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陈法善、朱晓宇,编辑:邢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5亿”之后,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对蔚来的投资将进一步加码。
4月7日晚间,路透社报道,宁德时代正与蔚来进行谈判,拟收购蔚来能源的控股权。对此,宁德时代相关人士对《豹变》表示,目前没有更多信息透露。蔚来方面截至发稿暂无回应。
若收购达成,对双方都将是利好,换电领域的两大巨头联手,推进资金、技术、资源整合,将加速换电网络扩张。
从蔚来的角度来看,这能够减轻前期换电重投入带来的财务压力,更有效的挺近今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标。对宁德时代来说,在今年建站1000座的目标下,与蔚来联手,补强了在站点数量、建设运维方面的短板,还能顺势切入C端换电市场,提升用户心智。
此前宁德时代表示,在电车补能市场,未来将形成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三分天下的局面。从维持电网稳定、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经济性等角度看,换电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来,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
随着高压快充技术的发展,换电也必须加快进度,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用户认知。
01宁王想要控股权
换电赛道两大巨头近来互动频繁。
先是3月17日晚间,宁德时代与蔚来达成换电战略合作。彼时,蔚来在官方公告中表示,“双方将进行资本合作,宁德时代正在推进对蔚来能源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进一步巩固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消息一出,蔚来股价大涨。
蔚来能源的全称是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蔚来控股90.9%的子公司,主要负责蔚来旗下3000多个换电站的建设、运营与服务。
这一轮官宣,宁德时代的公告中并没有详细提到“25亿投资”之事。从近期路透社的报道来看,宁德时代与蔚来谈判,寻求获得蔚来能源的控股权,或许正是“25亿”投资的后续。
提及换电,不少人第一反应会跟蔚来画上等号,在众多车企中,蔚来是最坚定走换电路线的。蔚来做换电业务,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块,换电站和电池银行。
先来看换电站,蔚来换电站运维背后依靠的正是控股子公司蔚来能源。
数据显示,全国蔚来换电站已累计布局3239座。江浙沪地区更是实现了换电县县通。4月1日,蔚来官微发文称,蔚来换电次数突破7000万次。3月以来,日均换电约8.8万次,平均约1秒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满电出发”。
2024年12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巧克力换电”,计划在2025年内,建设1000座换电站。在宁德时代董事长、CEO曾毓群看来,未来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目前,全国约有超过10万座加油站,由此,宁德时代旗下的换电品牌时代电服为自己设定的远景目标是要建成30000座换电站。
从巧克力换电的进展来看,目前已有重庆、成都、广州、深圳、宁波、温州、福州、天津、青岛、石家庄、宁德等数十个城市,正在进行巧克力换电站的建设。4月初,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巧克力换电正在加快推进换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拥有3000座站的蔚来,无论是站点位置,还是生产制造、建设运维,都意味着重要的经验和资源。
蔚来能源目前旗下拥有6座制造中心,负责充换电设备生产制造,其中2024年12月武汉制造中心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2025年最大产能将达到1500座换电站。
从2017年发布第一代换电站开始,蔚来换电站已经迭代到四代站,不仅建站成本下降,换电速度更快、电池仓数量增加,同时支持多品牌、多规格电池包换电。这为后续开放服务其他品牌预留了空间。
所以拿下蔚来能源的控股权,对于在换电领域跑步前进的宁德时代来说,有助于快速补齐短板。
路透社的报道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称,在2024年的一轮融资中,蔚来能源的估值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公开报道显示,2024年5月,蔚来能源曾获得武汉光创基金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目前武汉光创基金持有蔚来能源9.09%的股权,按照这个比例简单估算,蔚来能源的估值可能在160亿左右。
在换电生态中,除了站点,幕后负责电池租赁、数据管理、循环再利用的电池银行发挥着“大脑”的角色,为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电池价值的最大化。目前负责蔚来这块业务的是蔚来参股公司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下称“武汉蔚能”)。
武汉蔚能的股东众多,蔚来持股19.4%是第一大股东,宁德时代持有武汉蔚能10.7%的股份,并列公司第三大股东,此外公司的股东还有部分金融机构。
这家公司充当着电池资产的持有者和出租方。电池银行在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生态中也是关键一环。此前36氪此前报道,宁德时代也有意投资蔚来相关的电池资产公司武汉蔚能,“但金额不会有蔚来能源25亿这么大体量。”
武汉蔚能这两年还做一些电池资产的证券化尝试,2024年发行过一期4亿规模的绿色电池定向资产支持票据。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1-9月累计营收10.3亿元,归母净利润5900万。2023年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
武汉蔚能运营有近5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电池银行运营经验。若宁德时代进一步增持武汉蔚能,也可以更深度介入电池银行业务,对自身换电发展也是一种补强。
02双网并行:换电新故事
2024年赚了500多亿的“宁王”,为何看上了换电月租金几百块钱的生意?
韩国电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发布的榜单显示,在2024年的全球储能、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分别以41%、42.4%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但在另一方面,车企们扩大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装配比例,以及比亚迪的疯狂销量,在推动比亚迪电池市占率提升的同时,也给宁德时代造成一定压力。
加上电车价格战白热化,一度占整车成本近一半的动力电池,利润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卖电池之外,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将触角伸向补能、储能等领域,就成了宁德时代的必然选择。
换电站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个分布式储能站,不仅能缓解电网压力,也可以吃到峰谷电的差价。目前,高压快充成了不少新车型的标配,但动辄700V的电压无疑会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相比之下,利用夜间谷电充电的换电模式,对电网要友好得多,而且电费便宜,对车主、电网、换电站来说,是多赢的选择。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储能、换电发展,作为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从巧克力换电的发展规划看,初期主要依靠网约车、出租车等B端用车场景,切入换电业务。因为对司机来说,换电用时短,节省的时间可以用来多跑单增加收入。同时,租电意味着前期购车成本大幅降低,万一日后不想开网约车了,也能把处置车辆的损失降低。这也是易易唤能、奥动等换电品牌从B端布局换电市场的重要考量。
在C端市场,用户对蔚来之外的换电体系感到陌生,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车型也较少,宁德时代收购蔚来能源的控制权,也有利于培育自己在C端换电市场的用户心智。借助蔚来3200多座换电站、70多万蔚来车主(含乐道),可以更快地让用户认识到,宁德时代不仅是电池的制造商,也是一整套补能服务的供应商。
巧克力换电目前共发布了20号、25号两种标准化电池包。随着宁德时代与蔚来合作的推进,蔚来萤火虫品牌后续开发的新车型将适时导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和网络。
这也意味着可以为巧克力换电拉一波C端新用户,跟巧克力换电现在偏B端的定位互为补充。宁德时代和蔚来联手后,换电覆盖高端私域和大众出行,“双网并行”的模式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换电体验,也能让车企在换电方案上有更多可选项。
同时,两大换电巨头携手,或将能更有效地推进行业技术标准的统一。
基于换电,不仅能带动电池销售,还可以带来稳定的租金回报,衍生出更多C端商业化场景,这或许是宁德时代从电池制造商向能源服务商转型的捷径.
03蔚来,换个方式
换电,过去一直是蔚来标志性商业模式和品牌符号。
2024全年业绩电话会中,李斌依然强调了换电业务的重要性。他提到,换电作为能源互联网和分布式能源网络的一部分,其储能功能是充电所无法比拟的。2024年蔚来有八九百座换电站参与了电网的调峰调频,这个功能的确是充电不具备的。
只是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迫在眉睫,对于现阶段的蔚来来说,换电这个重资产投入的事情,可能需要换个方式来做。从孤军奋战到真正的合力前行,将大大缓解蔚来的压力。
盈利压力之下,4月2日,蔚来发布了一系列新的人事任命,蔚来首席财务官曲玉将兼任蔚来能源负责人,负责蔚来能源的所有工作。从财务的角度看,出售蔚来能源部分股权,在为蔚来减负的同时,能获得一定的现金流,不失为实现盈利目标的“捷径”。
对外,蔚来需要有友军分担铺设、维护换电站的压力。
据蔚来官方透露,蔚来一代换电站建设成本约300万元,三代站和四代站下降至150万元左右。截至2024年底,蔚来已建设近3239座换电站,抛开建设费用,每年的场地租金和人员运营成本,也需要蔚来维持单站日均50单以上才能盈利。
此前负责蔚来换电业务的副总裁沈斐表示,蔚来换电站的盈亏平衡线大概在一天50单至60单。沈斐还在直播中透露,上海等城市的换电站一天累计9000单,马上要接近1万单,已接近盈亏平衡。
换电在发展的同时,充电路线也在不断迭代。
前不久比亚迪发布了“兆瓦闪充”技术,主打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1000V高压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为核心,5分钟可以获得400公里的续航能力。
比亚迪表示,首批500座站点4月随新车同步启用,未来4000座闪充站将覆盖高速与城市核心。
当然,目前市面上的5C、10C的充电仍然受制于充电桩、以及电网的限制,实际充电表现可能略低。尤其是,电网承载能力成为一道难以翻越的坎。在成本方面,建设维护费用也不比蔚来更有性价比。
证券日报报道,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说,单座超充站建设成本高达200万元,是普通快充站的5倍,比蔚来单座换电站的150万元成本还要高。
对于蔚来来说,换电站的高成本和区域覆盖不均是其弱点。在保留换电业务的前提下,如果竞争对手的超快充技术能够接近换电的速度,同时充电网络覆盖更广,可能削弱蔚来的差异化优势。但是短时间内,超充技术的大规模铺设仍然受限于超充桩的铺设、以及新车型的销量。
因此,在超充桩发展竞争之下,换电也需要更大规模的落地,才能进一步抢到用户关注。
对于宁德时代和蔚来来说,合力前行,不仅对于个体公司的业务有助益,更能推动换电生态的完善,为换电网络打开更宽的路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