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老家送礼,难倒大城市的年轻人

关注
ee
北京移动互联网
面向女生的新一代场景社交
最近融资:|2016-01-06
我要联系
花心思准备的礼物,对方根本用不上。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李秋涵、王敏、邹帅、唐亚华,编辑:唐亚华,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兔年春节已经进入倒计时。

在大城市奋斗了一年的年轻人,马上就要开启回老家的步伐了。但给家人亲戚朋友送礼,不是一件容易事。年轻人的想法是,送礼要送出独特性,最好兼具仪式感与实用,还要有高级感不落俗,让收礼的人感受到自己真的用心了。

但事实上,年轻人重消费升级,老家人求实用,从大城市回去的年轻人在送礼这件事上磕磕绊绊了很多年,才找到合适的送法。

就像今天跟深燃聊天的5位年轻人,他们曾经试过给老家人带自己所在城市的特产,北京烤鸭、杭州藕粉大多都被嫌弃了;他们也尝试过送保健品、智能产品,最后,保健品放过期了,智能产品“吃灰”了;还有人精心准备了自己认为贴心的礼物,最后得知对方根本用不上。

被现实“打脸”的年轻人,开始转变思路。直接给钱,虽然简单粗暴却是让所有人满意的选项;入乡随俗,送老家的“硬通货”,也基本不会出错;找同一个年龄层共同喜欢的东西,也是个办法;最佳状态当然是,跟家人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礼物送得恰到好处。

抱怨归抱怨,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年轻人愿意借此表达心意,家人也乐于享受晚辈的孝心。在送礼路上,沟通和理解是化解错位最好的办法。

198元的北京烤鸭,没比上县城街头38元的烤鸭

韩冰 | 32岁 北京 互联网从业者

一开始,我想着在大北京工作,过年回家肯定要带北京特产才说得过去。于是我和我老公的家人在早些年都收到了我们送的烤鸭、稻香村糕点。

我们还专门买过北京特色的烟酒,我记得有一个烟叫大前门。但是烟酒这种东西,各地人的口味差别很大。买回去的烟我爸抽不惯,尝了一下就不抽了。买回去的酒是酱香型,而我们山西人基本都愿意喝清香型白酒。

最开始家人们不喜欢我们买的礼物,也不好意思直接说。直到有一年,回家前我老公又要买北京特产,他姐姐说,别买那些了,小孩们都不愿意吃。我也陆续从家人口中得知,我买回去的糕点也没人愿意吃,都放过期了。

更尴尬的是,我买的北京烤鸭是塑封包装的,我爸兴冲冲地叫好朋友去家里吃,最后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结论,说烤鸭是假的,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被骗了。我花了很大力气解释塑封装烤鸭和正宗现烤北京烤鸭的差别。但我们老家亲戚对198元的塑封装北京烤鸭的评价,还赶不上县城街头小店现烤的38元一只的烤鸭。

我刚知道的时候还挺不高兴的,辛辛苦苦带回去的东西,没给老家人好的印象,还留下了不少意见。后来仔细想想,烤鸭被塑封以后,口味本来就大打折扣了。老家人每年春节都在按几十年传下来的习俗置办年货,对外地特产不感兴趣也正常。

后来我就转变思路,直接给钱,同时向老家人看齐,走亲戚时买些吃的喝的等硬通货。 这样一来,我回家反而轻松了,不用大包小包拿东西,也不用在回家前发愁买什么。

这几年我一般会在过年前给爸妈转几千块钱,让他们买新衣服、置办年货。因为我父母挑衣服都很有主见,通常要自己试好现场买。他们出去也常跟人说,衣服是闺女给钱买的。

过年走亲戚时,我就直接随大流现买牛奶、核桃露、八宝粥、罐头等东西,再给亲戚家小孩发点压岁钱红包。送过去的“硬通货”大家还能继续流通,有时候我们家收到别人送来的礼品,我去亲戚家时顺手拎几箱就去了,确实方便。而且过春节时人多,饮品消耗量很大,互相送的礼也用得上。

今年有亲戚是本命年,我提前从网上买了红色内衣袜子套装给她,别的还是按老规矩来。

我现在觉得,送礼还是要根据各地习俗和各家的需求来。如果子女买的东西父母喜欢,可以按照子女想法来买,如果父母有强烈的想法,顺着他们就行。喜欢收礼物的送礼物,喜欢拿钱自己支配的直接给钱,心意表达到了就可以。

精挑细选的礼物被“泼冷水”,今年打算送“硬通货”血氧仪

嘟嘟 | 28岁 上海 运营

我在外工作三年多了,春节都会回东北老家。我本身就是一个很惦记家的人,平时遇到什么好吃好喝的都会往家里寄,有送礼的习惯,所以春节送礼对我来说是个惯性动作,日常都送,过年更要送了。

我老家比较熟的亲戚不少,因为从上学到工作,他们经常会帮助我,我希望在这种节日通过送礼表达感恩。第一年到外地工作的时候,春节回家前觉得自己是衣锦还乡,应该展示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当时我特别用心,提前规划了差不多一个月,给姑姑阿姨、家里老人、爸妈还有关系不错的姐姐都选了礼物。我的思路很简单很纯粹,就像给好朋友送生日礼物一样,希望老家亲戚也能感受到我是用心在挑礼物。

不过当年他们收到礼物之后的反馈,让我有点失落。我送给姑姑一副手套,因为她每天都要出去买菜,东北很冷,逛露天市场一趟下来,手会冻僵。我挑了一副皮毛一体的分指手套,花了200多块钱。我的考虑也很全面,一是不能买不分指的,因为这样不方便提东西,他们有时候用现金,分指的手套方便拿钱。二是不能买毛线的,老家冬天总下雪,毛线手套特别容易湿,湿过的手套冰凉,就不起作用了。

她收到的时候还挺开心,大小也合适。我天真地以为她每天都会戴,结果第二年我去拜年的时候,她说就戴了一两次,现在好好收起来了,理由是觉得手上套个东西总觉得不舒服,买菜时也摸不到茄子黄瓜的表壳,总觉得不踏实。

从这件事我就理解了,我想象中家人的需求,和他们自己的需求,是存在断层的。 我们的消费观,很多时候都是套在伪需求的壳子里,我选这副手套,也许是从我的需求出发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实用性。最近几年我买过坚果礼盒,买过东北送礼硬通货牛奶、露露,没什么创意,但确实保险。

今年比较特殊,我选到了最完美的礼物,给家里的老人安排上了血氧仪。 在网上买了直接寄到家,一个一百多块钱,买了四个,暂时还没发货。如果过年前还没到也没关系,我准备拜年的时候拎一些吃的喝的,顺便提一嘴我给大家买了血氧仪,过几天就到了。

这东西大家收到肯定不会挑什么毛病,而且这种仪器是“希望你永远都用不上”的东西,平时放着也不会觉得浪费,反倒是一种心安。

我的经验告诉我,不要想着精准拿捏每个人的需求,最后结果肯定是费力不讨好。对爸妈,我还是会用心选礼物,对其他亲戚,我的思路是找到同一个年龄层的共同需求,送差不多的东西,不会出错。

希望礼物能打动老人,但特产、保健品、智能产品全军覆没

蒋奇 | 28岁 杭州 金融从业者

工作了以后,我每年回老家都会给住在浙江农村的爷爷奶奶等老人们送礼物。早期的想法是,好不容易工作了,从大城市回去,带的礼物还是要体面一点,我也很在这件事上花心思。

杭州特产是我最先考虑的,像西湖三宝藕粉、糕点、茶叶这种,早些年就买了带回去给老人和亲戚们了,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欢 。一方面口味本来就众口难调,另外一些糕点类重油重糖的东西,老年人也不适合吃。

后来我还送过保健品,比如虫草、人参、燕窝等,老人觉得太贵重舍不得吃,也没那个习惯去用,有的不知道用法和用量,总之都闲置了。补充各种维生素的保健品,买回去老人经常放到过期也没吃。

这几年我还送了一些智能小家电,像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按摩仪、紫外线消毒机等,这里面比较尴尬的是我送了一个带屏幕的智能音箱,我想着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这个应该很适合,还能视频。结果,因为老人一辈子都在说家乡话,不会说普通话,智能音箱识别不了他们的语言,完全用不了,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老家的送礼硬通货是三类,水果、坚果、牛奶或王老吉等饮品。一般春节走亲戚带的礼物就是标准三件套,商店里卖的也都是礼盒或者果篮装的礼品形式,每件几十元。这些对老家人来说比较实用,受欢迎程度高。

而且收到礼物的人还能拿着这些继续出去送人。我就有一次大年初三给一个亲戚家送了一箱我特意在杭州选的新年限定款饮品,初四就在另一个亲戚家看到了那个箱子。

不过,流行的硬通货也有一个问题,春节时集中送的太多,保质期有限,造成了浪费。有一年大家送了我爷爷奶奶家十几箱牛奶,我第二年回去发现还在。

另外,我每年回老家的时候会给家里老人准备一些安宫牛黄丸,这种药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有点用。

最近快要回家过年了,我又在愁该带什么回去。我现在的整体思路是,老家流行的三件套还会送,尤其是给关系一般的亲戚,给爷爷奶奶我还是想买点能放在家里一年到头都能用的东西,实用,老人看着还能有个念想。

我觉得给老家人送礼,还是应该尊重长辈的传统,多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东西,比如给爷爷奶奶送礼,我会参考父母的建议,父辈对老一辈可能更了解。

大城市年轻人给老家人送礼难,主要原因是在观念上差别太大。年代差异、大城市和村镇风俗差异、教育水平的差异等造成了年轻人思想活跃,追求消费升级或时尚的东西,老一辈从艰苦年代过来,会觉得很多东西华而不实。礼物要想送到心坎里,还是要跟老人日常多交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送吃的囤冰箱里放过期,送生活用品放两三年舍不得用

秀丽 | 30岁 郑州 文案策划

小时候我们那边过年送礼,是送饼干、白糖、八宝粥,现在流行送牛奶、油、干果。

我觉得过年送礼是有必要的,但是送的东西不实用,讲究形式主义,是最恼人的。

父母辈有的思想就很奇怪,孩子过节送点鱼、水果之类,他们会觉得太抠,没拿好酒好肉好烟不会办事。我有个邻居,他女儿结婚以后回娘家,拿的都是普通水果和鱼,老丈人觉得他们买的东西便宜,就不开心了。

我爸妈也是,不送觉得我们不孝顺,但是送了也不吃,都囤着。

他们囤东西到什么程度,2016年我们家请客,剩下了一些调料,以及一些真空包装的玉米,直到2022年国庆节,我回家的时候看到还在家里。过节的时候也是,我们给他们买的东西,等下次我再回家,发现很多都过期了,但如果我们不买,肯定要被说没有孝心。

老家的孩子都长大了,要么结婚,要么出去工作了,家里人少了,冰箱却从一个变成了三个,都装满了消耗不动的肉和菜。

如果送实用的生活用品,他们也是舍不得用,还是把东西收着,堆着不用。

之前有一次,我觉得老家的衣服质量不好还贵,就在郑州买了衣服寄回去,我妈试了穿不上,就生气了,跟我说“你别再给我买衣服,我不缺衣服”。给他们买的很多生活用品,他们也都放着。这些东西大多是直接寄回家的,我后来回家才发现,有的在家放了两三年,标签都没有摘。

过年买的东西被浪费,我们也很心痛。我问原因,他们总回答我说,有总比没有好。后来我想明白了,我觉得还是因为我们对父母缺少陪伴。如果我就在家,陪着他们,这些东西肯定就用上了。

我送礼的思路也改变了。礼物得亲手送,能及时知道反馈,如果不能亲手送,那就直接发红包。

2022年中秋国庆节回去的时候,我就带回去了公司发的福利奖品,回家买了点水果和菜,还给家里的超市购物卡充了些钱。

今年过年就计划发红包了,不买东西,担心爸妈又把东西囤着。

我觉得送礼的形式主义是最没必要的。在网上看到有些地方订婚,有人送礼拉了一车牛奶,我觉得很奇怪,肯定喝不完的,钱都让超市挣了,也没什么用。最好的过年礼物,还是常回家看看。

一进腊月就开始备年礼,花费一个月工资都打不住

月月 | 26岁 产品采购 石家庄

我工作5年了,最开始时是在北京上班,过年回家会给家里买稻香村糕点、北京烤鸭,觉得过年回家总要带些特产回去,让父母亲戚也尝尝,一开始父母拿到这些礼物很开心,但吃完之后,就觉得没有预期想的那么好吃,而且价格高,嫌我花钱买贵了。

说实话,我当时还有点伤心。因为刚毕业参加工作,工资也不高,一个月只有3000多元,那次回家买特产,我花了得有1500元,是将近半个月的工资了。花钱买礼物也是想得到父母的夸奖,结果还被嫌弃了。

事后我也明白过来,父母是心疼我挣钱不容易。大城市的人满足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可能会更加追求一些精神层次的礼物。比如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乐队纪念T恤,或是女孩子喜欢收到鲜花。但回老家送礼,按照老家的习俗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所以,过年再送礼时,我开始改变思路,会选择些实惠的礼物,而且会根据家里每个人的需求来送礼。

比如我爸爱面子,喜欢去朋友面前骄傲的炫耀闺女给买的礼物,我通常会给他买稍微贵点的白酒,价格在一千左右,包装很精致,摆放在家里也很好看;妈妈不喜欢华而不实的礼物,那我就准备妈妈离不开的护肤品,日常离不开的食用油、大米小米等;送小朋友的礼物,可以直接问问小朋友的意见,买小孩子真正喜欢的,而不是自己觉得小孩子会喜欢。

因为我们家里人口多,想给每个人都准备一份喜欢的礼物,得花不少心思,我通常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着手准备。今年也是如此,我一进腊月就开始买买买。网购了给爸爸的白酒,给妈妈的花胶粥和护肤品、给孩子的巧克力,还有阿胶糕、食用油、牛奶等等,我往家搬的时候,分了两趟才搬回来。

月月目前已经准备的年礼

现在,单是目前网购的东西,就已经花了大概3000元左右了。等放假真正回老家之后,我可能还会带父母去逛街买新衣服,给他们换新的智能手机。我现在一个月工资五六千,这次回家过年给家人准备礼物,至少得花一个月工资。

每次我回家,家里人总是会忙前忙后,给我准备一堆爱吃的东西,我觉得过年给家人准备这些礼物也值得。

不过,尽管在送年礼上花了不少心思,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陪伴。像我姥姥,家里吃的喝的没那么稀缺,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行动能力下降,生活质量也在降低。所以,我每次回家,有机会也会烧上热水,给他们洗洗头发、修修指甲,陪她唠唠嗑,我觉得这些才是老人最需要的礼物。

*题图及文中未标注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秀丽、蒋奇、韩冰、嘟嘟、月月为化名。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