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音乐产业观察(ID:takoff),作者 :壹仟,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披头士早前发布了一首新歌,媒体的标题几乎都带上了人工智能。The Verge的标题是,“感谢AI,披头士最后一首歌上线了”,WIRED的标题是,“多亏了彼得·杰克逊的AI,披头士乐队最后一首歌来了。”
然而,对于人工智能,披头士团队却讳莫如深。尽管新歌《Now and Then》的纪录片里提到机器学习,但自始至终,AI字样并没有出现在纪录片的文案中,而且,保罗·麦卡特尼强调歌曲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人工或合成创造出来的”,制作人贾尔斯·马丁则坚称歌曲没有使用AI。
看起来,保罗·麦卡特尼和贾尔斯·马丁都在小心翼翼地与AI保持距离,他们似乎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A 披头士的“最后一首歌”
11月2日,披头士乐队的新歌《Now And Then》正式上线,在宣传文案中,这首歌被称为披头士最后一首歌。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首歌”?因为这是披头士四位成员“合作”的歌曲,其中,保罗·麦卡特尼和林戈·斯塔尔仍然健在,乔治·哈里森的部分是他生前录制好的,Demo来自约翰·列侬,其中包括他的演唱。因为乔治·哈里森已经在2001年去世,四缺二的披头士,理论上已经不可能再有类似的作品问世。
《Now And Then》的由来非常耐人寻味。最初是乔治·哈里森从列侬遗孀小野洋子处得知列侬遗留了一些Demo。1995年,披头士剩下的三位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林戈·斯塔尔和乔治·哈里森相约把列侬的Demo完成。
左起:林戈·斯塔尔、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
《Now And Then》之前,保罗·麦卡特尼、林戈·斯塔尔和乔治·哈里森完成了《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两只Demo的再创作,并在1995年发布,《Now And Then》未能完成,因为列侬的声音过于模糊不清,当时的技术也无法处理。
2021年,《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了披头士的纪录片《The Beatles: Get Back》(披头士:归来)。纪录片重新整理了《Let It Be》专辑的纪录片,其中大量使用了当时被废弃的视频素材。
据报道,为了避免交谈被听到,披头士成员当年在视频拍摄过程中故意大声演奏乐器,导致很多影像素材无法使用,彼得·杰克逊团队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研发的工具将器乐和交谈成功分离开来,重新做了处理,将原来80分钟的纪录片,拓展到了468分钟。
彼得·杰克逊还给这套工具取名为MAL,它既是machine audio learning(机器音频学习)的缩写,也是致敬披头士曾经的巡演经理马尔·伊文思(Mal Evans)。
纪录片《披头士:归来》好评如潮,获奖无数,保罗·麦卡特尼想到了未完成的《Now And Then》,因此联系彼得·杰克逊,希望借助他的技术来完成《Now And Then》的录制。
B 《Now And Then》到底用没用AI?
《Now And Then》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列侬的人声部分,据纪录片的描述,由于Demo中的人声不清晰,所以使用了机器学习的技术来提纯。随后,保罗·麦卡特尼和林戈·斯塔尔在乔治·哈里森已经录制好的音轨基础上,重新配了器乐。加上列侬的人声,就有了披头士的“最后一首歌”。
歌曲制作人是贾尔斯·马丁,披头士功勋制作人乔治·马丁的儿子,可以说,这首歌从录音到制作,都是披头士历史的延续。也因此,歌曲发布之后,旋即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广大乐迷。一些音乐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原绿洲乐队主唱利亚姆·加拉格尔称,歌曲同时具有教科书般的心碎和暖心,披头士是不朽的。
一个有趣的信息是,翻阅相关报道,我们发现,尽管各大媒体的标题铺天盖地都是AI,但当事人自己却对此三缄其口。
纪录片里提了机器学习,但没有提人工智能。保罗·麦卡特尼在今年7月的一次采访中主动提到了AI,并因此引发了媒体的热议,但他随后在社交账号上澄清:“要明确的是,没有任何东西是人为或合成创造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真的在演奏。我们清理了一些现成的录音,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歌曲发布之后,制作人贾尔斯·马丁接受采访,再三强调,没有AI。“我不会用人工智能以任何方式重现他们的声音。我从《Eleanor Rigby》获得多条音轨,从《Because》和《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里获得一些素材,用披头士的方式拼接在一起。”贾尔斯·马丁说:“所以,没有人工智能,没有。如果我使用人工智能可能会更容易,但我没用。”
彼得·杰克逊也没有在相关采访中确认歌曲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MAL,只是宣称他可以将乔治·哈里森和约翰·列侬的声音从《归来》中提取出来,加上保罗·麦卡特尼和林戈·斯塔尔,披头士就又能有新歌了。
《Now And Then》到底用没用AI?按照歌曲纪录片的说法,列侬人声分离的过程应该是使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至于是否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这是另一回事。
显然,相关各方对于这个话题慎之又慎,以至于显得有些故弄玄虚,但这又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披头士这样一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乐队来说,谨慎对待AI这样存在争议性的新技术,对于行业来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C AI阴影下的音乐圈
11月4日,《Now And Then》发布两天后,传奇音乐人、ABBA成员比约恩·奥瓦尔斯(Björn Ulvaeus)在媒体上发文,就AI时代的到来,给音乐行业提出了自己的预警:“音乐,即将发生重大变革。没有人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
比约恩·奥瓦尔斯更多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从披头士的作品中学习音乐,他为此付出了金钱——购买唱片。但如今,机器使用音乐人的作品来学习更多是免费的。
比约恩·奥瓦尔斯称,在了解了YouTube的音乐人工智能孵化器之后,他感到非常震惊。奥瓦尔斯所说的YouTube人工智能孵化器,可能跟谷歌发布的音乐大模型Lyria有关。基于Lyria,YouTube推出了一个叫Dream Track的短视频AI音乐工具,可以为短视频快速生成模仿查理·普斯等歌手创作的背景音乐。
,时长00:20Dream Track:短视频AI音乐工具(featuring Charlie Puth)
对此,比约恩·奥瓦尔斯从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几个问题:训练人工智能使用原创音乐人的作品,创作者如何才能得到适当的报酬?创作者是否有拒绝的权利?谁拥有AI的输出?
这并不是新问题,伴随着AI高仿歌曲的越来越火,相关的讨论不绝于耳。Meta等公司开发的音乐生成式AI开始强调其训练素材的正版性。
这并不能打消业内的顾虑,到目前为止,行业对待AI的情绪更多是负面的。绿洲乐队创始人诺埃尔·加拉格尔认为一旦有了AI,音乐公司就再不需要创作者了。”资深音乐行业观察家马克·穆里甘则表示“如果没有新的发展方向,生成式AI将简单粗暴地彻底主导,流行音乐将自我吞噬。”
所以,保罗·麦卡特尼和贾尔斯·马丁才会慎谈AI,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艺人不愿意公开在创作过程中是否使用人工智能,至少在当下,对于音乐人来说,使用AI创作似乎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谁也不想被视为行业的破坏者,尽管AI辅助创作已经在民间广泛使用。
音乐行业的发展史证明过,音乐是最容易受新技术、新媒介影响的内容形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行业从来都是一个被技术塑造的行业。音乐人担心的与其说是AI本身,不如说是掌握了技术的科技公司的所作所为。科技公司的技术霸凌,至今仍然为行业所诟病,而在AI时代,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只增不减,音乐人的担忧也就不可避免了。
表面上看,人人都是创作者似乎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到头来,大家很可能都只是在为平台敲螺丝。
所以,比约恩·奥瓦尔斯强调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技术公司将迅速推动AI模型的货币化和规模化,尽管我们只是开始了解它们的用途,但我们需要保护原创创作者,并使他们得到公平报酬。”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