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是创业邦推出的干货类栏目,旨在服务于繁忙都市下的互联网人、创投人士、企业家,成为碎片化时代的充电站。
作者丨田甜
编辑丨雨乔
原则是什么?
“我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原则是根本性的真理,它构成了行动的基础,通过行动让你实现生命中的愿望。原则可以不断地被应用于类似的情况,以帮助你实现目标。”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如此诠释。书名抽象极简至此,书一出炉,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关注。《原则》在美国亚马逊商业畅销书排行榜排名第一。在中国创投圈、金融圈,《原则》几乎是人手一本。
除了书本身的价值,如此关注度与瑞·达利欧及桥水基金的光环分不开。瑞·达利欧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26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内创办了桥水,如今桥水管理的资金超过1500亿美元,为客户赚取的收益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瑞·达利欧本人也被投资界知名刊物CIO称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在瑞·达利欧看来,桥水的成功正是源自他所奉行的原则。难能可贵的是,《原则》并不是贩卖成功学的书籍。
瑞·达利欧自称是个“愚人”,相对于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真正知道的并没有多少,因此他不可避免地犯了很多错误。在花了很多时间反省错误之后,他总结出了其中的原则,知道今后在无知的情况下应当怎么做,以免再犯同类型的错误,于是就有了瑞·达利欧所遵照的原则及《原则》一书。
这本大部头的书中文版近600页,讲述了大大小小500多条原则。在表述上,《原则》注重干货和内在逻辑,毫不拖泥带水。
有工作阅历的人士阅读《原则》,应当会有所共鸣。如果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发现自己的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反馈与进化,这是瑞·达利欧希望本书所达到目的。
瑞·达利欧的“原则”
《原则》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瑞·达利欧的经历。很大篇幅是在叙述他的失败经历。“正是这些经历引导我发现了那些指导我进行决策的原则。”
这部分内容没有阐述任何一条具体原则,价值在于,与后两部分的具体原则相对照,便于读者理解所描述的原则的来由与内在逻辑。这部分内容是原则诞生的现实基础,读者可以据此判断书中的原则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自身和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
第二部分是瑞·达利欧的生活原则。瑞·达利欧认为,这部分是本书的真正核心,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几乎所有事情。
第三部分是桥水的工作原则。工作原则以生活原则为基础,或者说是生活原则在组织层面的映射,但由于组织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的力量,在瑞·达利欧看来,工作原则比生活原则更重要。
瑞·达利欧认为,为了拥有最好的生活,你必须知道你想要什么,事实是什么,面对事实,你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你要保持谦逊和心胸开阔,以便你能动用自己的最佳思维。
瑞·达利欧在书中提供了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共分为5步:第一,设定目标;第二,找到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第三,诊断问题;第四,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五,执行方案要求的各项任务。
不过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你一定会经历痛苦的失败。你必须做到头脑极度开放,在失败中进化,一直向上持续改善。
这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点障碍,我们天生希望他人认为我们有能力,我们以主观的视角看待事物,并且认为事实本就如此。在这里,瑞·达利欧提出了一种解药——保持头脑极度开放,深刻理解他人的视角。“你周围的人,你与他们的互动方式,都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工作原则方面,桥水基金遵从创意择优。桥水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和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视为目标,以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作为途径,以可信度加权的决策方式处理不同意见,最终确保最优的想法脱颖而出。
为了让创意发挥作用,在组织内,每一名伙伴需要坦陈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以便大家公开讨论;需要理性地表达分歧,拓展思路,以便让创意择优来处理不同意见,形成最优的集体决策。
所以在桥水,背后议论他人是被禁止的。如果开会时谈到某位同事,他当时不在场,就必须把会议录音发给对方;员工之间公开的互相评价和批评是家常便饭;各种商业决策,除非涉及个人隐私和影响到公司利益,就会对全员开诚布公。
桥水的文化不乏批评声,有人认为桥水的文化“太过注重人的缺点和错误,抓住细枝末节不妨,磨损员工自信”。在达利欧看来,桥水的原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决策机制,桥水组织仿佛一台经过调试的机器,运转平稳,日后发生的一切,大多不过是旧事重演。
“我希望桥水更像一个家族企业,家庭成员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出局。”瑞·达利欧写道。
原则的诞生
瑞·达利欧对原则的信奉及对具体原则的遵照并非天生如此。比如瑞·达利欧坚持“极度开放的头脑”,不过曾经,瑞·达利欧是个性格桀骜甚至“自以为是”的人。
瑞·达利欧年轻时正值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彼时,美国国内的普遍情绪是豪情万丈、鼓舞人心的。那个时代深刻影响了史蒂夫·乔布斯,一个让瑞·达利欧敬仰并惺惺相惜的人,“我们所处的时代教会我们质疑传统的方式。”
自哈佛商学院毕业后,瑞·达利欧加入多米尼克证券公司做大宗商品业务主管,后来又跳槽到希尔森证券公司负责期货对冲业务。瑞·达利欧在书中回忆,他喜欢这份工作和他的同事,但自己和希尔森公司格格不入。
他和部门老板发生争执,在老板脸上打了一拳。在一场年度大会上,他雇了一名脱衣舞女,让她在自己演讲时脱掉外衣。结果是,他被解雇了。于是在1975年,瑞·达利欧创办了桥水。
桥水在初创期曾遭遇重创,这造成瑞·达利欧人生中的重大转轨。
1982年,瑞·达利欧预见到几个国家将对美国债务违约。在向国会作证时,瑞·达利欧坚称违约带来的经济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没有料到,美联储降息引发了市场的火爆行情,之后美国经济开始腾飞。
这一严重错误让瑞·达利欧赔光了之前积累的所有资本,桥水开始发不起工资,不得不遣散所有员工,瑞·达利欧向父亲借了4000美元维持生活。
“我发现之前的我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笨蛋,顽固地坚信一个大错特错的观点。”瑞·达利欧在书中反思,“如果我不想带着再次遭遇重大挫折的高概率继续前行的话,我就必须客观地看待自己,并做出改变。”
失败让瑞·达利欧变得谦逊,他正需要谦逊来平衡他的进攻性。他学到了一种很好的恐惧犯错的意识,他的思维定势从认为“我是对的”变成了“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瑞·达利欧自此学会了保持开明的心态,允许其他人指出他可能疏忽的东西。他的目标是让自己正确,至于正确答案是否来自自身,这不重要。
对于犯错,瑞·达利欧倡导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回桥水交易部负责人忘记为客户执行交易,发现时已经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瑞·达利欧没有开除这名负责人,以此表明公司不接受犯错,事情尘埃落定后,桥水设立了“问题日志”,记录发生的错误和不良后果,以便追根溯源,系统地解决问题。
瑞·达利欧在书中解释:如果你无法容忍犯错,你就不会成长,也会使你自己和周围的人很难受,你的工作环境就会充盈着很多流言蜚语和恶语中伤,而不是健康、诚恳的对真相的追寻。
可以说,瑞·达利欧的原则正是从一次次失败中建立和修正的。他把失败分为“正确地失败”与“错误地失败”,“正确地失败”让你在经历痛苦的失败过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训,从而避免“错误地失败”,即因为失败而被踢出局。
犯错,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出新的原则,最终成功,这正是瑞·达利欧做事的方式。
人生的进阶
桥水原则的公开是个不容易做出的决定。
桥水无疑是成功的。但瑞·达利欧更强调务实,由于成功而获得巨大关注未必是件好事,澳大利亚人称此为“高罂粟综合征”,田地里最高的罂粟是最有可能被摘头的。
正因为桥水文化的独特性,桥水在获得成功后,有媒体耸人听闻地称桥水为“异端组织”,这显然不利于桥水招募人才。
2010年底,瑞·达利欧决定公开桥水的原则,初衷是让外界了解桥水真实的运行状况及背后的逻辑。这些原则被放到网上,超过300万人下载,有人甚至自费翻译成自己国家的语言,瑞·达利欧也收到了大量感谢信。
因为桥水巨大的成功和部分人受益于原则,将原则以书籍形式公开出版,对于瑞·达利欧也有了在更大范围内回馈社会之义。
不过,瑞·达利欧仍在书中善意提醒:我不希望你们盲目地遵循这些原则,相反,我希望你们质疑我的每一句话,从我的原则中精挑细选,以便找出你的原则。
瑞·达利欧与中国渊源深厚。三十年前,中国方面曾邀请瑞·达利欧帮助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了解金融市场,瑞·达利欧得以接触到中国和中国人,并见证了此后3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如今,对于年过七旬的瑞·达利欧来说,赢得更多战斗、取得更多回报已经不是最让他兴奋的事,他更加关注如何把经验传授给他人,《原则》可谓其中之一,“当其他人不再依赖我们、我们不必再工作时,我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生活了。”
届时,瑞·达利欧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公益慈善,把捐助视为投资,确保这些钱能够产生高慈善回报,这件事并不比纯商业投资与获得商业回报更容易。
附:瑞·达利欧工作原则
一个机构就像一部机器,主要由两组部件构成:文化和人。
严厉之爱有助于成就优异的工作业绩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基于可信度加权的创意择优是实现有效决策的最佳模式。
让热情与工作合二为一,并与志同道合者倾力推进。
1.相信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
2.做有意义的工作,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3.打造允许犯错,但不容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
4.求取共识并坚持
5.做决策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
6.知道如何超越分歧
7.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
8.要用对人,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
9.持续培训、测试、评估和调配员工
10.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并实现目标
11.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
12.诊断问题,探究根源
13.改进机器,解决问题
14.按既定计划行事
15.运用工具和行为准则工作
16.千万别忽视了公司治理
顺风时赚钱,逆风时学习!投资自己,保持成长!
创业邦资深原创团队出品,更多CEO“充电”书单,扫码立即获得!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