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商隐社(ID:shangyinshecj),作者:里普,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有时候去看稻盛和夫的一些观点,不是想看到天道酬勤的承诺和成功的方法论,只是一个过来人告诉我们,尽力去做,心安就好。
01
这几天商业圈最大的新闻,就是著名企业家、京瓷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其他三位中的松下幸之助创办了松下电器,盛田昭夫创建了索尼,本田宗一郎创办了本田。
松下、索尼、本田都是行销世界的品牌,被消费者熟识,相比而言,稻盛和夫虽然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但前者是给电子设备做陶瓷元件的,后者是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不太被普通消费者知道。
除了企业家、咨询机构、媒体,很多人知道稻盛和夫是通过读他的《活法》《干法》《六项精进》《阿米巴经营》等一系列管理类书籍。
截至2020年底,稻盛和夫执笔的书籍(包括合著)累计全球发行数量超过了2000万部,日本以外总发行数量的94%都在中国。
可见,除了日本本土,稻盛和夫的思想最主要传播地就是中国。
他在中国口碑极好,拥趸者甚多。
稻盛和夫的新书在1996年出版时,85岁的季羡林写了序言:
“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把稻盛和夫提升到了哲学家的高度。
大企业家里,马云、任正非、李书福、王兴、张一鸣都在不同场合公开表态非常推崇稻盛和夫。
王兴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坦言:
“稻盛和夫在几个不同行业都干到了世界500强,那是一个高度。实事求是来讲,王石很牛,张瑞敏很牛,但可能跟稻盛和夫比还是有差别的。”
很多咨询机构更是把稻盛和夫的思想做成了“阿米巴经营实战”“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等课程,产生了一大批稻盛和夫领域的“专家”。
普通民众接触最多的,就是抖音等短视频上大量推送的“马云拜访过三次的日本人”“日本经营之神”“王阳明的日本传人”“受益一生的人生哲学”等与稻盛和夫相关的内容以及他的众多经典语录。
声浪如此之高,不禁让人急于想了解一下他的思想,很多读者买来《活法》《干法》等稻盛和夫经典的书籍,不到一下午就翻完了,然后愤怒地在豆瓣留下评论:
“就是心灵鸡汤和成功学!”
“人尽皆知的浅显道理而已。”
......
有这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张一鸣早年受王兴的推荐,看了稻盛和夫的《活法》。书中有稻盛和夫最著名的一句话:
“我希望我走的时候,我的灵魂能比我来的时候纯净一点,这就是‘修炼自己的灵魂’。”
年轻的张一鸣刚开始也觉得这句话太虚了。推崇是后来才有的事。
还有一些老板,把稻盛和夫的书买来作为员工福利,让他们像书中说的那样去努力、任劳任怨,而且出口必言“稻学”,还美其名曰“这才是人生的意义”。员工此后对这一系列的书百感交集,敬而远之。
在他的书里,很多人没有读到醍醐灌顶的道理,没有看到精深的分析模型和理论,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有的只是:
“要相信自己的人生必将灿烂,一切由“心”造就。”
“利他心是宇宙之道。”
“将平凡变成非凡就是这个‘持续’。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
......
这不禁让人怀疑,稻盛和夫说的话,是心灵鸡汤还是至理名言?
02
若你不知道稻盛和夫其人,那么稻盛和夫的书就是鸡汤文,而且是标准的心灵鸡汤。
所以读稻盛和夫的“鸡汤”之前,一定要读他的传记,了解说这番话的人。
正如读毛选之前,一定得先读毛泽东的传记,不然很难明白什么情况下,面对什么境况才有这番思考。
如果单纯看稻盛和夫说的话,说来说去其实都是一些大道理,道理是很有限的,也是人人都懂的。
正像《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开篇的一句话:
“什么是好,斐德洛,什么又是不好——我们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吗?”
美丑、善恶、好坏,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吗?
而且,你⼼中的良质和我心中的良质会是一样的吗?如何衡量?如何解释?如何证明?没有⼈能给我们正确的答案,只能靠自己去经历、体会、分辩,过程漫长,答案也会随时发生变化,追寻答案的过程本身可能就是做这件事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所谓的醍醐灌顶,也不是听了别人什么新的大道理,作家刘震云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让你醍醐灌顶。真正叫你醍醐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而那句话只是火药仓库内划燃的一根火柴。”
知行合在一起,才是稻盛和夫整个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行之于途而应于心”,“行之于途”是人生道路上实践的意义,“应于心”是行为要出于本心。
刘擎教授在《十三邀》里的观点
03
稻盛和夫经历了什么?
他出生于九州南部鹿儿岛的乡下,是家里的次子,底下还有2个弟弟,3个妹妹,开局就是拖家带口的寒门子弟设定。
他小时候是“孩子王”,学习马虎,有时跟人打架,打输了就回家找他妈,但他妈总是说: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去打赢了再回来。”
然后给他一把扫帚,就把他从家里撵出去了。
所以稻盛和夫说从父母身上,他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正确的就是正确的,绝不能扭曲,无论多么困难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正面进攻。
他这种“正面硬刚”的态度,在以后的经历中频繁闪现。
小学时候,他患上了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一个叔叔已经因此而死,另一个叔叔在咳血。
他把患病原因归结为对结核病的恐惧。
他之前太害怕这个病,每次经过叔叔院子时都捂紧口鼻绕道走,憋得发慌后深吸几口气,反而感染了。
而日夜照顾叔叔的爸爸、不害怕感染的哥哥,安然无恙。
这在让他过早意识到死亡的同时,也被一本书中的一段话吸引:
“我们的内心有一块磁石,他可以将利剑、手枪、灾难、疾病、失业等等从周围吸引而至。”
随着年龄渐长,日本在战争中越陷越深,鹿儿岛上的防空警报时常鸣响。稻盛和夫考了两次初中都没考上,第三次报了私立初中才考上。
上初中时,他们那的房屋被空袭投下的炸弹炸毁,全家被疏散到鹿儿岛市郊区,生活压力加大。
家里孩子多,稻盛和夫高中差点因父亲阻挠没上成,大学也是在答应不给家里增加负担的前提下,才被同意去上。
1955年,稻盛和夫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当时的日本由于战争的军需供应而带来的短暂景气逐渐消退,就业形势变得严峻。
他挤破头也没能找到工作。
他决定去黑社会当个小混混,走到街上又反悔了。
最后在导师斡旋下,才勉强在一家绝缘子公司找到了工作。
不过,这家公司快破产了。
那天晚上,他和四个刚来的室友在破旧的宿舍盯着席子,看着屋里杂乱纷飞的稻草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尽早离开这个破公司吧。
他们还是没走,工作太难找了。
有天去买菜时,他跟食品店店员寒暄起来,店员知道了他的工作单位和家乡后,说了一句话让稻盛和夫蔫了:“连媳妇儿都娶不着哦。”
公司订单少,发不出来工资,其他四个人捱到了那年秋天,辞职了。
只剩了稻盛和夫一个人。
他想转行,考上了自卫队的干部候补生学校,打算让家人把他的户籍寄过来,结果,信被家人撕了。
家人觉得,一份工作干了不到半年就辞职,丢人。
稻盛和夫本该抑郁,一路悲哀到这里,怎么办?
他索性豁出去了。
这次不是要加入黑社会,是干脆拼了干。
他把被褥、锅碗瓢盆甚至碳炉都搬到了办公室,夜以继日搞研究。
也是从这里,他开始改变。
他竟然真的搞出了个还挺重要的技术。
亚里士多德说,人依其本性求理解。为什么稻盛和夫一直在劝你努力工作,就是在这里。
如果他转行成功了,他劝你的可能就是考公上岸。
他快要倒闭的公司突然也走了狗屎运,松下因为要实现零部件国产化,就把原来给飞利浦的某种绝缘体零部件订单给了他们。
因为努力吃到甜头的稻盛和夫更努力了,研发越来越成功,合成了镁橄榄石,成为生产关键零部件的原料。
别人在抱怨着公司很差劲,他却跟一些默默做事的老技术牛人学一些小窍门,在一家破公司竟然也能一天天生长。
他当上了特瓷科科长,很会笼络人心,鼓舞斗志。即便遇到全厂参与罢工这样的事,特瓷科还能加班加点干活交货。
只能说,有人天生就有成为企业家的才能。
后来他与新上任的、银行出身的技术部长不合,愤然辞职,下属听了之后纷纷涌过来,大家决定一起创业。
连50多岁的前任技术部长青山政次也加入了,说服他的朋友投资,之前跟稻盛和夫交往过的大佬也愿意投资:
“就是去赌一把稻盛这个年轻人。”
就这样,27岁的稻盛和夫跟其他7位合伙人成立了京瓷,还是做陶瓷元件。
刚开始马不停蹄,但吃尽了苦头。
稻盛坦言,那时候并没有什么宏伟蓝图,因为光是拼命完成订单,就花光了所有力气。
他白天管理公司,晚上还要进行研发,还要去搞营销,小公司接到的订单基本都是别人做不了或者剩下的,只能硬着头皮刚下来。
稻盛的经营哲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型。比如阿米巴,就是思考的随着公司做大做强,人越来越多,怎么保持创业之初人人都能充实而有意义工作的问题。
阿米巴把整个公司按照工序、产品类别切割成若干个小组,下放权力,让它们像一个个小公司一样经营,并采取独立核算的方式来管理。但这容易造成相互掣肘、自私自利。
这就有了稻盛的“利他”经营思想,怎么在利他的基础上还能实施阿米巴,其实考验企业家强大的文化建设能力。
所以,在日本“经营四圣”中,松下幸之助以管理见长,盛田昭夫是战略,本田宗一郎一生挚爱汽车,特长是做产品,而稻盛和夫是企业文化。
很多中国企业也把阿米巴搬了过来,有数据说,近五分之一中国企业采用了“阿米巴管理法”,但成功的并不多。
稻盛和夫用20多年把京瓷打造成了世界500强,这已经很难了,能上世界500强榜单的都是天选之子。
但他奇迹的地方就在于,又在52岁时打造了第二家世界500强,78岁时还把一家濒临破产的世界500强拖出了泥潭。
04
1984年,日本开放了通讯行业,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当时垄断日本电信业的巨头NTT已经存在了100多年,年营收4万亿日元,员工33万,京瓷营收只有2200亿日元。
进这个行业就意味着与NTT展开竞争,民营企业都在观望中,稻盛和夫第一个站了出来,他认为电信行业该有更多的市场元素。
于是,他成立了DDI,后来与丰田旗下的几家通讯公司合并成KDDI。又花了20多年时间,KDDI成为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也是世界500强。
2010年,稻盛和夫78岁,那年日本巨无霸企业日本航空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到了巨大亏损泥潭中,它垮掉就意味着日本航空业近半壁江山不见了。
既不能让它破产,也没人能买得下。
日本首相找来了稻盛和夫,让他想想办法,稻盛和夫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
日本航空已是一盘散沙,舆论都认为重建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稻盛带着“稻盛哲学”来到日航,重建日航的企业文化,降本增效,充分授权,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让日航扭亏为盈。
一个大“V”字的起死回生。
稻盛和夫早在65岁时就剃度出家了,自己在京瓷和KDDI的股份也都转赠给了员工。
1983年他成立了一个企业家的教育机构叫“盛和塾”,也在2019年被他亲手解散,他怕死后有人败坏盛和塾名声。
都归零了。
世上竟真有人始终秉持着一种信念走下来,并取得了大众乐见的、充满奇迹的成就。
或许我们从他这里不是想看到天道酬勤的承诺以及怎么变得成功,只是一个过来人告诉我们,尽力去做,心安就好。
05
之前对稻盛和夫没那么多了解,对他的阿米巴等经营哲学也兴趣缺缺。这两天集中翻了翻稻盛和夫几本有代表性的书和演讲,最大的感受就是,与其说他是个企业家,不如说他是个修行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始终贯穿他的工作和生活。
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连接着幸福,所以稻盛和夫多次跟人说,我的人生非常幸福。
当下,“意义”“幸福”听起来都是玄之又玄,虚之又虚,说这个好像都有些另类。
但我们不去直面的,恰恰是时刻左右着我们的。
比全球经济大萧条来的更早的其实是“幸福大萧条”。
几年前,全球经济还充满活力的时候,《新周刊》有一期把人们内心的对立概括为“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
一边以马云励志希望快速成功,一边学星云之道希望保持心灵平和;一边内心端正自视清流,一边适应潜规则随波逐流;一边想悬崖勒马,一边又欲罢不能;一边用成功证明自身价值,一边又觉生命脆弱万贯身家终虚无;一面开导别人看开一些,一面告诫自己时不我待。
或许古代人不需要有自己的剧本,他们的生活有章可循,变化极少。但是体验过飞速发展的现代人,都想写出自己的剧本,都要独自原创自己的生活,甚至期望同时能活出几种人生。
所以当看到稻盛和夫在书里把心得写得那么简单时,很多人无法满足。
但无论怎么写自己的剧本,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并不会按剧本发展。欲望与失落交替中,大概出现了4种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这是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在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里讲到的。
4种模型类似于4种不同类型的汉堡。
第一种虽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享受现在的快乐,却为未来埋下了痛苦。
为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可以被称为“享乐主义型”。
“享乐主义型”的格言就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后果。
第二种汉堡虽然口味很差,可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食用这类汉堡可以确保日后的健康,但却让食用者吃得很痛苦。
这类人与“享乐主义型”相反,他们只追求未来的快乐,承受着现在的痛苦。
这类人是“忙碌奔波型”,他们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
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现在无法享受美味,日后还会影响健康。
有一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可以称其为“虚无主义型”。
有没有能平衡当下及未来益处的汉堡呢?
那就是第四种,“感悟幸福型”汉堡。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这些里面,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每种类型的一些特点,谁都希望“感悟幸福型”能多一些,这个型却往往是最少的,因为除了睡觉,一天中一半时间都在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工作是种痛苦。
稻盛和夫说:“工作就是修行,如果你用超越的视野来看待工作,工作就是修行。”
在这里,他讲的是一种做事情的状态,沉浸在这件事中,不想其他任何事情,也不分心,自我被稀释了,对时间的感知也被稀释,你变成了你正在做的事情的一部分。
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做一件事时忘掉了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直到发现太阳已经落山而我们还没吃晚饭,这才回到现实生活中。
怎么在工作中找到这个感觉?
这是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思考的,我看到一张图画得很好,在多个因素的凝聚之中往意义靠近。
如果暂时靠近不了,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像当初走投无路的稻盛和夫一样,专心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连室友纷纷离职、工厂即将破产、转行遭家人阻挠都统统放下,就干好一件事,反而打开了局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