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零售(ID:ixinlingshou),作者:梦萦,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近年来,零食赛道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市场份额趋于饱和,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不少量贩零食品牌开始寻求转型和升级,跨界开“超市”,成为了新趋势。
零食开“超市”是门好生意吗?这一策略将面临哪些挑战?传统商超会被进一步抢夺份额吗?
01零食集体开“超市”
据联商网统计,目前至少有8个零食品牌入局了硬折扣超市,除了来伊份和喜喜零食,其余6个均为量贩零食品牌,包括赵一鸣零食、零食有鸣、爱零食、零食优选、万辰集团、恰货铺子,不少零食集合店带上了“批发超市”的后缀。
2024年6月,零食有鸣公开试水“批发超市”业态,第一家“零食有鸣批发超市”落地成都;同年9月,零食有鸣对外官宣,全面进军硬折扣全品类批发超市,并于十一黄金周期间同时新开189家“零食有鸣批发超市”;去年12月,零食有鸣宣布,“零食有鸣批发超市”门店数已经突破1000家,而这距离其官宣进军超市,仅仅过去两个半月时间。
在商品方面,“零食有鸣批发超市”SKU数超3000+,除包含零食品类,还增加了纸品日化、日用百货等非品类。选址上,主要以社区、菜市场、农贸市场为主。面积上,批发超市的单店面积为200-400m²,相对量贩零食店有所扩大。
今年1月22日,赵一鸣加盟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赵一鸣省钱超市全新上线。据悉,此次为赵一鸣省钱超市全新店型上线,门店招牌焕然一新,由“赵一鸣零食”升级为“赵一鸣省钱超市”。
在品类方面,“赵一鸣省钱超市”的商品类目有所升级,多元化场景融合,新增SKU超过400种,涵盖百货日化、文具潮玩、鸡蛋等多元化产品,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12月,“赵一鸣省钱超市”就已经在广州试点运行。而据《联商网》获悉,在去年12月底,“赵一鸣省钱超市”就公布了加盟全流程;今年1月10日,赵一鸣省钱超市又公布2025年最新加盟政策。实际上,自“赵一鸣省钱超市”开放加盟以来,已经有多家新店落地。
另外,《联商网》独家获悉,鸣鸣很忙将于2月17日召开最新的品牌发布会,届时将会有重大消息发布,或涉及“赵一鸣省钱超市”。
去年12月,万辰集团举办了“来优品省钱超市”发布会,公布了“来优品省钱超市”门店模型。
在发布会上,万辰集团好想来品牌零售合伙人周鹏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省钱”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共同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是回归产品,而加盟商的需求是“少投多赚、持续盈利”,在这样的供需及行业现状下,来优品从人群收入金字塔模型分析得出,山姆、Costco聚焦20%的中产阶级生意,而80%的大众市场仍然存在供给空白,这是一个广受需要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机会。
随后,在今年1月,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落地合肥,面积约300m²,SKU数约3000+,增加了酒水冻品、短保烘焙、米面粮油、日化用品、咖啡烤肠、鲜卤食品等品类。
与此同时,三只松鼠也通过并购爱折扣、爱零食发力量贩零食和折扣超市业务。
2024年11月,“爱零食硬折扣超市”业态全面启航,正式宣布开放全国加盟。去年12月7日,爱零食全国首家硬折扣超市——长沙湘江世纪城店开业。根据规划,爱零食预计60天内开设200家硬折扣超市,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快速布局。
此外,2024年9月,零食优选宣布推出“惠真批发超市”品牌;随后,在2024年9月底,来伊份全国首家仓储会员店也在上海市松江区正式营业;去年,恰货铺子通过扩充米面粮油等品牌,正式向特价超市转型。
02更换赛道原因何在?
自2021年起,量贩零食行业发展迅速,成为零售渠道中的热门业态,不过随着头部品牌加速扩张,寡头割据局面逐步形成。
华福证券研报指出,虽然量贩零食增长空间广阔,但参考便利店业态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引入国内市场,但直到2013年之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可见任何发展中的新兴渠道即使长期空间虽大,但占比提升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时间。
事实上,已经有业内观察者指出,量贩零食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开始有放缓的迹象。
今年1月8日,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湖南盐津铺子控股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同时将所持有的3.3%股权转让给了湖南晓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盐津铺子此举引起行业关注,有观点认为盐津铺子对于量贩零食渠道的发展规划有所改变;也有说法认为,撤股是因为目前竞争激烈的量贩零食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性。
零食行业资深从业者文晖(化名)也向《联商网》表示,量贩零食店跑马圈地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市场红利期结束,品牌需要寻求突围进一步发展,也需要通过模型创新寻找下一个增长点。同时,量贩零食店更贴近社区,贴近消费者,且形成的量贩、低价优势已经深入人心,对比超市领域可以更好的吸引顾客。
天使湾创投合伙人谭志旺则表示,量贩零食店行业在过去两三年经过了非常快速的开店扩张,主流量贩零食店企业的门店数实现了比较大的放大,一方面带来了行业竞争的加剧,一方面继续保持快速开店难度越来越大。
他认为,对于量贩零食店企业来说,既要提升门店单产水平,也希望保持快速开店的节奏,对于零食店进行品类扩张是行业共识性的逻辑和策略,随着品类扩张,零食店的品类结构与超市交集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像超市了。
03跨界“超市”是门好生意吗?
转型硬折扣超市,是零食品牌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积极求变的结果,本质是开辟新增长曲线。
那么,零食品牌在超市领域有哪些优势?又将面临哪些问题呢?
据文晖观察,进军折扣超市,零食店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商品体系复杂带来的运营、供应链挑战;
其次,是由休闲零食扩大到日化、食杂等带来的产品采购、运营挑战;
再次,是来自消费者洞察的挑战,量贩零食店对休闲零食之外的消费者购物场景了解不深;
最后,是店型扩大带来的成本挑战。新增品类一般占到销售额的20%,销售增长有待观察,但为此带来的面积扩大、成本压力是否能消化还是需要观察。
对此,谭志旺也向《联商网》表示,量贩零食店进入超市领域会对整个线下零售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因为量贩零食店是线下零售里率先进行折扣化转型的业态。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公司,而且体量都不小。
在他看来,量贩零食企业基于零食店业态积累了比较成型的组织能力,对于如何低成本运营零售连锁有不错的经验,且积累了一定的规模,在休食品类、水饮品类等方面有商品价格优势。
同时,谭志旺也指出,当量贩零食店转型超市不断的扩充品类时,传统商超大部分还没有真正进行转型和调整,因此接下来在部分区域有可能超市会进一步瓦解,如果他们不改变,不做任何调整的话,会很难生存。而量贩零食店就有可能成为超市的主流业态,这种冲击和影响取决于传统超市是否变革,是否改变,以及量贩零食店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有多快。联商特约专栏作者、资深零售人孙裕隆则认为,零食折扣的风拐进了折扣超市,任何一个行业在当下及未来一个周期内的中国都很难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拥有未来,况且零食折扣业态本身仅仅是增加了零食购买渠道,并没有带来足够独特且充分的刚需价值。
孙裕隆进一步指明,按照目前国内消费市场的成长速度,零食折扣本身要实现长期性存活,还有非常大的距离,而事实上越是出现对传统业态进行群体性挑战的状态时,也越能够验证超市业态本身的存在性价值,而这个过程中如果挑战者本身并不能提供足够突出的顾客价值取代,挑战者就会不断陷入被动应对的局面,这里有一个客观事实是,不是所有的规模都可以成为价值重塑的机会,除非能够成为大众的生活必需。
写在最后
如今,零食品牌正在加速下沉到低线市场,以零食业务为切入点,向生活配套业态渗透,进而挖掘社区零售布局,积极探索发展机会,不断寻求市场增量。
硬折扣超市是一个比量贩零食更“大”的生意,有着更多机遇与市场空间。尽管零食品牌在超市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但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尝试,各品牌能否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