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放弃不了的打车业务

关注
美团打车对于美团,是未来收入的增长极,是市值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其城市运营能力的关键落地,是对平台用户的服务升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千秋商业(ID:qianqiushangye),作者:孙荣妹,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始终,打车业务是美团割舍不掉的。

7月9日,下架两年多的美团打车又恢复上线,这一次它不仅齐开百城,同时更新了原本蓝色的logo,启用了与美团母体一致的黄色。

在此时滴滴正深陷监管下架的时期,美团打车的重新上线,不免让人以为是“趁火打劫”。但我们回归理性看待此事,对于已经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是当之无愧巨无霸,坐拥万亿市值的美团来说,打车业务,无疑是本地生活服务中的一环,美团只是做了它一直都想做的事。

美团打车,“偷袭”成功

美团打车上线于2017年2月14日,首发试点在南京。

类似微信支付偷袭支付宝一样,据传,美团打车上线之时,美团CEO王兴和滴滴CEO程维正在一起吃饭,而王兴只字未提,程维是后来在网络上看到此事的。

当然战事已经挑起,程维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尔要战,便战”,但对于刚刚完成对快的、Uber并购不久的滴滴来说,虽已是身经百战,但也不免身心俱疲。以为刚刚平息战事,可以好好修炼内功,大展身手,却不料,看似相安无事的跨业大佬,带着资金和团队来了,而且速度极快。

2017年12月,美团打车拥有200人团队,南京日订单量破10万单。

2018年1月,美团打车在上海、南京获得《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在上海登陆。

2019年5月,美团打车下架,美团方面称,在“聚合模式”下,为了让吃喝玩乐行的场景打通,让出行服务与生活场景的连接更紧密,帮助用户更顺畅地享受一站式的生活服务体验,因此“聚合打车”服务将只在美团APP上。

有小道消息说,美团打车的下架,是由于滴滴和美团两边的投资方认为烧钱抢市场的模式两败俱伤,因此调停,条件是,滴滴不做外卖,美团不自营打车,只做聚合。

还有一个可能性是,美团打车上线之初完全依靠强补贴模式,这必然大幅度拖累财报。2018年9月,美团上市,6月提交招股书。据媒体报道,在上市前夕,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表示美团打车不会继续加大投入。为保市值,暂时不加大投入,也算是合理的战略理由。

美团打车1.0两年多时间,虽然未能撼动滴滴的市场地位,但至少验证了的它的可行性,也为这次美团打车的卷土重来奠定了基础。

美团打车,不能放弃的业务

对于美团为什么要做打车业务,外界对此众说纷纭。大部分的分析都指出,打车业务是美团吃喝玩乐行一站式服务的完美补充,是真正将生活服务全链落地的重要一环。

但如果只用“补充”二字,未免太过于低估美团打车的实际意义。毕竟对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来说,谁也不会拿出几百亿只为了做一个补充业务。

美团做打车,跟拼多多做买菜是一个“逻辑”。

1、我们常在美团、拼多多等下沉服务平台的分析中听到“再城市化”的概念,意思是通过美团、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将更广泛的下沉市场人群激活并聚合起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著名商业学者吴伯凡老师称这种商业模式为“城市运营”。

美团正是做城市运营的优秀企业之一。通过早年团购、外卖等业务的覆盖,将城市边界线愈发向深处推进,通过服务广度覆盖了数亿用户,再通过服务深度为数亿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是非常明确的思路。

2、类似于打车、外卖等都属于本地化属性较强的业务。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美团打车2017年试点南京能迅速突破10万日单的原因。消费者不会因为忠诚而选择一个更贵的平台,因此凡是通过低价补贴、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平台都有可能在本地向巨头发起挑战。

当然,美团之所以成功的快,是由于品牌、资金、人才等多重沉淀所致,所以美团做打车业务一定不是一时兴起的强攻,而是有准备,有计划的。

3、目前的美团,市值1.7万亿港币,已然巨头模样,但也无法避免的在今年年初开始,经历了一波超过30%的下跌。

放在更长远的时间线上看,美团倚赖的外卖业务一定会遇到增长瓶颈,而如果美团不尽快找到新的增长点,守住现在的估值并不是易事。

因此,打车成为了它的希望。

尽管目前滴滴遇到了麻烦,但从过去看到现在,从国内看到国外,打车业务无疑被证明是成功的,也是有足够空间的。

因此,美团进军打车,不仅是补充,更是必然。

监管严厉,道阻且长

7月2日晚,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称,将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晚,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称,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并严令整改。

7月9日晚,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对“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通知应用商店下架,并严令整改。

7月1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在意见稿对外发布的5天前,网信办已公告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新用户注册。

这是一场关于网络安全和用户数据的大范围筛查,同时也给互联网服务运营平台敲响了警钟,对于美团和美团打车来说亦是如此。

另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23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2家;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6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0146万单,环比下降12.4%。

统计显示,在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如祺出行、享道出行、T3出行、神州专车、阳光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帮邦行、滴滴出行、万顺叫车、美团打车、花小猪出行、方舟行。6月订单合规率增长排名前3名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如祺出行、方舟行、花小猪出行;下降最多从高到低的分别是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美团打车。

由上可见,在6月的统计中,美团排名靠后。在5月的统计当中,美团也靠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团打车,虽业务进展迅速,但在合规率方面却一直排名后席,可见在扩张速度和服务质量上,目前美团打车不能兼顾。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已经占据绝对市场地位,但滴滴出行,在5、6月份的合规率统计,排名后段,也并不算理想。

(PS: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

写在最后

美团打车也好,滴滴外卖也好,本质上都不会是也不可能是大佬们的心血来潮,而一定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需要。

美团打车对于美团,是未来收入的增长极,是市值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其城市运营能力的关键落地,是对平台用户的服务升级。

市场会永远符合721定律,美团打车不一定会超过滴滴,但用户需要美团打车,因为用户从感性上不喜欢独大的企业。市场需要美团打车,因为要有一个足够有能力的平台牵制滴滴不形成垄断。从某种程度上,滴滴也需要对手,因为没有竞争的战场,缺乏奇迹。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