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创业的“创三代”拿下过亿融资,她为何敢闯“无人区”?丨寻找创业邦100

女性创业者是一个既平凡,又独特的群体。

图片







女性创业者是一个既平凡,又独特的群体。




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创业路上的艰辛,对个人追求的向往……这些困难不只属于女性,但对于女性,特别是女性创业者来说,又具有独特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女性创业者,正在用她们独特的思维视角,参与并塑造着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时代。






作者|高嵩


编辑|刘岩

图源|受访者提供






我一度是挺害怕创业的。”

这是心擎医疗创始人徐博翎,和创业邦聊起创业时的开场白。

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女性创业者,心擎医疗是徐博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她创业时间不长,但对于创业的酸甜苦辣,她内心却有超过同龄人的深入体会

2021年1月11日,心擎医疗宣布完成规模超亿元的B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苏高新创投跟投,老股东国仟创投、安吉云朔、泰煜投资继续支持。几乎同时,心擎医疗耗费三年自主研发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推入临床试验,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

心擎医疗已经长成创新“独角兽”,但3年前,徐博翎下决定创立心擎医疗,并不容易。




对她而言,这不止需要克服在医疗器械创新前沿创业的各种现实风险和困难,更需要解开自己长久以来“畏惧创业”的心结

图片

但凡有选择,我不会创业

“我祖父、爷爷就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但并不成功。父亲大学毕业后,因为父辈的创业经历背负了欠债,也选择创业,但一路上跌跌撞撞。”徐博翎说到,“从我幼稚园起,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像云霄飞车。最穷时,爸爸口袋空空没有现金,只能找可以刷信用卡的餐厅度过一餐。

“创三代”的身份,让徐博翎比同龄人更早尝到创业的酸甜苦辣。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徐博翎的父亲把自己的事业从中国台湾转移到中国大陆。随之,从初中起,徐博翎的寒暑假都是在上海、苏州度过的。

但不是来游玩的,是到爸爸的工厂打工。”徐博翎强调父亲管理很严格,自己也得从基层做起,能够切身体会创业的不易。

也因此,她坦言,“但凡有选择,我不会创业”。

与父辈们不同,徐博翎一度一头扎进实验室,沉浸在科学研究中。大学毕业后,她前往美国、英国、德国,继续留学深造,先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博士。

图片

实验室中的徐博翎 图片来源:受访者

2013年,徐博翎回国受聘全职担任苏州大学教授、人工器官研究所副所长,从事人工心脏系统设计及生机电系统生理学研究。

在充斥着男性主导的全球医疗器械创新科研前沿,徐博翎用努力和智慧,为中国赢得了一席之地:2014年,因在辅助循环领域取得的优秀成绩,徐博翎获得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美国人工脏器协会(ASAIO)颁发的“诺斯(Nose)国际奖学金”,她是10年来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2019年,徐博翎成为国际机械循环辅助协会(ISMCS)成立近30年来的首位中国委员(Board Member)

但对于徐博翎而言,光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式做研究并不足够。




医学的本质是救死扶伤,她迫切希望能实实在在解决急重症病人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这种信念,最终驱使她走出实验室,重新有了创业的念头。

图片

“跟他拼了!”





图片




彼时,全球唯一一款进入临床并获得FDA批准上市的体外人工心脏来自于Abbott旗下的CentriMag产品,徐博翎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多次听到临床专家议论这款体外人工心脏对于患者的好处,但遗憾于国内没有自主研发的同类产品。

随着中国医疗市场逐渐成熟,对于体外人工心脏这样高度创新的医疗器械的需求越发突出,徐博翎在过程中看到了机会。

凭借多年科研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徐博翎决定创立心擎医疗,自主研发一款真正属于中国的体外人工心脏,打破外资对于这款创新医疗器械的垄断局面

从零开始,做一款技术壁垒极高的体外人工心脏,心擎医疗创业之路并不容易。徐博翎研发的第一款磁悬浮人工心脏刚做出来时,就是“浮不起来,不仅不浮还不转”,工程师团队耗费了大量智慧才使得它能够真正正常运转。

图片

为实验献生的实验羊“牛迪”的成功后继者羊 图片来源:受访者

在动物试验阶段,试验羊“牛迪”通过手术成功安装了体外人工心脏,但因为不慎一脚踩到血管,把血管从身体里面拔出来了,失血过多,没多久就死掉了。“团队当中,好多人当场就哭了。”但问题发生之后,徐博翎还是顶住了压力,带领团队把动物实验整体护理方案重新做了完善

特殊的“创三代”经历,虽然让徐博翎对创业保持谨慎的态度,但也锻炼她有了一颗应对困难时的“强心脏”。




图片

“跟他拼了”的书法 图片来源:受访者

在徐博翎的办公室,墙上显眼位置挂着一幅书法,上面写了一段自励的话“跟他拼了!”,这是徐博翎不断提起的口头禅,而徐博翎每天也抱着和创新研发困难拼了的心态不断前进。

图片

救第一个中国病人

对徐博翎而言,研发出一款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不单只是在科学上冲刺,更是实践自己治病救人的信念。

心脏如同生命的发电机,是最为核心的人体器官。对于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而言,安装体外人工心脏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急救和治疗手段,能提高患者 50%的存活率,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参考美国的经验,体外人工心脏也是更经济的治疗方式

事实上,心擎医疗所研发的磁悬浮体外心脏并不只是海外版的“平价替代”,而是Me-Better的升级版

图片

心擎医疗研发的磁悬浮体外人工心脏 图片来源:受访者

“无论是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整机系统的便携性上,我们都做到了国际知名的水平。我们还在不断迭代自己的技术水平,让我们的体外人工心脏能在更灵活的急救场景下发挥作用,比如救护车上。作为创业者,我们都奔着打败今天的自己的精神不断在战斗。”徐博翎说到,“中国需要有自主研发的体外人工心脏。”




图片

目前,心擎医疗研发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之外,心擎医疗还在不断扩充急重症医疗器械产品管线,介入式人工心脏、因新冠疫情而备受关注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我们的短期目标是,救活第一个中国病人。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救更多病人。我想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会是看到第一个我们救回的病人重获健康,和家人团聚的时刻,我们会为这样时刻的到来不断努力。”徐博翎说到。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