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涨10倍,获7.56亿美元贷款,破产8年的柯达竟靠卖药复活|海外头条

关注
作为商业老古董,柯达有很好的制药基础。

编者按:

《海外头条》是创业邦推出的海外栏目,服务于广大创业人群,为他们提供专业、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海外讯息。

栏目通过分享优秀的行业热点文章,帮助创业者打开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场动向,掌握大企业背后的秘密。创业不应盲目,张开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风景。


还记得柯达吗?

20世纪,柯达凭借着胶卷和傻瓜相机统治全世界,很快又因为数码时代的到来几乎销声匿迹。

8月初,柯达的股票突然上涨超过1000%,这是由于美国政府向这家摄影技术先驱提供了7.56亿美元的贷款,用于生产仿制药的原料。

众所周知,许多药品都在中国和印度生产,但柯达被认为能够满足美国25%以上的药品需求。

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全力支持一家摄影行业的老古董开始卖药?

本文作者Toni Koraza认为,作为商业老古董,柯达有很好的制药基础。

文章来自medium网站《柯达为什么要卖药》(Why is Kodak Selling Drugs)

首先,作者介绍了柯达公司发展的历史。

1889年,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创立了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推出第一台柯达照相机,在市场上一炮而红。

进入20世纪,柯达发明了柯达克罗姆(Kodachrome)胶卷,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彩色胶片材料,傻瓜相机和胶卷使摄影大众化,每个人都可以拍照了。

之后,柯达主导了模拟胶片的生产,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1975年,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由柯达的相机工程师史蒂夫·沙逊(Steve Sasson)发明,当时投入了10亿美元进行相关研发。

但是柯达高管们出于担心核心业务胶卷受到影响,选择了放弃这次机会,也正是因为这样,错失了一个风口,一个时代。

数码相机出片快,操作简单,很快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柯达的市场份额被数码类竞争对手迅速蚕食。

到21世纪,佳能、索尼和尼康统治了数码市场。2012年,伊士曼柯达申请破产。

商场如战场,柯达想要迎头赶上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胶卷不再是主流,至少在相机行业,柯达没有生存下来。

很多人都在批评柯达没有在恰当的时候缩小原来的业务生产规模,及时转型。

但作者提到,事实上,柯达公司几乎不可能从胶卷技术中走回头路,向它所开创的数字时代转型。

当时,有人向首席执行官乔治·费希尔(George Fisher)建议缩小业务规模,专注于数字业务。

费希尔对提出建议的员工解释称,胶卷的生产需要38道工序, 这38个机器都在满负荷运转。

柯达没有办法关闭其中几个来慢慢缩减规模,它只能关闭整个部门,这个部门仍在为公司创造数十亿美元,要冒的险太大了。

所以,虽然柯达的高层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变化,也不能做什么来逃避悲惨的商业命运。

作者称,这就到了可以解释柯达与化学关系的时候。

最初,柯达公司的商业模式类似吉列的剃须刀和刀片,即相机并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利润实际来自胶卷。

顾客每次想用相机,都得重新买胶卷,胶卷是消耗品。

于是,柯达在一个世纪的胶卷技术生产中拥有了1600万英尺的制造业基地,1200英亩的生产单元以及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等等。

重要的是,第一批感光材料是通过混合化学物质和调整化学过程制成的,在胶片领域的创新使柯达在各种化学材料的生产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此前,美国把大多数关键的非专利药品成分的生产外包,经过新冠疫情危机,才意识到了医药健康的重要性。

美国开始对本土制造业查漏补缺,打算减少对印度和中国的依赖,同时创造就业岗位,柯达就在这个时刻迎来了商业复兴的苗头。

用于生产关键仿制药的化学物质正是柯达所了解的,重新启用设备生产仿制药就可能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为此,投资者正在推高股票价格,甚至在获得刺激贷款之前,柯达的市值已经接近10亿美元。

这一漫长而昂贵的化学过程原本毁掉了柯达,但现在却让这家公司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所在。

美国想要复活更多像柯达一样的“恐龙”公司,将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程度控制到它所能接受的程度。

目前还无法判断这一变化对药品实际价格的影响,但此举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大、最意想不到的商业转折之一。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