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八方来袭”,手术机器人何以掀起风浪?

国产手术机器人生产商现阶段能够实现盈利的屈指可数。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智能相对论,作者:Alex Chiang,图源:图虫。

你敢让机器人帮你做手术吗?

能够辅助医生进行手术的机器人已经落地,目前在骨科、神经外科、腹腔等科室得以运用,手术机器人正在成为机器人行业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细分领域。

春江水暖,资本先知。

6月25日,外骨骼机器人公司「迈宝智能」宣布获得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58产业基金。

6月28日,英国手术机器人创业公司CMR Surgical宣布获得6亿美元D轮融资,创下全球医疗技术领域最大的一轮私人融资,其中领投方为软银愿景基金,融资后CMR Surgical估值达到30亿美元。

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1年6月,全球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74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超过24.63亿美元(约159.3亿人民币)。

在狂热的资本动向背后,手术机器人目前在实际使用层面又处于什么状况呢?

手术机器人为何成“香饽饽”?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渗透,机器人行业受到极大鼓舞。家庭中的扫地机器人,酒店、商场中的清洁机器人,餐厅的送菜机器人,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机器人不断涌现。而在历来以“高、精、尖”著称的医疗领域,不论是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是类型和数量,都呈现出增长态势。

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医疗机器人大致分为四大类,即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具发展前景的是手术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1年将会达到207亿美元,其中2021年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64.4亿美元,占比超三成,数据可见,手术机器人在市场规模上拔得头筹。

从技术实现难度来看,手术机器人在上述四类医疗机器人中无疑是最高的,而按照常见的思维定式,事物的发展是从“外围”向“中心”突破,为什么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会与常理相悖呢?

首先,时间叠加的“复利效应”。1983年加拿大研发出全球首款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Arthrobot,而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控制、视觉定位和远程交互功能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诞生于2001年。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手术机器人几经迭代,在技术的复杂程度和手术应用场景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代表手术机器人最高水准的是达芬奇,它由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在1999年研制成功,目前已推出四代产品,也是获得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自动控制机械系统。达芬奇系统最大特点是能够使用微创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目前被应用在肾脏、心胸外科、泌尿系统等手术过程中。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带来的便利在于减小手术操作难度,患者也能够减少疼痛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而反观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等类别,在出现时间和发展长度上是比不上手术机器人的。这些医疗机器人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对于解决医疗核心问题——最大程度降低因不可控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治愈率降低/伤亡率增加,所起到作用是不大的。也可以这样理解,患者去医院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手术解决病根是最主要的目的,术后的疗愈是解决主要问题后才需考虑的环节。

其次,除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所带来的技术叠加优势外,手术机器人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所带来的潜在商业价值也是促使诸多企业布局手术机器人的原因。还是以研发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Intuitive Surgical公司为例,2020年该公司营收为43.58亿美元,创造的净利润为10.6亿美元,上市21年股价累计涨幅达115倍。据悉最近几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的售价约为150万美元/台。

但在上述数据后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生产手术机器人的企业仍尚未步入稳定的盈利阶段。主研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天智航2020年归母净亏损超5400万元,近期分拆赴港上市的微创医疗2020年录得亏损净额为2.09亿元。

对比国内仍在亏损的手术机器人生厂商,实际上Intuitive Surgical能够实现盈利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其高度的市场垄断,而由于手术机器人技术标准和研发门槛甚高,一旦占领某一细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所带来的的经济回报也将十分诱人,但打破现有垄断力量的孕育却并非易事。

手术机器人真的“下沉”了吗?

近四十年发展历程中的技术迭代,以及可预见的巨大增量市场,带来的结果就是数量不断增长的行业玩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7日,我国在业/存续“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3.75万家。从年新增注册趋势来看,2019年新增4946家,2020年新增1.27万家,2021年至今新增6391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以8269家、4447家、3199家位列前三。

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再加之不断涌现的投融资活动,手术机器人在资本端是真的“火”了。而衡量一个产业/行业的标准除了资本端,还要看其在真实市场需求层面的表现,究竟有多少医生在进行手术时能够使用到手术机器人?普通患者又能否享受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好处呢?

实际上,整个医疗机器人行业都存在“装机率”与“开机率”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配备手术机器人的医院比例较低,即便配置了手术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的使用比例也较低。

医院配置手术机器人首先需要一定的支付能力,而目前动辄售价上千万元的手术机器人,因价格昂贵很难实现规模化运用。据「智能相对论」了解,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会在一个领域培育出不同的价格梯度产品,目前市场上主流手术机器人的售价从500万~1500万元不等。

除去整套设备的购置成本,手术机器人的使用成本也不菲。为了构筑竞争壁垒,手术机器人与其使用过程中的耗材绝大部分情况下须品牌、型号一致,如吻合器、内窥镜,机械臂等辅助设备需与手术机器人机械主体型号一致。这些耗材的销售是手术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另一收入来源,以Intuitive Surgical为例,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其手术耗材收入为24.55亿美元,为手术机器人整机销售收入的2.08倍,为公司贡献的收入占比过半。

整机售价和使用成本的叠加后的高支出,使得部分医院对于手术机器人“望而却步”。购置手术机器人的多为三甲医院,而由于手术机器人在解决医生手术能力固有痛点上能够产生良好效益,因而对于低线城市和年资较低的医生是较为适合的,而由于支付能力的差异,也将加剧医疗资源分布的“马太效应”。

手术机器人的高成本也被分摊至患者。天智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天玑,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手术开机费约为两万元,且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手术机器人的“下沉”产生不利影响。

可喜的是,事情已经有了转机。今年6月,上海市日前已将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和直肠癌根治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今后上海市还将根据患者临床需求、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扩大可报销的手术范围。

虽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手术种类较少,且除上海市外全国其他地区仍尚未有所行动,但至少带来了一束曙光。

国产手术机器人如何“突出重围”?

“过去四年,中国的医疗机器人市场差不多增长了10倍,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中国的医疗机器人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孙琦曾在公开场合表述道。

实际上,中国虽然是全球医疗机器人第二大市场,但现阶段流行的手术机器人还是以国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外手术机器人制造商为求利润加深了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程度,如直观复星、史赛克、美敦力等企业纷纷加大了在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力度,挤压日渐崛起的国产厂商的生存空间。

挤压市场的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国产手术机器人生产商现阶段能够实现盈利的屈指可数。而国内生产厂为了向更多的医院渗透,往往只能采取压价销售的方式,而由于手术机器人的销量可能几年时间内仅有数十台至数百台,再加之高昂的研发成本投入,实现转亏为盈不可不谓充满挑战。

而从手术机器人行业特性来看,柏惠维康创始人兼CEO刘达曾在一次采访中向「第一财经」表示:“手术机器人领域不存在弯道超车,而是‘直道超车’,也不存在所谓的‘黑马’,因为每一款产品的面世都需要经历10年以上的研发周期” 。这也是包含手术机器人在内技术、资金聚集性机器人行业共同的特征,这一特征也决定了国内厂商从国外同行们口中“虎口夺食”的高难度系数。

这种高难度不仅体现在由于研发周期长而导致的行业更迭速度缓慢,还在于围绕手术机器人配套服务搭建的完善程度。除去上文提及的使用手术机器人大部分地区无法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患对机器人辅助手术认知也尚待提升,此外不同科室手术机器人的产品标准以及法规政策的制定也成为阻碍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国内手术机器人的研制起步并不算晚,但此前一直并未进入产业化,而随着越来越多资本力量的押注,商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突破和赶超并非易事,能依靠的恐怕也只有时间了。

参考文章:

「1」《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什么会是下一个爆点频出的赛道》,MedTrend趋势;

「2」《医疗机器人应用扩围,距产业爆发还有多远》,第一财经;

「3」《细看全球外科医疗手术机器人30年进化史》,电子工程世界;

「4」《20年股价涨幅115倍,收益率超谷歌|揭秘手术机器人达芬奇造富密码》,氨基财经;

「5」《春天来了?手术机器人费用正式纳入医保》,器械之家。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