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心性,拉姆·查兰的模型

关注
感情比逻辑更强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慧云董事会(ID: izhihuiyun),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14年6月29日,杭州人民大会堂,2000多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企业家齐聚一堂。他们全部因为一个人感召而来,这个人就是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在现场的企业家眼中,稻盛和夫是“圣人”,不仅仅是因为他创办了两家500强公司——京瓷和KDDI,而且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写了十几本经营哲学的书籍,仅《活法》系列在中国就销售了近300万册。他还致力于推广他的经营哲学,创办了一个企业家学习组织——盛和塾,这个组织在全球有几万名会员,他们被称之为“塾生”。

活动由精选出来的塾生报告经营经历和心得,然后由稻盛和夫加以点评,最后由稻盛和夫做主题演讲。对于国内企业家对稻盛和夫的偶像化崇拜的行为,我并非完全认同,这也未必是稻盛和夫的本意。我期待这次论坛能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个论坛之前已经举办了一天,这天第一个演讲的人是大三湘茶油的创办人周新平。他出生在湖南农家,凭借个人奋斗成为一家跨国企业的中国区总裁,在他46岁那一年,他决定辞去之前的工作,回乡创业做原香茶油,在经历了许多创业挫折之后,他终于坚定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在做出最好最纯的山茶油的同时,帮助家乡父老致富,建立一个幸福企业。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说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说到动情处几度落泪哽咽,在场的企业家也被纷纷打动,我也被感动落泪。

整个论坛延续了这种风格。最后一个分享的企业家代表是来自重庆行知学校的创办人吴安鸣,她也是四十多岁辞去公职创业创办职业技校,在十多年时间里,她帮助一个个失足少年变成正常人,还收养了很多孤儿。她的演讲全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细节,现场响起了二十多次掌声,我也好几次被感动落泪。

这可能是我参加过的最感性的一次论坛。我参加过几百场各种风格的论坛,绝大多数都是在谈观念,讲故事的并不多,偶尔遇到几个讲故事的,也都是走励志路线的,我也不喜欢那种煽情风格。但这一次不一样,演讲者都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都是发自肺腑,没有一丝煽情的意味。

可能是因为我也在创业,他们经历过的那些困难、挣扎、坚持和感动我都正在亲历,因此更加容易被打动。感情比逻辑更强大,观念和逻辑不会打动我,但发乎真心的真实故事,足以打动我。

我不是一个容易被打动的人,以前甚至有些抗拒被打动,似乎这样有些被洗脑的意味。我曾经在大型跨国企业工作,接受过系统的商学院教育,在媒体工作期间,我也更多地和跨国公司高级管理者和管理学者打交道,长期的职业训练让我对各种理论和模型更有兴趣,相信一切商业都应该用理论去解释。对于感性和心灵的东西,我总认为这是一种不够成熟的表现,对于一些培训机构动不动就要把参与者搞得哭哭啼啼的做法,我更是发自己内心表示怀疑:这样做是不是要洗脑呢?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我第一次看稻盛和夫的《活法》时,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我当时想:稻盛和夫老先生自然非常成功,但通篇都是他亲身经历的那些故事,并没有给出一个系统性的模型,这样的故事对于中国企业家到底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对于一些中国企业家送给员工《活法》一书,让他们每天晨读,很多员工更认为有洗脑的嫌疑,我也觉得未必达到了真实的效果。其实,《活法》系列更主要是给企业经营者读的,如果经营者自己都做不到这些,凭什么让普通员工无私奉献呢?

真正看稻盛和夫的书籍有感觉是在我创业之后。创业以后,我突然发现我之前掌握的那些理论和模型失去了用处,这些理论和模型就像一把把“屠龙刀”,在解读大企业时如此犀利,但在自己开始创业时,这些“屠龙刀”并没有多少威力,反而限制了我的心智模式。

我开始意识到,现实世界并非总是逻辑可以解释的,需要用心坚持,努力提高心性,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有时候各种模型和理论会局限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强大的逻辑思维则可能反而会弱化一个人的心性。对创业者最大的考验不是来自于逻辑的推演,而是来自于心灵的修炼,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心灵比大脑的力量更加强大。

本周我还参加了两个领导力工作坊:一个是领越领导力,模型是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的经典之作《领导力》,一个是拉姆·查兰主讲企业家的核心能力和领导梯队建设,对于他们的模型我早已非常熟悉,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拉姆查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咨询大师

拉姆·查兰、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的优势在于模型和逻辑非常完美,而且很容易学习和落地,更加适合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稻盛和夫也有理论模型,比如他的成功方程式:成功=思维方式×热情×才能,这样的模型非常简单,但却能直指人心,引导行动,更加合适那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

这种比较不是要表明谁更优秀。稻盛和夫和拉姆·查兰都是非常卓越的经营哲学家,只不过他们的学习路径稍有不同: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来源于他经营企业的实践和反思,拉姆·查兰的经营哲学主要来自于他做高管顾问的经验和理论研究。

他们就像两位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选择的路径有些不同,一个选择了北坡,一个选择了南坡。他们一个强调大脑和逻辑,一个强调心灵和反思,都值得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拉姆·查兰的模型,修炼稻盛和夫的心性。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