺在近年来也是层出不穷。轻综艺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迎合长尾观众碎片化的观看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长视频平台对抖音快手的内容卡位战,力求在内容类型上的布局拓展。

但从过往一众平台推出的微综艺来看,并没有在市场激起过太大水花,也鲜有破圈的作品。由于没有过多剧本预设,现场大多靠明星艺人临时发挥,连容易引起热度的明星问答等微综艺也较为普通,相比更专业的竖屏短剧,比如辣目洋子等艺人的趣味抛梗,以及同类的访谈类深度综艺等,也更容易被淹没。

不过,优爱腾也一直未放弃过在轻综艺上的不断尝试,这次的“云综艺”可以算是一个案例。

由于疫情,以及创作方准确捕捉到市场的内容需求,让很多“云综艺”在这一次也算是破了圈,但毕竟,疫情总会过去,而催生下的云综艺,或有望在未来,与微综艺、竖屏短剧等一同,继续延伸综艺市场的内容生态。

首先,从营销层面上说,部分形式上接近于短视频的云综艺,具备商业变现价值,也能获得品牌青睐。QuestMobile报告显示,在2019年广告主社会化营销投放意向中,短视频的投放意向指数大幅提升,对于短视频化的部分综艺而言,也是一个利好。从目前观察来看,部分云综艺还有品牌冠名,在部分明星的带货PK直播中,也有品牌露出的机会。

而且,相比传统综艺,轻综艺的投入成本也更低,目前的轻综艺更看重粉丝性,节目看点也多半还在明星艺人身上,比如早先以鹿晗为主角的纪录片式互动综艺《你好,是鹿晗吗》,八集播放量高达1.6亿,这类私人定制的网红微纪录片,挖掘明星的趣味日常等,也容易在短期内获得流量增长。

不过,轻综艺对于深度化和碎片化的平衡,以及如何避免内容的同质化等问题,还需要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进化与创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本文(含图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