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信陵
编辑丨及轶嵘
10月4日,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将控制权移交董事会。
这是金融业的大新闻。桥水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据公开资料,截至6月基金管理规模1,264亿美元。(相对于用支付宝就能买的公募基金,对冲基金可理解为是偏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
基金传承是老大难问题。基金管理人没有退休年龄,但最终都需要人接棒。
早在2010年,达利欧就宣布了过渡计划,让年轻一代接班,当时他认为两年就能完成。但直至今日,73岁的达利欧才算如愿,放弃联席CIO(首席投资官),交出了投票权。
金融投资业,人才济济,竞争惨烈。要想在产品/服务高度同质化的行业里胜出,寻找并留住出类拔萃之辈,必定是管理者的首要挑战之一。
过去的五年里,达利欧一气出版了三本书,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原则》(Principles: Life & Work),中文版2018年1月首次发行,金融投资圈几乎人手一册。2020年8月的数据,大陆市场销售170万多册,超过美国(含电子版)的二倍。
在这本厚达550页的畅销书里,《原则》记录了达利欧自己40多年的人生、投资和管理之道。其中,关于用人的思考占据了重要位置。
如何招聘聪明人?
达利欧认为,所有事情的背后是人的力量。多数情况下,一件事的成因就是那些具有特色素质、并以特殊方式工作的人群。改变人就会改变事情的进展。因此,一家公司,如果把创造者换成非创造者,公司也就停止了创造。
但同时,达利欧有一个信念:多数人不会随岁月有太大变化。尤其不能指望一个人短短一两年就能吸取教训,做出改变。他的建议是,管理者最好假定他们不会改变。尤其是价值观,改变绝无可能。
我认识的一位国内投资大佬A也有类似观点。他说:事情其实都差不多,就是看谁去做。人一开始没对,后面也改不了,People Never Change(意思是人性难改)。
也正是基于此,达利欧在招聘时非常严格,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比如,他认为一个组织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但人性使然,老板往往容易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所以,公司需要一个面试团队,老板不能一言堂,才能确保找到多样化的人才。
达利欧眼中的人才是啥样?
一是要能提出很多好问题,二是要能客观认识自己。
做投资必须是聪明人。达利欧相信,聪明人总能提出最有思想的问题,而未必是凡事都有答案。他说,“与好答案相比,好问题是表明未来成功更好的一个指标”。
同时,聪明人有个通病,就是自以为是,达利欧说,再聪明的人,如果看不到或是不承认自己的缺点,再聪明也不会在这个行业成功。
“股神”巴菲特也有类似的认知,比如“能力圈”的概念。巴菲特认为,投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不懂不投”,隐含的意思是人人都有盲区,要有自知之明。
国内著名的投资人如张磊和李录,认为投资者最核心的素养是Intellectual honesty,可以译为“求真”,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求真”,要求一个人在面对自己内心时要诚实,不要自己骗自己。古话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另外,达利欧还有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让求职者知道工作的阴暗面。在面试环节,老板就告知求职者真实情况,尤其是坏消息,以及最困难的挑战,这种做法似乎不多见,但达里欧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压力测试。”
前面提到的那位大佬A也认同这个做法。他说:聪明人入职几天就知道工作会有多难。与其这样,不如早说。有人因此知难而退,也降低了招聘成本。
如何管理聪明人?
达里欧特别重视二点:
1.准确反馈
反馈务求准确,不做好好先生。他称之为“严厉的爱”。他说,评估和反馈要考虑的是准确度,不要考虑后果。“招聘多严,评估就要多严。归根结底,准确和善意是一回事。”
另外,他提到评估要尽量全面,记录一个人的所有表现,但不要对某一点过度解读。业绩不好时,要分析究竟是技能不足,还是能力欠佳。(达里欧似乎认为技能可培训,能力难提升)。
2.向教练学习
达里欧认为,管理者要向体育行业学习,树立这样的理念:仅靠一己之力,球队无法取胜,但每个人都必须战胜对手。“一个球队,不同技能的人打不同的位置,只有每个位置都表现出色,才能完成任务。”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达里欧点到为止,没有给出如何让聪明人既放飞自我又精诚合作的例子。
这方面,我推荐大家读NBA顶级教练菲尔·杰克逊的自传《11枚戒指》。
杰克逊带领公牛和湖人,一共拿了11次NBA总冠军。他如何领导乔丹、科比和奥尼尔这样球技和薪资都远高于自己的超级巨星?
杰克逊认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球队没有道理,事实上也做不到。他总是想培养出一种所有人都能担当领导角色的环境,激发超级明星的自我管理意识。
他非常喜欢铃木俊隆(一位久居美国的日本禅师)的话,“控制其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胡闹,然后观察他们。”
《11枚戒指》里有非常多“禅师”杰克逊如何管理和凝聚天才球星的心得。比如,何时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时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何时需要“无为而治”,看了非常过瘾,能弥补《原则》的一些缺憾。
我的阅读体验
《原则》是达利欧的第一本著作,内容是他多年来在公司官网上的分享的整理,涉及人生经验、投资哲学和企业管理智慧。但汇编这样的“网文”,通常要涉及非常深度的编辑干预。
我是分几次才读完《原则》的。不是因为内容难懂,也不是翻译问题(《原则》译文十分流畅),是因为内容和表述重复较多,磕磕绊绊,思维的列车时常出轨,没办法一气把书读完。
前面说到,中文版甫一面世就风靡金融投资圈,有的机构还专门组织员工学习。我问一位投资人:阅读是个人的事,为啥要集中学习?答:书写得有点啰嗦,集中起来划划重点,大家省点时间。
我当时心里有个疑问:出版商是大名鼎鼎的Simon& Schuster,除了把作者提到的300多条原则做了概要和列表,为啥其余部分看不到编辑含量?
直到最终读完全书,我在“致谢”部分找到了答案。
达利欧写到,最初是出版社的执行主编Jofie Ferrari-Adler读了网络版《原则》,认为有出版纸质图书的价值,并向他引荐了出版社总裁Jon Karp。
两人一见面,总裁竟然说,他希望这本书让达利欧更满意,而不是出版社。达利欧显然很受用。他在致谢中说:“在总裁的帮助下,这如今得以成为现实。
我猜想,会不会是作者太有钱有势(《时代》和《福布斯》名人榜单常客),让出版社放弃了自己的编辑原则?
吐槽了英文版出版商,再给中文版出版社提个小建议。
关于关键词的翻译。按照翻译行业的约定,关键的术语,如果没有约定俗称的译法,需要靠上下文理解的,首次出现时需要附上原文。
比如,达利欧把他的上百条工作原则总结为两个单词,idea meritocracy。这个最关键的术语,直译可以是“想法精英主义”。意思是,一群精英共事,谁的想法最好,公司就应该听谁的。不能谁官大听谁的,也不能靠民主投票,听多数人的。
因此,这个术语可以理解为“好观点至上”,中文版译成“创意择优”,相当不错。但如果编辑能在首次出现时附上原文,应该能帮助那些有语言能力的读者更好的理解。
这样的例子,书里还有少量几处。不知道再版时,出版社是否能考虑?
最后给中信出版集团做个广告。
达利欧五年出了三本书:《原则》、《债务危机》和《原则2: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本本精彩。《原则》讲的是个人和企业,《债务危机》谈的是金融行业,《原则2》讨论的则是国家,它的兴衰周期。
身处大变局时代,我们需要达利欧这样的智者的声音。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