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大片”改变了什么?

更多时候,中国式大片的出现,是由时代和观众决定的,而电影人在今后的角色会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把脉者,去听析每个时代的的声音。

编者按:本文来自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吕世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八佰》重新卖到30亿+,是以又一次特殊的方式来演绎“中国式大片”的奇迹。这次《八佰》能在重压之下再次取得成功,已经证明“中国式大片”走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不可否认,中国内地对疫情的有效防控是《八佰》取得成功的基础,也同样不可否认,《八佰》内在的优秀品质和高规格制片成色,是他获得更多观众青睐的最重要原因。

从《寻龙诀》《战狼2》《红海行动》到《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以及《八佰》,中国式大片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太多“奇迹时刻”,

我们之前就聊过,中国电影苦“造中国式大片”久矣,也并不是每一部高成本、明星阵容、大特效就能造就成功的“中国式大片”的,那么“中国式大片”究竟靠什么崛起?未来,他会以怎么样的形态继续蜕变呢?对于更多的从业者来说,他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式大片,中国电影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位和父亲一同看过《八佰》的小观众好奇的问爸爸,“片中后来的那些战士如何了,我们最后是不是战败了。”

他的父亲回答到,“影片中的战争(淞沪会战)我们的确失败了,但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和无数人说过的一样,《八佰》的内外都会映衬到银幕之外,他的经历也会被很多人用不同方式的解读。中国式大片的问世对于观众、一代人,都是有指导下、方向性的重大意义的。

《八佰》所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和成功,更多也是中国电影的成功,特别是在疫情后的复工初期,能用如此一部高规格的影片再次证明中国式大片的吸引力,其意义远大于影片本身。

但对于绝大多数从业者而言,《八佰》的出现不仅仅是挽救了当前低迷的市场,更多因为他的出现,让所有人可以看到内地电影市场有希望在短期恢复,这对于后续工作的展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复工的最初,已经不断有传言《八佰》会是复工后第一部国产大片,但从业内外普遍的认知来看,基于《八佰》高昂的成本和其他多种原因,这个传言一直被大家所忽略。但事实证明,振兴和恢复内地市场的,必须也只能是“中国式大片”。

想必一些朋友看到《八佰》后,不难想起来多年前同样由华谊兄弟拍摄的《一九四二》和更早的《集结号》,不同的是《集结号》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成功,《一九四二》有很过硬的制作水准,但并没有取得票房的成功。

但“中国式大片”的脚步没有停止,在市场逐步走向扩容并成熟后,我们的观众也有了一定的观影基础和更强的接受能力,如果说像《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只是牛刀小试,那么到了《战狼2》和《红海行动》,我们是在有五万块银幕的基础上,并在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才会有如此大的成功。

仍然会有人说这些不就是“打打鸡血,宣扬爱国主义吗”,问题在于即便没有这些影片,在中国电影长久的发展历史中,从来都不缺乏“打打鸡血,宣扬爱国主义”的影片,但他正是符合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及内容格局,他的成功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种热情,而是要依赖更多的元素加持。

中国式大片持续丰富

纯商业&国家队&真实事件改编共进

如果大家拿出中美电影票房较高的影片做对比,其实是不难发现不同,中国电影的类型和内容会更丰富一些,而美国目前本土票房排名较高的影片则更多集中在动画片和超级英雄科幻影片。

在工业化和全球化方面,中国电影还是和美国电影有很大的区别。但两国相类似的地方是都要为很大体量的观众来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最近十余年电影市场增长较快,并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

拿中美两国对比看起来有点不着边际和缺乏可比性,但恰好能够清晰的看出我们最近几年快速的成长速度以及中国式大片的成长轨迹,同样多类型也要比美国做的更好些,而且我们排名靠前的影片也都是近五年内出品。

多类型化的变化让我们的市场在未来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机遇,这也表明不仅仅是国家队模式用“举国体制”拍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可以取得成功,同样像完全市场化的“唐探系列”影片、彩条屋神话宇宙系列,都会有不错的市场和空间。

之所以这样说,其意义在于仅依靠国家队模式和政策风向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影片的拍摄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有优势和资金的保障,但对于更多有志于进入到电影行业的资金反而是有壁垒的。

我们都知道,希望让一个行业进步和取得更多的空间,外部方面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能缺乏的,因此纯粹市场化运作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前提是要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既可以在相关部门那里通行无阻,也会在未来市场方面获得更多普通民众的支持,这两点仍然是缺一不可的。

所以,更多题材的拓宽,是目前中国式大片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除了国家队模式和商业化程度更高的影片之外,像《我不是药神》《中国机长》这种以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改编的商业大制作影片,也是当下纯粹的“中国式大片”。别看《我不是药神》的投资在内地TOP10中属于非常低的,但他仍然要远高于很多中低成本影片,在影片的商业制作工业流程上,也遵守了大片的规格和步调。

不久前,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很明确的指出了各个行业部门、包括在财政金融和人才培养上的支持,这对于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科幻电影这片蓝海毫无疑问是最大利好消息。

当然,这次《八佰》的成功不对于整个电影产业,对于中国战争电影的未来也起到强烈的作用。我们终于不用打鸡血了,我们也可以在战争表现非高大上,非高伟光的角色了,去探讨一下平常人更容易关心的人性,这些年我们少通过战争电影去谈及和触碰。

这对于后续很多“中国式大片”,例如《我和我的家乡》《夺冠》《紧急救援》,有强烈的示范效益。

时代和观众决定“中国式大片”

其实,很多原创国产电影都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影片破纪录式的成功其实都是意外的。但这一切也都基于之前所说的,市场的基础已经形成、观众对于我国的国力的认知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民众的情绪可以和电影更有效的结合并释放。

虽然大部分观众看电影是图个乐,但如果观众是带着某种预期去看电影,则会对电影的口碑散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不过口碑的好坏要依据影片的制作水准和是否达到预期为基础。

《八佰》在真正进入到筹拍阶段就获得了行业内部的高度关注,观众层面也几乎同理,熟悉历史的影迷自然知道“苏沪会战”和“四行仓库”的意义之所以,也都清楚的知道在过往历史中,内地对于抗战题材影片的种种问题和壁垒,这些都增加了影片本身的吸引力。

和《八佰》相同,看起来中国观众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度并不高,但这更多的原因是因为长久以来的IP延伸的缺失和断层,中国科幻作品一直到2019年才有起色,但美国科幻作品转化到电影从上个世纪六七十电影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足足落后了五十年。

但当刘慈欣因《三体》而获得雨果奖之后,科幻小说才有向外破圈的可能性。毕竟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作为一种海外产品认知度更高的产品,获得顶级奖项可能或获得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而这一切也为之后《流浪地球》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更多时候,中国式大片的出现,是由时代和观众决定的,而电影人在今后的角色会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把脉者,去听析每个时代的的声音。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