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汽车研发引领世界,京西集团的全球化实践与思考

关注
中国技术引领,均衡全球发展

6月19日至20日,2024DEMO WORLD企业开放式创新大会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创业邦主办,上海市松江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联合主办,松江区九亭镇人民政府、正泰智电港协办,汇丰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

大会以“新质引领 创变未来”为主题,探索开放式创新在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新材料、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趋势与技术落地。活动通过主题演讲、焦点对话、产业推介、榜单评选、创新企业展示、资源对接等形式,为到场的国内外大企业、创新企业、投资机构搭建起交流、链接的桥梁,推动创新资源在行业中的流动,释放长三角产业潜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注入丰富动能。

在大会上京西集团中国区销售负责人刘永宁就中国汽车产业的出海以及京西集团的业务创新实践带来分享,其中精彩观点如下:

世界汽车技术的迭代是中国引领,所以我们要把研发放在中国。

光是出去建厂只是第一步。以前那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怎么能够做的强大的步骤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参考。

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京西集团1.jpg

我本人在汽车行业从事了20多年,今天大会的主题是讲出海。

以我现在服务的这家公司——京西为例讲下出海的这件事。

讲到京西很多人并不知道京西是个什么样的公司,我在有些场合介绍京西,我们总部在北京的西边所以我们叫京西。

跟今天大会主题相关,我们这个企业讲出海。我们是在出海,但我们实际上是从海外来,前身是个外资企业,这里面有一个京西的百年历史。京西前身最早是美国公司,2009年德尔福全球悬架和制动业务被中国的企业收购了。收购后在2022年我们股东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京西现在最大的股东是张家口金融控股,最近改名叫张家口产业投资,京西现在相当于是一个中国的国资控股企业,但我们有全球的分布。

出海这件事上,因为我们从海外来再到海外去,京西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我们在海外本身有各种的布局。我们在中国有五个生产基地,两家研发中心,一个软件中心、一处测试场。海外我们在北美、欧洲都有布局,海外有四家生产基地,五家研发中心、一处试车场。

实际上整个中国汽车或者整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美国出海到后来日韩出海、德国出海,现在中国出海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脉络。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来讲最早是美国比较牛,但后来被中国企业收购,但我们又不能只是躺在原先被收购的企业的技术底子上,因为整个汽车行业的特点就是技术的迭代非常快。

现在在中国尤其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我们京西所处的底盘赛道(悬架/制动),这几年技术迭代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中国要全力以赴,同时我们也在反哺欧美这边的市场。

作为一家收购海外企业的中国公司,我们怎么再去反哺我们这个海外的市场?以前是海外突出,但在过去十几年中有些技术是中国突出,我们把技术拿过来,消化吸收,再提升,这个时代是我们中国的一些技术向海外输出。

这里面我们在做这几件事也是利用我们全球的布局。第一件事,我们空气悬架重返北美市场,因为德尔福全球悬架和制动业务被我们收购后,空气弹簧这个市场在北美不怎么做了,但现在借着中国这边在发力、反哺,所以空气悬架我们又重新返回北美市场。

京西集团2.jpg

还有智能底盘,现在行业都跟火,我们跟国外一些车做了一些配套。另外在2023年,我们中国市场反哺欧美市场的一个杰出的成果就是,拿到了国外一个很大的汽车集团16亿人民币采购额的订单。同时我们在2023年国内研发的ESC的产品出口配套北美主流的车型,这是我们这个企业现在正在做的事。

再接下来像京西这种性质的企业,我们怎么在新出海全球化过程中抓住机遇?我们一个大的策略就是中国来主导研发。背后一个大的逻辑是因为整个世界汽车技术的迭代是中国引领,所以我们要把研发放在中国。

有些测试我们是全球同步在做的,我们要做的产品要布局全球,不光要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要满足欧美市场的需求。上面这个图片是去年冬季我们在中国、欧美、北美三个地方同时做的一些自动产品冬季的试验 。

最后一个大的逻辑,中国开发的产品要适应全球技术的需求,这是一些产线的情况,包括刚刚拿到欧洲的大订单,产品前期会在中国生产,接下来慢慢会在欧洲导入中国技术和新的生产线,然后在欧洲生产。

像京西这样的企业,我们内部要面对一个新的全球化,以前全球化是美国为主的体制下的全球化,现在尤其汽车行业,出海是种新的全球化或者全球化2.0版。以前是美国或者欧美企业引领全球,现在在汽车这个领域,中国的企业怎么引领全球?

从京西的实践来讲,几条路径:

像京西这样的路径,收购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有全球布局的把它改造。

其他中国企业出去,我们看下1.0的时代,很多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是怎么来的,其中一条就是跟着主机厂来,这也是一条策略。比如奇瑞在海外建厂,如果我们在国内跟他们有供货的经验,跟着他们出海建厂也是一条路。

我个人认为,光是出去建厂只是第一步。要真正把全球化2.0这个年代中国的企业在国外能够做好,光有生产还是不够的。以前有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怎么能够做的强大,基本上分了几步走。

第一步,优秀产品引领:先在中国做贸易,设立一个销售代表处等等;第二步,先进技术引领:做生产,接下来觉得生产不够还有本地研发,在中国做研发。这是国外企业在中国做的,相当于出海到中国一个成功的经验。

反过来我们中国的企业如果不像京西这样做,想走另外一条路纯粹的路线,从我经验讲拷贝那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比较成功的做法应该会走的更长远,这也是很多嘉宾提到的长期主义。

要想在海外做长期主义你可能要从贸易开始,接下来做生产、研发,要把中国专家派到那里去,可能这个出海的路才可能走的更长远。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