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亿债务暴雷,中国摩托车大王,到底做错了什么?

只有夕阳的技术,只有夕阳的企业,而没有夕阳的产业。

图片来源壹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谷仓创业观察,作者Leo,编辑慧慧、荣荣,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它创造了一个时代,如今却已被时代抛弃!

今年6月以来,网上就有消息称浙江吉利计划向重庆力帆注资,成为其最大股东,尽管吉利方面已多次否认此事,但这个传言背后,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力帆,这个曾经的中国摩托车大王,国内主要的民营车企之一。

近日,力帆股份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向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

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力帆总资产为182.93亿元,总负债157.1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93%。

作为一家A股上市企业,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若法院依法受理债权人对公司重整的申请,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如果力帆重整成功,那么公司的股权结构或将发生改变,如果司法重整失败,有可能被宣告破产,之后将被实施破产清算。

在今年5月底举行的力帆股东大会上,力帆创始人、力帆股份董事、实际控制人尹明善这样说:“一个企业永远都会有困难,不管有多么困难,一定要咬牙克服坚持。”

只是,机会还有吗?

一、28年民族品牌,垂垂老矣?

力帆早年的成功是有其必然性的。

20世纪90年代,摩托车成为国人的重要出行工具,而纵观全国,众多产销摩托车及摩托车配件的企业都在重庆,两大摩托车巨头嘉陵和建设就出自重庆,力帆也不例外。

1992年,54岁的尹明善靠着干出版赚到的第一桶金,创建了力帆的前身“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

当时,国内摩托车制造行业有一个大痛点,就是发动机。国产发动机价格贵但质量不行,有钱的大厂可以直接购买进口的发动机,而小厂只能选用国产的。尹明善看到了市场机会,果断出手,不顾家人反对,停下了让他赚了不少钱的图书出版业务,拿了20万元,开始投身于摩托车发动机的制造,在40平米的车间里,带着9个员工,喊出了“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摩托车发动机”这样的口号。

最初,轰达研究所走了一条捷径,靠购买大厂的发动机配件进行组装,然后出售,赚取中间的差价。很快轰达研究所便赚了一大笔钱,尹明善没有满足,他先后拿出50万元和100万元搞技术开发,当时创造了两个中国第一:全国第一个100毫升4冲程发动机,以及中国第一个100毫升电启动发动机。

自主研发发动机,让这个寂寂无名的小厂瞬间走红,发动机订单从全国各地飞向重庆,凭借100毫升型发动机,尹明善赚了1500万元。紧接着又凭借110毫升型发动机让利润突破1亿。

在一段时期内,国内一些知名的摩托车企业采用的都是轰达的发动机。

1997年,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更名为“重庆力帆实业有限公司”,并正式开始涉足摩托车整车制造,产品商标也在2000年完成了向“力帆”的过渡。那一年,62岁的尹明善以5.5亿元净资产跻身2000年福布斯50位中国富豪排行榜。

到2001年,力帆已经总计售出184万台摩托车发动机,销售收入超过38亿元,仅2001年当年的收入就有18亿元。仅仅9年时间,其已经在摩托车发动机领域成为世界第一,并且远销海外,成为国内摩托车企业首个出口创汇破1亿美元的企业,连续多年跻身中国500强企业。

力帆的风光,一部分来自于创始人对于市场趋势的把握,但更主要的原因源自于其通过研发和创新解决了当时的行业痛点,抢占了市场,所以力帆早年的成功是有其必然性的。

但是,现在力帆所呈现的状态却并不好。

自从2010年上市以来,力帆的营收实现了快速增长,并且在2013年首次突破了百亿营收,在2017年达到了最高的126亿,但从2018年开始快速下滑,到2019年已低于80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更是只有不到6亿元;扣非净利润处于连续下滑的状态,从2016年开始,扣非净利润已经开始为负值,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也断崖式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除2018年短暂转正,自2012年开始持续为负。

创立至今才28年,力帆已经老到跑不动了吗?力帆确实老了,但老的并不是它走过的岁月。

二、转型之痛!老车王,真“落后”

早年摩托车市场火热的时候,随处可见各大摩托车品牌的广告,近些年来,摩托车广告已经极少见到,或者可以说,摩托车已经渐渐从人们的主要交通出行工具当中淡出,四轮交通工具正在快速取代这种两轮交通工具。

作为摩托车时代的一方霸主,尹明善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他在对各种资料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一个这样的论断: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是400美元到1200美元的时候,是摩托车的黄金时代,1200美元之后,那么摩托车的销量就开始下降,被家用轿车取代。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是在2006年,当时中国的人均GDP大概是1000美元左右,尹明善认为,摩托车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完全结束。

但事实上,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国内的摩托车市场是在下滑的。

在2001年,李书福创立的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而尹明善也采取了行动。

2002年,力帆花6000多万元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力帆”汽车品牌诞生。

这一举动就和当年拿着20万元投身摩托车行业一样被视为疯狂之举,但疯狂程度显然远非当年可比,缺钱、缺技术、缺牌照等种种问题给力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直到2005年底,力帆才拿到了生产轿车的批文,2006年1月,力帆520轿车终于全球同步上市。

造车计划终于成行,无疑对于尹明善和力帆而言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并且在2007年,力帆已经进军新能源车领域。但事实上,造车于力帆而言,是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入行汽车至今十几年,从最初的力帆520,到现在力帆共推出各类汽车28款,根据汽车之家的数据显示,除去一款新能源汽车未售,其余已全部停售。

另外根据车主之家不完全统计数据,自2007年1月1日以来,力帆汽车的月销量开始快速增加,在2010年之后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汽车月销量大多时间可以维持在万辆左右,最多也曾接近过2.5万辆,在2015年,力帆汽车年销量还达到了12.8万辆。

但是自2016年1月以来,力帆汽车的销量开始快速下滑,在2017年还偶尔出现月销量过万的时候,但是到2018年,力帆汽车月销量大幅滑坡,多数时候多处于2000到3000辆之间,进入2019年之后每月的销量只有几百辆,10月之后,销量已不过百。

据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力帆传统乘用车销量下滑95.5%至887辆,新能源车销量下滑54.5%至460辆,无疑成为目前国内市场最最边缘的车企之一。

其实,与力帆同期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还有一家非常知名,就是众泰。在2003年,众泰汽车前身,浙江铁牛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应建仁买下了台湾的一个汽车生产线,众泰汽车诞生。

作为同一时期崛起的两家中国民营汽车厂商,力帆和众泰几乎也是同一时间爆了雷。在7月,众泰母公司铁牛集团被指已进入破产清算。

前些年,众泰汽车一度风头很劲,原因是众泰汽车产品“山寨”了很多名车、豪车。其实力帆汽车又何尝不是呢?

回望力帆的历史,从摩托车时代算起,力帆就已经多次陷入知识产权相关纠纷。

在本世纪初,即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不久,本田便与力帆产生了商标纠纷,原因是力帆原本使用的“轰达”商标拼音标识“HONGDA”与本田的“HONDA”只差一个字母,极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所以本田提出异议,最终导致力帆只获得了“轰达”汉字商标,而没有授予汉语拼音商标。

当然,这也反映了当时力帆无论是摩托车发动机还是摩托整车,都令同行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但在摩托车制造领域,力帆终究是有自己的技术的。

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之后,显然不能再按照摩托车时代的打法,并且在众多合资品牌挤压之下,没有突出的自主性,很难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力帆的第一款车520,是力帆自主设计的,配置高,价格便宜,性价比极高,尹明善自己也开,但一年下来,销量只有1万多台,而其它国产车,月销量上万台。在此之后,力帆改变了策略,成本低,见效快,和众泰如出一辙——抄袭热门车型

比如2009年的力帆320,抄袭的是Mini的一款车型,称得上是立竿见影,最多一个月卖了7000多辆。

尝到甜头的力帆紧接着又四处出击,抄宝马3系推出力帆620,福特S-Max推出轩朗,抄丰田汉兰达推出力帆X80,很多热门车型都成了力帆的抄袭对象。

产品线也紧跟热门,从轿车到MPV和SUV,都凑齐了。

但销量上就没有那么可观了,X80上市之后单月最高销量为 429 辆,同日上市的轩朗最高销量为 6654 辆,但很快便跌到了一千多辆。

同众泰一样,这样的做法确实省钱省力,但始终没有一个真正可识别的属于力帆自己的爆款车型,只靠模仿外观,没有核心技术,最终沦为“山寨车”之流,加之不断暴露的各种质量问题,力帆慢慢在汽车市场被人淡忘。

摩托车市场在逐年下滑,汽车业务无法跟上市场需求,力帆掉队成定局。

近几年不断有新势力加入的新能源车领域,力帆也很早便涉足。在2007年,国家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注入管理规则》,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也大,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力帆开始涉足新能源车。

但问题是相同的,力帆还在走老路,仅仅是在力帆320燃油版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更重要的是质量问题。2016年,因为新能源车电池标识不符合规定,力帆被纳入财政部公布的“骗补”企业名单,涉及补贴金额高达1.14亿元,不仅被处罚款,就连相应型号的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也被取消。

在2020年4月,更上演了一出力帆被旗下共享汽车子公司“盼达汽车”发起仲裁的戏码,被索赔高达7.98亿元。原因是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盼达从力帆购买了近万台新能源汽车,但是在运营过程中,车辆却出现电池严重衰减、设计缺陷等严重质量问题,大部分车辆出现故障,需长期维修,甚至无法运营。

类似于车辆质量相关的诉讼(仲裁),据力帆方面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6月18日已达392件,涉及金额29.06亿元。

而力帆的债务问题,在2018年已经曝出。2018年8月,曾发生过供应商围堵力帆公司大门要账的事件。当时,据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做出的《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力帆股份控股股东力帆控股的全部对外债务高达278.6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达到227.18亿元,长期债务51.45亿元。

为了自救,力帆频繁出售资产。2018年力帆股份将旗下重庆力帆汽车以6.5亿元出售给理想汽车的制造公司“车和家”;2019年,搬迁乘用车生产基地,获得33亿元补偿款。自2018年1月开始,更是进行过16次以上的股权解押和质押操作。还曾因为低价抛售汽车遭经销商维权。

即便如此,依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在2019年5月曾被曝生产线停产、拖欠员工工资。

终于,82岁的尹明善重新出山了,还让孙女走向台前。但诸多问题压身,力帆的现状确实难以翻转。尹明善的造车梦或许就此破碎,即便真如传言所说,由吉利收购力帆的汽车板块,只保留摩托车业务,后续的发展方向依然不明朗。

三、洗牌必然提速,老车企如何“返老还童”?

尹明善常说一句话:只有夕阳的技术,只有夕阳的企业,而没有夕阳的产业。

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但在今天,似乎需要重新认识“产业”。

真正的产业升级、革命已经开始,相较于传统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链条,打败传统汽车厂商的,并不是某家传统厂商,而是造车新势力,美国的特斯拉,虽然销量仅有丰田的4%,但其市值却已经超过大众、丰田和本田的总和,中国的蔚来、理想、小鹏也都在重新定义汽车生产制造,而有着上百年沉淀的传统汽车制造厂商们在面对这场变革时,其实并不太容易转变。

加之各国关于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部署,传统汽车制造产业,已是夕阳产业。

力帆造车的不足,在于战略性错误,而造新能源汽车,并不完全像尹明善所说的那样,“起了大早,赶个晚集”。

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力帆并没有为自己打下一个好的品牌基础,而在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也并没有做好从头开始的准备。

特斯拉虽然越亏越多,每年都在大量烧钱,但其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每年的销量都在快速增加,在2019年已经实现全球超过30万辆的销量。成立于2014年的蔚来在2019年也售出超过2万辆车,如今交付量还在快速增加;理想、小鹏也都在快速增长。

同样是在上世纪90年代起步的比亚迪,则一直把自主研发、设计作为核心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所以才能够不断推出受市场认可的爆款车型,并连续多年斩获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

从一开始就选择走了捷径的力帆,包括众泰,终究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力,要翻身很难,更不用说“返老还童”。

四、写在最后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经这样说,未来80%以上的车企品牌将被淘汰。原因在于中国汽车市场上,无论是传统汽车领域还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太多,在很多省份都有汽车品牌,几乎所有省份都有汽车生产工厂。

但很多品牌其实早已边缘化,处于淘汰边缘,包括一些老牌车企。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它们跟进的速度太慢,太落后,被边缘化并最终被淘汰将是必然的趋势。

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晋品牌也有很多,虽然市场回应很积极,但有多少品牌能够成为主流,实属未知,所谓的情怀和梦想,也被李书福炮轰为“不是在造车,而是在圈钱”。

返老还童不现实,因为即便是众多全球知名的老牌车企,也都是依靠不断的自我提升来保持品牌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避免被不断加速变化的市场边缘化,因为商场角逐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而真正处于角逐中心的,是产品,因为最终在市场上呈现给消费者的,是产品。

参考资料:

1.华夏时报,唏嘘!重庆力帆控股申请司法重整

2.金融界,力帆濒临破产,昔日“摩托车大王”倒在了造车梦的路上

3.小李车评李建,未来十年80%的车企将被淘汰,李书福的话是不是危言耸听?

4.苏鹏,力帆负债累累面临破产,创始人95后孙女临危受命能否助其走出困局?

5.新浪财经,重庆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6.扉旅汽车,力帆股份涨停,难逆挣扎无果定局

7.界面新闻,力帆控股破产,被抛弃的摩托车之王

8.数字财经智库,6.5亿,重庆力帆汽车卖了!每年亏损亿元,月销量不足1万辆

9.重庆商报,力帆破产!汽车月均销量不足60 重庆首富暮年悲凉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