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ID:ffyoutiao),作者:小笼包,编辑:养乐多,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碳排放第一的国家
自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2021年3月,再次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了“双碳”目标的重要定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该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该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进行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以及加强国家合作。
在中央的决策下,各部门如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均纷纷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表示,要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
国家有关部门或会议关于“双碳”目标的表态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发改委、人民网、生态环境部
自“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碳中和相关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其中碳中和指数自2020年底以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成交额更是迅速上涨,2020年8月13日,创下了自2018年以来最高的成交额记录——2223.65亿元。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后,是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的事实。自2005年起,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超过了美国,2020年该数值高达9893.51百万吨;分别相当于同年的近2个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0个日本、近19个加拿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当然,这除了与我国第二工业占比较大有关外,也在于我国的人口数量为全球之最。
从省份的二氧化碳总量来看(范围未包括西藏、香港、澳门以及台湾),2020年山东以90899.0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高居榜首”,其次为河北、内蒙古、江苏、广东;云南、北京、重庆、海南、青海则排于最后。二氧化碳总量最低的青海省,该数值为3285.8万吨,仅为山东省的近3.6%。
在该情况下,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作为《巴黎协定》的重要参与方,履行大国义务,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表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正在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在早年发布的三批低碳试点基础上,多个省市也正积极制定自身的碳达峰方案与时间表。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了,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有望率先碳达峰的城市
2009年11月国务院提出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目标后,经省市申报响应,2010年我国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5省8市纳入低碳试点范围。至2017年,我国颁布了第三批低碳试点名单,全国共开展了87个低碳省市试点,扩大了探索低碳之路的范围。
我国低碳试点名单
☉资料来源:发改委、新浪新闻
在第三批试点名单中,除了明确试点城市的创新重点外,还明确了各个试点的峰值目标年。在峰值目标年中,除云南普洱市思茅区、四川成都的为2025年前、中山的为2023-2025年间、金华市的为2020左右,其余试点的峰值目标年如下所示,大部分城市的时间定为2025年,占比近41%。
☉数据来源:发改委
在2017年该批低碳试点出来后,山东烟台的峰值目标年定为2017年,甘肃的敦煌市为2019年,安徽黄山市与宁夏吴忠市为2020年,金华市则为2020年左右。那么时至今日,是否已经达到了该目标呢?
现实并不尽然。比如2021年山东烟台围绕“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制定《烟台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就表明,其实现碳达峰还需一定时日。这往往是由于行业转型升级、突破低碳技术、人民生活方式转变等都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
由于各个城市的禀赋不同,实现碳达峰的时间与路径也不尽相同。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
对于一个城市是否努力达到低碳标准,可从城市的总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单位GDP碳排放量三个层面的数值变化进行分析。
选取北上广深、长沙等12个在试点名单并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进行分析,将其按照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高低进行排序后,可看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城市人均碳排放量、单位GDP碳排放量并无线性关系,但后两者同步变化。
12个城市中长沙、北广深的单位碳排放量表现较好,上海、合肥、青岛、杭州、武汉、南京的单位GDP碳排放量次之,但是沈阳、天津两地则有待改善。
目前各城市都出台了支持政策,如北上广深中,2020年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位居第二,并具备科研、金融、协同优势的上海率先明确2025年实现碳达峰;涵盖广州、深圳的广东争取全省“十四五”期间达到碳达峰。长沙作为一个“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城市,其也可能突出实现碳达峰目标。
另外一些具备清洁能源禀赋的城市,如以低碳的非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结构的云南昆明,以及其余一些具备低碳潜力或低碳示范城市,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也有望率先达到碳达峰目标。
重点关注工业型城市减碳之路
实现“双碳”目标,工业型城市是重中之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大程度来源于工业。
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构成来看,电力与工业生产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分别占比39%、28%。而在我国全社会用电产业占比中,第二产业用电量一直高居榜首,其中的工业用电占比极大。如2019年第二产业用电量为49362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以48473亿千瓦时占据了98.2%。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鉴于此,目前许多工业城市都出具了低碳绿色行动方案,或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绿色低碳目标,但有不同进展。如上文提及的沈阳与天津,作为工业型重点城市在人均碳排放量、每单位GDP碳排放量上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所以工业型重点城市是碳达峰需要密切关注的城市。
工业型重点城市还有内蒙古工业大市包头,目前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门类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仅2021年1、2月,其空气质量较上年同期有了大幅的改善。
4月28日第一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在包头召开,全国能源领域的院士专家、专业研究机构与新能源的龙头企业负责人共同谋划现代能源的发展。
6月5号包头市印发《包头市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实施方案》和十个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力争2026年实现碳达峰。
虽然中央提出要有序推进地区达到“双碳”目标,但目前部分城市仍存在发展、执行节奏不明确等问题,相比之下,包头市在几个月时间内明确了时间表、确立路线图、下达任务书等,行动高效有力。
在低碳路上,包头市提出减污降碳,能源结构调整为重点。在2021年就重点推进174个项目,总投资1760亿元,力争到2023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25%。具体措施上,涵盖了工业做减法、节能降碳行动、生活环境低碳化等。
同样,作为工业型重点城市的武汉,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今年也在这里正式运行。武汉在低碳转型上,通过关停高能耗与高污染企业、推动技术升级、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环保行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虽与北上广等地的低碳优化还存在一定差距,但2018年武汉曾明确要在2022年达到全市碳排放峰值,预测其应会早于大部分的城市实现碳达峰。
其他工业型城市在低碳的大势所趋下,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寻找替代能源、突破低碳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实现全国碳达峰,这些城市仍须努力
接上文所说,整体工业城市由于传统工业发展具有较长历史,城市经济极大依赖于工业发展,所以对比低碳示范城市、低碳潜力城市如云南昆明此类具备清洁能源禀赋的城市,大部分传统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及碳达峰的实现具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
除了这些需要转型的传统工业型城市外,据研究,资源依赖型的城市实现碳达峰需要的时间比低碳示范或低碳潜力城市也更长。此类城市包括煤炭含量丰富的鄂尔多斯、阜新、榆林以及盛产石油并以石油命名的克拉玛依市等。
其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人均碳排放量远高于全国平均碳排放,也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目前为止,许多资源依赖型城市如枣庄、抚顺市、石嘴山市等被纳入资源枯竭城市的范畴,对于这些城市,虽然其在能源产量上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但是由于长期依赖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转型升级面临较大的困难,实现低碳路径还是需要更多的支持措施与时间。
针对资源依赖型城市,或许可以先从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汲取教训与经验。
如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安徽淮北,其曾因采煤出现大面积的沉陷区,对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一度受到阻碍。但经过“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等生态治理,环境恢复好转。其也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道路,目前陶铝新材料产业已成为该市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再如因铜而兴、依矿建市的铜陵也曾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通过发展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正逐步进行高质量转型。
在实现碳达峰进而实现碳中和的路上,一要做好产业绿色化的准备,在能源的挖掘、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其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众多资源依赖型城市中,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往往是重要的支撑,但随着资源的枯竭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与实施,城市纯粹依赖能源资源来发展是不可能的。
所以,无论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是为了长期的发展,此类企业都要有极大的决心进行产业转型及低碳化。这往往也意味着该类城市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与转型成本,更需要比低碳优质或一般的城市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总体而言,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的“要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目标下,各个城市要因地制宜,有序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过程中,作为低碳潜力城市或低碳示范城市的深圳、长沙、广州、北京等,其转型的路径可借以参考。工业型城市可借鉴包头、武汉城市的低碳路径,制定自身的低碳转型方案;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汲取安徽淮北市的“黑伤疤”教训,以及铜陵的高质量转型,避免走太多的弯路,实现产业接力与绿色转型。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