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咖啡豆价格涨幅超黄金,你的9.9元咖啡保得住吗?

关注
咖啡豆价格涨幅直逼黄金,九块九的咖啡价格还撑得住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全食在线,作者:全食在线,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期,受巴西等全球关键咖啡主产区减产的冲击,国际咖啡期货市场可谓 “涨声一片”。2 月 11 日,于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一举冲破 430 美分 / 磅的高位,刷新了近 47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回溯过去一年,咖啡期货价格的涨幅竟已超 118%,数字惊人。

步入2025 年,咖啡期货更是开启了迅猛的暴涨模式。2月6 日,美国 ICE 交易所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首次跃过 400 美分 / 磅的重要关口,而巴西当地的现货价格更是在当日飙升 8.7%。紧接着,在 2 月 11 日,ICE 咖啡期货价格收盘时大幅上扬 6.83%,最终定格在 431.95 美分 / 磅。

咖啡期货价格如此疯狂上涨,背后存在多重因素。

自然因素方面,巴西、越南等主要咖啡生产国近年来频繁遭受极端天气。像巴西在 2024 年,先是遭遇了 70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而后又迎来暴雨,这对咖啡作物生长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越南更是连续三年面临供应短缺困境,这些都使得全球咖啡豆产量下降,推动价格上升。

政策层面,欧盟的 “零毁林法案” 带来了不确定性。该法案要求供应商证明其产品并非在毁林土地上生产,否则将受处罚。这使得欧洲进口商出于恐慌而纷纷囤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不平衡,对咖啡豆价格产生了推动作用。

成本因素也不容小觑。随着全球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短缺问题愈发凸显,使得咖啡种植和采摘的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与此同时,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运输成本也不断增加,共同推高了咖啡豆的生产成本。

市场因素同样影响深远。全球咖啡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崛起,咖啡文化的逐渐普及,精品咖啡市场不断扩大,对高品质咖啡豆的需求激增。而在期货市场,投机性持仓的增加以及生产商捂盘惜售等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咖啡豆的价格走势。

咖啡豆价格的上涨也为引发了咖啡行业的一系列连锁效应。2025 年初,瑞幸多款产品价格上调 3 元左右,如普通拿铁从 26 元升至 29 元,生椰拿铁从 29 元涨至 32 元,且 9.9 元优惠券的使用门槛提高。2025 年 1 月,韩国星巴克上调了咖啡及茶产品的价格。

日本味之素 AGF 公司宣布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将对包括棒类咖啡和速溶咖啡在内的 172 种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涨幅预计在 15% 至 30% 之间。咖啡品牌制造商雀巢公司11月份发布公告称,将继续上调产品价格并把包装改小,以应对原材料涨价。2025 年初,JDE、PEETS 等巴西咖啡烘焙商,以及意大利咖啡制造商卡巴萨相继提高了咖啡豆及其产品的售价。意大利咖啡巨头拉瓦扎表示,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为保证产品质量,不得不调整产品价格。

但在消费者已经广泛接受低价策略的当口提价,势必会损失用户好感度,还有哪些方法能在维持用户信任的同时,又保证品牌的盈利呢?

在咖啡豆价格上涨的市场环境下,品牌为维持利润,可从差异化定价策略与加强供应商合作两方面着手,且需深入落实各项实施细节。

首先,差异化定价策略需以全面且精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品牌要全方位收集数据,从地区人均收入、消费支出结构判断消费能力,借助行业报告与实地考察了解市场竞争状况,并综合考量租金、人力等店铺运营成本。依据这些详细数据,将市场细致划分为诸如高消费能力、低竞争压力区,高消费能力、高竞争压力区等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区域,实施有针对性的价格调整策略。在消费能力强且竞争小的区域,像星巴克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门店,经典咖啡饮品可提价 2 - 5 元,同时推出高定价的限量版、定制化产品。提价幅度需通过小规模市场测试或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消费者接受度进行确定。而在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区域,保持价格稳定,通过推出如 “咖啡 + 点心” 这类价格实惠的套餐组合来吸引顾客,套餐定价要兼顾成本与市场竞争力。

此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品牌应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收集竞争对手价格变动、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成本波动等信息,每季度进行全面评估,依据数据变化及时调整价格策略。例如,若竞争对手降价,可推出限时优惠;若某区域高端产品需求增长,则增加供应并合理提价。

另一方面,加强与供应商合作,要先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体系。从咖啡豆品质,包括品种、产地、风味及质量稳定性,到供应能力,如种植面积、年产量与仓储能力,再到信誉与稳定性,以及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多维度进行筛选。像雀巢等大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挑选优质供应商。

谈判时,凭借大规模采购优势争取有利条件。在价格上,参考市场价格走势与不同供应商报价,确定合理价格区间,并争取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在合作条款方面,签订长期合同,明确供应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

品牌与供应商还应追求共同发展。品牌可为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派遣农业专家分享种植技术,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培育特色品种。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品牌反馈市场需求,供应商通报生产问题,携手应对市场变化,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与成本可控。

九块九的咖啡能喝多久,或许还得等像黄金一样飞涨的咖啡豆价格稳定才能知晓。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