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暂时离不开小米

关注
华米短期内无法摆脱对小米的高度依赖,还是老老实实依附小米“爸爸”,独立之路注定任重道远。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龚进辉,作者龚进辉,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最近,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以下简称“华米”)搞了件大事情,不仅发布新一代自研芯片黄山2S、自研智能手表操作系统Zepp OS,还对外展示其投资团队在便携式MRI技术上的阶段研发成果。

由此可见,继发力自有品牌之后,通过开放软硬件能力以搭建生态,成为华米又一发力重点。明眼人都看得出,华米意在逐步摆脱对小米的高度依赖,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即通过销售可穿戴设备来不断积累用户数据,从而深耕运动与健康领域。但目前来看,华米暂时离不开小米,根本无力单飞,原因有二:

一、小米直接影响华米业绩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为小米代工一直是华米主要营收来源。2015-2018年,代工小米手环给华米带来的收入分别为8.7亿元、14.34亿元、19.27亿元、21.76元,占同期总收入的97.1%、92.1% 、82.4%与59.7%。

2020年这一数字为69%,加上去年10月华米如愿与小米续签3年合作协议,就发展小米可穿戴设备供应,华米将作为最优先合作伙伴。其实,华米比小米更需要对方,因为小米是为华米创造营收的重要客户,扮演出货量担当和营收担当的关键角色。

小米对华米影响到底有多深?从华米今年Q1财报便能一窥究竟。受季节因素与小米手环6即将上市影响,今年Q1为小米制造的产品出货量同比减少34.3%,直接拖累华米营收增长乏力,华米营收达到11.47亿元,同比仅增长5.4%,为公开财报数据的最低点。

对于今年Q2的财务表现,华米管理层预计,公司净收入将在17-18亿元,将大幅超越2020年Q2的11.4亿元。华米CFO邓成表示,对Q2的强劲预期指引,反映出公司对自主品牌Amazfit和Zepp以及小米手环6的信心。小米手环6于今年3月底发布,不到1个月全球销量便突破100万,华米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显然,小米这一大客户的表现对华米业绩兴衰产生直接且重大影响,小米兴,华米兴;小米衰,华米衰。可以预见的是,在双方续签合作协议的3年内,华米都无法在去小米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真正实现独立发展,小米依然是华米不可或缺的基本盘,与其打交道时必须慎之又慎。

二、自有品牌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近年来,华米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去小米化,一个标志性动作便是加大对自有品牌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发力自有品牌Amazfit,另一方面还收购Zepp并将其重新启用。你还别说,华米自有品牌表现可圈可点,今年Q1,其自有品牌出货量猛增111.1%,收入达到7.31亿元,同比增长84%。

不过,这一亮眼的取得,是靠华米加大投入换取来的,直接导致走向亏损,这也是其近年来的首个季度亏损。本季度,华米加大对自有品牌的投入力度,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均迎来大幅增长。前者同比增长28.7%,后者同比增长65.5%,远超营收5.4%的增幅。

赚的少花的多,自然拉低华米净利润,才会罕见处于亏损状态,经调整后Q1亏损2900万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550万元。不过,亏损只是暂时的,邓成对华米在Q2重新恢复盈利状态充满信心,我也同样看好华米走出亏损阴霾。但问题在于,重回盈利并不代表华米发展自有品牌没有面临挑战,相反一直存在。

没人会怀疑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无限,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2020年出货量创出历史记录为5.27亿部,同比37%。如果目前增长趋势持续,全球可穿戴设备销量将在2030年之前超过20亿部,将超过智能手机的销量。这意味着,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增长空间巨大。

行业充满无限可能是好事,但被巨头把持则对华米这家体量不大的创业者并不友好。2017-2020年,苹果、小米、华为位居行业前三。2020年Q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华为、小米、苹果处于第一梯队,市场份额分别为28.6%、22%、17.8%,反观华米Amazfit市场份额只有区区5%,与头部玩家存在较大差距。

更为尴尬的是,可穿戴设备市场大有演变为第二个手机市场的趋势,即手机玩家组团杀入,OPPO、vivo、一加等争相入局,它们有钱有资源,技术积累、产品创新能力、渠道优势均不在话下,成为华米不可忽视的劲敌。与这些实力强劲的对手正面交锋,华米未必能占到多少便宜,未来或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对了,无论是手表还是手环,都属于消费电子产品,拼技术势在必行,只有突出的技术才能保持产品有足够竞争力,从而在巨头林立的可穿戴设备行业屹立不倒。今年Q1,华米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7%值得肯定。华米掌门人黄汪表示,与提高净利润相比,将费用投入研发对现阶段的华米意义更大,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毛利的前提下。

这就尴尬了。要知道,小米生态链一贯的性价比原则决定毛利率必然存在上限,这一限制与华米“保持高毛利以支持研发”的战略存在天然矛盾。换言之,鉴于当下小米扮演营收担当的角色,华米毛利率无法实现显著提升,今年Q1毛利率为22.5%,与2020年保持同一水平。在未满足高毛利的情况下,华米贸然加大研发投入,将不可避免拉低净利润,未来或又将出现季度亏损。

结语

不可否认,华米毅然选择自有品牌的转型之路是明智之举,这是条正确但无比艰辛的道路。“正确”体现在,代工业务毛利率较低,产品定价受下游客户控制,产业链议价权不强,公司盈利难有实质性提升。而发力自有品牌可以提高毛利率,成为华米新的增长引擎。

“艰辛”体现在,现实利益成为阻碍华米转型顺利推进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成本、利润、股价、外部竞争等,华米既要重视,又不能过于重视,如何取舍、保持动作不变形,非常考验黄汪等管理层的商业智慧和执行力。

事实上,如今华米正经历转型阵痛,包括季度营收增速创新低、季度亏损等,陷入两难境地,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既要努力推动去小米化,但又无法真正实现去小米化。种种迹象表明,华米短期内无法摆脱对小米的高度依赖,还是老老实实依附小米“爸爸”,独立之路注定任重道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