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预算失控?需要改变这四个习惯

如何做到预算控制,是控制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企业如今都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是真正要取得成效,还需要有四个习惯的改变。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ai),作者陈春花,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如何做到预算控制,是控制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企业如今都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是真正要取得成效,还需要有四个习惯的改变。

01 思维习惯的改变

要做有效的预算控制管理,首先第一点应该是思维习惯的改变,就是不要把预设的目标和计划,特别是预算看成是一个财务的工作,也不要把预算看成是一个编制的工作,预算其实最重要的是你的思维习惯。

预算设计目标不是用已完成的数据做起点,而是要以战略为起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控制管理就无法达成。因为你的预算不以战略目标为起点,这本身已经和目标产生偏差。

预算的起点是战略,它与环境没有关系,与行情没有关系,与你的历史没有关系。与什么有关系?与目标有关系。思维习惯的改变就是预算与去年没关系,与今年没关系,与市场也没关系,是与你的梦想,也就是战略目标有关系,所以叫“预则立”。

这是第一个改变——思维改变。

02 行为习惯的改变

在不断观察企业的一些管理习惯过程中,发现有三个行为习惯很有意思。

第一个行为习惯是注重看历史,总是评估自己与去年比增长了多少,如果按照优秀企业的案例来看,这是不对的。正确的习惯是: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比较,与竞争力基准去比较,不是与自己去年所做的结果比较。行为第一个改变,就是不要与自己的过去比,要与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比较,与行业平均水平去比较。

第二个有意思的行为习惯是:大家不习惯去找实际数据与目标和计划之间的关联。正确的习惯是确定实际数据与目标和计划之间的关联,如果不知道实际情况与设定目标与计划之间的关联,又如何保证计划与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呢?所以你就要很清楚地知道,你在做什么?如果要市场占有率增长,核心关键要素是什么?知道这些之后,行为就会跟着变,当这样变的时候,你就会很清楚地知道预算、考核是拿来干什么的。

第三个行为习惯是非常关键的,不会做全面预算管理。正确的习惯是,一定要让资源放在产生价值的地方去,放在实现计划与目标的方向上去。换句话说,不产生价值的地方,不与目标与计划相关的地方,不应该给资源,只有这样预算才是有用的。能产生效益的时候才动用资源——要有这个能力和行为习惯,要有这样的控制习惯。

03 评价习惯的改变

预算控制管理第三个要改变的就是评价习惯的改变。

我观察管理者发现,在经营当中,管理者会简单地用财务指标做评价,而不是用经营标准做评价,只是满足于财务指标的理解,却忽略了计划与目标所设立的其他标准。有些时候,我也的确反对只谈论KP。人们在管理习惯上,只对KPI负责,这样做似乎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只考虑KPI,就要求每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都进行考核,没有设立KPI的地方,大家就会忽略,这样的评价习惯,导致了控制出现偏差。

因为管理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可以纳入KPI,相反,很多过程要素是无法用KPI来表达的,这也是为什么控制管理如此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内部控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所以,需要大家养成用目标达成,计划达成来做评价的习惯,要全面实施计划管理,而不是仅仅只看KPI和财务数字。

04 对话习惯的改变

预算控制管理,核心是组织上下要养成同一个对话体系,用共同的标准来对话。因为有共同的对话体系,大家讲一样的标准、关注共同的要素、有共同的认知。这样就可以让整个经营管理进入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状态,这种理解就会达成共识,有了共识就可以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公司无法达成一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并不应该完全归结为文化的问题,也许是并没有形成共同的标准,无法用一套相同的评价体系来做出评价。如果标准缺失,评价不一致,是无法对话并达成共识的,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管理,需要这四个习惯的改变,就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评价习惯与对话习惯的改变,我希望管理者能够彻底改变。同时,我认为一家企业能够真正做好的共同基础,就是预算与控制。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