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报道,作者狮刀,题图源自图虫。
在新零售这个赛道上,永远不缺“网红产品”。66元一根的钟薛高、横空出世的元气森林、被“OMG”捧红的花西子、魔性“一人食”的自嗨锅……
但是产品也往往成也“网红”,败也“网红”:钟薛高被指“智商税”、完美日记被诟病“钱都花在营销上”、三顿半也被抄袭的“无可奈何”。
在新零售这个领域,想必大家都关心一个问题:现象级产品是怎么诞生的?如何保持产品的持续生命力?国潮文化IP又该怎么开发?
7月7日,以“合启酷美学 链接新商业”为主题的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与联想来酷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联想全球总部未来中心NEXT空间举行。
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表示,“此次的主题体现了我们用新商业美学撬动产品创新,创造商业新价值的决心。”来酷科技有限公司CEO周铭则表示,“我们希望和洛可可联手一起以美学思维逻辑为商业空间赋能、为好产品赋能,让中国美学IP走向世界。”
新商业美学与国潮文化进入黄金10年
贾伟认为,从2020年到2030年,将是中国产品创新的黄金10年。国家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大消费的崛起意味着有大量的产品创新机遇;而这些产品的共性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
“这是因为,如今的年轻人更爱自己了。”贾伟告诉创业邦,“不管是自嗨锅、钟薛高还是奈雪的茶,这些品牌都回答了年轻人的一个问题:我用了这个东西以后会不会变得更好。”
年轻用户的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是品牌新晋的阵地。
除了满足国内年轻人的需求,国货品牌还将继续出海,国内国际的双循环相互促进,为企业、产业、供应链等带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将“产品创新”这个话题提升到大消费领域的战略高度。
“品牌创新不仅仅是外观的设计创新,更有对场景的创新。”贾伟表示,疫情期间“宅经济”推热了一批品牌的爆款,比如主打“一人食”的自嗨锅、“自己在家就能喝咖啡”的三顿半等,“每一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中国产品的特质,目前还无法准确定义,但一定会在这10年间形成。”
据创业邦了解,未来,洛可可将不止是提供设计服务,还会直接参与到产品创新大潮中去。
“Z时代”下的新型消费
消费升级背景下,新一代消费者对于创新型、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90后以及Z时代用户成为消费主力。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合伙人、洛可可设计北京公司总经理李凡聪认为,做品牌和产品要从深度研究用户开始。
消费升级2.0时代,新一代年轻人呈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世界观。中国人的审美在提升,而且很多领域已经超越国际化的认知水平。好的品牌、好的产品,一定非常关注美学系统,产品的美学策略是真正地形成吸引力和壁垒。
通过构建商业美学系统,连接品牌和产品与年轻人实现充分沟通。让年轻一代成为品牌产品的创造者与设计师。
“还需要加上时间维度。”李凡聪在接受创业邦专访时表示,“美”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需要时刻迎合不同维度的消费者审美,在这一点上,洛可可会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对品牌进行动态打造,不断产生“爆款”。
以自嗨锅为例,这款由洛可可和海底捞联手打造的自热火锅品牌,2020年推出的时候主打概念是“一人食”、“宅经济”,一炮走红;到了今年进入到后疫情时代,自嗨锅的品牌理念也升级为“无处不在的火锅”, 向着“美味、营养、健康”的方向创新。
因此,此次洛可可与联想来酷的联手,也是为了打造真正以用户为主的爆款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惊喜好物,另外还将共同开发国潮文IP,打造国潮系列衍生品。
要零售更要“智慧”
“智慧零售”这一概念在2017年被首次提出,是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来酷作为联想集团旗下智慧零售代表,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打造全场景智慧零售生态,将人、数字、服务、产品完美结合。目前,来酷依托“本地生活+”拓展业务,联合线上线下各渠道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从选品开始的优质服务,业务范围涉及3C产品、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
整合式创新(Holistic Innovation,HI)代表了“战略”“全面”“开放”和“协同”,是链接未来创造的新通道。
由知名设计师贾伟于2004年创立的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就是整合创新设计的践行者。承担着“让每个人享受设计的美好”的使命,洛可可坚持以设计为核心竞争力,逐步构建以设计服务与产品服务协同驱动的产品创新平台。
此次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双方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在更多领域推广创新模式。据来酷科技有限公司Lecoo产品高级总监石乔介绍,此次双方的战略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共同成立新商业美学赋能中心,为100家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全栈美学设计赋能;二,联合打造十款现象级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惊喜好物;三,共同开发国潮文化IP,打造国潮系列衍生品;四,渠道战略合作,联想来酷将与洛可可55度产品就线上线下渠道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